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哺乳动物性别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贾银海 叶绍辉 +1 位作者 陈永昌 苏雷 《中国牛业科学》 2006年第4期31-34,共4页
哺乳动物(主要是家畜)性别控制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家畜性别控制技术的一些方法的原理、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家畜的精子和早期胚胎性别鉴定与控制的一些方法,同时对家畜性别控制技术目前... 哺乳动物(主要是家畜)性别控制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家畜性别控制技术的一些方法的原理、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家畜的精子和早期胚胎性别鉴定与控制的一些方法,同时对家畜性别控制技术目前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将来的发展前景做了进一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性别控制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发育中的端粒酶活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林子郁 苏雷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2年第3期22-23,共2页
端粒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它对维持染色体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端粒酶能够以自身的RNA序列为模板反转录合成端粒的重复DNA序列,对端粒长度的维持以及哺乳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以... 端粒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它对维持染色体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端粒酶能够以自身的RNA序列为模板反转录合成端粒的重复DNA序列,对端粒长度的维持以及哺乳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在哺乳动物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活性 哺乳动物 生长发育 染色体结构 重复DNA序列 RNA序列 真核生物 端粒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倒刺鲃mt DNA D-loop区序列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郑冰蓉 张亚平 +1 位作者 肖蘅 昝瑞光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16,共2页
采用PCR -测序技术对采自抚仙湖的云南倒刺鱼巴 5个个体进行了mtDNAD -loop区始自 3’端共4 5 0bp碱基的序列测定。共检出 2种单倍型。 2个单倍型的差异是在第 187碱基位置处发生一个T/C颠换。种内遗传多样性指数为 0 .135 %。与鲫、银... 采用PCR -测序技术对采自抚仙湖的云南倒刺鱼巴 5个个体进行了mtDNAD -loop区始自 3’端共4 5 0bp碱基的序列测定。共检出 2种单倍型。 2个单倍型的差异是在第 187碱基位置处发生一个T/C颠换。种内遗传多样性指数为 0 .135 %。与鲫、银鲴等淡水鱼相比 ,云南倒刺鱼巴的遗传多样性程度比较丰富。在抚仙湖云南倒刺鱼巴的保护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云南倒刺Ba MTDNA D-LOOP区 PCR- 序列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地方猪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章胜乔 吴小秋 +2 位作者 傅衍 徐宁迎 张亚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47-551,共5页
采用蛋白电泳和线粒体 DNA RFLP分析方法,研究了浙江七个地方品种猪及浙江野猪的遗传多样性状况⒚从分析的30 个遗传座位、99 个地方品种个体中发现 MDH,PEPB,6PGD,AK,ADA,PHI六个座位具有多态性... 采用蛋白电泳和线粒体 DNA RFLP分析方法,研究了浙江七个地方品种猪及浙江野猪的遗传多样性状况⒚从分析的30 个遗传座位、99 个地方品种个体中发现 MDH,PEPB,6PGD,AK,ADA,PHI六个座位具有多态性,其中AK,MDH 多态座位在家猪中为首次发现⒚多态座位百分比和平均杂合度分别为P= 0200, H= 0043⒚用UPGMA 法对由基因频率所计算的标准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浙江地方猪种的亲缘关系很近⒚在m tDNA RFLP水平,25 种限制性内切酶在27 个地方品种个体及3 个野猪个体中共检出30 种限制性态型,可归结成三种单倍型⒚各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P)为0005,群体平均多态度(π)为0000 8,处于遗传多样性贫乏范围⒚另外对金华Ⅲ系猪的研究表明金华Ⅲ系猪可能有两个母系起源⒚浙江省地方猪种遗传多样性贫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蛋白电泳 线粒体DNA 限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维持方案对小型猪听觉电生理指标的影响
