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基本统计量及其特征 被引量:219
1
作者 魏复盛 杨国治 +2 位作者 蒋德珍 刘志虹 孙本民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6,共6页
国家“七五”重点科技课题“中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经全国60多个监测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800余名科技人员共同努力已胜利完成,并通过国家级鉴定验收。土壤元素背景值是环境科学(环境基准、环境区划、环境影响评价、土壤污染防治等)、... 国家“七五”重点科技课题“中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经全国60多个监测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800余名科技人员共同努力已胜利完成,并通过国家级鉴定验收。土壤元素背景值是环境科学(环境基准、环境区划、环境影响评价、土壤污染防治等)、农业(土壤元素肥料丰缺)、健康(地方病因探讨与防治)、表生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科学资料。为了将这些资料提供给全社会使用,除已公开出版“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一书和即将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用集”外,本刊将开辟专栏陆续发布该课题研究的一些主要成果。 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已建成中国土壤背景值数据库系统和中国土壤和部分河流沉积物样品库,欢迎各界的专家、学者前来作进一步的应用开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自然本底值 统计量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铬的化学行为研究Ⅴ.土壤对Cr(Ⅲ)吸附和沉淀作用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2
2
作者 陈英旭 骆永明 +2 位作者 朱永官 朱祖祥 何增耀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7-85,共9页
本试验研究了土壤、矿物对Cr(Ⅲ)的吸附和沉淀作用,结果表明:在pH4.0时,三种土壤对Cr(Ⅲ)的吸附量是青紫泥>黄筋泥>旱地红镶。Cr(Ⅲ)的吸附量和沉淀量之和随pH的变化曲线可分为四个区域。在Cr(Ⅲ)吸附或吸... 本试验研究了土壤、矿物对Cr(Ⅲ)的吸附和沉淀作用,结果表明:在pH4.0时,三种土壤对Cr(Ⅲ)的吸附量是青紫泥>黄筋泥>旱地红镶。Cr(Ⅲ)的吸附量和沉淀量之和随pH的变化曲线可分为四个区域。在Cr(Ⅲ)吸附或吸附一沉淀区域的pH范围内(pH<6.0),土壤对Cr(Ⅲ)的吸附分量随溶液中pH升高而减少,沉淀分量则随pH升高而增加;溶液中富啡酸和柠檬酸的存在可以增加Cr(Ⅲ)的沉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吸附作用 沉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34
3
作者 钟晓兰 周生路 +1 位作者 黄明丽 赵其国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66-1273,共8页
土壤重金属元素在介质中的存在形态是衡量其环境效应的关键参数。选择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省昆山市为研究区,采集了126个土壤表层样品,通过欧共体标准司提出的BCR3步提取法对土壤中Cd、Cr、Cu、Co、Ni、Pb和Zn等7种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 土壤重金属元素在介质中的存在形态是衡量其环境效应的关键参数。选择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省昆山市为研究区,采集了126个土壤表层样品,通过欧共体标准司提出的BCR3步提取法对土壤中Cd、Cr、Cu、Co、Ni、Pb和Zn等7种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逐步回归法探讨了影响重金属化学形态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Cd主要以可还原态存在,Pb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存在,而Cr、Cu、Ni、Zn和Co5种元素主要以残渣态存在,不同重金属元素的次生相态所占总量百分比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d、Pb、Co、Cu、Zn、Ni、Cr。重金属总量是影响重金属形态含量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为有机质和pH值,FeOx含量是影响残渣态含量的主要因素,粘粒含量是影响Zn各形态的主要因素,MnOx含量是影响Pb各形态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形态 分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稻田甲烷排放与土壤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和数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大明 成艳红 +4 位作者 刘满强 秦江涛 焦加国 李辉信 胡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66-873,共8页
