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形液体射流冲击单相局部对流传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定伟 马重芳 刘登瀛 《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78-2581,2529,共5页
以强润湿性液体为工质 ,就圆形自由和浸没射流冲击 r/d=0 ,2 ,3 .5和 5处的换热系数及局部换热系数的径向分布进行了系统测定并予以关联。详细研究了射流出口 Re数和液体温度等对局部换热系数的影响 ,最后就 Nu0 ~ Re关系式中 Re数指... 以强润湿性液体为工质 ,就圆形自由和浸没射流冲击 r/d=0 ,2 ,3 .5和 5处的换热系数及局部换热系数的径向分布进行了系统测定并予以关联。详细研究了射流出口 Re数和液体温度等对局部换热系数的影响 ,最后就 Nu0 ~ Re关系式中 Re数指数的物理含义作了说明。图 4表 3参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冲击 对流传热 强润湿性液体 换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蒸汽透平排汽缸内能量损失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徐旭 康顺 蒋洪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52-655,共4页
运用三维粘性流场数值模拟软件 (Fine/Turbo)对一个低压蒸汽透平排气缸内的复杂流动进行数值模拟 ,计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 .计算得到的排气缸出口截面上的质量平均总压损失为 47.8% ,实验值为 40 .9% .数值模拟清晰地显示... 运用三维粘性流场数值模拟软件 (Fine/Turbo)对一个低压蒸汽透平排气缸内的复杂流动进行数值模拟 ,计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 .计算得到的排气缸出口截面上的质量平均总压损失为 47.8% ,实验值为 40 .9% .数值模拟清晰地显示了排气缸通道内的流场结构是以各种旋涡为主要特征 ,包括通道涡、分离涡和端壁涡等 .其中 ,通道涡的尺度最大 ,是造成排汽缸内能量损失的最主要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透平 排气缸 数值模拟 总压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用大功率柴油机电控高压喷油系统的开发方案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红光 杨青 +2 位作者 李建纯 范伯元 程昌圻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4-67,共4页
对目前的电控高压喷油系统进行全面地分析和比较 ,从而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军用大功率柴油机电控高压喷油系统开发方案 ,然后对其进行了开发和实验。
关键词 军用大功率柴油机 电控 高压喷油系统 开发方案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 FOR ELECTRONICALL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在柴油机电控蓄压式泵一喷嘴参数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红光 邹文胜 +1 位作者 范伯元 程昌圻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8-73,共6页
在柴油机电控蓄压式泵一喷嘴参数优化设计过程中,以其工作过程的仿真计算为基础,应用了一 种新兴的高效寻优方法──遗传算法。文中对基于遗传算法的参数优化过程进行了全面和简要的说明。 实践证明:对于电控蓄压式泵一喷嘴而言,采... 在柴油机电控蓄压式泵一喷嘴参数优化设计过程中,以其工作过程的仿真计算为基础,应用了一 种新兴的高效寻优方法──遗传算法。文中对基于遗传算法的参数优化过程进行了全面和简要的说明。 实践证明:对于电控蓄压式泵一喷嘴而言,采用遗传算法可获得比较满意的参数优化设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控 蓄压式 泵-喷嘴 优化设计 遗传算法 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集热器时间常数分析及测试讨论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佩明 王志峰 侯宏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8-261,共4页
时间常数作为集热器最重要的动态特性之一,表明了集热器对太阳辐照瞬态响应的快慢,时间常数的测试是集热器热性能测试的重要内容。该文在一阶系统基础上讨论了时间常数,提出了在集热器时间常数测量基础上,判定集热器与一阶系统的符合程... 时间常数作为集热器最重要的动态特性之一,表明了集热器对太阳辐照瞬态响应的快慢,时间常数的测试是集热器热性能测试的重要内容。该文在一阶系统基础上讨论了时间常数,提出了在集热器时间常数测量基础上,判定集热器与一阶系统的符合程度的方法。同时提出了当集热器很好的符合一阶系统时更准确得出时间常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集热器 时间常数 一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蓄热电暖器的制作及性能测试 被引量:8
6
作者 马贵阳 王智慧 +1 位作者 阎润生 曹宏章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50-53,共4页
 针对许多地区电力出现相对过剩、电力峰谷差不断拉大的现象,开发了一种在低谷电时段蓄热、在用电高峰时放热的相变蓄热电暖器。此装置采用电加热管直接加热,为了强化内部传热,在设备中加装了内翅片,实验结果表明内翅片起到很好的强化...  针对许多地区电力出现相对过剩、电力峰谷差不断拉大的现象,开发了一种在低谷电时段蓄热、在用电高峰时放热的相变蓄热电暖器。此装置采用电加热管直接加热,为了强化内部传热,在设备中加装了内翅片,实验结果表明内翅片起到很好的强化传热作用。测出了充放热过程设备中相变蓄热材料温度和出风温度,绘制了相变材料温度及出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由此曲线可明显看出材料的相变过程。通过对测试结果分析可知,此设备具有体积小、蓄热量大、放热温度均匀、便于控制等特点。可在低谷时段蓄热,在用电高峰时放热,起到了降低用户费用,充分利用电力资源的作用,此设备适合用于替代以往部分电采暖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蓄热 电暖器 强化传热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级空气冷却透平气动性能三维数值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安柏涛 刘建军 蒋洪德 《航空发动机》 2005年第4期9-13,16,共6页
