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江洪 余从煊 沈玉全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66-573,共8页
对有机三阶非线性光学响应的理论及实验(包括器件对材料的要求,理论研究.三阶极化率的测试技术,有机三阶光学材料)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三阶极化率 非线性光学材料 有机材料 全光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探针研究混合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有序组合体(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建滨 赵国玺 +1 位作者 姜永才 吴世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577-580,共4页
对于羧酸钠-季铵盐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Ⅰ.C_9COONa-C_(10)NMBr 及ⅡC_(11)C-OONa-C_(?)NMBr)的荧光探针研究揭示出:表面活性剂胶团与囊泡形态的微极性相同,但微粘度有显著差别(囊泡大于胶团).体系Ⅰ在超声处理前后有不同的... 对于羧酸钠-季铵盐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Ⅰ.C_9COONa-C_(10)NMBr 及ⅡC_(11)C-OONa-C_(?)NMBr)的荧光探针研究揭示出:表面活性剂胶团与囊泡形态的微极性相同,但微粘度有显著差别(囊泡大于胶团).体系Ⅰ在超声处理前后有不同的微粘度进一步说明胶团超声分散再自组合成囊泡的结果.自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得出体系Ⅰ的较大胶团聚集数表明此混合胶团为长棒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荧光探针 胶团 囊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类盐与花生酸混合LB膜的结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肖童 穆劲 +2 位作者 徐旭荣 杨孔章 张宝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13-417,共5页
芪类盐与花生酸混合LB膜的结构研究肖童,穆劲,徐旭荣,杨孔章(山东大学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所济南250100)张宝文(中科院北京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01)关键词芪类盐,LB膜,结构用LB技术能容易地将有机非线性光... 芪类盐与花生酸混合LB膜的结构研究肖童,穆劲,徐旭荣,杨孔章(山东大学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所济南250100)张宝文(中科院北京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01)关键词芪类盐,LB膜,结构用LB技术能容易地将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一层一层地涂在纤维表面上制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类盐 LB膜 结构 花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聚合物光电子学器件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沈玉全 潘裕斌 锺宝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4,8,共4页
调研了有机 /聚合物光电子学器件在制备技术和应用方面的近期进展。其中包括 :电光调制器在CATV、高比特网络、相阵列系统、计算机系统的平行互连等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等。聚合物调制器正迅速接近商品化 ;聚合物热光开关已在AKZONOBEL... 调研了有机 /聚合物光电子学器件在制备技术和应用方面的近期进展。其中包括 :电光调制器在CATV、高比特网络、相阵列系统、计算机系统的平行互连等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等。聚合物调制器正迅速接近商品化 ;聚合物热光开关已在AKZONOBEL公司批量生产 ;其它有机 /聚合物器件和相关技术 ,如互连、聚合物激光器、波导中的 45°镜片、垂直集成波导以及在波导中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集成等。至少部分聚合物器件包括电光调制器 ,现在已经是或即将成为信息高速公路工业中实际可用的硬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器件 光电子材料 电光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卟啉类分子材料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
5
作者 杨少辰 富金刚 +4 位作者 宫润泽 范文友 王得元 孙文芳 董铁强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44-349,共6页
报道了针对二维卟啉类有机分子材料的光学非线性性质的研究,讨论了几种非对称配置电负性分子团对构成的分子的光学非线性的影响,表明配置的分子基团的电负性越大,合成的分子其非线性超极化率越大,通过实验研究了这些分子的光学非线... 报道了针对二维卟啉类有机分子材料的光学非线性性质的研究,讨论了几种非对称配置电负性分子团对构成的分子的光学非线性的影响,表明配置的分子基团的电负性越大,合成的分子其非线性超极化率越大,通过实验研究了这些分子的光学非线性响应特性,并分析了各种非线性机制在分子非线性响应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有机材料 极化率 卟啉 金属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研究如何支持
6
作者 蒋丽金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基础研究 科研经费 自然科学基金 科技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石油中间产品合成表面活性剂AS-4Ⅰ.AS-4水溶液与原油体系的界面活性 被引量:5
7
作者 谢湘华 张谊华 +2 位作者 俞稼镛 钱越英 李宗琦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18-621,共4页
