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分离淫羊藿甙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秀男 孙海虹 +1 位作者 马润宇 苏志国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38-142,共5页
本文通过考察八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淫羊藿甙的吸附分离性能,筛选出了AB 8树脂作为分离纯化淫羊藿甙的介质。对该树脂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其对浸提物中的淫羊藿甙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静态饱和吸附容量和动态吸附容量分别为2 2 .97和16 .2 0m... 本文通过考察八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淫羊藿甙的吸附分离性能,筛选出了AB 8树脂作为分离纯化淫羊藿甙的介质。对该树脂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其对浸提物中的淫羊藿甙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静态饱和吸附容量和动态吸附容量分别为2 2 .97和16 .2 0mg/mL。通过柱层析实验确定了AB 8树脂分离淫羊藿甙的工艺,经一步层析可将淫羊藿甙的纯度从2 .78%提高到2 7% ,回收率达9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甙 层析 分离 提纯 大孔吸附树脂 淫羊藿 在线检测 生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分解铌钽矿高浓氢氧化钾浸出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宏明 郑诗礼 张懿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8-155,共8页
实验研究了难分解铌钽矿在高浓度氢氧化钾溶液中浸出过程的机理。考察了搅拌转速、反应温度、碱矿比、初始氢氧化钾浓度和矿粒度对铌钽矿中铌的浸出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铌的浸出速率与铌钽矿粒径的平方成反比,浸出过程受克-金-布产物... 实验研究了难分解铌钽矿在高浓度氢氧化钾溶液中浸出过程的机理。考察了搅拌转速、反应温度、碱矿比、初始氢氧化钾浓度和矿粒度对铌钽矿中铌的浸出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铌的浸出速率与铌钽矿粒径的平方成反比,浸出过程受克-金-布产物层固膜扩散控制,即1+2(1-X)-3(1-X)2/3=kt,并由阿累尼乌斯方程得到铌的表观活化能为72.2kJ﹒mol-1。结合动力学实验结果和电子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能谱(EDAX)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在浸出过程中铌钽矿的表面形成了固相产物层,其主要组成元素为铁、锰等,并指出六铌(钽)酸根离子([(Ta,Nb)6O19]8-)通过固相产物层的内扩散为浸出过程的控制步骤。研究结果为浸出过程的强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钽矿 浸出 高浓氢氧化钾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官能团化棉花秸秆吸附剂的制备及其Cu^(2+)、Ni^(2+)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晶 贾冬梅 姜欣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3-185,共3页
利用经酒石酸和三氯氧磷酯化改性的棉花秸秆吸附废水中的Cu2+和Ni 2+,研究了不同吸附条件(如:温度、pH值、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改性棉花秸秆对Cu2+、Ni 2+的吸附受pH影响较大,受温度影响较小,在优化的吸附条件下,... 利用经酒石酸和三氯氧磷酯化改性的棉花秸秆吸附废水中的Cu2+和Ni 2+,研究了不同吸附条件(如:温度、pH值、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改性棉花秸秆对Cu2+、Ni 2+的吸附受pH影响较大,受温度影响较小,在优化的吸附条件下,改性棉花秸秆对Cu2+、Ni 2+的吸附容量分别达9.78、1.65mg/g。棉花秸秆对Cu2+、Ni 2+的吸附过程均遵循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棉花秸秆 吸附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经济的工程科学原理》读后感言
4
作者 李洪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736-3736,共1页
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含碳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利用,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上升,形成所谓的"温室"效应,致使地球表面温度明显上升,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频发,正在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虽然也有人对上述观点... 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含碳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利用,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上升,形成所谓的"温室"效应,致使地球表面温度明显上升,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频发,正在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虽然也有人对上述观点提出质疑和反对,认为是自然而不是人类活动控制着气候。设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原理 低碳 经济 二氧化碳含量 海平面上升 工程 地球表面温度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羰基化制备乙酸工艺副产物-重组分残液回收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荆延 华超 +1 位作者 校逸 白芳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共3页