5
作者 柳红东 陈志峰 +7 位作者 胡云 李娟娟 杨虓 高云 曾宪海 戢小军 陈伟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8-453,共6页
目的 评估不同麻醉维持方案对小型猪听觉电生理指标的影响,为小型猪耳科学研究中的麻醉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提供的适应性喂养3 d后经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查听力正常的10~1... 目的 评估不同麻醉维持方案对小型猪听觉电生理指标的影响,为小型猪耳科学研究中的麻醉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提供的适应性喂养3 d后经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查听力正常的10~12周龄滇南小型猪5只,舒泰(Zoletile)+赛拉嗪(Xlyzine)麻醉诱导后,分别使用1.5%异氟烷吸入、2%异氟烷吸入、舒泰+赛拉嗪静滴3种麻醉维持方案,在麻醉初始、维持60 min后及维持180 min后对小型猪的ABR、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CAP)、耳蜗微音器电位(cochlear microphonics,CM)等听觉电生理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同一麻醉维持方案下,随麻醉维持时间的延长,1.5%异氟烷组CAP N_(1)潜伏期延长;2%异氟烷组CAP N_(1)幅值增加,部分频率短纯音诱导的ABRⅠ-Ⅴ间期延长(2、16 kHz)以及CAP N_(1)潜伏期延长(2 kHz);舒泰+赛拉嗪组CAP N_(1)潜伏期延长,部分频率短纯音诱导的ABR阈值提高(16 kHz)、ABRⅠ-Ⅴ间期延长(16 kHz)、CAP N_(1)幅值升高(8 kHz)、CM幅值增加(2 kHz)。结论 3种麻醉维持方案中,1.5%异氟烷吸入方案不影响ABR和CAP阈值,对其他指标的影响相对较小,可以作为最佳麻醉维持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维持 小型猪 听性脑干反应 耳蜗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四个地方鸡种染色体核型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廷钦 急平 +1 位作者 林世英 刘爱华 《云南畜牧兽医》 1997年第2期5-7,共3页
本文对云南版纳斗鸡、尼西鸡两地方品种的染色体核型特征与已报道的茶花鸡、武定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省四个有代表性的地方鸡品种间核型差异不大。其染色体众数均为2u=78,有8对大型染色体和30对微小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 本文对云南版纳斗鸡、尼西鸡两地方品种的染色体核型特征与已报道的茶花鸡、武定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省四个有代表性的地方鸡品种间核型差异不大。其染色体众数均为2u=78,有8对大型染色体和30对微小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为ZZ(雄)和ZW(雌)型,总臂数(FN)为90。测量并计算了双臂染色体的臂比和相对长度。第1、2号染色体,除尼西鸡、茶花鸡2号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外,其作余品种为中着丝粒染色体。第3、5号染色体可以见到微小短臂,分别为端着丝粒染色体和近端着丝粒染色体。4、6、8号染色体尼西鸡与其它鸡有一定差异,版纳斗鸡也略有不同。X性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W染色体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唯尼西鸡的最小,为近中着丝端着丝粒染色体,唯尼西鸡的最小,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从第1~5号染色体相对长度看,依次递减,差异明显,但品种之间又基本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品种 染色体 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两个地方鸡种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廷钦 邹平 +5 位作者 宿兵 王文 聂龙 刘爱华 季维智 张亚平 《云南畜牧兽医》 1995年第4期3-5,共3页