对某型燃气轮机带空气冷却的4级透平进行了详细的三维数值研究,并将其结果与一维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重点考虑了如何引入进入4级透平中的各种类型冷气的方法,包括构造叶片和端壁面气膜冷却结构、构造叶片尾缘冷气喷射缝以及在叶片排交... 对某型燃气轮机带空气冷却的4级透平进行了详细的三维数值研究,并将其结果与一维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重点考虑了如何引入进入4级透平中的各种类型冷气的方法,包括构造叶片和端壁面气膜冷却结构、构造叶片尾缘冷气喷射缝以及在叶片排交界面前后端壁面增加冷气质量源等。计算结果显示:4级透平出口总参数与基于试验数据的一维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说明该方法准确可行;此外,在得到多级空气冷却透平三维流场特性的同时,也可以得到绝热壁条件下的气膜冷却壁面温度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透平 气膜冷却 气动性能 多级数值模拟 空气冷却 数值研究 透平 三维 计算结果 冷气喷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牛顿幂律流体自由降膜流的换热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蒋章焰 陶正文 阎维平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27-333,共7页
对垂直加热管外非牛顿幂律流体自由降膜流的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液体是质量分数为8000×10- 6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水溶液,经测定其流变参数,表明幂律模型适合于表征其流变特性.以稳定层流物理 数学模型... 对垂直加热管外非牛顿幂律流体自由降膜流的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液体是质量分数为8000×10- 6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水溶液,经测定其流变参数,表明幂律模型适合于表征其流变特性.以稳定层流物理 数学模型为依据,整理试验数据,给出平均努赛尔数随变型雷诺数和变型普朗特数而变化的综合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牛顿流体 薄膜流 自由降膜流 幂律流 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气稀释旋流扩散火焰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永生 王岳 +5 位作者 张哲巅 穆克进 惠鑫 张文兴 杨伟鹏 肖云汉 《燃气轮机技术》 2007年第3期29-34,共6页
通过激光诱导荧光(PLIF)和照相等方法研究了合成气稀释旋流扩散燃烧特性。研究了空气、燃料旋流强度及它们相互配合对火焰稳定性的影响,发现燃料空气反向旋流情况中在扩张段出口上方具有较高的OH浓度,说明这种流动组织方式加强了初始阶... 通过激光诱导荧光(PLIF)和照相等方法研究了合成气稀释旋流扩散燃烧特性。研究了空气、燃料旋流强度及它们相互配合对火焰稳定性的影响,发现燃料空气反向旋流情况中在扩张段出口上方具有较高的OH浓度,说明这种流动组织方式加强了初始阶段的混合,强化了化学反应,从而有利于燃烧的稳定;在所实验的范围内,强化空气旋流和燃料旋流都起到稳定燃烧的作用;在燃料和空气出口附加扩张段能起到稳定火焰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扩张段张角对火焰形态影响较大,扩张段张角小,火焰细长,扩张段张角大,火焰粗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稀释 旋流扩散燃烧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毛细泵环中蒸发器的工作特性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王金亮 马同泽 张正芳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8-63,共6页
在两相毛细泵环的反向式蒸发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对同一蒸发器进行了改进的实验研究,改进措施为:在作为毛细结构的复合金属网上加压一块带有纵向和横向槽道的金属平板。对不同倾角下该蒸发器的工作特性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 两相流 毛细结构 蒸发器 相变效应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热电联产机组与压缩空气储能集成系统能量耦合特性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晓露 郭欢 +3 位作者 张华良 徐玉杰 刘英军 陈海生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98-610,共13页
为了提高火电厂热电联产机组调节灵活性,同时增加系统调峰能力和可再生能源入网比例,本工作提出一种热电联产机组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集成的新方案。该方案在强化供热阶段采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储存电能并利用压缩热供热,提高系统供热比例... 为了提高火电厂热电联产机组调节灵活性,同时增加系统调峰能力和可再生能源入网比例,本工作提出一种热电联产机组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集成的新方案。该方案在强化供热阶段采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储存电能并利用压缩热供热,提高系统供热比例;强化供电阶段利用热电联产机组抽汽加热膨胀机入口空气,提高系统发电比例。该方案相对于参比系统的㶲效率可提升4%~31.4%,热电比也得到了明显拓宽。研究比较了不同部件参数对系统热效率、㶲效率及热电解耦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几种采暖工况基本点进行㶲分析。结果显示: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空气流量对新型集成系统的热效率、㶲效率影响较大,而膨胀机入口空气温度对新型集成系统的热电比影响较大;随着进入汽轮机主蒸汽流量的增大,系统总过程㶲效率、热效率分别增大5%、8%左右;㶲损失分析则显示锅炉部件㶲损失占比最大,为20%左右,其次是冷源损失,为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热电联产 热电解耦 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正布雷顿循环的热泵储电系统性能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涵 王亮 +1 位作者 林曦鹏 陈海生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96-1805,共10页
