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比湖二千余年来环境演变的地球化学记录 被引量:24
1
作者 谢宏琴 贾国东 +1 位作者 彭平安 穆桂金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5-209,共5页
通过对新疆艾比湖Ash孔二千余年以来沉积的总有机碳含量及其碳同位素、碳酸盐含量及Mg/Ca比值等环境指标综合分析,数据显示:约在公元前500~400年,艾比湖水体面积较小,对应的气候偏干。约公元前400~公元1400年,水体面积较大,处于高水... 通过对新疆艾比湖Ash孔二千余年以来沉积的总有机碳含量及其碳同位素、碳酸盐含量及Mg/Ca比值等环境指标综合分析,数据显示:约在公元前500~400年,艾比湖水体面积较小,对应的气候偏干。约公元前400~公元1400年,水体面积较大,处于高水位时期,气候较为湿润,但此时期内的气候也有小幅的冷暖和干湿变化。其中在公元800~1300年期间艾比湖沉积记录显示水生生物对沉积有机质的贡献达到最大,而陆源有机质输入不明显,表明此时湖水水位可能达到二千余年来的最高,这一时段基本对应于中世纪暖期。从碳酸盐含量及Mg/Ca比值指标来看,该地区中世纪暖期可能有一个干湿的波动。公元1400年以来,艾比湖水位下降,其中在15世纪中和19世纪初是两次较为干燥的时期,与其他地区的小冰期气候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比湖 地球化学记录 环境演变 碳酸盐含量 中世纪暖期 有机碳含量 沉积有机质 陆源有机质 湖水位下降 小冰期气候 碳同位素 综合分析 环境指标 数据显示 干湿变化 水生生物 沉积记录 19世纪 高水位 比值 面积 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污染源标志物的探讨及其研究意义 被引量:18
2
作者 汤根土 盛国英 +2 位作者 傅家谟 闵育顺 张云翼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3-227,共5页
在分析广州市饮用水源水及自来水厂沉淀地底泥、市售洗衣粉、洗洁精等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基础上,探讨正构烷烃、藿烷、多环芳烃、苯基长链正构烷烃、长链烷基酚等化合物的污染源指示作用,由此探索判别污染源的特征性污染物(污染物标... 在分析广州市饮用水源水及自来水厂沉淀地底泥、市售洗衣粉、洗洁精等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基础上,探讨正构烷烃、藿烷、多环芳烃、苯基长链正构烷烃、长链烷基酚等化合物的污染源指示作用,由此探索判别污染源的特征性污染物(污染物标志物),从而探讨广州市饮用水源水的污染源,这将对于评价水体污染状况、控制污染源排放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源标志物 正构烷烃 藿烷 多环芳烃 水体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荔湾区大气PM10与PAHs的粒径分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唐小玲 毕新慧 +3 位作者 谭吉华 王歆华 盛国英 傅家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9-399,共1页
关键词 PM10 PAHS 粒径 广州市 大气污染 多环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脂高效降解菌处理含油污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慎义勇 黄志立 +2 位作者 韦朝海 傅家谟 盛国英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7,共4页
从 4种活性污泥中驯化分离了 1 2种菌 ,考查了它们对含高浓度植物类油脂污水的降解能力 ,各菌种 72h内对CODCr超过 1 0 g/L油脂配水的去除率都接近或超过 80 % ,特别是编号为GSH -1 ,GSH -2 ,GSH -3的 3种菌的去除率分别达到 94 2 % ,... 从 4种活性污泥中驯化分离了 1 2种菌 ,考查了它们对含高浓度植物类油脂污水的降解能力 ,各菌种 72h内对CODCr超过 1 0 g/L油脂配水的去除率都接近或超过 80 % ,特别是编号为GSH -1 ,GSH -2 ,GSH -3的 3种菌的去除率分别达到 94 2 % ,92 9% ,92 5%。选用高效降解菌GSH -1进行了相关影响条件试验 ,发现表面活性剂对该菌降解油脂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该菌生长适宜条件为 :pH 6~ 7,温度为 3 2~4 5℃ ,油脂浓度 <2 g/L ,适宜条件下该菌在 3 0h内对餐厅实际含油污水CODCr的去除率达 86%。表明经筛选驯化所获得优势菌在高含油、含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具有较强的去除油脂类污染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降解菌 含油污水 表面活性剂 废水处理 油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测定河水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被引量:41
5
作者 刘玉春 徐维海 +3 位作者 余莉莉 李向东 张干 邹世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共5页
应用固相萃取(SPE)及LC—MS/MS技术,建立了水中痕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即红霉素、脱水红霉素、罗红霉素的分析方法,优化了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质谱等相关条件。水样经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以多反应检测方式(MRM)对待测物... 应用固相萃取(SPE)及LC—MS/MS技术,建立了水中痕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即红霉素、脱水红霉素、罗红霉素的分析方法,优化了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质谱等相关条件。水样经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以多反应检测方式(MRM)对待测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3种抗生素在10-2000n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其定量下限为5ng/L(S/N〉10)。加标纯水和实际水样的回收率在71%-11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3.7%-8.6%之间。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准确度高,适合实际水样中痕量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检测。使用该方法测得珠江广州河段某水样中红霉素、脱水红霉素和罗红霉素质量浓度分别为164、291和134n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 河水 红霉素 脱水红霉素 罗红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吸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样品中微量铊 被引量:14