通过刮膜蒸发器脱重和高精密精馏的方法对羰基化制备乙酸工艺副产物-重组分残液回收进行了实验。实验中首先采用刮膜蒸发器对甲醇羰基化制备乙酸后的废液进行初步刮膜蒸发,再进行精密精馏处理最终制得3种高纯度产品—乙酸,乙酰氧基乙酸... 通过刮膜蒸发器脱重和高精密精馏的方法对羰基化制备乙酸工艺副产物-重组分残液回收进行了实验。实验中首先采用刮膜蒸发器对甲醇羰基化制备乙酸后的废液进行初步刮膜蒸发,再进行精密精馏处理最终制得3种高纯度产品—乙酸,乙酰氧基乙酸和乙二醇二乙酸酯。采用气相色谱对分离的各组分进行定量分析。优化了操作参数,并验证了工艺可行性,为工业化放大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化 乙酸 残液回收 精馏 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春山 邵曼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7期1-5,共5页
综述了碳纳米管的发展背景、制备及纯化方法、性能和应用 。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制备 纯化 炭素材料 无定形碳 石墨 金刚石 巴基球 结构 纳米材料 催化裂解法 激光蒸发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 电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r_2O_3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 被引量:13
7
作者 邓双 李会泉 张懿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25-830,共6页
首次采用溶胶-凝胶法与共沸蒸馏法耦合技术制备了纳米Cr2O3粉体,并运用BET、TEM、XRD、FT-IR、XPS及H2-TPR对其进行表征,同时采用CO2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了纳米Cr2O3的催化性能。首次发现纳米Cr2O3的FT-IR谱出现了... 首次采用溶胶-凝胶法与共沸蒸馏法耦合技术制备了纳米Cr2O3粉体,并运用BET、TEM、XRD、FT-IR、XPS及H2-TPR对其进行表征,同时采用CO2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了纳米Cr2O3的催化性能。首次发现纳米Cr2O3的FT-IR谱出现了蓝移现象,并且630cm-1附近的伸缩振动峰强度增强。初步探讨了纳米氧化物的IR蓝移和红移的原因,指出晶型是影响纳米氧化物红外光谱特征的重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纳米Cr2O3上乙烷和CO2转化率均明显高于常规Cr2O3催化剂;在700℃下,乙烷转化率高达77.1%,而乙烯产率达到了58.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CR2O3 制备 表征 催化性能 红外光谱 纳米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蛇足石杉中超声提取石杉碱甲和石杉碱乙 被引量:18
8
作者 查圣华 李秀男 +2 位作者 孙海虹 林海 苏志国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1期7-10,共4页
用正交试验确立了超声提取蛇足石杉生物碱的最佳条件。以石杉碱甲和石杉碱乙回收率为指标 ,考察了溶剂倍数、溶剂浓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室温下超声提取的最优条件为 :酸浓度 0 . 8% (v/v) ,液固比例 2 0 ... 用正交试验确立了超声提取蛇足石杉生物碱的最佳条件。以石杉碱甲和石杉碱乙回收率为指标 ,考察了溶剂倍数、溶剂浓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室温下超声提取的最优条件为 :酸浓度 0 . 8% (v/v) ,液固比例 2 0 :1,超声功率 6 0 0W ,超声 15min。三次重复实验所得石杉碱甲和石杉碱乙回收率分别是 97. 3%和 93. 5 % ,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1. 31%和 1. 4 0 % (n =3)。与传统的回流提取工艺相比 ,过程时间从2h缩短为 15min ,回收率提高了 10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杉碱甲 蛇足石杉 超声提取 取石 回流提取 生物碱 回收率 溶剂 超声功率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种及炭化条件对活性焦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守玉 吕俊复 +2 位作者 岳光溪 朱廷钰 王洋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43,共5页
