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园艺作物乙烯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彭丽桃 蒋跃明 +1 位作者 姜微波 苏小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32-136,共5页
乙烯促进采后果实成熟和园艺作物的衰老,控制乙烯的合成与作用成为采后园艺学界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从控制乙烯的生物合成,消除环境中的乙烯,抑制乙烯的作用等方面综合论述了园艺作物贮藏保鲜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乙烯 控制 保鲜 园艺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封开黑石顶一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演替动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钟晓青 张宏达 方炜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05-310,共6页
运用W.比特利希的可变样圆半径的角规标准地法,在广东封开黑石顶自然保护区选择一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随机布设20个可变半径为50D(D为林木胸径)的调查样圆。调查研究该群落的植物区系及各个树种的密度、相对密度、频度... 运用W.比特利希的可变样圆半径的角规标准地法,在广东封开黑石顶自然保护区选择一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随机布设20个可变半径为50D(D为林木胸径)的调查样圆。调查研究该群落的植物区系及各个树种的密度、相对密度、频度、相对频度、显著度、相对显著度及重要值并据此确定群落的优势及亚优势种;运用分层株数及频度的方法思想把群落按树种分为下层:Ⅰ层,10m以下;Ⅱ层,10—20m;Ⅲ层,20m以上。根据同一树种在以上三层中频度和株数的变化规律及该树种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初步把该群落的主要树种划分为四种类型:衰退型:如马尾松、福建青冈、米椎;进展型:如黄果厚壳桂、红鳞蒲桃、显脉新木姜;稳定型:如绒英红豆、短花序楠;待变型:如小硬叶楠、铁榄等。应用分层频度(株数)法不仅可以预测某一植物群落区系的未来群落优势种,及未来群落上层树种的结构动态,还可以作为群落是否达到顶极状态的一项数量判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 进展种 衰退种 稳定种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H法获取水稻矮化突变体相关的cDNA片段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永胜 王景 +2 位作者 李发强 刘筱斌 刘良式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0-24,共5页
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 (Suppressivesubtractionhybridization ,SSH)分离水稻矮化突变体dwarf69与其野生型对照品系特光矮 2 (Oryzasativa ,TGA 2indica)间表达有差异的cDNA片段。分别以dwarf69作为驱赶子 ,TGA 2为检测子 ,以及以dwarf69... 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 (Suppressivesubtractionhybridization ,SSH)分离水稻矮化突变体dwarf69与其野生型对照品系特光矮 2 (Oryzasativa ,TGA 2indica)间表达有差异的cDNA片段。分别以dwarf69作为驱赶子 ,TGA 2为检测子 ,以及以dwarf69作为检测子 ,TGA 2为驱赶子建立了两个差异表达cDNA文库 ,分别代表在TGA 2和dwarf69特异表达的cDNA。经反式Northern检测这两个文库共得到 1 0个阳性克隆。序列分析表明有两个序列为水稻中首次报道 ,一个序列有相应的基因组序列报道 ,但其cDNA序列是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消减杂交 SSH 矮化突变体 反式Northern CDNA片段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凋落物的特征 被引量:84
4
作者 屠梦照 姚文华 +1 位作者 翁轰 李志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4-42,共9页
本文研究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森林凋落物量及其年凋落节律、分解速率、化学成分,并对森林的建群树种凋落叶的有机组成和营养元素作了探讨。研究结果指出:鼎湖山森林凋落物的特征具有较多热带季雨林的特性;森林凋落... 本文研究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森林凋落物量及其年凋落节律、分解速率、化学成分,并对森林的建群树种凋落叶的有机组成和营养元素作了探讨。研究结果指出:鼎湖山森林凋落物的特征具有较多热带季雨林的特性;森林凋落物量及其营养元素的回归,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建群树种和优势树种叶凋落量及营养元素的含量在凋落物总量中的比重,进一步说明它们在森林群落中起的重要作用,也是评价不同森林类型的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分解率 营养元素 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