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塔里木盆地侏罗系煤热模拟实验——氮的地化特征与意义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全有
刘文汇
+2 位作者
陈践发
宋岩
秦胜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6-29,共4页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侏罗系演化程度较低 (Ro=0 .4% )的煤岩及煤岩中的显微组分镜质组进行了从 2 5 0~ 5 5 0℃的热模拟实验 ,发现无论是煤岩还是镜质组 ,热模拟气体组分中氮主要在低温阶生成 ;3 0 0℃时达到最大 ;反映了煤岩...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侏罗系演化程度较低 (Ro=0 .4% )的煤岩及煤岩中的显微组分镜质组进行了从 2 5 0~ 5 5 0℃的热模拟实验 ,发现无论是煤岩还是镜质组 ,热模拟气体组分中氮主要在低温阶生成 ;3 0 0℃时达到最大 ;反映了煤岩在未成熟阶段 ,相当于Ro<0 .6% ,大量蛋白质发生水解作用而产生氨基酸 ,氨基酸很不稳定 ,在黏土矿物的作用下生成NH3,而NH3被进一步氧化生成氮。镜质组在 45 0℃时仍有少量氮的生成 ,由于部分含氮化合物在热催化作用下降低了氨基断裂所需的活化能而生成NH3,NH3在黏土矿物的作用下生成氮。因此 ,在煤岩热演化过程中从未成熟到成熟都有氮的生成 ,特别是未成熟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侏罗系
地化特征
煤岩
镜质组
热模拟实验
氮气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岩及其主显微组份热解气碳同位素组成的演化
被引量:
23
2
作者
刘文汇
宋岩
+2 位作者
刘全有
秦胜飞
王晓锋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3-190,共8页
模拟实验是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油气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煤岩及其主要显微组分的热解成气模拟实验产物的组分和同位素组成分析 ,补充和完善了前人对煤岩热解气同位素组成分布的一些认识。同时 ,对比研究...
模拟实验是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油气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煤岩及其主要显微组分的热解成气模拟实验产物的组分和同位素组成分析 ,补充和完善了前人对煤岩热解气同位素组成分布的一些认识。同时 ,对比研究了煤型气与煤岩热解气的碳同位素分馏特征 ,结果表明两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认为可以通过精细的热解模拟来提供不同含煤沉积盆地煤型气的判识指标 ,而模拟气与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的对比 ,关键是对同位素分析资料的处理。在模拟系列产物碳同位素分析基础上 ,获得了单一成因来源天然气甲烷、乙烷碳同位素组成与演化程度之间的关系式以及演化过程中甲烷碳同位素之间的关系式 ,这些结果会对混源气的判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烃模拟
碳同位素
显微组分
气源对比
煤岩演化
油气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岩及其显微组分热模拟成气特征
被引量:
19
3
作者
刘全有
刘文汇
+2 位作者
秦胜飞
王万春
高波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7-151,共5页
通过煤岩及其各显微组分等6个系列以50℃为一温阶,从250~550℃进行热模拟实验,对其气体产物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煤岩及其各显微组分产气率均呈增长趋势;不同的模拟物质,在同一温度下产气率各不相同;同一模拟物质...
通过煤岩及其各显微组分等6个系列以50℃为一温阶,从250~550℃进行热模拟实验,对其气体产物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煤岩及其各显微组分产气率均呈增长趋势;不同的模拟物质,在同一温度下产气率各不相同;同一模拟物质,在不同温度下产气率亦不同;其中镜质组和壳质组具有较强的产气潜力,丝质组和半丝质组产气量甚低,而全煤表现为各显微组分成烃的综合效应。气体产物中CO2和N2主要在低温阶占比例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显微组分
热模拟
成气特征
产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临界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岩石样品生物标志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永莉
王先彬
+2 位作者
李立武
孙明良
杨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96-197,共2页
生油岩、原油的抽提物都是由直链烃、异戊二烯类、蓓半萜、二萜、三萜和各种甾烷的成分组成.为了进行分析检测工作,测定感兴趣的生物标志化合物,通常要在样品分析之前进行分馏,采用硅胶-氧化铝柱层析法分别得到饱和烃、芳烃、非烃类馏分...