本试验采用水平式淀粉凝胶电泳法,对版纳斗鸡、武定鸡的60个样本,32个遗传位点的血液蛋白多态性进行了检测。这两个品种只在ES-1、AKp-1、AKp-2、LAP四个座位显示多态。其余25个位点均为单态,尚有CP、XD... 本试验采用水平式淀粉凝胶电泳法,对版纳斗鸡、武定鸡的60个样本,32个遗传位点的血液蛋白多态性进行了检测。这两个品种只在ES-1、AKp-1、AKp-2、LAP四个座位显示多态。其余25个位点均为单态,尚有CP、XDH和IDH三个座位染色后未出现谱带。试验结果表明:两鸡种之间虽呈现一定的遗传差异,但平均基因杂合度较小(0.0607;0.0648),两者间遗传距离较近(0.07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斗鸡 武定鸡 血液蛋白多态性 遗传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山羊的补饲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力跃 田保平 +2 位作者 徐永清 徐世山 杨学昌 《云南畜牧兽医》 1995年第4期10-11,17,共3页
黑山羊的补饲实验研究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力跃,田保平镇沅县畜牧兽医站徐永清,徐世山,杨学昌云南的黑山羊近年来市场行情看好,大量用以出口创汇,已导致众多外地人入滇收购。目前,农户已自觉大批量饲养,以期能带来较好的经济... 黑山羊的补饲实验研究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力跃,田保平镇沅县畜牧兽医站徐永清,徐世山,杨学昌云南的黑山羊近年来市场行情看好,大量用以出口创汇,已导致众多外地人入滇收购。目前,农户已自觉大批量饲养,以期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达脱贫致富之目的。但是,云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黑山羊 补饲 饲料配方 增重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畜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熊炤成 苏雷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6年第6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早期胚胎性别鉴定 家畜 胚胎移植技术 畜牧兽医工作者 人为控制 性别控制 鉴定技术 性别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栗坡县家马mtDNA多态性研究
10
作者 王文 刘爱华 +4 位作者 林世英 兰宏 宿兵 施立明 解德文 《云南畜牧兽医》 1995年第S1期39-42,共4页
对采自麻栗坡县的晋通马矮马各3匹的材料,所用20种限制性内切酶中,有16种可产生切点,平均每个个体获得56条限制性片段。与其它家畜家一不同,家马有高度的mtDNA多态性,6匹马均有自己独特的mtD-NA基因型,提示该... 对采自麻栗坡县的晋通马矮马各3匹的材料,所用20种限制性内切酶中,有16种可产生切点,平均每个个体获得56条限制性片段。与其它家畜家一不同,家马有高度的mtDNA多态性,6匹马均有自己独特的mtD-NA基因型,提示该地家马可能为多起源,至少有多重母系,这些母系可追溯到1~10万年前,与化石记载相一致。本次实验未找到将两种马区分开的特异性多态标记,这可能是同栖于同一生态环境中,相互交配,血液相融,而不是各自起源于自己原母系。由于所测样本数较少,尚不能得到区分两种马的一个统计学上的规律性来。云南地理地貌十分复杂,马的品种或类群较多,亦可能是多起源,其遗传多样性很丰富。因此,云南马是值得保护和重视的种质资源库。自80年代以来,动物线粒体DNA(mtD-NA)在群体遗传及进化生物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其组成序列简单,母体遗传,且不存在重组,所以是追踪母系血统的理想标记和能对漂移血统进行识别 ̄[1](Harrisonl989年).在家养动物中,对mtDNA多态性研究以前多在鸡、黄牛、猪中进行,它们的mtDNA多态频率相当低 ̄[2]。Marthew和Ryder(1986)的研究已涉及家马mtDNA种内特异性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态性 麻栗坡县 MTDNA 遗传多样性 基因型 行为遗传学 限制性内切酶 中国西南 云南省 多态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畜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熊炤成 苏雷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08年第9期3-5,共3页
家畜早期胚胎的性别鉴定是家畜胚胎移植的重要内容,对实现动物性别的人为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性别鉴定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鉴定方法。本文对性别决定基因、动物性别决定机理、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方法等作简要综述。
