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冻土Ⅰ-Ⅱ型复合断裂准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增利 李洪升 +1 位作者 朱元林 彭万巍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8-152,共5页
采用四点弯曲试件,参照有关的测试方法,测定了几种不同含水量及不同温度下的冻土Ⅰ—Ⅱ型复合断裂的KⅠ和KⅡ,并绘制了相应的KⅠ/KⅠCKⅡ/KⅠC曲线,给出了曲线的表达式,对冻土的Ⅰ—Ⅱ型复合断裂准则进行了讨论,并给出... 采用四点弯曲试件,参照有关的测试方法,测定了几种不同含水量及不同温度下的冻土Ⅰ—Ⅱ型复合断裂的KⅠ和KⅡ,并绘制了相应的KⅠ/KⅠCKⅡ/KⅠC曲线,给出了曲线的表达式,对冻土的Ⅰ—Ⅱ型复合断裂准则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复合断裂准则 测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压对冻土强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5
2
作者 马巍 吴紫汪 盛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7-11,共5页
在高围压条件下,对冻结兰州砂土进行了三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围压的增大明显增强了冻土的塑性性能;同时,随围压的增大冻土的强度增加,但随围压的进一步增加,强度出现降低趋势。即围压的增加可以抑制冻土的膨胀软化效应,也... 在高围压条件下,对冻结兰州砂土进行了三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围压的增大明显增强了冻土的塑性性能;同时,随围压的增大冻土的强度增加,但随围压的进一步增加,强度出现降低趋势。即围压的增加可以抑制冻土的膨胀软化效应,也可以诱导膨胀软化现象。随围压的增大,强度变化过程可分为三个区:强度增加区、强度缓慢降低区和强度急剧下降区。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冻结兰州砂土的融化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围压 强度 融化压力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土蠕变变形特征的细观分析 被引量:44
3
作者 吴紫汪 马巍 +1 位作者 蒲毅彬 常小晓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共6页
通过观测分析冻土单轴及三轴蠕变过程中细观结构的变化情况,发现蠕变过程中结构缺陷的增生与扩展制约着土结构的强化与弱化作用,控制着蠕变变形形态特征。易破坏区首先发生在样品的低密薄弱层面的薄弱区,对于单轴蠕变,在薄弱层面形... 通过观测分析冻土单轴及三轴蠕变过程中细观结构的变化情况,发现蠕变过程中结构缺陷的增生与扩展制约着土结构的强化与弱化作用,控制着蠕变变形形态特征。易破坏区首先发生在样品的低密薄弱层面的薄弱区,对于单轴蠕变,在薄弱层面形成一环状低密带,然后向外扩展,最终导致整体结构的破坏;而对于三轴蠕变,在样品薄弱段的表面形成拉伸裂缝,然后向内扩展,最终导致整体结构的破坏。在单轴蠕变过程中冻土的体积随时间的发展而持续增加;三轴蠕变过程中冻土的体积随时间的发展而持续减小,仅当进入第三蠕变阶段后其体积有相对增大的趋势,但仍小于起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蠕变 细观分析 动态监测 CT 变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速度对冻土冲击韧度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俞祁浩 朱元林 +1 位作者 张健民 何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1-24,共4页
为研究不同冲击速度条件下冻土冲击韧度的变化特性,以及冻土在高应变速率下的强度特性,采用传统冲击试验机对冻结兰州黄土、兰州中砂和纯冰进行了不同冲击速度、不同温度条件下有缺口冲击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发现裂纹在试样中扩展所需... 为研究不同冲击速度条件下冻土冲击韧度的变化特性,以及冻土在高应变速率下的强度特性,采用传统冲击试验机对冻结兰州黄土、兰州中砂和纯冰进行了不同冲击速度、不同温度条件下有缺口冲击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发现裂纹在试样中扩展所需能量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与试验样品种类密切相关。随着温度降低和锤速的增加,试样冲击韧度的敏感性也随之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速度 冲击韧度 冻土 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土测试用1-3、2-2复合宽带超声换能器及其系统 被引量:4
5
作者 袁易全 赵新 +1 位作者 王明敏 彭万巍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3-51,共9页
本文研制成功一种冻土测试用 500 kHz纵波、横波 1-3、2-2复合宽带换能器.其灵敏度高、频带宽,声阻抗低,很适于冻土力学特性测试.文中介绍了换能器的结构及相应测试系统特性,并仅以10ps的延时时间和在零度以下气... 本文研制成功一种冻土测试用 500 kHz纵波、横波 1-3、2-2复合宽带换能器.其灵敏度高、频带宽,声阻抗低,很适于冻土力学特性测试.文中介绍了换能器的结构及相应测试系统特性,并仅以10ps的延时时间和在零度以下气温的条件下,实测了多种含水量冻结兰州黄土试块的纵、横波声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宽带换能器 冻土 纵波声速 横波声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教育为我所造就了一支又红又专的青年科技队伍
6
