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钨薄膜着退色机制的 XPS 和 XRD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晓光 江月山 +3 位作者 杨乃恒 袁磊 庞世瑾 王毓民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21-324,共4页
对WOx电致变色薄膜着退色状态下的物相组份结构、离子化合价态及其相对含量的研究表明,晶体WOx薄膜在着色状态下,是以H0.33WO3物相为主的混合相,并存在三种价态的钨离子,氧离子则存在于非单一的化合环境中,导致Ol... 对WOx电致变色薄膜着退色状态下的物相组份结构、离子化合价态及其相对含量的研究表明,晶体WOx薄膜在着色状态下,是以H0.33WO3物相为主的混合相,并存在三种价态的钨离子,氧离子则存在于非单一的化合环境中,导致Ols峰位的多值移动.退色态WOx薄膜由WO3物相组成,表现为单一价态W+6离子和主峰位为530.6eV峰位的Ols价态O-2离子特征.分析表明,WOx薄膜的电致变色效应与薄膜物相结构和钨、氧离子化合价态及化合环境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变色 化学位移 氧化钨 薄膜 XRD X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管的STM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高聚宁 杨海强 +4 位作者 刘宁 时东霞 江月山 薛增泉 庞世谨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6期755-756,共2页
本文应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对弧光放电方法得到的纳米碳管进行了观察。弧光放电法所产生的纳米碳管以直线型为主,并且多以束状存在。碳管束直径约20nm,而单根碳管的直径大多在2nm到5nm之间。观察到单层碳管的原子像,其表面为... 本文应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对弧光放电方法得到的纳米碳管进行了观察。弧光放电法所产生的纳米碳管以直线型为主,并且多以束状存在。碳管束直径约20nm,而单根碳管的直径大多在2nm到5nm之间。观察到单层碳管的原子像,其表面为石墨网格的六角结构。纳米碳管的原子像及单根碳管表面均未发现明显缺陷存在,这可能是它具有很高强度质量比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 碳管 原子结构 纳米碳管 石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聚合物CPU的结构形态 被引量:1
3
作者 高鸿钧 马立平 +3 位作者 杨清传 陈慧英 薛增泉 庞世谨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6期726-728,共3页
本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了有机氰基-苯基-脲(CPU)的表面结构。在不同的CPU薄膜制备条件下,得到了不同的CPU薄膜的STM像,表明制备条件与成膜结构的密切关系。观察到了CPU薄膜中晶区和非晶区的存在,证... 本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了有机氰基-苯基-脲(CPU)的表面结构。在不同的CPU薄膜制备条件下,得到了不同的CPU薄膜的STM像,表明制备条件与成膜结构的密切关系。观察到了CPU薄膜中晶区和非晶区的存在,证实了聚合物晶体中晶区和非晶区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 CPU薄膜 表面结构 有机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功能复合薄膜在纳米电子学中应用的研究
4
作者 高鸿钧 赵文斌 +1 位作者 边志喜 薛增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247-247,共1页
有机功能复合薄膜在纳米电子学中应用的研究高鸿钧,赵文斌,边志喜,薛增泉(中科院北京真空物理开放实验室和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纳米科学与技术(NanometerScaleScienceandTechnology)作为... 有机功能复合薄膜在纳米电子学中应用的研究高鸿钧,赵文斌,边志喜,薛增泉(中科院北京真空物理开放实验室和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纳米科学与技术(NanometerScaleScienceandTechnology)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科学与技术,它将会对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电子学 复合薄膜 纳米科学 表面科学 科学技术 技术会议 电学双稳态 信息存储 无线电电子学 纳米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镍及氧化钨薄膜电致变色机制的研究
5
作者 王晓光 江月山 +2 位作者 杨乃恒 袁磊 王毓民 《真空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26-232,共7页
通过ZrO_2膜层与NiOx,WOx膜层的不同组合,在液态电解质下,测得不同电致变色膜系的电化学特性及相应着、脱色状态的光透射性能。证明了ZrO2膜层具有导通离子而隔断电子的离子导体层特性,并对NiOx膜层的变色机制进行了探讨。用X射线... 通过ZrO_2膜层与NiOx,WOx膜层的不同组合,在液态电解质下,测得不同电致变色膜系的电化学特性及相应着、脱色状态的光透射性能。证明了ZrO2膜层具有导通离子而隔断电子的离子导体层特性,并对NiOx膜层的变色机制进行了探讨。用X射线衍射方法对不同状态下NiOx,WOx薄膜的物相分析表明:电致变色反应中的阳离子注入膜层,使薄膜向有序化排列变化,共产生晶格类型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变色 离子导电层 晶格晶胞 氧化镍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硅表面与界面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
6
作者 高聚宁 杨海强 +5 位作者 刘宁 时东霞 江月山 薛增泉 庞世谨 何宇亮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6期751-754,共4页
本文应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对使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制备的纳米硅(nc-Si:H)薄膜进行了研究,得到颗粒上以及颗粒间界的原子结构图像,从图像上可以得出:(1)纳米硅薄膜是由许多不同大小的... 本文应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对使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制备的纳米硅(nc-Si:H)薄膜进行了研究,得到颗粒上以及颗粒间界的原子结构图像,从图像上可以得出:(1)纳米硅薄膜是由许多不同大小的颗粒所组成。这些颗粒同时又是由更小的微颗粒所组成。(2)微颗粒的表面及界面原子排列可以分为四种形式;环状结构,线状结构,网状结构以及完全无规的随机排列。(3)观察到环状结构不仅存在于界面,而且普遍存在于微颗粒的表面。本文从机理上对以上各结构的生成机理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材料 纳米硅 扫描隧道显微镜 原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N薄膜的升温出气特性研究
7
作者 马乾廷 谢子燕 庞世瑾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1993年第5期356-361,共6页
介绍了采用多弧离子镀方法在不锈钢表面镀覆(Ti,Al)N薄膜,并对膜的结构、表面成分和形貌进行了简单分析,用热出气方法研究其出气特性,并与不锈钢的热出气性能进行比较,发现在不锈钢表面镀覆一层(Ti,Al)N膜可以有效地阻挡不锈钢体内氢扩... 介绍了采用多弧离子镀方法在不锈钢表面镀覆(Ti,Al)N薄膜,并对膜的结构、表面成分和形貌进行了简单分析,用热出气方法研究其出气特性,并与不锈钢的热出气性能进行比较,发现在不锈钢表面镀覆一层(Ti,Al)N膜可以有效地阻挡不锈钢体内氢扩散和碳偏析,因此(Ti,Al)N是比较理想的真空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氮化钛 氮化铝 薄膜 离子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