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中铬的化学行为研究Ⅴ.土壤对Cr(Ⅲ)吸附和沉淀作用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2
1
作者 陈英旭 骆永明 +2 位作者 朱永官 朱祖祥 何增耀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7-85,共9页
本试验研究了土壤、矿物对Cr(Ⅲ)的吸附和沉淀作用,结果表明:在pH4.0时,三种土壤对Cr(Ⅲ)的吸附量是青紫泥>黄筋泥>旱地红镶。Cr(Ⅲ)的吸附量和沉淀量之和随pH的变化曲线可分为四个区域。在Cr(Ⅲ)吸附或吸... 本试验研究了土壤、矿物对Cr(Ⅲ)的吸附和沉淀作用,结果表明:在pH4.0时,三种土壤对Cr(Ⅲ)的吸附量是青紫泥>黄筋泥>旱地红镶。Cr(Ⅲ)的吸附量和沉淀量之和随pH的变化曲线可分为四个区域。在Cr(Ⅲ)吸附或吸附一沉淀区域的pH范围内(pH<6.0),土壤对Cr(Ⅲ)的吸附分量随溶液中pH升高而减少,沉淀分量则随pH升高而增加;溶液中富啡酸和柠檬酸的存在可以增加Cr(Ⅲ)的沉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吸附作用 沉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稻田甲烷排放与土壤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和数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大明 成艳红 +4 位作者 刘满强 秦江涛 焦加国 李辉信 胡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66-873,共8页
为揭示南方双季稻田甲烷排放与土壤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和数量的关系,监测了双季稻田甲烷排放规律,并采用PCR-DGGE和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分别分析了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和数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早晚稻生育期内的甲烷... 为揭示南方双季稻田甲烷排放与土壤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和数量的关系,监测了双季稻田甲烷排放规律,并采用PCR-DGGE和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分别分析了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和数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早晚稻生育期内的甲烷排放总量分别为9.28g·m-2和7.78g·m-2。早晚稻生育期内产甲烷菌的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均存在一定的季节变化,以水稻生长旺盛期群落结构复杂、数量多,其中水稻移栽20d左右土壤产甲烷菌数量最多,早、晚稻分别为1.14×107个·g-1干土和6.72×106个·g-1干土,均显著高于当季其他生育期。早稻生育期内产甲烷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比晚稻复杂,数量比晚稻多,这与双季稻田的甲烷排放规律一致。稻田甲烷排放量与稻田土壤产甲烷菌的数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群落结构没有显著相关性。因此,控制稻田产甲烷菌数量可以有效减少甲烷的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甲烷排放 产甲烷菌 群落结构 种群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土地施用研究I.施用污泥土壤中重金属的化学浸提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乔显亮 骆永明 吴胜春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6-90,共5页
本文研究了施用污泥的太湖水稻土和江西第四纪红壤性水稻土中重金属的化学提取性。结果表明 ,随着污泥施用量的增加 ,土壤中Cu、Zn、Cd的醋酸、醋酸铵、EDTA3种提取形态的浓度都明显增加 ,有很好的相关性 ,各提取态浓度在各施用量之间... 本文研究了施用污泥的太湖水稻土和江西第四纪红壤性水稻土中重金属的化学提取性。结果表明 ,随着污泥施用量的增加 ,土壤中Cu、Zn、Cd的醋酸、醋酸铵、EDTA3种提取形态的浓度都明显增加 ,有很好的相关性 ,各提取态浓度在各施用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污泥施用没有增加Pb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重金属 化学提取性 生物有效性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和污泥中微量元素形态的分级研究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丁维新 《国外农业环境保护》 CAS 1989年第4期22-24,共3页
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整理出一种适用于研究土壤、污泥中微量元素存在形态的分级方法。旨在预示土壤中或投入土壤中微量元素对植物的有效性不足或过多,以保护植物健康生长。
关键词 土壤 污泥 微量元素 分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调理剂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华 杨静静 +3 位作者 徐建东 周静 张明伦 李晓睿 《江西农业》 2018年第8期26-26,共1页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与安徽国祯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以生物质灰为主,科学配伍Ca、Si、Mg、S等元素生产土壤调理剂,在山东省滕州市马铃薯种植上进行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国祯"牌土壤调理剂对滕州市马铃薯的性状、...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与安徽国祯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以生物质灰为主,科学配伍Ca、Si、Mg、S等元素生产土壤调理剂,在山东省滕州市马铃薯种植上进行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国祯"牌土壤调理剂对滕州市马铃薯的性状、产量和品像都有很好的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马铃薯 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34
