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渗非达西渗流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及特征 被引量:24
1
作者 邓英尔 王允诚 +2 位作者 刘慈群 张盛宗 周娟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34-36,共3页
现有的相对渗透率计算公式是基于达西定律的 ,而低渗油层渗流为非达西类型。建立了低渗非达西渗流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 ,导出了计算公式 ,并进行了非稳态流动实验。结果表明 :在低渗油藏相对渗透率曲线中 ,束缚水和残余油饱和度较高 ,两... 现有的相对渗透率计算公式是基于达西定律的 ,而低渗油层渗流为非达西类型。建立了低渗非达西渗流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 ,导出了计算公式 ,并进行了非稳态流动实验。结果表明 :在低渗油藏相对渗透率曲线中 ,束缚水和残余油饱和度较高 ,两相渗流区范围较窄 ;随含水饱和度增大 ,油相对渗透率递减较快 ,水相对渗透率递增较慢 ;非达西渗流使油相相对渗透率增大 ,使水相相对渗透率减小 ,使产水率增大 ;油井见水后 ,产油量会迅速下降 ,水驱低渗油藏采收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不稳定流动 相对渗透率 渗流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孔隙-裂隙介质气体非线性渗流运动方程 被引量:29
2
作者 邓英尔 谢和平 +1 位作者 黄润秋 刘慈群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共4页
已有的煤层气渗流研究基于达西定律,而实验表明低渗透介质气体渗流为非线性流。采用实验、理论与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低渗透孔隙-裂隙介质气体非线性渗流运动方程。实验结果表明,低渗透孔隙-裂隙介质气体渗流曲线是从较低压力梯度下的... 已有的煤层气渗流研究基于达西定律,而实验表明低渗透介质气体渗流为非线性流。采用实验、理论与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低渗透孔隙-裂隙介质气体非线性渗流运动方程。实验结果表明,低渗透孔隙-裂隙介质气体渗流曲线是从较低压力梯度下的凹形曲线至较高压力梯度下的直线,是连续变化的曲线,直线延长线不通过坐标原点,存在拟启动压力梯度。根据该普遍特征,建立了非线性渗流运动方程。其参数量纲与物理意义清楚,运动方程计算的理论曲线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达西定律是运动方程的特例,运动方程可运用于低渗透孔隙-裂隙介质气体渗流理论及开发计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孔隙-裂隙介质 非线性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多孔介质中新型渗流模型 被引量:21
3
作者 宋付权 刘慈群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6-58,共3页
在低渗透多孔介质中,由于流体的渗流规律不遵循达西定律,以往的模型或者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研究建立了更加接近渗透多孔介质中流体真实流动,且形式简单的三参数渗流模型。并对低渗透油藏中径向稳定渗流和不稳定渗流进行了分析... 在低渗透多孔介质中,由于流体的渗流规律不遵循达西定律,以往的模型或者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研究建立了更加接近渗透多孔介质中流体真实流动,且形式简单的三参数渗流模型。并对低渗透油藏中径向稳定渗流和不稳定渗流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边水油藏生产压差和产量关系的分析,说明了以达西定律为基础的渗流模型不适合于低渗透油藏,在相同的条件下,其计算的产量偏大。通过对非稳态渗流的分析,给出了基于三参数模型的试井公式和典型试井曲线,低渗透油藏试井曲线的特征是中后期径向流特征段消失,压力和压力导数曲线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多孔介质 低渗透油藏 试井曲线 渗流模型 不稳定渗流 生产压差 边水 三参数 流体 径向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启动压力梯度油藏的两相渗流分析 被引量:34
4
作者 宋付权 刘慈群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3期47-50,共4页
在低渗透油藏中存在着启动压力梯度。根据BucklyLeveret不混溶两相渗流驱替理论,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对水驱油两相渗流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含启动压力梯度油藏中线性水驱、径向水驱、垂直裂缝井水驱和水平井油水两... 在低渗透油藏中存在着启动压力梯度。根据BucklyLeveret不混溶两相渗流驱替理论,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对水驱油两相渗流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含启动压力梯度油藏中线性水驱、径向水驱、垂直裂缝井水驱和水平井油水两相渗流的解析解公式。对于含启动压力梯度的油藏,两相渗流的效果受相渗曲线、注入速率、油水相启动压力梯度和重力的影响。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不仅增大了原油的开采难度,而且降低了原油的最终采收率。增大注入速率可以减少启动压力梯度对两相渗流的不利影响,提高原油的最终采收率。因此,开发低渗透油藏,应采用小井距、大流量、大压差的注水开发方案。对于倾斜地层,应尽可能采用从高位井注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两相渗流 压力梯度 采收率 渗流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剂堵水调剖渗流理论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朱维耀 祝俊峰 刘泽俊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7年第3期26-34,共9页
该文研究了化学剂堵水调剖的渗流过程,完善了渗流理论,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运用该理论研制了作数值模拟用的三维两相七组分模拟器,对胜利油田桩45-1块进行了优化设计,从6个模拟方案中优选出了一个最佳方案,预测该方案驱油至... 该文研究了化学剂堵水调剖的渗流过程,完善了渗流理论,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运用该理论研制了作数值模拟用的三维两相七组分模拟器,对胜利油田桩45-1块进行了优化设计,从6个模拟方案中优选出了一个最佳方案,预测该方案驱油至2000年,采出程度比正常水驱可提高2.6%,并降低综合含水率。现场实施资料证明,该方案在技术和经济两方面都是成功的,已取得明显增油降水效果。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二次采油及三次采油方面的渗流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剂 堵水 调剖 渗流理论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驱油机理及乳液渗流规律NMRI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潘一山 宋义敏 +2 位作者 高迎伏 刘先贵 唐巨鹏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9-201,共3页