关键词 家畜 性别决定基因 胚胎性别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马关矮马和普通马血清蛋白多态性与类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解德文 刘爱华 林世英 《云南畜牧兽医》 1995年第S1期43-44,共2页
云南马关矮马和普通马血清蛋白多态性与类缘关系的研究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解德文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刘爱华,林世英蛋白质多态性的研究是指从分子水平阐明群体中基因频率变化的有效手段,能较客观地反映不同品种马的遗传差异 ̄... 云南马关矮马和普通马血清蛋白多态性与类缘关系的研究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解德文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刘爱华,林世英蛋白质多态性的研究是指从分子水平阐明群体中基因频率变化的有效手段,能较客观地反映不同品种马的遗传差异 ̄[1]。本文采用淀粉凝胶电泳技术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频率 蛋白多态性 云南马关 矮马 马血清 基因型 血清蛋白 遗传相似系数 运铁蛋白 标准遗传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矮马资源及种质研究总结 被引量:2
13
作者 解德文 何继富 +6 位作者 罗启龙 黄文学 刘爱华 林世英 宿兵 王文 施立明 《云南畜牧兽医》 1995年第S1期2-6,共5页
矮马在国内重新发现后,我们对云南矮马历经7年的调查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据史料记述,考古物证,血液蛋白多态测定,云南极可能是矮马渊源地;(2)对全省12个地(州)实地调查及5个地(州)的了解,证明云南全省均有... 矮马在国内重新发现后,我们对云南矮马历经7年的调查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据史料记述,考古物证,血液蛋白多态测定,云南极可能是矮马渊源地;(2)对全省12个地(州)实地调查及5个地(州)的了解,证明云南全省均有矮马,其数量占全国矮马总数的85%~90%,表明云南为矮马的中心产区。矮马的分布密度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文化、交通状况密切相关,与海拔、气温关系不大;(3)对正常的成年矮马和普通马,屠测69项指标,其差异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的占52.27%;(4)对头骨形态和105项尺度观测,两种马间差异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准的占72.38%,表明二者为独立的品种。通过臼齿大小及齿面雏褶形态鉴别,两者间存在明显差异,并确认两种马均为古老品种;(5)测定矮马、普通马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28项46个指标,有7个指标存在显著和极显著差异。(6)两种马的染色体数均为2n=64,C带结构异染色质存在明显差异,反映出两种马间遗传进化上的差异;(7)对矮马、普通马的6种血液蛋白和同功酶测定,测到9个多态位点,结果在TF上两者有明显差异。对矮马、普通马样本,测定44个遗传座位,10个多态遗传座位中PGM及TF在两品种间差异显著,两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矮马 性染色体 种质研究 差异显著 遗传距离 血液蛋白多态 血液生理 比较研究 分子钟假说 蛋白质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嘧啶甲基化前后的势能变化研究
14
作者 沈仲钧 刘次全 王莹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4期91-93,共3页
人们推测,普遍存在于DNA中的胞嘧啶的甲基化作用很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但这些功能的性质至今仍旧不太清楚.大量的实验和我们近几年来所做的理论研究以及其它的研究都表明,生物分子的反应性会因某些位置引入甲基基团而受到复什的影... 人们推测,普遍存在于DNA中的胞嘧啶的甲基化作用很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但这些功能的性质至今仍旧不太清楚.大量的实验和我们近几年来所做的理论研究以及其它的研究都表明,生物分子的反应性会因某些位置引入甲基基团而受到复什的影响. 若干年来,不少人认为DNA的甲基化与基团调控有关,并十分引人注目,但实验事实却令人捉摸不定.为了探讨DNA甲基化作用与基因功能的关系,我们在对胞嘧啶碱基的甲基化作量子生物学分析的基础上,又对其C5位甲基化前后的势能和分子静电势变化作了计算. 方法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嘧啶 甲基化 势能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杜薇薇 庞海洋 杨利琴 《养殖技术顾问》 2011年第5期247-249,共3页
