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猫脑缺血后氢谱N-乙酰天冬氨酸在各脑区分布特点的研究
1
作者 张运周 尹岭 +4 位作者 朱克 陆兵勋 金香兰 刘买利 卢广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 通过磁共振氢谱 (1 H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 ,1 HMRS)检查 ,了解猫脑缺血后不同受累脑区N 乙酰天冬氨酸 (N acetylaspartate ,NAA)的动态变化。方法 在猫持续性局灶脑缺血模型基础上 ,以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we... 目的 通过磁共振氢谱 (1 H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 ,1 HMRS)检查 ,了解猫脑缺血后不同受累脑区N 乙酰天冬氨酸 (N acetylaspartate ,NAA)的动态变化。方法 在猫持续性局灶脑缺血模型基础上 ,以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异常区作为1 HMRS检查体域的定位标准 ,在缺血前后不同时间进行 1 HMRS检查 ,动态观察缺血中心区、半暗带区及其对侧镜相区域NAA的变化特点。结果 脑缺血后NAA很快减少 ,在中心区 ,缺血后 6h减至对侧的 5 0 %左右 ,缺血后 12h减至对侧的 2 0 %左右 ,2d后完全消失 ;而在半暗带区 ,NAA减少速度较慢 ,缺血后 12h减至正常的 6 0 %左右 ,随后维持在正常的 5 0 %左右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在缺血中心区 ,缺血后 6h内 ,NAA的变化最为剧烈 ;而在半暗带区 ,以缺血后 12h内变化明显。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氢谱N-乙酰天冬氨酸 脑区分布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脑缺血坏死后Lac波1.2ppm处出现一未知氢波的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运周 陆兵勋 +3 位作者 尹岭 朱克 刘买利 卢广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77-579,共3页
目的 在猫持续性局灶脑缺血模型上对某一未知氢波(Peak of unknown,Pu)进行证实,并推测其未来的应用价值。方法 猫脑缺血后以DWI及猫立体定向图谱为缺血后不同区域氢谱定位,并在缺血后不同时间进行氢谱检查,观察乳酸、N-乙酰天冬... 目的 在猫持续性局灶脑缺血模型上对某一未知氢波(Peak of unknown,Pu)进行证实,并推测其未来的应用价值。方法 猫脑缺血后以DWI及猫立体定向图谱为缺血后不同区域氢谱定位,并在缺血后不同时间进行氢谱检查,观察乳酸、N-乙酰天冬氨酸、肌酐、胆碱及Pu的变化。结果 猫局灶脑缺血后,缺血受累区在乳酸出现及NAA减少的前提下,缺血后2d至7d内,Pu波持续存在。结论 Pu波的出现与脑缺血坏死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能是脑组织坏死后产生的固有物质。它可能作为脑组织坏死的特异波而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疾病模型 N-乙酰天冬氨酸 磁共振成像 氢谱检查 Pu波 脑组织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