6
作者 钟晓兰 周生路 +1 位作者 黄明丽 赵其国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66-1273,共8页
土壤重金属元素在介质中的存在形态是衡量其环境效应的关键参数。选择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省昆山市为研究区,采集了126个土壤表层样品,通过欧共体标准司提出的BCR3步提取法对土壤中Cd、Cr、Cu、Co、Ni、Pb和Zn等7种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 土壤重金属元素在介质中的存在形态是衡量其环境效应的关键参数。选择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省昆山市为研究区,采集了126个土壤表层样品,通过欧共体标准司提出的BCR3步提取法对土壤中Cd、Cr、Cu、Co、Ni、Pb和Zn等7种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逐步回归法探讨了影响重金属化学形态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Cd主要以可还原态存在,Pb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存在,而Cr、Cu、Ni、Zn和Co5种元素主要以残渣态存在,不同重金属元素的次生相态所占总量百分比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d、Pb、Co、Cu、Zn、Ni、Cr。重金属总量是影响重金属形态含量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为有机质和pH值,FeOx含量是影响残渣态含量的主要因素,粘粒含量是影响Zn各形态的主要因素,MnOx含量是影响Pb各形态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形态 分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梯度影响下的江苏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格局 被引量:14
7
作者 吴绍华 周生路 +1 位作者 张红富 赵其国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2-418,共7页
根据江苏省农用地22个标准样地的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结果,应用TWINSPAN分类、CCA排序的多元统计方法,对江苏农用地耕作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格局和影响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耕作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整体特征具有... 根据江苏省农用地22个标准样地的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结果,应用TWINSPAN分类、CCA排序的多元统计方法,对江苏农用地耕作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格局和影响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耕作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整体特征具有明显的沿经济发展梯度(苏南-苏中-苏北)的递减格局。空间位置、人类活动强度、土壤理化性质是控制梯度分布格局重要的环境因素,通过变量分离,空间变量解释的部分占21.5%,人为活动变量解释部分占17.9%,理化性质变量解释部分占17.5%,三组变量总解释量占56.9%,不能解释部分占43.1%。人类活动与空间位置因素一起可以综合反映江苏经济发展的空间梯度,其占了总解释量的69.2%,经济发展梯度对农用地重金属元素含量有着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SPAN分类 CCA排序 重金属 梯度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马红亮 朱建国 +2 位作者 谢祖彬 刘钢 曾青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17-1224,共8页
采用FACE田间试验,对高CO2浓度影响稻田CH4排放规律进行了观测分析,并利用δ13C技术初步分析了土壤CH4的排放来源。结果显示,植株和土壤的CH4排放速率在高CO2浓度处理大于对照18%以上,其增加幅度为土壤大于植物,CH4排放速率可能受田间... 采用FACE田间试验,对高CO2浓度影响稻田CH4排放规律进行了观测分析,并利用δ13C技术初步分析了土壤CH4的排放来源。结果显示,植株和土壤的CH4排放速率在高CO2浓度处理大于对照18%以上,其增加幅度为土壤大于植物,CH4排放速率可能受田间水分条件影响较大。与对照比较,高CO2浓度条件下植物和土壤部分CH4累积排放总量增加,且变化幅度随生长期而降低,前期(54d)常规氮处理(NN)高于低氮处理(LN),后期LN高于NN;但是行间裸土CH4累积排放总量在前期(54d)增加和之后降低的幅度均为NN高于LN。土壤排放CH4δ13C值从移栽到第102d,高CO2浓度处理LN和NN水平下土壤对照(CK)仅分别升高9.0%和8.3%,种水稻则降低8.8%和8.1%;但是在对照CO2浓度条件下土壤对照降低17.2%和112.5%(P=0.047),种水稻降低40.3%和105.9%(P=0.023),表明高CO2浓度下有更多C4来源的碳释放,对照CO2浓度条件下有更多C3来源的碳释放。水稻不同生长期与土壤对照比较,种水稻土壤排放CH4δ13C值降低的幅度总和在高CO2浓度条件LN和NN水平下分别为114.8%和72.7%,对照CO2浓度条件下分别为41.9%和72.8%,表明在种有植物的情况下更多当季的碳分解释放,LN水平下高CO2浓度促进来源于当季碳的CH4排放,NN水平下没有发现CO2浓度的影响,可能与作物生物量和它的间接产物(根系分泌物)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CO2浓度 CH4排放 N水平 C4土壤 13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宣州黄棕色土和第四纪红土的比较研究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24