1口蹄疫的流行及危害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对象为牛、羊、猪等偶蹄类家畜及野生偶蹄动物。根据动物交叉保护和血清学试验,口蹄疫病毒可分为O、A、C、SAT1、SAT2、SAT... 1口蹄疫的流行及危害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对象为牛、羊、猪等偶蹄类家畜及野生偶蹄动物。根据动物交叉保护和血清学试验,口蹄疫病毒可分为O、A、C、SAT1、SAT2、SAT3和亚洲I共7种血清型,血清型问无交叉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分子生物学 接触性传染病 感染对象 偶蹄动物 血清学试验 交叉保护 血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昌鱼特异的基因倍增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蔚 宿兵 王义权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3-149,共7页
进化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的结合产生了一门新兴学科———进化发育生物学,近年来,该领域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头索动物文昌鱼是现存生物中最近似于脊椎动物直接祖先的生物,在与脊椎动物分化后形态改变很小,其基因组未曾经历大规模的基... 进化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的结合产生了一门新兴学科———进化发育生物学,近年来,该领域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头索动物文昌鱼是现存生物中最近似于脊椎动物直接祖先的生物,在与脊椎动物分化后形态改变很小,其基因组未曾经历大规模的基因组倍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脊椎动物祖先型基因组的特征,但在漫长的独立进化历程中基因组自身还是经历了一些变化。文章介绍了几例在文昌鱼支系中独立发生的基因倍增事件(Hox;Evx;HNF 3;Calmodulin like),有力地揭示了文昌鱼虽然与脊椎动物直接祖先极其接近,但其基因组有其自身特性,不能简单地将之等同于脊椎动物直接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昌鱼 基因组 基因倍增 进化发育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对开花结实期水稻根叶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胜光 陈泽斌 +5 位作者 余磊 刘佳妮 陈武荣 李冰 王定康 耿开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6-214,共9页
为探明光照对水稻根、叶界面氮氧化物排放的调控机制,用密闭箱法,探讨了光照对开花结实期水稻叶际及根际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氮源(NH4NO3-N,N质量浓度90 mg/L),日间光照为6 000、8 000 lx条件下,同期水稻叶际N2O和NO排放... 为探明光照对水稻根、叶界面氮氧化物排放的调控机制,用密闭箱法,探讨了光照对开花结实期水稻叶际及根际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氮源(NH4NO3-N,N质量浓度90 mg/L),日间光照为6 000、8 000 lx条件下,同期水稻叶际N2O和NO排放速率分别为27.08、29.15μg/(盆·h)和2.25、0.94μg/(盆·h),分别占N2O和NO总排放的57.38%、54.19%和76.79%、51.93%;光强(1 600 lx)一致条件下,同期用发光二极管控制的黄、绿、白、红、蓝光处理水稻叶际N2O排放速率分别为2.16、13.40、1.07、3.82和7.08μg/(盆·h),红、蓝光在抑制水稻叶际N2O及根际NO排放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水稻根际N2O排放速率;相同条件下,红、白光能促进叶际NO排放,蓝光明显抑制了水稻根、叶界面NO排放,但水稻根、叶界面均无明显的NO2净排放作用(P>0.05);0~8 000 lx范围内,水稻根、叶界面N2O及根际NO排放随光强增加而增加,但高光强(8 000 lx)处理有降低叶际NO排放作用(P<0.05)。从试验结果看,水稻根、叶界面排放的90%以上的氮氧化物是N2O,且叶际N2O排放受根际N2O控制。研究表明适度增加红、蓝光比例并依据供氮水平同步调节光强,可有效抑制水稻根、叶界面氮氧化物排放。研究结果为水稻开花结实期根、叶界面气态氮氧化物减排的光控技术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 发光二极管 作物 水稻 N2O NOX(NO NO2)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岭黑山羊受体在夏季同期发情处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和占星 王芸 +11 位作者 和协超 张继才 陈永昌 吴晓东 金显栋 朱芳贤 叶瑞卿 洪琼花 邵庆勇 王喆 王继 苏雷 《中国草食动物》 CAS 2005年第1期20-21,共2页
