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掺杂合金元素面向等离子体钨基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1
作者 罗来马 施静 +4 位作者 昝祥 李萍 罗广南 陈俊凌 吴玉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99-1911,共13页
钨基复合材料因其优良的性能逐渐取代碳基材料和铍等,成为最有可能应用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中面向等离子体材料,但其存在低温脆性、再结晶脆化、辐照脆化和燃料粒子滞留等问题。目前,主要是从合金化、第二相颗粒弥散强化以及制备超细晶... 钨基复合材料因其优良的性能逐渐取代碳基材料和铍等,成为最有可能应用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中面向等离子体材料,但其存在低温脆性、再结晶脆化、辐照脆化和燃料粒子滞留等问题。目前,主要是从合金化、第二相颗粒弥散强化以及制备超细晶(UFG)/纳米晶钨基材料等方面来改善钨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合金化是最常用的改善合金性能的手段之一,合金元素或扩散溶解于钨基体中,或作用于缺陷和杂质,改变钨基材料的组织结构从而提高其性能。综述主要介绍合金元素在钨合金中性能提升和作用机理,同时也指出合金元素改善钨合金性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可能的改善措施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等离子体材料 钨基材料 合金元素 作用机理 改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晶/纳米晶钨——未来聚变堆面向等离子体材料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凤 李强 +2 位作者 王万景 罗广南 刘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43-48,71,共7页
钨为未来高参数准稳态运行聚变堆最有前景的面向等离子体材料。超细晶/纳米晶结构有可能提高钨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和抗粒子辐照性能,因而成为一个很有前途的研发方向。深度塑性变形和粉末冶金均已在制备超细晶/纳米晶钨方面开始了初步探索... 钨为未来高参数准稳态运行聚变堆最有前景的面向等离子体材料。超细晶/纳米晶结构有可能提高钨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和抗粒子辐照性能,因而成为一个很有前途的研发方向。深度塑性变形和粉末冶金均已在制备超细晶/纳米晶钨方面开始了初步探索,深度塑性变形的等通道角挤压法因能制备致密度高、韧脆性能优异、大尺度的块体超细晶/纳米晶钨,极有可能在钨基面向等离子体材料制备方面取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晶/纳米晶钨 深度塑性变形 粉末冶金 面向等离子体材料 聚变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对细菌芽孢灭活机理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沈洁 程诚 +3 位作者 方世东 陈龙威 孟月东 罗家融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88-892,共5页
为研究低温大气压等离子体灭菌机理,设计了一种单电极等离子射流装置。使用该装置对枯草杆菌芽孢进行了细菌灭活实验。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氩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细菌芽孢的形貌变化;测量了等离子体处理后枯草杆菌芽孢蛋白质泄漏量,并... 为研究低温大气压等离子体灭菌机理,设计了一种单电极等离子射流装置。使用该装置对枯草杆菌芽孢进行了细菌灭活实验。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氩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细菌芽孢的形貌变化;测量了等离子体处理后枯草杆菌芽孢蛋白质泄漏量,并进行了光谱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枯草杆菌芽孢经氩等离子体射流处理5 min后,芽孢杀灭率低于两个量级。温度和紫外光在细菌灭活中作用较小,羟基自由基不起主要作用。SEM结果显示氩等离子体处理5 min后枯草杆菌芽孢形态基本保持完整。根据SEM、蛋白质泄漏量和发射光谱分析结果,推断高能粒子在细菌灭活中起主要作用。高能粒子对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造成一定的刻蚀作用,并最终导致了枯草杆菌芽孢的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灭活 等离子体射流 低温等离子体 枯草杆菌芽孢 扫描电镜 蛋白质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站低中放固体废物热等离子体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明周 吕永红 +1 位作者 向文元 孟月东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7,共8页
