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Q纳秒脉冲Cr,Er:YSGG激光作用于牙釉质能量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屠姗姗 王礼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1-405,共5页
目的通过摸索激光消融牙釉质的阈值和处理牙釉质最佳的能量密度,以及记录分析纳秒脉冲激光作用过程中牙釉质温度变化,研究波长2.79μm的调Q纳秒脉冲Cr,Er:YSGG激光在纳秒时间尺度上对牙釉质辐照的最佳能量密度。方法采用调Q纳秒脉冲Cr,E... 目的通过摸索激光消融牙釉质的阈值和处理牙釉质最佳的能量密度,以及记录分析纳秒脉冲激光作用过程中牙釉质温度变化,研究波长2.79μm的调Q纳秒脉冲Cr,Er:YSGG激光在纳秒时间尺度上对牙釉质辐照的最佳能量密度。方法采用调Q纳秒脉冲Cr,Er:YSGG激光,使用5组不同激光能量密度分别处理牙釉质样本,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形貌,找到消融阈值和最佳能量密度;能量弥散X射线谱检测化学成分;利用高性能红外热像仪对Cr,Er:YSGG激光作用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并记录。结果分析出牙釉质激光消融阈值以及激光处理牙釉质最佳的能量密度区间,同时观察到低能量下不同能量密度对应的牙釉质表面温度变化。结论采用调Q纳秒脉冲Cr,Er:YSGG激光处理牙釉质,快速有效,干净无污染,且避免了对牙釉质及周围组织包括牙髓产生热损伤,提高了治疗安全性,为纳秒激光在口腔领域的临床应用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 Er:YSGG激光 纳秒脉冲 牙釉质 消融阈值 能量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活体及人工皮肤组织辐射旁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文青 杨浩然 聂莉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47-1850,共4页
辐射旁效应(RIBE)可以被不同类型的电离辐射所诱发。在各种体外培养细胞模型和活体动物及人体中,均检测到RIBE的存在。RIBE导致低剂量辐射的健康风险高于理论预期值,导致放射治疗后照射区域外原发性(辐射诱导)"二次"癌症的发... 辐射旁效应(RIBE)可以被不同类型的电离辐射所诱发。在各种体外培养细胞模型和活体动物及人体中,均检测到RIBE的存在。RIBE导致低剂量辐射的健康风险高于理论预期值,导致放射治疗后照射区域外原发性(辐射诱导)"二次"癌症的发生。相比于二维培养细胞模型,动物模型和人工构建皮肤组织模型中的RIBE更加接近人体内的复杂生长环境,传递表现出很大的不同。该研究主要对活体动物和人工构建皮肤组织的RIBE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于研究RIBE的传递和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风险 辐射旁效应 活体动物和人工构建皮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