在不同煤种及炭化条件下,于一间歇流化床上制备活性焦(AC)。使用XPS等分析手段考察不同制备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焦表面化学性质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煤种不同制得的活性焦的表面性质相差较大;炭化条件(炭化温度400—800℃、炭化时间0—60m... 在不同煤种及炭化条件下,于一间歇流化床上制备活性焦(AC)。使用XPS等分析手段考察不同制备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焦表面化学性质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煤种不同制得的活性焦的表面性质相差较大;炭化条件(炭化温度400—800℃、炭化时间0—60min)对最终制得的彬县煤活性焦表面化学性质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焦 制备 煤种 炭化 表面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表面修饰的磁性Fe3O4纳米粒子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7
10
作者 冯斌 任志强 +3 位作者 屈晶苗 洪若瑜 李洪钟 魏东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6-29,共4页
以FeCl3、FeSO4为铁源,利用改进共沉淀法合成磁性纳米Fe3O4,在其制备的过程中加入水合肼充当还原剂和沉淀剂,采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通过硅烷化反应以化学键的方式结合Fe3O4纳米颗粒,获得表面氨基化的磁性Fe3O4纳米复合颗粒... 以FeCl3、FeSO4为铁源,利用改进共沉淀法合成磁性纳米Fe3O4,在其制备的过程中加入水合肼充当还原剂和沉淀剂,采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通过硅烷化反应以化学键的方式结合Fe3O4纳米颗粒,获得表面氨基化的磁性Fe3O4纳米复合颗粒。并用XRD、IR、TEM、VSM等分析手段深入研究了APTES修饰前后磁性纳米颗粒结构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APTES成功包覆到磁性纳米粒子表面,其包覆率为21%;磁性颗粒粒径为20nm,晶型为反立方尖晶石型;磁性颗粒具有很好的分散性,其磁化率为2.36×10-6,饱和磁化强度达60.8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颗粒 共沉淀法 表面修饰 氨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交联血红蛋白的反应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宇红 路秀玲 +2 位作者 郑春杨 谭天伟 苏志国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1-406,共6页
将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作为血红蛋白(Hb)的交联剂制备红细胞代用品.采用SDS-PAGE电泳、高效液相色谱和多角度激光散射检测器联用鉴定交联产物.实验表明,在pH 8.7,血红蛋白浓度为20 mg·mL^-1,修饰剂EGDE与血红蛋白的摩尔比... 将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作为血红蛋白(Hb)的交联剂制备红细胞代用品.采用SDS-PAGE电泳、高效液相色谱和多角度激光散射检测器联用鉴定交联产物.实验表明,在pH 8.7,血红蛋白浓度为20 mg·mL^-1,修饰剂EGDE与血红蛋白的摩尔比达100:1时反应4 h,交联产物中90%为分子内交联的血红蛋白.在pH 7.5、血红蛋白浓度为200mg·mL^-1,修饰剂EGDE与血红蛋白的摩尔比为25:1时反应12 h,交联产物主要为寡聚血红蛋白,分子量范围在145-375 kD之间;其中二聚体血红蛋白占总蛋白量的74.7%,三聚体血红蛋白18.9%,四到六聚血红蛋白6.4%,几乎无高聚物生成.采用血氧分析仪对交联产物进行活性鉴定,制备的分子内交联和寡聚血红蛋白均具有携氧能力,小鼠的生物学实验表明产品无异常毒性,具备了作为红细胞代用品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血红蛋白 交联 红细胞代用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途径分析的L-谷氨酸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杜军 刘辉 +1 位作者 徐庆阳 陈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12,共4页
应用途径分析方法分析了黄色短杆菌GDK-9由葡萄糖发酵生产L-谷氨酸的途径,确定了L-谷氨酸合成的理想途径和最大理论产率。通过比较途径分析所获得的反应模型,确定了α-酮戊二酸和柠檬酸是L-谷氨酸合成途径的关键节点。在此基础上改变外... 应用途径分析方法分析了黄色短杆菌GDK-9由葡萄糖发酵生产L-谷氨酸的途径,确定了L-谷氨酸合成的理想途径和最大理论产率。通过比较途径分析所获得的反应模型,确定了α-酮戊二酸和柠檬酸是L-谷氨酸合成途径的关键节点。在此基础上改变外界环境因子,强化L-谷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节点柠檬酸的代谢流,减少副产物乳酸的生成,以提高L-谷氨酸产率。实验中采用脉冲流加补料方式,控制溶氧在10%左右,生物素亚适量法生产L-谷氨酸产量达到136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谷氨酸 途径分析 黄色短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搅拌反应器中铁闪锌矿精矿的生物浸出 被引量:3
13
作者 石绍渊 方兆珩 《有色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2-65,共4页