作者 王正文 李建仁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1年第4期13-14,17,共3页
我所是我国唯一的研究冰川学和冻土学的研究中心。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和1981年实施学位条例以来.所领导、所党委十分重视十年“文革”造成的人才断层同题,加强了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全所共招收了十届硕士学位研究生70名,六届博士学位... 我所是我国唯一的研究冰川学和冻土学的研究中心。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和1981年实施学位条例以来.所领导、所党委十分重视十年“文革”造成的人才断层同题,加强了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全所共招收了十届硕士学位研究生70名,六届博士学位研究生9名,现巳毕业获硕士学位52名,获博士学位3名,已聘任为研究员、副研究员各一名,助研25名,成为我所一支重要的青年科技队伍。几年来,我们注重研究生教育与全所科研课题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冻土 青藏高原 冰川学 研究生教育 国民经济建设 硕士研究生 农业灌溉 南极 南水北调 科技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对石灰粉土剪切强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6
7
作者 马巍 徐学祖 张立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8-160,共3页
根据试验结果,讨论了冻融循环对石灰粉土剪切强度特性的影响。试验发现,反复冻结和融化强烈影响着石灰土的强度特性。一次冻融循环后,对未加石灰的粉土来说,其剪切强度变化不大,但是对石灰粉土来说,其剪切强度明显低于未冻融的,... 根据试验结果,讨论了冻融循环对石灰粉土剪切强度特性的影响。试验发现,反复冻结和融化强烈影响着石灰土的强度特性。一次冻融循环后,对未加石灰的粉土来说,其剪切强度变化不大,但是对石灰粉土来说,其剪切强度明显低于未冻融的,而且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石灰粉土的剪切强度逐渐衰减,经历10次冻融循环的饱水石灰粉土强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石灰粉土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氧同位素第5阶段的气候记录:武都黄土剖面与极地冰心、深海沉积同位素记录的对比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虎才 史正涛 戴雪荣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07-115,共9页
武都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堆积了厚约17m的黄土地层,其间夹有多层厚度不一、发育程度不同的古土壤层.在剖面13.2~17m黄土中,野外可清晰的观察到6层古土壤.通过剖面磁化率、粒度、稳定同位素、元素地球化学、TL年代、Ca... 武都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堆积了厚约17m的黄土地层,其间夹有多层厚度不一、发育程度不同的古土壤层.在剖面13.2~17m黄土中,野外可清晰的观察到6层古土壤.通过剖面磁化率、粒度、稳定同位素、元素地球化学、TL年代、CaCO3、有机质含量的综合分析,认为它敏感而详尽地记录了深海氧同位素第5阶段的气候变化历史.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除总体模型与中国中西部黄土高原、深海氧同位素及南极冰心记录一致外,还可以与格陵兰Summit冰心记录进行良好的细节对比,揭示了全球气候变化地质记录的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氧同位素 极地冰心 黄土 海洋 古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季风边缘带的自然灾害及成因 被引量:13
9
作者 史正涛 张林源 苏桂武 《灾害学》 CSCD 1994年第4期59-64,共6页
本文提出并讨论了季风边缘带的概念范围,并按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三个方面对自然灾害的特点和成因进行了论证。认为这个地区之所以成为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区是因该区气候、地质、地貌等均有利于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发展,人为作用加剧... 本文提出并讨论了季风边缘带的概念范围,并按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三个方面对自然灾害的特点和成因进行了论证。认为这个地区之所以成为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区是因该区气候、地质、地貌等均有利于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发展,人为作用加剧了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 边缘带 自然灾害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江流域第四纪泥石流期的初步划分 被引量:6
10
作者 史正涛 张林源 杜榕桓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97-104,共8页
