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位分化的塔里木河下游植物种群分布格局与共存机制 被引量:13
1
作者 史浩伯 孙桂丽 +3 位作者 陈亚宁 李卫红 卢航 白一纯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4-120,共7页
对植物种群的格局与共存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当前各物种的生态适应性,能够对植物种群在相应环境中群落构建的作用与生物多样性维持做出合理性的评价。结合塔里木河下游4个监测断面22个样地的调查结果,应用扩散系数(DI)、t检验、聚集系数(CI... 对植物种群的格局与共存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当前各物种的生态适应性,能够对植物种群在相应环境中群落构建的作用与生物多样性维持做出合理性的评价。结合塔里木河下游4个监测断面22个样地的调查结果,应用扩散系数(DI)、t检验、聚集系数(CI)、平均拥挤度(m*)、聚集强度负二项参数(K)、Levins指数与Schoener指数综合分析不同区域的植物种群分布格局与共存机制。结果表明,(1)塔里木河下游85.71%的植物种群呈聚集分布的格局;(2)当前塔里木河下游不同植物类型对资源的竞争能力排序为灌木>乔木>草本,其中柽柳在当前的植物群落中占有较大的优势,其次是黑果枸杞、胡杨与骆驼刺,均属塔里木河下游的的泛化物种;(3)植物群落内存在较为普遍的竞争关系,但竞争程度并不激烈,受到环境过滤作用后的植物种群生态适应性差异较小,存在共享资源位的情况且能长期共存。由此推测,塔里木河下游植物群落正处于演替过程中较为稳定的阶段,但尚未形成成熟稳定等级的植物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 分布格局 物种共存 生物多样性 塔里木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0-2020年中亚干旱区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数据集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士华 杭鑫 +4 位作者 谢小萍 孙良宵 方霞 曹良中 李亚春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2年第4期221-232,共12页
水分利用效率(WUE)表征了陆地生态系统水分耗散与碳固存之间的耦合关系。了解水分利用效率时空动态及其对复杂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和人为扰动的前提。生态模型方法被认为是评估区域大尺度生态系统碳水动态的有效方式。本... 水分利用效率(WUE)表征了陆地生态系统水分耗散与碳固存之间的耦合关系。了解水分利用效率时空动态及其对复杂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和人为扰动的前提。生态模型方法被认为是评估区域大尺度生态系统碳水动态的有效方式。本研究基于干旱区生态系统模型(AEM),利用站点通量数据,通过对模型进行优化、校验、参数化,构建了一套中亚干旱区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数据集。本数据集时间跨度为1980-2020年,涉及中亚针叶林、阔叶林、草地、深根灌木、非深根灌木以及农田等6种生态系统类型,区域包括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中国的新疆地区。研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站点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发现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高度一致。本数据集为全球变化背景下了解生态脆弱区碳水动态,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利用效率 中亚 气候变化 干旱区生态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天山中段南北坡水储量变化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孙桂燕 郭玲鹏 +2 位作者 常存 赵鑫 李兰海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4-264,共11页
区域水储量变化同时受多个水文气象要素影响。采用2003年1月至2013年11月GRACE重力卫星的UTCSR-RL05 L-2月数据,对比分析了近11 a新疆天山中段南北坡水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并用GLDAS模型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 区域水储量变化同时受多个水文气象要素影响。采用2003年1月至2013年11月GRACE重力卫星的UTCSR-RL05 L-2月数据,对比分析了近11 a新疆天山中段南北坡水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并用GLDAS模型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每年5~9月是天山中段水储量的消耗期,11月至翌年3月是水储量的积累期,北坡水储量的变幅大于南坡。(2)近11 a南北坡水储量均呈现增加趋势,北坡水储量增加幅度较大,其年周期的起始时间也较南坡早14 d。(3)在影响南北坡水储量的众多因素中,冬季水储量受降水影响较大,夏季水储量受蒸发影响较大,而雪水当量变化则在冬春季节对水储量产生一定影响,但春季具有延迟性。(4)北坡水储量与降水蒸发差的一致性较好,而南坡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储量变化 天山中段 南北坡对比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年塔里木河流域灌溉面积超载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赵新风 徐海量 +3 位作者 王敏 张鹏 凌红波 郑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77-81,共5页
为探讨不同水平年塔里木河流域可承载最大灌溉面积及超载情况,该文依据水量平衡原理,以当地实际情况调用水原则为基础,计算出2010年和2020年塔里木河流域4条源流和1条干流(四源一干)可承载的最大灌溉面积及实际灌溉面积。结果表明:1)201... 为探讨不同水平年塔里木河流域可承载最大灌溉面积及超载情况,该文依据水量平衡原理,以当地实际情况调用水原则为基础,计算出2010年和2020年塔里木河流域4条源流和1条干流(四源一干)可承载的最大灌溉面积及实际灌溉面积。结果表明:1)2010年四源一干实际灌溉面积有17.1×105 hm2,而流域可承载最大灌溉面积只有12.9×105 hm2,共超载了4.33×105 hm2,超载了33.6%,其中有4个流域超载严重,叶尔羌河、阿克苏河、开-孔河流域和塔里木河干流灌溉面积分别超载了21.0%、35.2%、84.6%、66.7%;2)与2010年相比,2020年预计只有3个流域超载而且各流域的超载比例均大幅度下降,超载面积总共减少了2.98×105 hm2,减少了68.86%。2020年环境承载力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水资源利用水平提高和规划灌溉面积减少。该研究可为塔里木河流域绿洲规模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农业 用水管理 超载 面积 塔里木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