9
作者 胡雪峰 龚子同 +2 位作者 夏应菲 眭云霞 杜剑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01-307,共7页
通过地貌和典型剖面的考察和研究,发现安徽宣州地区黄棕色土的层序位于第四纪红土层之上。用ESR测年法测得黄棕色土年龄约为80kaB.P.,红土年龄约为240kaB.P.。对这两种成土母质的各项理化性状和磁化率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黄棕色... 通过地貌和典型剖面的考察和研究,发现安徽宣州地区黄棕色土的层序位于第四纪红土层之上。用ESR测年法测得黄棕色土年龄约为80kaB.P.,红土年龄约为240kaB.P.。对这两种成土母质的各项理化性状和磁化率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黄棕色土受风化作用的程度不如第四纪红土。这表明该地区24万年前的湿热气候至8万年左右开始转凉,不适于红土的形成。现今该地区出露的红土都是中更新时期古气候的产物,而黄棕色土则是与近代气候环境更相接近的一种沉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棕色土 第四纪红土 ESR测年法 古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老化土壤中PAHs的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吕正勇 杨兴伦 +2 位作者 王芳 谷成刚 蒋新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6-443,共8页
采用聚2,6-二苯基对苯醚(poly(2,6-diphenyl-p-phenylene oxide),Tenax-TA)提取和蚯蚓(Eisenia Fetida)富集实验研究曲拉通-10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吐温-80(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油酸酯,Tween-80)和羟丙基-β... 采用聚2,6-二苯基对苯醚(poly(2,6-diphenyl-p-phenylene oxide),Tenax-TA)提取和蚯蚓(Eisenia Fetida)富集实验研究曲拉通-10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吐温-80(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油酸酯,Tween-80)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CD)表面活性剂对老化农田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可提取组分以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表面活性剂可以显著增加PAHs的可提取性和在蚯蚓体内的蓄积浓度;和对照相比,增加可提取性42.3%-269%,蚯蚓体内的蓄积量增加10%-340%。研究表明在使用表面活性剂进行土壤修复时老化PAHs类污染物可能重新释放到环境中并带来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生物有效性 Tenax提取 生物蓄积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和有机配体对Cu-Pb复合污染土壤中Cu的解吸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姚敏 张宇峰 +2 位作者 崔志强 俞斌 骆永明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9-12,共4页
以黄棕壤为供试土壤,研究了pH对Cu-Pb复合污染土壤中Cu的解吸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论以EDTA还是以C IT为萃取剂,pH值都会对Cu的解吸情况产生重要影响。当解吸液pH值为4.0时,Cu的解吸量最小;Cu的解吸率在各个pH下的大小顺序大致为... 以黄棕壤为供试土壤,研究了pH对Cu-Pb复合污染土壤中Cu的解吸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论以EDTA还是以C IT为萃取剂,pH值都会对Cu的解吸情况产生重要影响。当解吸液pH值为4.0时,Cu的解吸量最小;Cu的解吸率在各个pH下的大小顺序大致为:pH 5.6的>pH 3.0的>pH 4.0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 有机配体 复合污染 解吸 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主要道路绿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3
12
作者 马光军 梁晶 +1 位作者 方海兰 张甘霖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8-743,共6页
以上海市延安高架、中环和外环3条主要道路的交通繁忙地带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了其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3条道路绿地土壤中∑16PAHs的含量在538~2.19×104μg/kg之间,与国外Maliszewska-Kordybach建立的标... 以上海市延安高架、中环和外环3条主要道路的交通繁忙地带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了其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3条道路绿地土壤中∑16PAHs的含量在538~2.19×104μg/kg之间,与国外Maliszewska-Kordybach建立的标准相比,3条道路绿地土壤均受到PAHs的污染,尤其是4~6环PAHs,其含量占∑16PAHs的90%,分析认为有机质是影响其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3条道路污染程度有所不同,大小顺序为:外环>延安高架>中环,这主要与道路建成年限和允许的通车车辆类型有关,通车年限越长,大型卡车越多,土壤所受PAHs污染的程度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绿地土壤 多环芳烃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季萝卜生长中肉质根木质素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寿田 汪隆植 +2 位作者 周健民 娄平 龚义勤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4-177,共4页
