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动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慧
沈洪泉
郭焕成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1992年第6期35-39,34,共6页
着重探寻ABC/INFO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土地利用动态研究的方法、步骤。提出了土地利用动态分析单元图的概念及编绘方法。通过分析,找出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规律。
关键词
ARC/INFO
土地利用
动态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综述
被引量:
12
2
作者
叶青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共4页
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综述叶青超(中科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北京100101)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和水利部黄委会共同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项目。该项目于...
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综述叶青超(中科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北京100101)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和水利部黄委会共同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项目。该项目于1988年7月开始,组织有关科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演变
运行
泥沙
水沙变化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新时期城市职能研究的必要性
被引量:
12
3
作者
孙樱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2-24,共3页
在城市迅速发展的今天,城市职能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作者对照国外城市职能转化的现状,分析了中国城市职能转化的必然性和内在动力以及沿海地区近来出现的新动向,对加强城市职能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城市职能
工业化
城市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里红色岩系与丹霞地貌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文云朝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84-192,共9页
马里是西非红色岩系和丹霞地貌最发育的国家。红色岩系面积约360000km^2,覆盖国土面积的近1/3,其中110000 km^2形成为高高原,丹霞地貌极为发育。本文结合实地考察,介绍了马里红色岩系的分布状况;并从地质历史、构造、古地理环境的角度...
马里是西非红色岩系和丹霞地貌最发育的国家。红色岩系面积约360000km^2,覆盖国土面积的近1/3,其中110000 km^2形成为高高原,丹霞地貌极为发育。本文结合实地考察,介绍了马里红色岩系的分布状况;并从地质历史、构造、古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了红色岩系形成的地质基础;最后着重对马里著名的红色砂岩高原、山地——曼丁哥、多贡和洪博里丹霞地貌的特点及其发育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比较,并且对照中国丹霞地貌的形成和分布特征,指出了马里丹霞地貌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里
红色岩系
丹霞地貌
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的植被及其变迁
被引量:
17
5
作者
王守春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12,共4页
距今3000~2000年前,黄土高原六盘山以东、吕梁山以西、长城以南地区显域生境植被为疏林灌丛草原,并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唐宋时期,黄土高原的植被表现出显著的变化,主要是草原带的南移和某些耐旱植物分布范围的扩大。自北...
距今3000~2000年前,黄土高原六盘山以东、吕梁山以西、长城以南地区显域生境植被为疏林灌丛草原,并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唐宋时期,黄土高原的植被表现出显著的变化,主要是草原带的南移和某些耐旱植物分布范围的扩大。自北宋以后,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越来越强烈,掩盖了植被由于自然原因发生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植被变迁
历史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历史上黄河中游土壤侵蚀自然背景值的推估
被引量:
8
6
作者
吴祥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8,共4页
根据研究,首先确定先秦至西汉时期为推估黄河中游土壤侵蚀背景值的年代。然后根据由黄河冲积扇的堆积量和古黄河口泥沙淤积量两种途径的推估结果,经综合考虑后认为,在历史上人类活动较小情况下,黄河中游土壤侵蚀的自然背景值为每年...
根据研究,首先确定先秦至西汉时期为推估黄河中游土壤侵蚀背景值的年代。然后根据由黄河冲积扇的堆积量和古黄河口泥沙淤积量两种途径的推估结果,经综合考虑后认为,在历史上人类活动较小情况下,黄河中游土壤侵蚀的自然背景值为每年6.5~10亿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黄河中游
自然背景值
泥沙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中南平原地区采煤塌陷地的综合整治
被引量:
5
7
作者
吕鸣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1995年第4期39-43,共5页
鲁中南地区是山东省煤炭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多年来随着该区煤田的大量开发,地面塌陷问题日趋严重,对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影响很大。本文根据鲁中南地区煤炭工业的规划建设情况,对采煤塌陷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综合整治的几...
鲁中南地区是山东省煤炭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多年来随着该区煤田的大量开发,地面塌陷问题日趋严重,对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影响很大。本文根据鲁中南地区煤炭工业的规划建设情况,对采煤塌陷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综合整治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塌陷
综合整治
鲁中南平原
采煤塌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流域环境演变趋势与治理开发的战略目标
被引量:
1
8
作者
杨勤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5-37,共3页
黄河流域环境演变趋势与治理开发的战略目标杨勤业(中科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北京100101)全球环境变化是当今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它涉及到社会、经济、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黄河流域地处我国北方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
黄河流域环境演变趋势与治理开发的战略目标杨勤业(中科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北京100101)全球环境变化是当今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它涉及到社会、经济、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黄河流域地处我国北方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自然环境十分脆弱,加上长期以来人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环境演变
开发治理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中下游历史时期沉积环境演化
9
作者
叶青超
师长兴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7-22,30,共7页
从流域系统角度.论述了黄河集水盆地、干流输沙通道和河口三角洲三个子系统的特征、沉积环境演变、沉积结构及沉积规律,相应地计算出中游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和下游花园口至利津河段的沉积速率。前者从三国至1960年的年平均沉积厚度为0.02...