结合核电站中产生的低中放固体废物现有处理技术的不足,介绍了热等离子体处理废物的原理、优点和处理放射性废物的进展,重点介绍了现有典型装置的反应器与系统构成,探讨了等离子体装置处理放射性废物值得注意的问题、技术难点与解决方向... 结合核电站中产生的低中放固体废物现有处理技术的不足,介绍了热等离子体处理废物的原理、优点和处理放射性废物的进展,重点介绍了现有典型装置的反应器与系统构成,探讨了等离子体装置处理放射性废物值得注意的问题、技术难点与解决方向,以期为国内开展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等离子体 核电站 低中放固体废物 减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磁控管方式溅射的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沉积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汪建华 袁润章 +2 位作者 邬钦崇 任兆杏 喻宪辉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19,共4页
将磁控管方式溅射用于微波ECR等离子体沉积技术。在低气压和低温下沉积了高度C轴取向的ZnO薄膜,其膜的沉积速率比普通ECR溅射中所得到的速率大得多,并且在Φ12cm的膜区域内显示出良好的均匀性。
关键词 磁控管方式 溅射 ECR等离子体 氧化锌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潘宁离子源等离子体发生器电源系统 被引量:2
6
作者 蒋才超 刘智民 +3 位作者 刘胜 宋士花 浩明 胡纯栋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52-955,共4页
针对强流双潘宁离子源等离子体发生器电源系统的特殊要求,介绍了灯丝电源和弧电源的组成及其作用,并对其主电路设计思路进行了相关的分析。离子源等离子体放电实验结果表明,该套等离子体电源系统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
关键词 等离子体发生器电源 双潘宁离子源 中性束注入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L的等离子体放电位形数据可视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勤超 罗家融 +1 位作者 王华忠 李翀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30-231,250,共3页
介绍了科学计算可视化语言IDL的特点,阐述了利用IDL进行等离子体放电位形数据可视化的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同时也给出了系统初步测试结果,为等离子体物理实验数据可视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关键词 托卡马克 等离子体 IDL 数据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破裂防护快速充气阀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庄会东 张晓东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1-184,共4页
托卡马克装置在放电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破裂现象。破裂会对装置造成很大的危害。为了满足在实验先进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上开展高压气体注入来缓解等离子体破裂研究的需求,基于涡流驱动的等离子体破裂防护快速充气阀已经在中科院等离... 托卡马克装置在放电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破裂现象。破裂会对装置造成很大的危害。为了满足在实验先进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上开展高压气体注入来缓解等离子体破裂研究的需求,基于涡流驱动的等离子体破裂防护快速充气阀已经在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成功,该阀的成功研制为在EAST上面开展高压气体注入来缓解等离子体破裂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为了更加精确地测量快阀的响应时间并对其流量进行标定,搭建了基于磁栅尺的测试平台来测量快阀的响应时间,并编写了相应的测试程序,测试结果表明快阀得到触发信号后在0.5 ms时间内就可以开启,其流量可以从0~70000PaL之间方便进行调节,其响应时间及流量完全可以满足等离子体破裂防护对充气系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缓解 快阀 响应时间 流量磁栅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等离子体破裂防护的双涡流驱动快速充气阀的研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庄会东 张晓东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7-661,共5页