为揭示南方双季稻田甲烷排放与土壤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和数量的关系,监测了双季稻田甲烷排放规律,并采用PCR-DGGE和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分别分析了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和数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早晚稻生育期内的甲烷... 为揭示南方双季稻田甲烷排放与土壤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和数量的关系,监测了双季稻田甲烷排放规律,并采用PCR-DGGE和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分别分析了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和数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早晚稻生育期内的甲烷排放总量分别为9.28g·m-2和7.78g·m-2。早晚稻生育期内产甲烷菌的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均存在一定的季节变化,以水稻生长旺盛期群落结构复杂、数量多,其中水稻移栽20d左右土壤产甲烷菌数量最多,早、晚稻分别为1.14×107个·g-1干土和6.72×106个·g-1干土,均显著高于当季其他生育期。早稻生育期内产甲烷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比晚稻复杂,数量比晚稻多,这与双季稻田的甲烷排放规律一致。稻田甲烷排放量与稻田土壤产甲烷菌的数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群落结构没有显著相关性。因此,控制稻田产甲烷菌数量可以有效减少甲烷的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甲烷排放 产甲烷菌 群落结构 种群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梯度影响下的江苏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格局 被引量:14
5
作者 吴绍华 周生路 +1 位作者 张红富 赵其国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2-418,共7页
根据江苏省农用地22个标准样地的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结果,应用TWINSPAN分类、CCA排序的多元统计方法,对江苏农用地耕作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格局和影响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耕作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整体特征具有... 根据江苏省农用地22个标准样地的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结果,应用TWINSPAN分类、CCA排序的多元统计方法,对江苏农用地耕作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格局和影响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耕作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整体特征具有明显的沿经济发展梯度(苏南-苏中-苏北)的递减格局。空间位置、人类活动强度、土壤理化性质是控制梯度分布格局重要的环境因素,通过变量分离,空间变量解释的部分占21.5%,人为活动变量解释部分占17.9%,理化性质变量解释部分占17.5%,三组变量总解释量占56.9%,不能解释部分占43.1%。人类活动与空间位置因素一起可以综合反映江苏经济发展的空间梯度,其占了总解释量的69.2%,经济发展梯度对农用地重金属元素含量有着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SPAN分类 CCA排序 重金属 梯度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硫酸盐消化法测定土壤全氮全磷 被引量:88
6
作者 钱君龙 张连弟 乐美麟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58-262,共5页
本文介绍了用过硫酸盐消化试样同时测定土壤、沉积物中全氮和全磷的方法。测定结果经与克氏定氮法及酸溶测磷法比较,证明此法准确、方便。
关键词 过硫酸盐消化 测定 土壤 全氮 全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和有机配体对Cu-Pb复合污染土壤中Cu的解吸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姚敏 张宇峰 +2 位作者 崔志强 俞斌 骆永明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9-12,共4页
以黄棕壤为供试土壤,研究了pH对Cu-Pb复合污染土壤中Cu的解吸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论以EDTA还是以C IT为萃取剂,pH值都会对Cu的解吸情况产生重要影响。当解吸液pH值为4.0时,Cu的解吸量最小;Cu的解吸率在各个pH下的大小顺序大致为... 以黄棕壤为供试土壤,研究了pH对Cu-Pb复合污染土壤中Cu的解吸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论以EDTA还是以C IT为萃取剂,pH值都会对Cu的解吸情况产生重要影响。当解吸液pH值为4.0时,Cu的解吸量最小;Cu的解吸率在各个pH下的大小顺序大致为:pH 5.6的>pH 3.0的>pH 4.0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 有机配体 复合污染 解吸 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主要道路绿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3
8
作者 马光军 梁晶 +1 位作者 方海兰 张甘霖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8-743,共6页