根据不同时期泥石流堆积体分布的地貌部位、岩相特征、堆积体及其上发育的古土壤的化学特征、孢粉组合和部分绝对年代资料,将小江流域的泥石流初步划分为时间尺度较大的五个强盛期。各期泥石流都是暴雨型泥石流。由于本区第四纪以来一... 根据不同时期泥石流堆积体分布的地貌部位、岩相特征、堆积体及其上发育的古土壤的化学特征、孢粉组合和部分绝对年代资料,将小江流域的泥石流初步划分为时间尺度较大的五个强盛期。各期泥石流都是暴雨型泥石流。由于本区第四纪以来一直属于季风气候区,因此上述大尺度活动周期主要受全球冰期与间冰期中本区干温和湿热气候变化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泥石流期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理岩体损伤与分形几何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更社 谢定义 张长庆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4-297,共4页
利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岩体内的损伤节理分布,并从分形几何角度出发给予定量描述,由分形维数和节理方位定义损伤张量。
关键词 节理 岩体 损伤 分形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非贯通裂隙岩体介质的损伤模型 被引量:18
12
作者 陈文玲 李宁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30-434,共5页
从断裂力学的单个裂隙引起的附加应变能增量与损伤力学的损伤应变能释放量相关联的思路出发 ,推导了半连续 (断续 )裂隙介质的细观损伤张量表达式 ,从而引出了一个新的能够反映裂端局部应力场集中、裂隙相互影响的细观脆性损伤模型 ,并... 从断裂力学的单个裂隙引起的附加应变能增量与损伤力学的损伤应变能释放量相关联的思路出发 ,推导了半连续 (断续 )裂隙介质的细观损伤张量表达式 ,从而引出了一个新的能够反映裂端局部应力场集中、裂隙相互影响的细观脆性损伤模型 ,并与脆性材料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贯通裂隙 损伤模型 模型试验 裂隙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大冰盖争论辨析
13
作者 李世杰 周尚哲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64-68,共5页
本文回顾了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研究与冰盖问题争论的历史。指出目前掀起青藏高原有无第四纪大冰盖的争论主要是德国学者M·库勒奉行他自己创立的一套鉴别冰川遗迹的错误标准以及进行片面推理的结果。文章强调鉴别第四纪冰川的多指... 本文回顾了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研究与冰盖问题争论的历史。指出目前掀起青藏高原有无第四纪大冰盖的争论主要是德国学者M·库勒奉行他自己创立的一套鉴别冰川遗迹的错误标准以及进行片面推理的结果。文章强调鉴别第四纪冰川的多指标综合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冰盖 第四纪冰川 西藏高原 冰川遗迹 古地理环境 冰川作用 大冰期 争论 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防渗渠道的冻融稳定性
14
作者 彭万巍 蒋允静 张建明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87-90,共4页
模拟了保护层的工作条件,设计使用滑板法进行较大尺度的室内冻融失稳试验。
关键词 薄膜防渗渠道 抗滑指标 冻融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泥石流发育的几个关系
15
作者 李世杰 李鸿琏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3-25,共3页
泥石流是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突然暴发,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并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它的泥沙石块的体积含量一般高于15%,最高可达80%;容重在1.4t/m^3以上,最高可达2.3t/m^3。与其它事物一样,泥石流也有着自身发生... 泥石流是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突然暴发,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并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它的泥沙石块的体积含量一般高于15%,最高可达80%;容重在1.4t/m^3以上,最高可达2.3t/m^3。与其它事物一样,泥石流也有着自身发生、发展和消亡的条件与规律。我国对泥石流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对其已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本文拟对泥石流发育的几个关系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发育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河山区水量平衡分析与水资源总量
16
作者 周聿超 张国威 康尔泗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9-15,共7页
乌鲁木齐河位于新疆内陆干旱区,是研究天山北坡河流径流形成及水资源的实验性流域,为乌鲁木齐市主要水源供应地,其研究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本文通过对其山区降水、蒸发、径流的水平衡研究,分析了水平衡各参数的特点及山区的水资源... 乌鲁木齐河位于新疆内陆干旱区,是研究天山北坡河流径流形成及水资源的实验性流域,为乌鲁木齐市主要水源供应地,其研究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本文通过对其山区降水、蒸发、径流的水平衡研究,分析了水平衡各参数的特点及山区的水资源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 平衡 分析 水资源 乌鲁木齐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