热泵储电(PTES)是一类成本低、能量密度高、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的新型物理储电技术。本文采用动力学、非稳态传热学和有限时间热力学耦合的方法,探究了热泵储电系统循环稳定状态下的瞬态行为。分析并对比了分别由Isentropic Ltd.和Saipem ... 热泵储电(PTES)是一类成本低、能量密度高、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的新型物理储电技术。本文采用动力学、非稳态传热学和有限时间热力学耦合的方法,探究了热泵储电系统循环稳定状态下的瞬态行为。分析并对比了分别由Isentropic Ltd.和Saipem S.A.公司提出的基于逆/正布雷顿循环的PTES系统的性能(简称Is-PTES和Sa-PTES系统),并讨论了流动工质、系统温度上限和蓄冷蓄热器体积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标准工况下,Sa-PTES系统储电效率较高,而Is-PTES系统输出稳定性较强;Is-PTES和Sa-PTES系统的储电效率分别可以达到56.42%和64.28%;使用氦气工质的系统性能最优,空气次之,氩气最差。通过㶲分析发现Is-PTES系统㶲损失最大部件为压缩机和膨胀机,而Sa-PTES系统㶲损失最大部件是换热器和蓄冷蓄热器。当系统允许的上限温度较低时,Is-PTES系统性能优于Sa-PTES系统。Sa-PTES系统在高温度上限条件下可获得较优性能,且受填充床体积影响程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雷顿循环 热泵储电 储能 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筒式压缩空气弹射系统内弹道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南宏 张新敬 +3 位作者 徐玉杰 郭欢 冯璐 陈海生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85,共7页
压缩空气弹射可为无人机、导弹或火箭的发射提供驱动力,增加其初速度或载荷。以筒式压缩空气弹射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弹射系统内弹道性能的仿真与实验研究。针对参数选取,建立了系统热力学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完成了方案设计,搭建了... 压缩空气弹射可为无人机、导弹或火箭的发射提供驱动力,增加其初速度或载荷。以筒式压缩空气弹射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弹射系统内弹道性能的仿真与实验研究。针对参数选取,建立了系统热力学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完成了方案设计,搭建了弹射实验台,对不同质量的弹射体开展实验研究。建立了内弹道动态仿真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了弹射体加速度等性能参数与气体压力等变量之间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为压缩空气弹射工程样机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弹射 参数设计 内弹道 动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动过程压缩空气储能向心涡轮三维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祖煜 王星 +3 位作者 李文 王强 陈海生 朱俊强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5-118,共14页
为研究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向心涡轮启动过程内部流动损失特性,采用全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型对其启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虽然该模型在启动初始阶段与转速稳定阶段存在一定误差,但仍能够整体上反映启动过程的... 为研究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向心涡轮启动过程内部流动损失特性,采用全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型对其启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虽然该模型在启动初始阶段与转速稳定阶段存在一定误差,但仍能够整体上反映启动过程的效率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启动过程中动叶通道内损失区及流场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动叶进口攻角是影响内部流场主要因素:在启动初始阶段,叶轮进口攻角较大,动叶载荷集中在叶片前缘,形成明显的通道分离涡与前缘涡;在快速启动段,攻角减小,动叶载荷沿弦长分布更为均匀,通道分离涡及前缘涡逐渐减小并向叶片吸力面迁移。在整个启动阶段,动叶通道内高损失区也随着通道分离涡逐渐迁移且变小,并向相邻叶片吸力面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涡轮 启动 三维流场 变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汽轮机主汽调节阀的实验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36
15
作者 徐克鹏 蔡虎 +1 位作者 崔永强 蒋洪德 《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785-2789,2794,共6页
大型汽轮机主汽调节阀的气动性能和振动性能直接影响电厂的安全高效运行,通过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手段对某些600MW汽轮机的高压主汽调节阀进行了研究。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详细分析了阀门内部的流场结构,得出了阀门的流量分配... 大型汽轮机主汽调节阀的气动性能和振动性能直接影响电厂的安全高效运行,通过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手段对某些600MW汽轮机的高压主汽调节阀进行了研究。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详细分析了阀门内部的流场结构,得出了阀门的流量分配关系、损失状况以及损失在阀门中的分布,并讨论了损失产生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主汽调节阀 实验研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层析技术在旋风分离器及料腿中固体颗粒浓度、速度和流量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海刚 阎润生 +2 位作者 刘石 杨五强 姜凡 《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75-680,共6页