为了满足在EAST装置上开展高压气体注入缓解等离子体破裂实验研究需求,在单涡流驱动快速充气阀成功研制的基础上又研制成功了双涡流驱动快速充气阀。该快速充气阀由双涡流线圈驱动,且增加了一套可调节阀芯预紧力的弹簧预紧背压系统,双... 为了满足在EAST装置上开展高压气体注入缓解等离子体破裂实验研究需求,在单涡流驱动快速充气阀成功研制的基础上又研制成功了双涡流驱动快速充气阀。该快速充气阀由双涡流线圈驱动,且增加了一套可调节阀芯预紧力的弹簧预紧背压系统,双线圈驱动结构的采用使得阀体的体积更加小巧,同时阀体的开启性能更加优越;弹簧背压预紧系统使用,使得充气阀的工作安全性大为提高。经过平台测定,该充气阀的开启响应时间不大于0.15 ms,而通过选择合适的工作参数可以使快阀的整个开启脉冲周期控制在2 ms以内;而通过调节工作参数(气压和电压),充气阀在2 ms内的充气总量可以很方便的在0~10^(23)粒子数之间调节。该阀的成功研制为EAST装置开展等离子体破裂缓解研究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杂质气体注入工具,该阀将应用于2014年秋季的EAST物理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破裂缓解 双涡流驱动 快速充气阀 预紧系统 EA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内置式等离子体破裂防护快速充气阀的研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庄会东 张晓东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89-695,共7页
为了进一步缩短阀门的充气时间,在外置式快阀成功研制的基础上,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又成功研制出了出口安装在装置内部的快速充气阀,该阀在保留外置式快阀快响应、大流量优点的基础上,把阀门气体出口位置设计为可以安装到装置内部... 为了进一步缩短阀门的充气时间,在外置式快阀成功研制的基础上,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又成功研制出了出口安装在装置内部的快速充气阀,该阀在保留外置式快阀快响应、大流量优点的基础上,把阀门气体出口位置设计为可以安装到装置内部,这种结构设计一方面避免了由于采用管道而导致的时间延迟,缩短了充气时间,另外一方面也提高了出口气体的压力,更有利于等离子体破裂缓解。该阀的成功研制不仅为先进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开展等离子体破裂缓解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也使实时的等离子体破裂缓解成为了可能,更为未来大中型托卡马克装置开展类似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破裂缓解 出口内置式 快速充气阀 高压气体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7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电子热扩散系数与等离子体参数的关系
11
作者 张先梅 万宝年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4-587,共4页
研究了HT-7托卡马克装置欧姆放电情况下电子热扩散系数χe的空间分布以及它与等离子体参数如等离子体中心弦平均密度、等离子体电流的关系。χe沿等离子体小半径的分布是逐渐增大,中心最低。χe在等离体1/2小半径处的数值随等离子体的... 研究了HT-7托卡马克装置欧姆放电情况下电子热扩散系数χe的空间分布以及它与等离子体参数如等离子体中心弦平均密度、等离子体电流的关系。χe沿等离子体小半径的分布是逐渐增大,中心最低。χe在等离体1/2小半径处的数值随等离子体的中心弦平均密度增大而降低,随等离子体电流的增大而增大。且硼化后的值比硅化后的值稍小一些。χe比INTOR定标小很多,但与欧姆放电情况下的Merezhkin定标以及Coppi-Mazzucato定标数值差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参数 电子 HT-7托卡马克装置 热扩散系数 半径 中心 硅化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 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均匀微波等离子体源的电磁场计算及优化设计
12
作者 吴丛凤 温晓辉 詹如娟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7-152,共6页
本文对大面积均匀微波等离子体源的放电室中的电磁场进行了理论分析,导出放电室的直径、高度与微波窗口厚度三者之间的关系,给出一些典型参数时的电场强度分布图,提出了胶体高度可调的必要性,为该种形式源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微波等离子体源 电磁场 计算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等离子体破裂防护快阀电磁力分析
13
作者 庄会东 张晓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6794-6797,6809,共5页
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变化磁场周围的导体会受到电磁力的作用,依靠该效应的涡流驱动快速充气阀已经在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研制成功。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不同脉冲电流、不同线圈电感及线圈与阀芯不同间距情况下导体所受电磁力。找到... 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变化磁场周围的导体会受到电磁力的作用,依靠该效应的涡流驱动快速充气阀已经在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研制成功。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不同脉冲电流、不同线圈电感及线圈与阀芯不同间距情况下导体所受电磁力。找到影响电磁力的主要因素,为快阀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 快阀 电磁力 托卡马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7等离子体辐照后金属第一镜表面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仁红 汤春江 +1 位作者 陈俊凌 种法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1-14,共4页