对 2 2 4只云岭黑山羊及其杂交羊在夏季用CIDR孕酮栓 +PMSG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结果表明 :①总体发情率为64 73 % ,移植率为 47 3 2 % ,其中发情羊在撤栓后 48小时内 10 0 %发情 ,同期化程度高 ;②楚雄羊 (n =44只 )、师宗羊 (n =96... 对 2 2 4只云岭黑山羊及其杂交羊在夏季用CIDR孕酮栓 +PMSG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结果表明 :①总体发情率为64 73 % ,移植率为 47 3 2 % ,其中发情羊在撤栓后 48小时内 10 0 %发情 ,同期化程度高 ;②楚雄羊 (n =44只 )、师宗羊 (n =96只 )、文山羊 (n =71只 )和杂交羊 (n =9只 ) ,发情率分别为 :5 2 2 7%、65 63 %、66 2 0 %和 10 0 0 0 % ,以杂交羊的同期发情率和移植率高于楚雄山羊 (P <0 0 1)、师宗山羊和文山山羊 (P <0 0 5 ) ,但三个地方的云岭黑山羊的发情率和移植率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③ 1~ 2 5岁受体羊的发情率比 3~ 5岁羊高 17 74个百分点 (P <0 0 5 ) ,移植率高 11 0 6个百分点(P >0 0 5 ) ;④ 2 0~ 2 9kg羊的发情率分别比 3 0~ 3 9kg和 40~ 5 1kg的羊群高 19 2 3个百分点 (P <0 0 5 )和 2 6 0 1个百分点(P <0 0 1) ;移植率分别高 13 0 7和 14 83个百分点 (P >0 0 5 ) ;⑤青年羊的掉栓率显著低于经产羊 (P <0 0 5 ) ,而掉栓羊群和持栓羊群的发情率和移植率分别比较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⑥处理羊在第 16天撤栓和第 17天撤栓的同期发情率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岭黑山羊 CIDR 同期发情 夏季 受体 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TMVA减少异种移植急性血管性排斥反应时血栓的形成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彤 魏勤 +4 位作者 沈世乾 郭晖 陈忠华 熊郁良 夏穗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923-1924,1946,共3页
目的 :在大鼠体内观察烙铁头蛇毒血小板聚集素TMVA对异种移植急性血管性排斥反应 (AVR)时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仓鼠到大鼠心脏移植模型 ,观察空白对照组及TMVA实验组中移植物存活时间 ,病理检查及移植心组织内TXB2 及 6 -keto -P... 目的 :在大鼠体内观察烙铁头蛇毒血小板聚集素TMVA对异种移植急性血管性排斥反应 (AVR)时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仓鼠到大鼠心脏移植模型 ,观察空白对照组及TMVA实验组中移植物存活时间 ,病理检查及移植心组织内TXB2 及 6 -keto -PGF1α含量。结果 :移植物存活时间未见明显延长 ;TMVA实验组排斥病理表现较轻 ,血栓形成明显减少 ,移植组织内TXB2 及 6 -keto -PGF1α含量两组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TMVA能明显减少发生AVR时异种移植物血管内血栓的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血小板 移植 异种 心脏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鲤线粒体DNA的遗传多态性初步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郑冰蓉 昝瑞光 张亚平 《水利渔业》 2000年第5期11-12,共2页
用 1 6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建鲤mtDNA进行酶解分析 ,结果表明 :建鲤的mtDNA分子大小约为1 6 6kb ;除BglⅡ无切点 ,ClaⅠ、PstⅠ、SalⅠ和XhoⅠ有一个切点外 ,其余 1 1种酶都有 2个或 2个以上酶切位点 ,其中DraⅠ、PvuⅡ检出mtDNA多态 ,... 用 1 6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建鲤mtDNA进行酶解分析 ,结果表明 :建鲤的mtDNA分子大小约为1 6 6kb ;除BglⅡ无切点 ,ClaⅠ、PstⅠ、SalⅠ和XhoⅠ有一个切点外 ,其余 1 1种酶都有 2个或 2个以上酶切位点 ,其中DraⅠ、PvuⅡ检出mtDNA多态 ,将建鲤mtDNA分为两种不同的单倍型 ;计算建鲤种内 (群体内 )mtDNA多态值π =0 .0 0 1 6 4。建鲤在分子水平显示出的遗传多样性 ,可能是建鲤能够适应全国各地的环境条件和养殖方式 ,并得以大规模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鲤 线粒体DNA 多态性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