6
作者 杨春霞 陈永亨 +2 位作者 彭平安 常向阳 谢长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6-68,共3页
研究了活性炭吸附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样品中微量铊。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5.2%~114.0%之间,检出限(3σ)为0.21μg·ml-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5%。运用此方法对环境样品(矿渣与污染土壤)中铊进行测定,RSD<4.2%,与ICP MS... 研究了活性炭吸附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样品中微量铊。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5.2%~114.0%之间,检出限(3σ)为0.21μg·ml-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5%。运用此方法对环境样品(矿渣与污染土壤)中铊进行测定,RSD<4.2%,与ICP MS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样品 微量铊 含量测定 活性炭吸附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基荧光酮二聚体作为荧光探针测定乐果 被引量:5
7
作者 程定玺 杜钢锋 +2 位作者 毕新慧 盛国英 傅家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8-182,共5页
水杨基荧光酮是一种三苯甲烷类阴离子试剂,中性条件下具有强荧光的水杨基荧光酮与适宜表面活性剂作用形成弱荧光缔合物,在此缔合物中加入乐果,荧光强度显著回升且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3.2mg/L,检出限为0.014mg/L.将以... 水杨基荧光酮是一种三苯甲烷类阴离子试剂,中性条件下具有强荧光的水杨基荧光酮与适宜表面活性剂作用形成弱荧光缔合物,在此缔合物中加入乐果,荧光强度显著回升且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3.2mg/L,检出限为0.014mg/L.将以上方法直接应用于谷物、蔬菜、土壤中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基荧光酮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黄绿素荧光猝灭法测定辛硫磷 被引量:2
8
作者 程定玺 杜钢锋 +2 位作者 毕新慧 盛国英 傅家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3-177,共5页
中性介质中,生物小分子钙黄绿素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缔合,体系荧光强度降低,而当加入辛硫磷后荧光强度继续降低并且降低的程度与加入辛硫磷的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线性.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辛硫磷的新方法,该法的线性范围为0~5.6mg... 中性介质中,生物小分子钙黄绿素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缔合,体系荧光强度降低,而当加入辛硫磷后荧光强度继续降低并且降低的程度与加入辛硫磷的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线性.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辛硫磷的新方法,该法的线性范围为0~5.6mg/L,检测限为0.039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黄绿素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辛硫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片段的质谱试验中各相关因素的影响分析
9
作者 张金区 宋任芳 马慧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7-670,共4页
利用DNA片断的质谱试验数据,通过分析各相关因素对质谱响应值的影响度,确定了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应用于本试验的可行性。并对灰色关联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在DNA片段的质谱试验中,应用灰色关联分析能得到满... 利用DNA片断的质谱试验数据,通过分析各相关因素对质谱响应值的影响度,确定了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应用于本试验的可行性。并对灰色关联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在DNA片段的质谱试验中,应用灰色关联分析能得到满意的分析结果,它克服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对数据量的要求,是在类似试验中最适合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 灰色关联分析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DNA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