生油岩、原油的抽提物都是由直链烃、异戊二烯类、蓓半萜、二萜、三萜和各种甾烷的成分组成.为了进行分析检测工作,测定感兴趣的生物标志化合物,通常要在样品分析之前进行分馏,采用硅胶-氧化铝柱层析法分别得到饱和烃、芳烃、非烃类馏分.但这种分馏方法进样量大,一般需要岩样150 g,而且手动操作,时间长,毒性大,分馏点控制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芳烃、饱和烃中混有非烃而影响气质联用的检测,容易出现基线突起,或堵塞色谱柱等问题.超临界流体萃取是近几年来应用较多的1种新的采样技术,它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邻域,主要在食品工业[1]、天然产物和药物分析、化工产品、土壤分析[2]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也有关于超临界状态CO2对岩石中烃类物质的萃取与分离的报道[3],以及沉积岩中生物标识剂的分析[4],但没有做系统的工作.而我们则采用美国惠普公司生产的HP 7680T型超临界流体萃取仪,萃取效率高,芳烃、饱和烃1次得到,选择好色-质谱联用的分析条件,1次进样,就可定性感兴趣的大部分生物标志化合物.……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里木盆地侏罗系煤热模拟实验——氮的地化特征与意义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全有
刘文汇
陈践发
宋岩
秦胜飞
机构
中科院兰州地质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股份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6-2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 :49973 0 10 )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知识创新工程重点方向资助项目 (KZCXZ -111)
文摘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侏罗系演化程度较低 (Ro=0 .4% )的煤岩及煤岩中的显微组分镜质组进行了从 2 5 0~ 5 5 0℃的热模拟实验 ,发现无论是煤岩还是镜质组 ,热模拟气体组分中氮主要在低温阶生成 ;3 0 0℃时达到最大 ;反映了煤岩在未成熟阶段 ,相当于Ro<0 .6% ,大量蛋白质发生水解作用而产生氨基酸 ,氨基酸很不稳定 ,在黏土矿物的作用下生成NH3,而NH3被进一步氧化生成氮。镜质组在 45 0℃时仍有少量氮的生成 ,由于部分含氮化合物在热催化作用下降低了氨基断裂所需的活化能而生成NH3,NH3在黏土矿物的作用下生成氮。因此 ,在煤岩热演化过程中从未成熟到成熟都有氮的生成 ,特别是未成熟阶段 。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侏罗系
地化特征
煤岩
镜质组
热模拟实验
氮气
油气勘探
Keywords
Amino acids
Catchments
Clay
Nitrogen
分类号
TQ530.2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岩及其主显微组份热解气碳同位素组成的演化
被引量:
23
2
作者
刘文汇
宋岩
刘全有
秦胜飞
王晓锋
机构
中科院兰州地质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3-19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 :499730 10 )
中国科学院重点方向 ( KZCX2 -111)联合资助
文摘
模拟实验是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油气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煤岩及其主要显微组分的热解成气模拟实验产物的组分和同位素组成分析 ,补充和完善了前人对煤岩热解气同位素组成分布的一些认识。同时 ,对比研究了煤型气与煤岩热解气的碳同位素分馏特征 ,结果表明两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认为可以通过精细的热解模拟来提供不同含煤沉积盆地煤型气的判识指标 ,而模拟气与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的对比 ,关键是对同位素分析资料的处理。在模拟系列产物碳同位素分析基础上 ,获得了单一成因来源天然气甲烷、乙烷碳同位素组成与演化程度之间的关系式以及演化过程中甲烷碳同位素之间的关系式 ,这些结果会对混源气的判识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成烃模拟
碳同位素
显微组分
气源对比
煤岩演化
油气地球化学
Keywords
simulation of genetic hydrocarbon, carbon isotope, macerals, gas-resource correlation, coal evolution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59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岩及其显微组分热模拟成气特征
被引量:
19
3
作者
刘全有
刘文汇
秦胜飞
王万春
高波
机构
中科院兰州地质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7-15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973010)
中科院资源环境领域知识创新工程重点方向项目(KZCXZ-111).
文摘
通过煤岩及其各显微组分等6个系列以50℃为一温阶,从250~550℃进行热模拟实验,对其气体产物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煤岩及其各显微组分产气率均呈增长趋势;不同的模拟物质,在同一温度下产气率各不相同;同一模拟物质,在不同温度下产气率亦不同;其中镜质组和壳质组具有较强的产气潜力,丝质组和半丝质组产气量甚低,而全煤表现为各显微组分成烃的综合效应。气体产物中CO2和N2主要在低温阶占比例较大。
关键词
煤岩
显微组分
热模拟
成气特征
产气率
Keywords
gas production rate
marceral
therm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coal rock
分类号
P618.130.1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临界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岩石样品生物标志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永莉
王先彬
李立武
孙明良
杨辉
机构
中科院
兰州
地质所
出处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96-197,共2页
文摘
生油岩、原油的抽提物都是由直链烃、异戊二烯类、蓓半萜、二萜、三萜和各种甾烷的成分组成.为了进行分析检测工作,测定感兴趣的生物标志化合物,通常要在样品分析之前进行分馏,采用硅胶-氧化铝柱层析法分别得到饱和烃、芳烃、非烃类馏分.但这种分馏方法进样量大,一般需要岩样150 g,而且手动操作,时间长,毒性大,分馏点控制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芳烃、饱和烃中混有非烃而影响气质联用的检测,容易出现基线突起,或堵塞色谱柱等问题.超临界流体萃取是近几年来应用较多的1种新的采样技术,它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邻域,主要在食品工业[1]、天然产物和药物分析、化工产品、土壤分析[2]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也有关于超临界状态CO2对岩石中烃类物质的萃取与分离的报道[3],以及沉积岩中生物标识剂的分析[4],但没有做系统的工作.而我们则采用美国惠普公司生产的HP 7680T型超临界流体萃取仪,萃取效率高,芳烃、饱和烃1次得到,选择好色-质谱联用的分析条件,1次进样,就可定性感兴趣的大部分生物标志化合物.……
分类号
O657-55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塔里木盆地侏罗系煤热模拟实验——氮的地化特征与意义
刘全有
刘文汇
陈践发
宋岩
秦胜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煤岩及其主显微组份热解气碳同位素组成的演化
刘文汇
宋岩
刘全有
秦胜飞
王晓锋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煤岩及其显微组分热模拟成气特征
刘全有
刘文汇
秦胜飞
王万春
高波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超临界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岩石样品生物标志物分析中的应用
王永莉
王先彬
李立武
孙明良
杨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