以上海市延安高架、中环和外环3条主要道路的交通繁忙地带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了其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3条道路绿地土壤中∑16PAHs的含量在538~2.19×104μg/kg之间,与国外Maliszewska-Kordybach建立的标... 以上海市延安高架、中环和外环3条主要道路的交通繁忙地带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了其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3条道路绿地土壤中∑16PAHs的含量在538~2.19×104μg/kg之间,与国外Maliszewska-Kordybach建立的标准相比,3条道路绿地土壤均受到PAHs的污染,尤其是4~6环PAHs,其含量占∑16PAHs的90%,分析认为有机质是影响其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3条道路污染程度有所不同,大小顺序为:外环>延安高架>中环,这主要与道路建成年限和允许的通车车辆类型有关,通车年限越长,大型卡车越多,土壤所受PAHs污染的程度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绿地土壤 多环芳烃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老化土壤中PAHs的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吕正勇 杨兴伦 +2 位作者 王芳 谷成刚 蒋新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6-443,共8页
采用聚2,6-二苯基对苯醚(poly(2,6-diphenyl-p-phenylene oxide),Tenax-TA)提取和蚯蚓(Eisenia Fetida)富集实验研究曲拉通-10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吐温-80(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油酸酯,Tween-80)和羟丙基-β... 采用聚2,6-二苯基对苯醚(poly(2,6-diphenyl-p-phenylene oxide),Tenax-TA)提取和蚯蚓(Eisenia Fetida)富集实验研究曲拉通-10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吐温-80(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油酸酯,Tween-80)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CD)表面活性剂对老化农田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可提取组分以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表面活性剂可以显著增加PAHs的可提取性和在蚯蚓体内的蓄积浓度;和对照相比,增加可提取性42.3%-269%,蚯蚓体内的蓄积量增加10%-340%。研究表明在使用表面活性剂进行土壤修复时老化PAHs类污染物可能重新释放到环境中并带来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生物有效性 Tenax提取 生物蓄积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稻麦根系周围土壤C、P、K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红亮 徐一杰 +4 位作者 朱建国 吴艳红 谢祖彬 刘钢 高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949-4955,共7页
利用FACE(free 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技术平台,在两种氮肥施用(低氮,LN和常规氮,NN)水平下,研究CO2浓度升高对水稻和小麦收获后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可溶性碳、有机磷、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CO2浓度处理,高... 利用FACE(free 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技术平台,在两种氮肥施用(低氮,LN和常规氮,NN)水平下,研究CO2浓度升高对水稻和小麦收获后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可溶性碳、有机磷、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CO2浓度处理,高CO2浓度处理在显著增加作物生物量的前提下,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增加,增加幅度小麦季大于水稻季,根际大于非根际;水稻季土壤可溶性碳含量增加,且NN水平下水稻和小麦季进入土壤的可溶性碳增加,导致土壤有机磷降低幅度低于LN水平,且水稻季根际土壤大于非根际土壤,有机磷的降低是保证有效磷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增加氮肥施用将有利于土壤有机磷的增加,对维持土壤磷的供给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作物对高CO浓度的持续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升高 N水平 根际 可溶性碳 速效P 有机P 速效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O_3浓度升高对稻季耕层土壤溶液CaMg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尹微琴 王小治 +3 位作者 孙伟 盛海君 封克 朱建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05-2010,共6页