主要研究多晶钨、钼、不锈钢等金属第一镜在HT-7超导托卡马克等离子体辐照后的表面特性变化。金属第一镜直接安装在装置内部第一壁的不同位置,试验后通过对镜面反射率和第一镜表面形貌、成分的测量,研究不同材料第一镜的表面特性变化。... 主要研究多晶钨、钼、不锈钢等金属第一镜在HT-7超导托卡马克等离子体辐照后的表面特性变化。金属第一镜直接安装在装置内部第一壁的不同位置,试验后通过对镜面反射率和第一镜表面形貌、成分的测量,研究不同材料第一镜的表面特性变化。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发现三种材料的第一镜漫反射率变化都较大,钨材料第一镜的镜面反射率变化是三者中最小的,样品周围加热系统决定了附近第一镜的表面特性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镜 反射率 溅射 沉积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制备和改性碳基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晔 缪远玲 +1 位作者 孟月东 王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295-3303,3308,共10页
碳纳米材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具有超高的电导率、良好的力学强度及大的比表面积,近年来对它们的研究重点由碳纳米材料自身的性能逐渐扩展到碳纳米材料衍生物及碳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构建、性质及应用。碳基纳米材料的传统合成方法主要... 碳纳米材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具有超高的电导率、良好的力学强度及大的比表面积,近年来对它们的研究重点由碳纳米材料自身的性能逐渐扩展到碳纳米材料衍生物及碳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构建、性质及应用。碳基纳米材料的传统合成方法主要是化学法和电化学法,但步骤较繁琐、容易引入杂质元素等缺点制约了这些传统方法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一种制备与处理纳米材料的全新方法,等离子体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合成与改性碳基纳米材料的研究方向主要有:(1)通过改进等离子体源,提高其稳定性及工作效率,使其更适合制备和处理碳基纳米材料;(2)通过与不同的异质纳米材料复合,改善碳基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3)拓展碳基纳米材料在环境保护和其他领域的应用。研究发现,相比于传统合成方法,等离子体技术具有较少引入杂质、产物催化活性较高、反应时间较短等特点。特别是低功率低气压条件下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源,其对碳纳米材料的损伤较小,通过改变等离子体气氛,可以有效地还原或氧化碳纳米材料,这不仅去除了碳纳米材料表面的有害基团,还在其表面引入有益的化学基团,极大地提高材料的水溶性和吸附性能。直流等离子体源在大气压条件下可以稳定放电,通过改变功率和气体流速等参数可以有效控制碳纳米材料的生长方向,得到具有特殊性质的碳纳米柱或石墨烯墙。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源有较好的稳定性,处理时几乎不会引入杂质元素,可以用于制备高精度的电子元器件。采用这些改进后的等离子体源可以将金属或有机物大分子基团负载于碳纳米材料表面,得到的衍生物能够更好地吸附环境污染物。通过等离子体技术能够将高导电率的铂粒子与碳纳米材料复合,并提高铂粒子在碳纳米材料表面的分散,这可以赋予铂粒子抗一氧化碳中毒的特性,可用作高性能燃料电池催化剂。此外,经等离子体改性的碳基纳米材料用于污染物传感器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力学强度。本文主要介绍了近些年等离子体技术在碳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衍生物及碳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与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归纳了经等离子体技术合成或改性的碳基纳米材料在环境保护、燃料电池催化剂、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碳纳米材料 衍生物 复合材料 重金属离子 有机污染物 燃料电池催化剂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放电等离子体引发碳化硅表面接枝聚合甲基丙烯酸甲酯 被引量:1
16
作者 韦刚 钟少锋 +1 位作者 孟月东 舒兴胜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5-109,共5页