通过先进的实验手段—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即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NMRI),首先阐述了三元复合驱驱油过程的微观机理,既而在此基础上从细观水平实验研究了原油/三元复合体系乳状液的流变性,进而揭示了其在多孔介质中的... 通过先进的实验手段—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即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NMRI),首先阐述了三元复合驱驱油过程的微观机理,既而在此基础上从细观水平实验研究了原油/三元复合体系乳状液的流变性,进而揭示了其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规律,最后建立了原油/三元复合体系乳状液在多孔介质中渗流的数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理论分析结论基本吻合,说明所建数学模型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开采 三元复合驱 驱油机理 乳状液 渗流规律 流变性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N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吸渗的双重介质中垂直裂缝井两相渗流 被引量:3
7
作者 邓英尔 刘慈群 王允诚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86-89,共4页
建立了双重介质油藏中垂直裂缝井两相流体渗流数学模型 ,提出将水驱油运动的前沿作为活动边界处理的新思想 ,用有限差分和外推法求解带初边条件的积分 -微分方程。结果表明 :垂直裂缝井开发双重介质油藏时 ,吸渗作用对含水饱和度分布的... 建立了双重介质油藏中垂直裂缝井两相流体渗流数学模型 ,提出将水驱油运动的前沿作为活动边界处理的新思想 ,用有限差分和外推法求解带初边条件的积分 -微分方程。结果表明 :垂直裂缝井开发双重介质油藏时 ,吸渗作用对含水饱和度分布的影响较大 ,使水驱油运动前沿推进速度变慢 ,从而油井见水时间延长。见水前注入率不能太大 ,以充分发挥吸渗驱油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介质 吸渗 垂直裂缝井 两相流体 有限差分 外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波动条件下流体平面渗流模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时宇 蒲春生 +1 位作者 杨正明 塔耀晶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9-71,79,共4页
低频振动采油技术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物理增产、增注措施,但其理论研究水平目前还相对滞后于现场应用。针对这一问题,运用渗流力学、波场传播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低频波动条件下地层流体的渗流模型,定量描述了地层、流体参数与振动采油压力... 低频振动采油技术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物理增产、增注措施,但其理论研究水平目前还相对滞后于现场应用。针对这一问题,运用渗流力学、波场传播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低频波动条件下地层流体的渗流模型,定量描述了地层、流体参数与振动采油压力波动之间的关系,并利用解析方法分析计算,认为低频波场主要受储层渗透率和振动频率两大因素影响。振动采油现场施工可以通过适当调整振动频率改善施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采油 压力波 数学模型 渗流方程 地层渗透率 振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牛顿流体球形渗流的不定常压力动态 被引量:4
9
作者 宋付权 刘慈群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9-40,共2页
用压力影响半径和平均质量守恒方法 ,研究具有屈服应力的幂律流体的球形不定常渗流。通过研究 ,得出具有屈服应力的幂律流体的球形不定常渗流近似解析解 ,绘制了非牛顿流体的启动压力梯度、幂律指数对井底压力曲线的影响图 ,并给出了几... 用压力影响半径和平均质量守恒方法 ,研究具有屈服应力的幂律流体的球形不定常渗流。通过研究 ,得出具有屈服应力的幂律流体的球形不定常渗流近似解析解 ,绘制了非牛顿流体的启动压力梯度、幂律指数对井底压力曲线的影响图 ,并给出了几种简化条件下的球形不定常渗流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牛顿流体 球形渗流 不定常渗流 试井分析 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压力对低渗油藏渗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同玉 黄延章 李继山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6-38,70,共4页
研究了低渗透油藏渗透率随有效压力的变化特征,通过渗透率敏感系数评价岩石渗透率随有效压力的变化趋势,探讨了有效压力对低渗透油藏渗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压力增加初期,岩样渗透率快速下降,对有效压力敏感;有效压力增加后期,岩... 研究了低渗透油藏渗透率随有效压力的变化特征,通过渗透率敏感系数评价岩石渗透率随有效压力的变化趋势,探讨了有效压力对低渗透油藏渗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压力增加初期,岩样渗透率快速下降,对有效压力敏感;有效压力增加后期,岩样渗透率下降速度缓慢,渗透率损失不大,释放有效压力后,渗透率恢复程度也较低,有效压力使岩心孔隙结构发生永久应变,削弱了渗透率恢复能力.结合实验结果,建立了渗透率随有效压力变化模型,分析了有效压力对油水两相渗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压力 敏感系数 含水饱和度 两相渗流 低渗透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介质中二维不定常渗流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慈群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45-249,共5页
本文用积分变换和分离变量等方法,求得了弱压缩液体在双重孔隙介质中,二维不定常渗流的Laplace变换空间解.用数值反演的公式研究了,双重介质裂缝储量比ω和介质间传输系数λ对无限导流垂直裂缝井压力动态的影响.
