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超高压模拟实验研究Ⅰ.温压条件对有机质成熟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2
1
作者 姜峰 杜建国 +1 位作者 王万春 曹正林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3-155,共3页
对不成熟泥炭样品进行了高压(0.1~2GPa)、高温(200℃~400℃)模拟实验,并对实验后样品的成熟度指标——镜质体反射率(Ro)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同一压力条件下,温度与镜质体反射率呈正相关;相同温度条件下,... 对不成熟泥炭样品进行了高压(0.1~2GPa)、高温(200℃~400℃)模拟实验,并对实验后样品的成熟度指标——镜质体反射率(Ro)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同一压力条件下,温度与镜质体反射率呈正相关;相同温度条件下,样品Ro值与压力呈负相关,说明压力同温度一样,是影响有机质成熟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存在会抑制有机质向高成熟演化。压力的这种作用有其内在的化学动力学机理。实验结果及实际地质现象都说明,压力作用在有机质演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用模拟实验手段探讨压力的作用和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高压 成熟作用 有机质 模拟实验 泥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超高压模拟实验研究——Ⅱ.高温高压下烷烃产物的演化特征 被引量:23
2
作者 姜峰 杜建国 +1 位作者 王万春 曹正林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45-149,共5页
对不成熟泥炭样品进行了高压(01~2GPa)、高温(200℃~400℃)模拟实验,并对实验后样品的烷烃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同一压力条件下,温度升高,烷烃参数表现出更成熟的特征;温度较低时(200℃),压力升高... 对不成熟泥炭样品进行了高压(01~2GPa)、高温(200℃~400℃)模拟实验,并对实验后样品的烷烃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同一压力条件下,温度升高,烷烃参数表现出更成熟的特征;温度较低时(200℃),压力升高,烷烃参数表现出不成熟,温度较高时(400℃),除个别特殊点之外,压力增大,烷烃参数愈来愈不成熟,说明温压条件都是影响有机质成熟的重要因素,压力的存在会抑制有机质的成熟作用。用模拟实验手段来探讨压力的作用和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高压 模拟实验 烷烃参数 油气藏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阳凹陷下第三系构造特征与沉积体系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斌 孟自芳 +2 位作者 李相博 卢红选 郑民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2-339,共8页
在深入研究泌阳凹陷大量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基础上,证实泌阳凹陷具有独特的盆地结构样式和形成机制。南侧及东侧盆地主控断裂发育区为陡坡生长断裂型层序分布区,北侧为典型的缓坡型层序样式,相似于墨西哥湾生长断层层序地层模式。... 在深入研究泌阳凹陷大量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基础上,证实泌阳凹陷具有独特的盆地结构样式和形成机制。南侧及东侧盆地主控断裂发育区为陡坡生长断裂型层序分布区,北侧为典型的缓坡型层序样式,相似于墨西哥湾生长断层层序地层模式。通过对层序体系域构成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的独特的构造背景条件分析,建立了泌阳凹陷断陷湖盆层序地层模式,认为泌阳凹陷断陷湖盆完整的陆相层序体系域具有四分性:低水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及水退体系域。分析了主要含油层段下第三系核桃园组地层发育三种类型的三角洲沉积砂体:扇三角洲、近源三角洲和远源三角洲,并对其储集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阳凹陷 层序地层学 体系域 沉积体系 层序地层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前陆盆地构造-沉积响应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斌 孟自芳 +1 位作者 宋岩 李相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03-709,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前陆地区在晚三叠世中侏罗世经历了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早期的影响,西缘整体抬升,西南和西北两个造山带开始显现,古地理为继承性的南湖北河格局,此时秦岭造山带的形成使西南地区由滨海相向湖沼相过渡。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前陆地区在晚三叠世中侏罗世经历了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早期的影响,西缘整体抬升,西南和西北两个造山带开始显现,古地理为继承性的南湖北河格局,此时秦岭造山带的形成使西南地区由滨海相向湖沼相过渡。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是西缘地区前陆盆地形成时期,燕山中期逆冲推覆作用强烈,该区地层角度不整合发育,沉积记录的响应表现为南北向隆坳相间的前陆盆地格局,有别于前陆盆地形成始于晚三叠世的认识。晚白垩世新生代是喜山运动的后期改造时期,地层角度不整合发育,沉积响应为平原沼泽相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西缘 前陆盆地 构造 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中Ar同位素对比测定及数据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宗礼 孙明良 +2 位作者 郑建京 刘文汇 徐永昌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81-85,共5页
近年实验室研制了高精度、超高真空的净化系统与VG5400质谱计在线连接,实现了天然气中He、Ar同位素的在线测量。在测量过程中为杜绝进样过程的氩同位素质量分馏效应,本次工作采用了“分段静态平衡移样”法,提高了天然气中氩同位素测量... 近年实验室研制了高精度、超高真空的净化系统与VG5400质谱计在线连接,实现了天然气中He、Ar同位素的在线测量。在测量过程中为杜绝进样过程的氩同位素质量分馏效应,本次工作采用了“分段静态平衡移样”法,提高了天然气中氩同位素测量的精度。应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天然气项目的要求和安排,对过去测量过氩同位素的一批钢瓶样(51个)进行了对比测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过去测量过程中存在空气本底的污染和同位素分馏效应,但两次测量结果有73%的数据在估算源岩年代公式的数据误差范围之内,本实验室认为原测量数据能够满足源岩地质年代段的粗略估算要求。另外,对比研究结果还表明,过去认为同一样品40Ar/36Ar测量结果较高值是正确的这一说法是不全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AR同位素 对比测量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单体烃氢同位素组成质谱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李立武 杜丽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49-252,共4页
用色谱 -热转换 -质谱 ( GC/ TC/ MS)对天然气单体烃氢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定。实验表明 :热转换温度、进样量和分流比等条件的改变对氢同位素组成的测量结果有影响。以文 3 1井甲烷氢同位素组成 ( -1 5 4‰ )为参考 ,对天然气中甲烷、... 用色谱 -热转换 -质谱 ( GC/ TC/ MS)对天然气单体烃氢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定。实验表明 :热转换温度、进样量和分流比等条件的改变对氢同位素组成的测量结果有影响。以文 3 1井甲烷氢同位素组成 ( -1 5 4‰ )为参考 ,对天然气中甲烷、乙烷和丙烷氢同位素组成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甲烷和乙烷的测量精度都较高 ,但由于参考标准的不确定度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同位素 色谱-热转换-质谱(GC/TC/MS) 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