高频放电氮气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纳米碳化硅粉体,进而在碳化硅表面上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接枝聚合,在纳米碳化硅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红外(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热失重分析(TGA)测试表明该聚合膜是通过化学键连接在碳化硅表面... 高频放电氮气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纳米碳化硅粉体,进而在碳化硅表面上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接枝聚合,在纳米碳化硅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红外(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热失重分析(TGA)测试表明该聚合膜是通过化学键连接在碳化硅表面的,X射线衍射光谱(XRD)表明经等离子体处理改性的碳化硅粉体只是其表面性质发生了改变,其晶体结构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接枝聚合 纳米碳化硅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M相机监测EAST等离子体破裂研究
17
作者 陈钰 瞿火祥 李二众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4-440,共7页
等离子体破裂是托卡马克运行中常见的一种现象,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过程中发生破裂会对实验装置安全运行产生威胁。通过对等离子体破裂的研究,可以在未来进一步做到破裂的避免和主动控制。首先介绍了EAST装置上的等离子体破裂,通过GEM相... 等离子体破裂是托卡马克运行中常见的一种现象,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过程中发生破裂会对实验装置安全运行产生威胁。通过对等离子体破裂的研究,可以在未来进一步做到破裂的避免和主动控制。首先介绍了EAST装置上的等离子体破裂,通过GEM相机对EAST放电实验中几种类型的破裂炮进行二维成像分析,对破裂的发生过程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且在分析过程中展示了GEM系统较传统多道系统的优越性,确认GEM可以为破裂机理研究提供有效的诊断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气体探测器 软X射线诊断 等离子体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质子和离子加速器收集环的超导二极磁体设计 被引量:10
18
作者 朱银锋 吴维越 +2 位作者 武松涛 徐厚昌 刘常乐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3-166,共4页
介绍了德国FAIR工程中的收集环(CR)超导二极磁体的工程设计。用CATIA软件建立了CR超导二极磁体的三维模型,并用ANSYS软件对建立的1/4模型进行了磁场和电磁力的分析,基于磁场分析对线圈盒进行了位移和应力的初步分析,并对磁体失超后液氦... 介绍了德国FAIR工程中的收集环(CR)超导二极磁体的工程设计。用CATIA软件建立了CR超导二极磁体的三维模型,并用ANSYS软件对建立的1/4模型进行了磁场和电磁力的分析,基于磁场分析对线圈盒进行了位移和应力的初步分析,并对磁体失超后液氦容器可能出现的最大位移和最大应力进行了分析。进行的分析研究为实验磁体和产品磁体的制造提供了必要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集环 超导磁体 线圈盒 冷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束介导外源全DNA转化拟南芥菜的诱变效应 被引量:4
19
作者 卞坡 谈重芳 +2 位作者 秦广雍 余增亮 霍裕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用 30kev的Ar+ 离子 ,以 1.5× 10 17ions/cm2 的注入剂量分别介导外源拟南芥菜 (Lansberg生态型 )、甘蓝、红甜菜和芦荟的全DNA转化拟南芥菜种子 (Columbia生态型 )。转化当代营养期表型变异率与外源供体和转化受体的亲缘远近没有... 用 30kev的Ar+ 离子 ,以 1.5× 10 17ions/cm2 的注入剂量分别介导外源拟南芥菜 (Lansberg生态型 )、甘蓝、红甜菜和芦荟的全DNA转化拟南芥菜种子 (Columbia生态型 )。转化当代营养期表型变异率与外源供体和转化受体的亲缘远近没有必然的联系 ,而低育性株率却随着外源供体亲缘关系的从近到远 ,呈现一种从低到高再变低的变化趋势。从低育性株后代中选育出 2个稳定的突变体 ,该突变体不但保持了其亲本的低育性 ,而且其他性状也有较显著的变异 ,如株型、叶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介导 外源DNA 基因转化 拟南芥菜 诱变效应 突变体 表型变异率 外源供体 转化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田间农作物对环境空气负离子浓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家保 任杰 +3 位作者 阮龙 魏胜林 吴跃进 余增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31-1133,共3页
对油菜田、小麦田以及相邻空地的空气负离子监测,研究了冬季油菜和小麦对空气负离子的贡献。结果表明:油菜和小麦能增加周边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浓度,且在幼苗期表现明显;油菜和小麦虽属不同的科,但对环境中空气负离子产生的贡献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 浓度 油菜田 小麦田 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