对春秋季萝卜生长过程中肉质根的木质素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春季木质素含量变化与秋季不同。春季 ,从破肚期到定桩期木质素含量变化不定 ,定桩期后木质素含量显著增加。秋季 ,从破肚期到定桩期再到露肩期 ,木质素含量变化不... 对春秋季萝卜生长过程中肉质根的木质素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春季木质素含量变化与秋季不同。春季 ,从破肚期到定桩期木质素含量变化不定 ,定桩期后木质素含量显著增加。秋季 ,从破肚期到定桩期再到露肩期 ,木质素含量变化不大 ,露肩期的木质素含量有所下降 ,采收期以后 ,木质素含量显著增加。春季萝卜除秋魁青外 ,其他品种在露肩期前均低于秋季的木质素含量 ,采收期后 ,春季萝卜肉质根中的木质素含量高于秋季 ,这表明 ,春季萝卜在生长后期肉质根的木质化速率要比秋季的大。木质素含量变化在红皮萝卜 (水萝卜、大红袍 )和白皮萝卜 (短叶 13、特早 30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肉质根 木质素 生长期 春季 秋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稻麦根系周围土壤C、P、K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红亮 徐一杰 +4 位作者 朱建国 吴艳红 谢祖彬 刘钢 高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949-4955,共7页
利用FACE(free 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技术平台,在两种氮肥施用(低氮,LN和常规氮,NN)水平下,研究CO2浓度升高对水稻和小麦收获后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可溶性碳、有机磷、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CO2浓度处理,高... 利用FACE(free 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技术平台,在两种氮肥施用(低氮,LN和常规氮,NN)水平下,研究CO2浓度升高对水稻和小麦收获后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可溶性碳、有机磷、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CO2浓度处理,高CO2浓度处理在显著增加作物生物量的前提下,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增加,增加幅度小麦季大于水稻季,根际大于非根际;水稻季土壤可溶性碳含量增加,且NN水平下水稻和小麦季进入土壤的可溶性碳增加,导致土壤有机磷降低幅度低于LN水平,且水稻季根际土壤大于非根际土壤,有机磷的降低是保证有效磷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增加氮肥施用将有利于土壤有机磷的增加,对维持土壤磷的供给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作物对高CO浓度的持续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升高 N水平 根际 可溶性碳 速效P 有机P 速效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流域面源污染治理与评估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余志敏 袁晓燕 施卫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4,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水体污染状况日益严重,如何有效控制水体污染已经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本文介绍了面源污染小流域水体环境的影响因素,提出流域性污染治理的对策,并对小流域污染治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如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水体污染状况日益严重,如何有效控制水体污染已经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本文介绍了面源污染小流域水体环境的影响因素,提出流域性污染治理的对策,并对小流域污染治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如小流域地形影响、污染构成及流失规律、模型的开发与应用等,进而为我国的水体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提供经验借鉴及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水土流失 面源污染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O_3浓度升高对稻季耕层土壤溶液CaMg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尹微琴 王小治 +3 位作者 孙伟 盛海君 封克 朱建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05-2010,共6页