采用磁搅拌反应器研究铁闪锌矿精矿的生物浸出过程。结果表明,通气条件可以促进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长和提高其生物活性,从而加速铁闪锌矿的溶解速率,而矿浆浓度增加则增大对菌株的剪切力,导致铁闪锌矿的浸出速率降低,但适当提高矿浆浓... 采用磁搅拌反应器研究铁闪锌矿精矿的生物浸出过程。结果表明,通气条件可以促进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长和提高其生物活性,从而加速铁闪锌矿的溶解速率,而矿浆浓度增加则增大对菌株的剪切力,导致铁闪锌矿的浸出速率降低,但适当提高矿浆浓度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锌的浸出量。与摇瓶浸出比较,在磁搅拌反应器等较大型反应器中,通气条件和矿浆浓度等因素对铁闪锌矿的生物浸出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反应器 铁闪锌矿 生物浸出 精矿 氧化亚铁硫杆菌 通气条件 矿浆浓度 浸出过程 生物活性 溶解速率 浓度增加 浸出速率 剪切力 浸出量 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色云芝处理高浓度味精废水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翠英 张玉辉 丛威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研究了杂色云芝对等电提取谷氨酸后浓缩废母液处理效果,考察了浓缩废母液的不同百分比浓度和初始pH对杂色云芝脱色率、COD去除率及菌体生物量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杂色云芝处理废母液后pH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杂色云芝处理高浓... 研究了杂色云芝对等电提取谷氨酸后浓缩废母液处理效果,考察了浓缩废母液的不同百分比浓度和初始pH对杂色云芝脱色率、COD去除率及菌体生物量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杂色云芝处理废母液后pH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杂色云芝处理高浓度味精废水,不仅可去除COD而且有脱色效果。生产的菌丝体还可进一步作为动物饲料,投资少、成本低、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还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不同百分比浓度的味精废水试验发现,30%浓度的味精废水处理效果最好,COD去除率为49.26%,脱色率为56.67%,菌体干重为5.8g/L。味精废水的初始pH对处理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初始pH为5.0时,最高COD去除率为50.12%,最大脱色率为5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味精废水 杂色云芝 COD去除率 百分比浓度 处理效果 菌体生物量 废母液 脱色率 等电提取 变化情况 研究结果 脱色效果 动物饲料 二次污染 经济效益 菌体干重 pH 谷氨酸 菌丝体 成本低 水试验 浓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化-钢铁多联产系统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洪福 温燕明 +3 位作者 周贵友 白皓 李会泉 陈丽云 《冶金能源》 2012年第6期6-12,共7页
针对我国钢铁行业所消耗焦炭有65%由独立焦化企业供应的状况,重点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分析了这种产业结构带来的问题,明确了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潜力和方向,系统分析了焦化-钢铁多联产系统在实现煤炭资源、煤气资源、余热资源的高... 针对我国钢铁行业所消耗焦炭有65%由独立焦化企业供应的状况,重点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分析了这种产业结构带来的问题,明确了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潜力和方向,系统分析了焦化-钢铁多联产系统在实现煤炭资源、煤气资源、余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过程清洁方面的技术集成与流程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 钢铁 多联产 分析与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对血红蛋白离子交换层析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东旭 路秀玲 苏志国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24-928,共5页
研究作为共溶剂的聚乙二醇(PEG600和PEG4000)在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血红蛋白过程中对血红蛋白层析行为的影响.预处理后的牛血红细胞破裂液用QSepharoseBigBeads阴离子交换介质进行层析.层析过程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5%~5.0%的PEG600或PEG4... 研究作为共溶剂的聚乙二醇(PEG600和PEG4000)在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血红蛋白过程中对血红蛋白层析行为的影响.预处理后的牛血红细胞破裂液用QSepharoseBigBeads阴离子交换介质进行层析.层析过程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5%~5.0%的PEG600或PEG4000,血红蛋白回收率由76%提高到90%以上,血红蛋白纯度略有增加并且其生物活性得到较好地保持,PEG600对血红蛋白层析的保留时间影响不大,PEG4000使血红蛋白的层析保留时间增加,增加强度与PEG的浓度之间呈正相关,并用共溶剂理论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聚乙二醇 离子交换层析 共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油基Fe_3O_4磁性流体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志强 洪若瑜 +1 位作者 B. Xu 李洪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7-48,59,共3页