关键词 双重介质 二维 渗流 瞬时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重介质油气藏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其渗流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曰武 刘慈群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87-89,共3页
我国碳酸盐岩油气田中,有许多井的压力测试资料存在压力恢复异常现象,压力降落同样产生异常,如多台阶型,凹型或拐点型等,这些现象用均质油藏模型和双重介质模型难以解释的。故对三重介质油气藏模型的渗流机理进行研究是有其理论意义和... 我国碳酸盐岩油气田中,有许多井的压力测试资料存在压力恢复异常现象,压力降落同样产生异常,如多台阶型,凹型或拐点型等,这些现象用均质油藏模型和双重介质模型难以解释的。故对三重介质油气藏模型的渗流机理进行研究是有其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渗流机理 重介质 碳酸盐岩 油藏模型 介质模型 压力恢复 测试资料 压力变化 压力导数
全文增补中
低渗透气藏压裂井产能分析 被引量:37
13
作者 何应付 徐联玉 +2 位作者 吕万一 杨正明 郝明强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9-61,共3页
基于低渗透气藏渗透率随拟压力呈指数函数规律的基础,考虑拟启动压力梯度存在的影响,根据扰动椭圆概念和等价发展矩形思想,研究了垂直裂缝井的产能计算方法,绘制并分析了产能理论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渗透率模数、拟启动压力梯度以及裂... 基于低渗透气藏渗透率随拟压力呈指数函数规律的基础,考虑拟启动压力梯度存在的影响,根据扰动椭圆概念和等价发展矩形思想,研究了垂直裂缝井的产能计算方法,绘制并分析了产能理论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渗透率模数、拟启动压力梯度以及裂缝的长度均对压裂井产能产生影响。渗透率模数和拟启动压力梯度越大,裂缝越短,气井产能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气藏 变形介质 拟启动压力梯度 垂直裂缝井 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介质含启动压力梯度一维瞬时压力分析 被引量:33
14
作者 宋付权 刘慈群 李凡华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5-32,共8页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本文得到了在一维低渗透岩心和圆形油藏中一开一关渗流的数学方程,并进行有动边界问题的数值求解·以数值解为基础,分析了:1渗流终态时井底(或岩心采液端)压力及压力影响半径(或距离)与启动压力...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本文得到了在一维低渗透岩心和圆形油藏中一开一关渗流的数学方程,并进行有动边界问题的数值求解·以数值解为基础,分析了:1渗流终态时井底(或岩心采液端)压力及压力影响半径(或距离)与启动压力梯度和关闭时间的关系,并给出相应的公式;2压力峰值的传播规律·得到了有意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启动压力梯度 油藏 瞬时压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CO_2驱油微观机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高树生 薛蕙 +1 位作者 胡志明 熊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2期92-94,共3页
运用自主开发研制的高温高压微观实验系统模拟了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下,CO2在储层孔隙体、喉道中的变化状态。利用微观实验可视化、真实化的特点,对CO2与原油相互作用的机理进行了研究。解释了CO2驱油效率高于其他驱油剂的主要原因。为... 运用自主开发研制的高温高压微观实验系统模拟了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下,CO2在储层孔隙体、喉道中的变化状态。利用微观实验可视化、真实化的特点,对CO2与原油相互作用的机理进行了研究。解释了CO2驱油效率高于其他驱油剂的主要原因。为油田矿场CO2驱油技术的现场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油 高温高压 微观模拟实验系统 微观驱油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矩形井网优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田文博 杨正明 +2 位作者 徐轩 肖前华 滕起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125,157,共5页
