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MI/MMA/St三元乳液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PVC的共混 被引量:3
1
作者 杨丽庭 孙东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用完全滴加料乳液共聚合方式合成了环己基马来酰亚胺/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ChM I/MMA/St),研究了三元共聚物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及流变性。结果显示:随着共聚单体中St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热分解温度明显提高;共聚物熔体表现... 用完全滴加料乳液共聚合方式合成了环己基马来酰亚胺/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ChM I/MMA/St),研究了三元共聚物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及流变性。结果显示:随着共聚单体中St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热分解温度明显提高;共聚物熔体表现出假塑性流体的行为,材料的表观粘度随St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同时用该三元共聚物作为耐热改性剂与聚氯乙烯(PVC)共混,研究了耐热改性剂含量对共混物热性能、力学性能、及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hM I/MMA/St三元共聚物可以提高PVC的玻璃化温度和维卡软化温度,并能够抑制PVC的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基马来酰亚胺 甲基丙烯酸甲酯 乳液共聚合 共混 耐热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仪器装置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平 傅小芸 +1 位作者 吕建德 竺安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1期85-91,共7页
本文讨论了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毛细管电泳仪装置及结构,对有关物理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为选择最佳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毛细管电泳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的研究
3
作者 傅小芸 吕建德 +1 位作者 郑平 竺安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2期207-212,共6页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色谱分离法。本文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该法的原理,介绍了一种自制的电动色谱实验装置,并对其实验方法进行讨论,研究了实验条件对分离的影响。对九种电中性化合物进行电动色谱分离试验,获得了较...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色谱分离法。本文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该法的原理,介绍了一种自制的电动色谱实验装置,并对其实验方法进行讨论,研究了实验条件对分离的影响。对九种电中性化合物进行电动色谱分离试验,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 胶束 电动色谱 色谱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色谱法——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 被引量:7
4
作者 竺安 傅小芸 +1 位作者 吕建德 郑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93-196,共4页
本文介绍了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的原理,建立了一套电动色谱实验装置。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胶束溶液,对电中性有机化合物进行了电动色谱试验,获得了较好的结果。并考察了实验条件如电压、SDS浓度等对分离的影响。
关键词 色谱法 毛细管 胶束 电动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金属高分子催化剂及其催化加氢活性的研究
5
作者 姜传渔 张宪康 +3 位作者 吴雷 华家栋 方世壁 江英彦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37-142,共6页
改变金属离子种类和高分子配位体的结构可以改变高分子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本文作者在SiO_2为载体的聚乙烯醇缩对N,N-二甲氨苯甲醛—钯单金属高分子催化剂中引入少量第二种金属。离子形成混合金属高分子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其中Co^... 改变金属离子种类和高分子配位体的结构可以改变高分子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本文作者在SiO_2为载体的聚乙烯醇缩对N,N-二甲氨苯甲醛—钯单金属高分子催化剂中引入少量第二种金属。离子形成混合金属高分子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其中Co^(2+),Ni^(2+)及NaAc的引入对原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助催化效果,其中Ni^(i+)的引入使原单金属高分子催化剂对丙烯酸的催化加氢活性可提高75%,此外本文还对混合金属高分子催化剂的其他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金属 高分子催化剂 加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