利用中国稻/麦轮作系统O3-FACE(Ozone-Free Air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试验平台,研究了大气O3浓度升高(比周围大气高50%)对稻季不同生育期耕层土壤溶液中Ca、Mg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O3浓度升高对稻田0~15 cm耕层土壤溶液C... 利用中国稻/麦轮作系统O3-FACE(Ozone-Free Air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试验平台,研究了大气O3浓度升高(比周围大气高50%)对稻季不同生育期耕层土壤溶液中Ca、Mg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O3浓度升高对稻田0~15 cm耕层土壤溶液Ca浓度无明显影响,但Mg浓度呈现降低趋势;降低了15 cm处土壤溶液Ca、Mg浓度,其中对Mg浓度的降低幅度为20.97%,且达显著水平;大气O3浓度升高可改变耕层土壤溶液中Ca、Mg离子在不同深度的分布,降低15 cm处土壤溶液Ca、Mg浓度与5 cm处比值,降低幅度分别为13.50%、34.29%。文章指出大气O3浓度升高会对稻田生态系统土壤Ca、Mg元素地球化学循环产生重要影响,并可能因此影响稻米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浓度升高 土壤溶液 CA Mg 稻田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土地施用研究I.施用污泥土壤中重金属的化学浸提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乔显亮 骆永明 吴胜春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6-90,共5页
本文研究了施用污泥的太湖水稻土和江西第四纪红壤性水稻土中重金属的化学提取性。结果表明 ,随着污泥施用量的增加 ,土壤中Cu、Zn、Cd的醋酸、醋酸铵、EDTA3种提取形态的浓度都明显增加 ,有很好的相关性 ,各提取态浓度在各施用量之间... 本文研究了施用污泥的太湖水稻土和江西第四纪红壤性水稻土中重金属的化学提取性。结果表明 ,随着污泥施用量的增加 ,土壤中Cu、Zn、Cd的醋酸、醋酸铵、EDTA3种提取形态的浓度都明显增加 ,有很好的相关性 ,各提取态浓度在各施用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污泥施用没有增加Pb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重金属 化学提取性 生物有效性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黑莓生长与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车玉萍 杨林章 李旺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1-26,共6页
黑莓是90年代从美国新引进的小果类品种,其果可鲜食,也可制成系列食品或食用色素,含有多种维生素,适宜于丘陵山区种植。本文试图通过不同肥料处理了解肥料对黑莓生长与品质及不同肥料处理对黑莓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关键词 黑莓 生长 品质 土壤肥力 产量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和容重对土壤Cl^—扩散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明岗 张一平 孙本华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5期47-52,共6页
用 ̄(36)Cl标记扩散池法测定了不同含水量及不同容重下4种质地土壤Cl ̄-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Cl ̄-扩散系数随土壤水分增加和容重增大而近乎线性增大,在有效水范围内,4种土壤增大的幅度为:黄绵土>黑垆土>土>黄褐... 用 ̄(36)Cl标记扩散池法测定了不同含水量及不同容重下4种质地土壤Cl ̄-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Cl ̄-扩散系数随土壤水分增加和容重增大而近乎线性增大,在有效水范围内,4种土壤增大的幅度为:黄绵土>黑垆土>土>黄褐土;在容重1.1~1.6g/cm ̄3范围内,以1.3~1.4g/cm ̄3为界,质地较轻的黄绵土和黑垆土,在此之前Cl ̄-扩散系数随容重增加较慢,在此之后增加较快;而质地粘重的土和黄褐土则相反。对Cl扩散而言,水分与容重、容重与温度之间没有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离子 扩散系数 土壤含水量 土壤容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和污泥中微量元素形态的分级研究法 被引量:10
15
作者 丁维新 《国外农业环境保护》 CAS 1989年第4期22-24,共3页
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整理出一种适用于研究土壤、污泥中微量元素存在形态的分级方法。旨在预示土壤中或投入土壤中微量元素对植物的有效性不足或过多,以保护植物健康生长。
关键词 土壤 污泥 微量元素 分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有关土壤粒度测定的简便方法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庆利 王芝明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2年第3期18-20,共3页