从流域系统角度.论述了黄河集水盆地、干流输沙通道和河口三角洲三个子系统的特征、沉积环境演变、沉积结构及沉积规律,相应地计算出中游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和下游花园口至利津河段的沉积速率。前者从三国至1960年的年平均沉积厚度为0.021m,其中1573~1960年增大到0.031m;后者从1855~1954年的年平均沉积厚度为0.06m,1954~1959年增大到0.14m。以上研究成果对研究今后干流枢纽开发和河道减淤、河道治理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系统
黄河中下游
沉积环境
历史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动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慧
沈洪泉
郭焕成
机构
中科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1992年第6期35-39,34,共6页
文摘
着重探寻ABC/INFO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土地利用动态研究的方法、步骤。提出了土地利用动态分析单元图的概念及编绘方法。通过分析,找出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规律。
关键词
ARC/INFO
土地利用
动态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分类号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综述
被引量:
12
2
作者
叶青超
机构
中科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共4页
文摘
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综述叶青超(中科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北京100101)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和水利部黄委会共同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项目。该项目于1988年7月开始,组织有关科研、...
关键词
环境演变
运行
泥沙
水沙变化
黄河流域
Keywords
interannual runoff change continuity periodicity
分类号
TV142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新时期城市职能研究的必要性
被引量:
12
3
作者
孙樱
机构
中科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
出处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2-24,共3页
文摘
在城市迅速发展的今天,城市职能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作者对照国外城市职能转化的现状,分析了中国城市职能转化的必然性和内在动力以及沿海地区近来出现的新动向,对加强城市职能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城市职能
工业化
城市建设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里红色岩系与丹霞地貌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文云朝
机构
中科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
出处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84-192,共9页
文摘
马里是西非红色岩系和丹霞地貌最发育的国家。红色岩系面积约360000km^2,覆盖国土面积的近1/3,其中110000 km^2形成为高高原,丹霞地貌极为发育。本文结合实地考察,介绍了马里红色岩系的分布状况;并从地质历史、构造、古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了红色岩系形成的地质基础;最后着重对马里著名的红色砂岩高原、山地——曼丁哥、多贡和洪博里丹霞地貌的特点及其发育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比较,并且对照中国丹霞地貌的形成和分布特征,指出了马里丹霞地貌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
马里
红色岩系
丹霞地貌
地貌
Keywords
Red series of rocks
Danxia geomorphology
Sandstone plateau
Mali
分类号
P931.2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的植被及其变迁
被引量:
17
5
作者
王守春
机构
中科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12,共4页
文摘
距今3000~2000年前,黄土高原六盘山以东、吕梁山以西、长城以南地区显域生境植被为疏林灌丛草原,并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唐宋时期,黄土高原的植被表现出显著的变化,主要是草原带的南移和某些耐旱植物分布范围的扩大。自北宋以后,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越来越强烈,掩盖了植被由于自然原因发生的变化。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植被变迁
历史时期
Keywords
historical vegetation
changes of vegetation
loess plateau
分类号
Q948.15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史上黄河中游土壤侵蚀自然背景值的推估
被引量:
8
6
作者
吴祥定
机构
中科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8,共4页
文摘
根据研究,首先确定先秦至西汉时期为推估黄河中游土壤侵蚀背景值的年代。然后根据由黄河冲积扇的堆积量和古黄河口泥沙淤积量两种途径的推估结果,经综合考虑后认为,在历史上人类活动较小情况下,黄河中游土壤侵蚀的自然背景值为每年6.5~10亿t。
关键词
土壤侵蚀
黄河中游
自然背景值
泥沙淤积
Keywords
background value of soil erosion
human activities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中南平原地区采煤塌陷地的综合整治
被引量:
5
7
作者
吕鸣伦
机构
中科院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1995年第4期39-43,共5页
文摘
鲁中南地区是山东省煤炭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多年来随着该区煤田的大量开发,地面塌陷问题日趋严重,对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影响很大。本文根据鲁中南地区煤炭工业的规划建设情况,对采煤塌陷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综合整治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地面塌陷
综合整治
鲁中南平原
采煤塌陷区
Keywords
land subsidence
comprehensive renevation
分类号
TD327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TD82-9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流域环境演变趋势与治理开发的战略目标
被引量:
1
8
作者
杨勤业
机构
中科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5-37,共3页
文摘
黄河流域环境演变趋势与治理开发的战略目标杨勤业(中科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北京100101)全球环境变化是当今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它涉及到社会、经济、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黄河流域地处我国北方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自然环境十分脆弱,加上长期以来人类...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环境演变
开发治理
人类活动
分类号
X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TV882.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中下游历史时期沉积环境演化
9
作者
叶青超
师长兴
机构
中科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7-22,30,共7页
文摘
从流域系统角度.论述了黄河集水盆地、干流输沙通道和河口三角洲三个子系统的特征、沉积环境演变、沉积结构及沉积规律,相应地计算出中游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和下游花园口至利津河段的沉积速率。前者从三国至1960年的年平均沉积厚度为0.021m,其中1573~1960年增大到0.031m;后者从1855~1954年的年平均沉积厚度为0.06m,1954~1959年增大到0.14m。以上研究成果对研究今后干流枢纽开发和河道减淤、河道治理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黄河流域系统
黄河中下游
沉积环境
历史时期
分类号
TV147 [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动态研究中的应用
刘慧
沈洪泉
郭焕成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199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综述
叶青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试论新时期城市职能研究的必要性
孙樱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1995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马里红色岩系与丹霞地貌初步研究
文云朝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的植被及其变迁
王守春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4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历史上黄河中游土壤侵蚀自然背景值的推估
吴祥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鲁中南平原地区采煤塌陷地的综合整治
吕鸣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199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黄河流域环境演变趋势与治理开发的战略目标
杨勤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黄河中下游历史时期沉积环境演化
叶青超
师长兴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