采用先进的电容层析成像技术和相关分析理论,对常温下旋风分离器及料腿中固体颗粒的浓度、速度和流量进行测试研究。浓度分布采用单层电容传感器,速度分布采用双层电容传感器得出相关流动信号,利用相关理论分析得出速度和流量。这种测... 采用先进的电容层析成像技术和相关分析理论,对常温下旋风分离器及料腿中固体颗粒的浓度、速度和流量进行测试研究。浓度分布采用单层电容传感器,速度分布采用双层电容传感器得出相关流动信号,利用相关理论分析得出速度和流量。这种测试方法的优点在于不破坏原有实验系统的运行特性,属于非侵入式、在线的快速测试技术,能同时得出固体的断面浓度分布和流量。实验结果与称重计量测试结果吻合良好,说明电容相关技术测量流量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旋风分离器 料腿 流量测量 电容层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储能政策分析与建议 被引量:43
17
作者 刘英军 刘亚奇 +2 位作者 张华良 徐玉杰 陈海生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63-1473,共11页
为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完善优化现有电力系统,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世界主要国家均出台支持储能大规模发展的政策措施。尽管我国储能产业发展迅速,但仍处于从政策层面向行动计划过渡的时期。本文简要介绍了储能在全球绿色能源革命中发挥... 为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完善优化现有电力系统,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世界主要国家均出台支持储能大规模发展的政策措施。尽管我国储能产业发展迅速,但仍处于从政策层面向行动计划过渡的时期。本文简要介绍了储能在全球绿色能源革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全球储能产业的发展现状,从储能产业发展规划、储能应用在电力市场中的激励政策、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发展政策和新能源汽车类政策等方面,对我国国家层面的储能政策进行了梳理;然后从“十三五”时期能源规划类、调峰辅助市场运营规则类、地方补贴政策、储能协同可再生能源政策以及峰谷电价政策等方面,对我国地方政策进行了分析;并对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个企业近年储能政策方向的转变进行了研究,最后分析了我国储能政策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储能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产业 储能政策 电力市场 政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的匹配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恩华 周明 +2 位作者 李建秋 欧阳明高 王戈一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8-21,共4页
通过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的匹配试验测得增压压力和排气压力值,结合发动机的结构参数,计算了发动机的流通特性,建立了可变喷嘴增压器与发动机的联合工作曲线。对联合工作曲线的分析表明设计的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匹配良好... 通过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的匹配试验测得增压压力和排气压力值,结合发动机的结构参数,计算了发动机的流通特性,建立了可变喷嘴增压器与发动机的联合工作曲线。对联合工作曲线的分析表明设计的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匹配良好,不会出现喘振和阻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 发动机 匹配 进气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阶MG模型的轴流压气机过失速的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策 聂超群 李军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5-360,共6页
在三阶Moore-Greitzer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轴流压缩系统方程中存在的静态分叉行为;同时,分析了在分叉参数作用下平衡点稳定性的变化情况,以及由于分叉造成的失速延迟行为。最后在γ-β分叉参数空间中,划分了系统流动行为区域图,在该图... 在三阶Moore-Greitzer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轴流压缩系统方程中存在的静态分叉行为;同时,分析了在分叉参数作用下平衡点稳定性的变化情况,以及由于分叉造成的失速延迟行为。最后在γ-β分叉参数空间中,划分了系统流动行为区域图,在该图基础上,可以根据分叉参数的情况,对压缩系统的流动行为作简便的预测。这种分析方法,也是轴流压缩系统分叉控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式压缩系统 过失速 Moore—Greitz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轴发动机涡轮部件改型气动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文 张新敬 +2 位作者 张华良 张冬阳 谭春青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4-319,共6页
首先对涡轴发动机涡轮部件的变工况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引入拓扑分析手段,对有、无中间承力支板的涡轮内部流场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支板对效率、流量等总体性能参数影响不大。最后对涡轮... 首先对涡轴发动机涡轮部件的变工况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引入拓扑分析手段,对有、无中间承力支板的涡轮内部流场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支板对效率、流量等总体性能参数影响不大。最后对涡轮进行了改型优化,去掉支板,缩小尺寸并由动力涡轮静叶栅作为承力框架。计算表明:通过适当的气动优化,无支板的涡轮气动性能可以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轴发动机 涡轮 涡轮叶片 气动构型 气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