根据长庆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储层特点,利用特低渗透大型露头岩样低压物理模拟实验系统,系统研究了不同排距、不同穿透比对矩形井网开发效果的影响。实验中测量了驱替达到稳定时模型的压力分布和各采出井的采液速度。根据小岩样非线性渗... 根据长庆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储层特点,利用特低渗透大型露头岩样低压物理模拟实验系统,系统研究了不同排距、不同穿透比对矩形井网开发效果的影响。实验中测量了驱替达到稳定时模型的压力分布和各采出井的采液速度。根据小岩样非线性渗流曲线将模型划分为不流动区、非线性区和拟线性区,提出用压力系数来评价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开发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增大驱替压差、减小排距、增加穿透比可以增大矩形井网的压力系数,提高采出井采液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露头 矩形井网 非线性渗流 排距 穿透比 压力系数 有效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修乃岭 熊伟 +2 位作者 高树生 班凡生 薛惠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9-51,共3页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以溶洞、裂缝为主要储运空间,缝洞非均质性很强,其流体流动机理和含水率变化特征与一般砂岩油藏区别较大。基于管流理论建立了一种新的流动模型,并分别模拟了弹性开发和注水开发时缝洞型定容油藏的开发特征和含水率...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以溶洞、裂缝为主要储运空间,缝洞非均质性很强,其流体流动机理和含水率变化特征与一般砂岩油藏区别较大。基于管流理论建立了一种新的流动模型,并分别模拟了弹性开发和注水开发时缝洞型定容油藏的开发特征和含水率变化特点。该研究对于认识缝洞型油藏流体流动机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水动力学 定容体 管流理论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岩-孤立溶洞不稳定窜流方程 被引量:9
18
作者 程倩 熊伟 +1 位作者 高树生 刘华勋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3期53-54,81,共3页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中溶洞呈高度离散分布,是主要的储集空间。基岩是储层中广泛分布的等效连续介质,渗透率低,基岩向溶洞的窜流为非稳态窜流。提出单井钻遇孤立溶洞模型,模型外边界定压,溶洞视为扩大井筒,分析基岩与孤立溶洞间...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中溶洞呈高度离散分布,是主要的储集空间。基岩是储层中广泛分布的等效连续介质,渗透率低,基岩向溶洞的窜流为非稳态窜流。提出单井钻遇孤立溶洞模型,模型外边界定压,溶洞视为扩大井筒,分析基岩与孤立溶洞间的不稳定窜流规律,初步建立基岩-孤立溶洞不稳定窜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碳酸盐岩 不稳定流动 窜流方程 基岩 孤立溶洞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页岩气储层可动流体 被引量:36
19
作者 李太伟 郭和坤 +2 位作者 李海波 路岩 薛小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7-109,123,共4页
国内对页岩气储层特征及评价的工作开展得相对较少,在调研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常规储层研究思路入手,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对不同区块的34块页岩气储层岩样进行可动流体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气储层可动流体含量低,具有非均质性;可... 国内对页岩气储层特征及评价的工作开展得相对较少,在调研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常规储层研究思路入手,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对不同区块的34块页岩气储层岩样进行可动流体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气储层可动流体含量低,具有非均质性;可动流体百分数与气测孔隙度和渗透率具有一定相关性,且孔渗越大相关性越好;分析了裂缝微裂缝含量对可动流体百分数的影响,裂缝微裂缝含量大于2%时,与可动流体百分数具有较好相关性;可动流体百分数和裂缝微裂缝百分数可以表征页岩气储层物性特征,是评价页岩气储层渗流能力及开发潜力的一个重要物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可动流体百分数 核磁共振 裂缝 离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防气窜胶乳水泥浆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马永乾 徐依吉 +1 位作者 王槐平 何英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51,共5页
为满足高温井固井对防气窜水泥的特殊要求,研制出了一种高温防气窜胶乳水泥浆体系。胶乳由苯乙烯(St)、丁二烯(Bd)、聚乙烯醇等制备而成,具有稳定性好的特点。介绍了胶乳的制备条件,室内评价并分析了胶乳的高温降失水性能、耐温性能以... 为满足高温井固井对防气窜水泥的特殊要求,研制出了一种高温防气窜胶乳水泥浆体系。胶乳由苯乙烯(St)、丁二烯(Bd)、聚乙烯醇等制备而成,具有稳定性好的特点。介绍了胶乳的制备条件,室内评价并分析了胶乳的高温降失水性能、耐温性能以及胶乳水泥石的性能。利用美国CHANDLER公司7150型气窜模拟分析仪研究了胶乳水泥浆的防气窜性能。通过用X′Pert Pro X射线衍射仪分析水泥石受不同腐蚀介质腐蚀后的组分变化,研究了胶乳水泥浆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防气窜 胶乳水泥浆 水泥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