以FeCl3和FeSO4为铁源,以煤油为载液,用油酸为表面改性剂,采用一步法制备煤油基Fe3O4磁性流体。研究发现油酸可以成功地包覆在磁性颗粒表面,Fe3O4磁性颗粒平均粒径为10~20nm,晶型为反尖晶石型;磁性流体磁化率为6.53×10^-4,磁化强度... 以FeCl3和FeSO4为铁源,以煤油为载液,用油酸为表面改性剂,采用一步法制备煤油基Fe3O4磁性流体。研究发现油酸可以成功地包覆在磁性颗粒表面,Fe3O4磁性颗粒平均粒径为10~20nm,晶型为反尖晶石型;磁性流体磁化率为6.53×10^-4,磁化强度为20.9emu/g,可以长期稳定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流体 纳米粒子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催化铁锰离子及其氧化物的循环转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浩然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3年第4期381-383,共3页
铁锰离子或铁锰氧化物可作为电子供体或受体被微生物催化氧化或还原,这种微生物催化作用是自然界金属循环、矿物形成与迁移的重要推动力。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或特异性酶使铁锰氧化沉淀或还原浸出,同时其它有价金属共沉淀或浸出,所以铁锰... 铁锰离子或铁锰氧化物可作为电子供体或受体被微生物催化氧化或还原,这种微生物催化作用是自然界金属循环、矿物形成与迁移的重要推动力。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或特异性酶使铁锰氧化沉淀或还原浸出,同时其它有价金属共沉淀或浸出,所以铁锰及其氧化物的微生物循环转化作用是资源环境领域生物技术的重要的共性基础。基于对微生物催化铁锰氧化还原过程的机理探索,对自然界固有的缓慢生物过程进行人工强化、提取富集有价金属、消除环境金属污染,最终建立基于生物技术的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离子 铁锰氧化物 循环转化 微生物催化作用 环境污染 生物处理 重金属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焚烧飞灰中2,3,7,8-TCDF低温降解反应模拟研究
19
作者 陈宋璇 王昊 +2 位作者 张东伟 孙峙 曹宏斌 《中国有色冶金》 2025年第4期139-146,共8页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含有二噁英(PCDD/Fs)类物质,其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毒性最强物质之一,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和还原性的物质均能降解PCDD/Fs,以·OH和H_(2)为代表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可通过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破坏PCDD/Fs的分...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含有二噁英(PCDD/Fs)类物质,其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毒性最强物质之一,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和还原性的物质均能降解PCDD/Fs,以·OH和H_(2)为代表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可通过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破坏PCDD/Fs的分子结构,实现PCDD/Fs的降解,但现有文献对降解反应机理的解释并不充分。本文针对垃圾焚烧飞灰中毒性当量最强的2,3,7,8-四氯代二苯并呋喃(2,3,7,8-TCDF)(PCDD/Fs类物质)低温处理难的问题,采用量化计算方法研究其与H_(2)和OH自由基发生反应的过程特征,定向分析脱氯取代反应以及开环加成反应过程中的活化能和反应速率,明确取代反应及开环反应的优先级。结果指出,H_(2)和OH自由基都可以通过脱氯取代反应和开环加成反应实现2,3,7,8-TCDF的降解,其中脱氯取代反应的难度低于开环加成反应,降解过程中C—Cl键的断键难度最小,C—O次之,C—C键的断键难度最大;相较于H_(2),OH自由基与2,3,7,8-TCDF到达过渡态所需的能量更小,降解难度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噁英(PCDD/Fs)类物质 2 3 7 8-四氯代二苯并呋喃(2 3 7 8-TCDF) 低温降解 反应机理 量子计算化学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螺旋翅片式相变储热单元的储热优化模拟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君雷 徐祥贵 +4 位作者 孙通 姚华 宋民航 王燕 黄云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4-522,共9页
列管式换热器在相变储热领域应用广泛,但由于部分相变材料热导率偏低,导致相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较差,因此提高相变储热单元的换热效率从而缩短固液相变时间是研究重点之一。本文开展列管式相变储热单元储热过程的三维非稳态模拟工作,研... 列管式换热器在相变储热领域应用广泛,但由于部分相变材料热导率偏低,导致相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较差,因此提高相变储热单元的换热效率从而缩短固液相变时间是研究重点之一。本文开展列管式相变储热单元储热过程的三维非稳态模拟工作,研究了翅片型式、螺旋翅片厚度、数目及螺旋周期对储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相变材料熔化过程中平均温度、液相率以及储热量的变化趋势。模拟结果表明,与平板翅片相比,螺旋翅片储热单元熔化时间可缩短12.21%;随着螺旋翅片的厚度、数目、螺旋周期增加,虽储热量略降,但相变材料的熔化时间缩短,换热性能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热 换热器 性能优化 数值模拟 螺旋翅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