利用中国稻/麦轮作系统O3-FACE(Ozone-Free Air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试验平台,研究了大气O3浓度升高(比周围大气高50%)对稻季不同生育期耕层土壤溶液中Ca、Mg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O3浓度升高对稻田0~15 cm耕层土壤溶液C... 利用中国稻/麦轮作系统O3-FACE(Ozone-Free Air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试验平台,研究了大气O3浓度升高(比周围大气高50%)对稻季不同生育期耕层土壤溶液中Ca、Mg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O3浓度升高对稻田0~15 cm耕层土壤溶液Ca浓度无明显影响,但Mg浓度呈现降低趋势;降低了15 cm处土壤溶液Ca、Mg浓度,其中对Mg浓度的降低幅度为20.97%,且达显著水平;大气O3浓度升高可改变耕层土壤溶液中Ca、Mg离子在不同深度的分布,降低15 cm处土壤溶液Ca、Mg浓度与5 cm处比值,降低幅度分别为13.50%、34.29%。文章指出大气O3浓度升高会对稻田生态系统土壤Ca、Mg元素地球化学循环产生重要影响,并可能因此影响稻米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浓度升高 土壤溶液 CA Mg 稻田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空间尺度对径流模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魏林宏 郝振纯 李丽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6年第6期19-23,共5页
通过分析不同分辨率的雷达降雨数据所产生的降雨空间分布的变化对径流模拟的影响发现:本文所用的基于DEM的蓄满产流分布式水文模型对降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是比较敏感的;由于降雨空间分辨率的变化计算的径流总量、洪峰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通过分析不同分辨率的雷达降雨数据所产生的降雨空间分布的变化对径流模拟的影响发现:本文所用的基于DEM的蓄满产流分布式水文模型对降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是比较敏感的;由于降雨空间分辨率的变化计算的径流总量、洪峰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的大小又与降雨场的特征、流域面积的大小以及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随着面平均降雨量(P BAS)的增减,洪量也随着增减,P BAS与洪量有很好的相关性;降雨CV值的增加导致洪峰和洪量都相应的增加;流域的面积越小洪峰和洪量对降雨空间变化就越敏感;在前期干旱的条件下降雨空间变化导致的洪峰和洪量的变化要比在湿润的条件下产生的洪峰和洪量的变化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空间分布 雷达测雨 分布式水文模型 径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地区直播稻田氮素的渗漏损失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程文 李勇 +2 位作者 朱亮 顾佳 杨林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620-2621,2717,共3页
[目的]研究直播稻田氮素的渗漏损失特点。[方法]在丹阳市典型的直播水稻田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结果]整个稻季,土壤渗漏液中NO3^--N的浓度在0.07-14.77 mg/L变化,是氮素渗漏流失的主要形态,渗漏液中NH4^+-N的含量普遍较低,基本低于1.0 m... [目的]研究直播稻田氮素的渗漏损失特点。[方法]在丹阳市典型的直播水稻田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结果]整个稻季,土壤渗漏液中NO3^--N的浓度在0.07-14.77 mg/L变化,是氮素渗漏流失的主要形态,渗漏液中NH4^+-N的含量普遍较低,基本低于1.0 mg/L,最高浓度2.41 mg/L,100 cm深处仍有一定浓度的NH4^+-N存在。水稻生长前期渗漏液中TN和NO3--N的含量较高。整个稻季TN的流失负荷为11.77-35.63 kg/hm^2。硝态氮的流失负荷为5.85-25.78 kg/hm^2,占总流失量的50.12%-75.53%,占稻季总施氮量的7.96%-9.75%。[结论]稻田氮素的渗漏损失以NO3^--N为主,NO3^--N的浓度变化曲线随着水稻生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控制氮肥的施用量能减少氮素的渗漏流失量,但是不会按施肥量减少的比例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水稻 氮素 渗漏 流失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黑莓生长与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车玉萍 杨林章 李旺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1-26,共6页
黑莓是90年代从美国新引进的小果类品种,其果可鲜食,也可制成系列食品或食用色素,含有多种维生素,适宜于丘陵山区种植。本文试图通过不同肥料处理了解肥料对黑莓生长与品质及不同肥料处理对黑莓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关键词 黑莓 生长 品质 土壤肥力 产量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分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5
20
作者 秦明周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16,共4页
土地利用分类是研究土地利用的最基础工作,它直接影响着土地利用的科研与实践。本文在全面研究土地利用分类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比较且说明了当前国内外土地利用分类的优劣。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分类 功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