以石油中间产品为原料,合成了烃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AS-4。考察了盐浓度,碱浓度和AS-4 浓度对AS-4 水溶液与原油体系的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2SO4 浓度为5~15g/L,NaOH 浓度为5~10g... 以石油中间产品为原料,合成了烃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AS-4。考察了盐浓度,碱浓度和AS-4 浓度对AS-4 水溶液与原油体系的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2SO4 浓度为5~15g/L,NaOH 浓度为5~10g/L,AS-4 浓度为0.1~0.5g/L的条件下,AS-4 水溶液与原油体系的动态界面张力具有10- 3m N/m 以下的超低最小值。还研究了AS-4 表面活性剂的组成(不同的异构体)对其水溶液与原油体系的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动态界面张力 石油中间产品 AS-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诱导电子转移理论及其在分子开关上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彭必先 林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电子的激发使分子内给体和受体之间发生电子转移(ET),从而生成不同于初始状态的电荷分离态(CT)。两种态如果具有一些可测光物理性能的差别,就可以用于作为分子开关(MolecularSwitches)。这种分子开关表现... 电子的激发使分子内给体和受体之间发生电子转移(ET),从而生成不同于初始状态的电荷分离态(CT)。两种态如果具有一些可测光物理性能的差别,就可以用于作为分子开关(MolecularSwitches)。这种分子开关表现出非常优异的开关性能。本文对有机分子开关和分子内电子转移的基本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描述,并阐述了这一电子转移的理论在分子开关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内 电子转移 分子开关 光计算机 光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烃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AS的合成及其水溶液与原油的界面活性 被引量:4
9
作者 谢湘华 张谊华 +3 位作者 曾宪康 俞稼镛 钱越英 李宗琦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57-660,共4页
以石油中间产品为原料合成了烃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AS- 4,AS- 5,AS- 6。实验表明 ,AS水溶液 /碱 /原油体系具有 1 0 -2 m N/m以下的最小界面张力。讨论了异构体组分相对含量 ,合成的起始原料 ,平均分子量对 AS产物水溶液与原油的界面... 以石油中间产品为原料合成了烃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AS- 4,AS- 5,AS- 6。实验表明 ,AS水溶液 /碱 /原油体系具有 1 0 -2 m N/m以下的最小界面张力。讨论了异构体组分相对含量 ,合成的起始原料 ,平均分子量对 AS产物水溶液与原油的界面活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水溶液 界面张力 烃基苯磺酸盐 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R-6甲基-S-三唑并[3,4-b]-1,3,4-噻二唑与芳香醛的反应
10
作者 吴太兴 李仲杰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251-251,共1页
关键词 4-噻二唑 芳香醛 4-b]-1 3 肉桂酸 三唑 三氯氧磷 杂环化合物 环化反应 反应活性 肉桂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荧光增白剂PS—1在涤棉混纺织物上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长智 李金奎 程德书 《印染》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10-13,共4页
新型荧光增白剂PS—1系国产荧光增白剂升级换代产品,其1,4双(邻腈基苯乙烯基)苯结构较之传统的噁唑类结构的增白剂DT,在增白效果上具有白度高、荧光强、用量少等特点。本文对PS—1在涤棉漂白织物的应用上作了具体的试验及测试,优选了用... 新型荧光增白剂PS—1系国产荧光增白剂升级换代产品,其1,4双(邻腈基苯乙烯基)苯结构较之传统的噁唑类结构的增白剂DT,在增白效果上具有白度高、荧光强、用量少等特点。本文对PS—1在涤棉漂白织物的应用上作了具体的试验及测试,优选了用量、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等工艺参数。生产实践证明,PS—1增白工艺操作方便、成本低、正品率高,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增白剂 涤棉混纺织物 加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斜及四方晶相ZrO_2催化CO加氢反应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文 殷元骐 +1 位作者 高润雄 侯瑞玲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86-192,共7页
研究了以纯单斜(m)和四方(t)晶相ZrO2为催化剂的CO加氢反应.尽管两种晶相催化剂均有较高的低碳烯烃的选择性,但是也发现了两者催化性能的显著差别.m-ZrO2催化剂对异丁烯有突出的选择性,而t-ZrO2催化剂,则... 研究了以纯单斜(m)和四方(t)晶相ZrO2为催化剂的CO加氢反应.尽管两种晶相催化剂均有较高的低碳烯烃的选择性,但是也发现了两者催化性能的显著差别.m-ZrO2催化剂对异丁烯有突出的选择性,而t-ZrO2催化剂,则只有乙烯和丙烯,几乎没有C4烯烃的选择性.室温下CO吸附的原位IR谱测试可见,只有在t-ZrO2催化剂上观测到不可逆含氧吸附物种.吡啶吸附的Raman谱显示出它们之间表面性质的差别,m-ZrO2催化剂表面存在等强度的Lewis和Bronsted酸中心,而在t-ZrO2催化剂表面几乎只有Bronsted酸中心.催化过程的一些模型分子电子结构计算也表明了ZrO2催化剂对低碳烯烃选择性内在的电子结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锆 加氢 催化剂 异丁烯 合成气 一氧化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