评价土壤质量和土壤对农业管理措施承受力 ,至少要进行土壤质地分析。然而 ,传统的土壤质地分析方法既昂贵又费时。美国科学家T .A .Kettler等人建立了一个快速、简便的测定土壤颗粒分布的方法 ,这一方法运用过筛和沉降 ,既可单独作为... 评价土壤质量和土壤对农业管理措施承受力 ,至少要进行土壤质地分析。然而 ,传统的土壤质地分析方法既昂贵又费时。美国科学家T .A .Kettler等人建立了一个快速、简便的测定土壤颗粒分布的方法 ,这一方法运用过筛和沉降 ,既可单独作为质地分析方法 ,又可同时分析颗粒有机物 (MPO)。并在美国大平原上的 6个地点 ,采集不同质地和不同有机物的土壤 ,用此方法和比重计法及标准吸管法测定土壤中砂粒、粉粒和黏粒含量。检测结果 ,对于砂粒、粉粒和黏粒 ,此方法与标准吸管法之间的绝对差 <2 % ,相对差分别为 6 %、- 1%和 - 4 % ,变异系数平均 <5 % ,回归分析r2 各为 0 99、0 98和 0 93,对所有的颗粒为 0 98。这一方法对于估测土壤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土壤 粒度测定 土壤质地 颗粒有机物法 快速法 比重计法 吸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有效Cd的化学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熊礼明 《国外农业环境保护》 CAS 1990年第3期35-36,41,共3页
对土壤有效 Cd 的化学提取方法进行了评述。研究表明,不同土壤上最为合适的浸提剂各不相同,但相对地中性盐尤其是 CaCl_2可能是适应性最广的土壤有效 Cd 浸提剂。
关键词 土壤 CD 有效性 化学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选择及策略思考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静 《中国农村科技》 2016年第10期56-58,共3页
土壤污染修复的过程中,要与综合治理、土地增效、资源优化配置相结合。污染土壤的修复不仅要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而且要利用修复工作的展开适时调整当地的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只有技术、政府、市场与群众各方配合得当、营... 土壤污染修复的过程中,要与综合治理、土地增效、资源优化配置相结合。污染土壤的修复不仅要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而且要利用修复工作的展开适时调整当地的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只有技术、政府、市场与群众各方配合得当、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污染土壤的修复工作才能顺利展开。土壤是人类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土壤健康成为粮食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土壤修复 修复工作 生态环境安全 污染修复 技术选择 粮食安全 重金属污染 生物修复技术 化学修复 微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基于GIS、专家系统和模糊推断的土壤制图方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庆利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2年第2期1-5,共5页
基于地理信系息统 (GIS)或专家系统的模糊土壤推断法 (土壤—土地推断模型 ,SoLIM) ,主要包括 3部分 :1)土壤相似性模型 ;2 )土壤相似性推断技术 ;3 )相似性描述的应用。相似性描述将土壤景观看作一个连续体 ,因而克服了传统土壤制图的... 基于地理信系息统 (GIS)或专家系统的模糊土壤推断法 (土壤—土地推断模型 ,SoLIM) ,主要包括 3部分 :1)土壤相似性模型 ;2 )土壤相似性推断技术 ;3 )相似性描述的应用。相似性描述将土壤景观看作一个连续体 ,因而克服了传统土壤制图的概括性。此推断技术基于成土因素方程和土壤—景观模型。土壤—景观意味着只要知道某个地区土壤与环境的关系 ,则能通过评价某点的环境特征推断出特定景观下某处的土壤类型。在SoLIM中 ,成土环境特点可通过GIS或RS技术来确定。土壤与成土环境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当地土壤专家或野外观察来确定。结合环境特点和土壤—环境关系推断某地土壤类型。在土壤调查方面 ,SoLIM与传统土壤调查相比 ,SoLIM得到的土壤信息的空间详细程度和属性准确度均相当高。另外 ,该方法显示出了在提高土壤调查效率进而更新调查时节省时间和代价方面的巨大前景。然而 ,SoLIM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环境资料的可用性和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专家系统 模糊推断法 成土环境 特定景观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及土—根界面磷扩散与施磷量的关系
20
作者 徐明岗 张一平 孙本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7-62,共6页
采用32P标记法对陕西4种质地土壤在不同施磷量下的表现扩散系数(Da)、孔隙扩散系数(Dp)和土—根界面磷分布及运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Da值随施磷量增加而增大,而Dp值随施磷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轻质土壤在较小... 采用32P标记法对陕西4种质地土壤在不同施磷量下的表现扩散系数(Da)、孔隙扩散系数(Dp)和土—根界面磷分布及运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Da值随施磷量增加而增大,而Dp值随施磷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轻质土壤在较小施磷量、粘重土壤在较大施磷量时Dp值最大。这和土—根界面磷呈亏缺分布,亏缺率和亏缺范围轻质土壤在较小施磷量时最大,而粘重土壤在较大施磷量时最大相符合,说明土壤磷供应植物与磷孔隙扩散速率密切相关。由此提出不同土壤的适宜施磷量随质地变粘即土壤磷缓冲容量增大而增大,对磷肥调控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扩散 土根界面 施磷量 土壤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