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线传感器网络自适应差错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海林 李凤荣 +2 位作者 吴明娟 张宝贤 刘海涛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5-470,共6页
基于1EEE802.15.4标准建立了自动请求重传(ARQ)和前向纠错(FEC)两种差错控制技术的能量效率模型,分析了各参数对两种技术能量效率的影响,得到了ARQ技术最优负载长度和FEC技术最优纠错码参数,进而提出了一种根据无线链路接收信... 基于1EEE802.15.4标准建立了自动请求重传(ARQ)和前向纠错(FEC)两种差错控制技术的能量效率模型,分析了各参数对两种技术能量效率的影响,得到了ARQ技术最优负载长度和FEC技术最优纠错码参数,进而提出了一种根据无线链路接收信号强度自适应选择使用ARQ或FEC的差错控制方案,以适应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无线链路质量差异性和动态变化的需求。仿真结果表明,在能量效率和纠错性能方面,该自适应差错控制方案比单纯的ARQ或者FEC技术整体上更优。给出的分析和仿真结果对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协议的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差错控制 自动请求重传(ARQ) 前向纠错(FEC) 能量效率 IEEE802.15.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网络路由协议 被引量:5
2
作者 岩延 张宝贤 马建 《中兴通讯技术》 2009年第6期1-4,共4页
基于机会的网络编码方法(COPE)研究网络编码在无线环境中的协议层面上具体实现的问题,但COPE被动地等待编码机会的出现。为了更大限度的提高网络编码的性能,需要将网络编码与无线路由协议相结合来在无线节点上创造出更多的编码机会以减... 基于机会的网络编码方法(COPE)研究网络编码在无线环境中的协议层面上具体实现的问题,但COPE被动地等待编码机会的出现。为了更大限度的提高网络编码的性能,需要将网络编码与无线路由协议相结合来在无线节点上创造出更多的编码机会以减少总的传输次数,以有效的提升网络的吞吐量。当前的编码感知路由算法主要包括基于Markovian路由度量的路由协议、编码感知机会路由协议(CORE)、分布式编码感知路由协议(DCAR)、速率匹配的编码感知多路径路由协议(RCR)、编码感知多路径路由协议(CAMP)等。无线网络内的编码感知路由领域中新型路由度量和跨层设计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络 网络编码 单播路由 编码感知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