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据受体结构进行药物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嵇汝远 曾繁星 +2 位作者 唐赟 蒋华良 陈凯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9年第6期591-597,共7页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可区分为直接和间接药物设计方法。如果受体蛋白的三维结构已经阐明 ,便可根据与配体的作用位点而设计相应新药结构 ;如果受体的三维结构尚不知 ,则从与受体相作用的一系列配体以推测受体的作用位点。本文介绍本实验...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可区分为直接和间接药物设计方法。如果受体蛋白的三维结构已经阐明 ,便可根据与配体的作用位点而设计相应新药结构 ;如果受体的三维结构尚不知 ,则从与受体相作用的一系列配体以推测受体的作用位点。本文介绍本实验室应用这类方法试行设计新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药物设计 石杉碱甲 千金藤啶碱 羟甲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根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楼丽君 吕定量 +3 位作者 胡增仁 钟松阳 唐卫东 徐永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08-811,共4页
目的评价猕猴桃根提取物的体外、内抗肿瘤活性。方法猕猴桃根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采用传统的天然产物化学方法,猕猴桃根先用甲醇回流提取,然后用乙酸乙酯、氯仿、正丁醇萃取。不同组分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采用磺酰罗丹明B方... 目的评价猕猴桃根提取物的体外、内抗肿瘤活性。方法猕猴桃根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采用传统的天然产物化学方法,猕猴桃根先用甲醇回流提取,然后用乙酸乙酯、氯仿、正丁醇萃取。不同组分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采用磺酰罗丹明B方法;猕猴桃根的体内抗肿瘤作用采用小鼠肿瘤和人肿瘤裸小鼠移植瘤模型评价。结果氯仿提取物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最强,甲醇提取物次之。体内实验证实氯仿提取物有效地抑制小鼠肝癌模型和人肝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的生长,抑制率大概在38.0%。结论猕猴桃根提取物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其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极性较小的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根 抗肿瘤 中药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竺桂多酚提取物降血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陈亮 孙鹏 +4 位作者 王婷 徐娜 贾琦 李医明 陈凯先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9-235,共7页
目的研究天竺桂提取物中多酚的结构类型及降糖活性。方法运用HPLC及ESI-MS方法确定多酚的结构,利用噻唑蓝法测定细胞活力评价天竺桂提取物对棕榈酸或过氧化氢损伤的INS-1细胞的保护作用,利用db/db自发2型糖尿病小鼠观察天竺桂提取物对... 目的研究天竺桂提取物中多酚的结构类型及降糖活性。方法运用HPLC及ESI-MS方法确定多酚的结构,利用噻唑蓝法测定细胞活力评价天竺桂提取物对棕榈酸或过氧化氢损伤的INS-1细胞的保护作用,利用db/db自发2型糖尿病小鼠观察天竺桂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糖代谢的影响。结果天竺桂提取物中多酚主要为B-型多酚;提取物能剂量依赖地保护棕榈酸或过氧化氢诱导损伤的INS-1细胞,并且显著抑制过氧化氢引起的INS-1细胞内活性氧增加;200 mg/kg剂量给药4周后降低了db/db小鼠空腹血糖,改善了口服糖耐量,显著增加了胰岛素耐量。结论天竺桂多酚为B-型多酚,具有一定的降糖活性,其机制可能为减少胰岛β细胞活性氧水平,抵抗氧化应激对β细胞的损伤,从而保护胰岛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竺桂 多酚 INS-1胰岛β细胞 DB DB 2型糖尿病小鼠 抗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喹莫特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沈敬山 李剑峰 +5 位作者 李卉君 严铁马 雷厉军 嵇汝运 王桂莉 杨直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9-252,共4页
在对咪喹莫特的合成方法综述的基础上 ,以 4 羟基 2 (1H) 喹啉酮为原料经硝化、氯代、胺取代、还原、环合、胺取代共六步反应合成了咪喹莫特。该过程适合于大规模操作。在以苄胺取代化合物Ⅴ的 4 位氯原子时 ,如以DMF为溶剂 ,则所得... 在对咪喹莫特的合成方法综述的基础上 ,以 4 羟基 2 (1H) 喹啉酮为原料经硝化、氯代、胺取代、还原、环合、胺取代共六步反应合成了咪喹莫特。该过程适合于大规模操作。在以苄胺取代化合物Ⅴ的 4 位氯原子时 ,如以DMF为溶剂 ,则所得化合物不是Ⅶ而是Ⅷ。同样 ,以氨的DMF溶液与Ⅴ反应时也得到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羟基-2(1H)-喹啉酮 咪喹莫特 白细胞介素激动剂 合成 咪唑并喹啉胺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Grid:一种大规模药物虚拟筛选网格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祖华 张军 +1 位作者 王永剑 于坤千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312-314,323,共4页
化合物活性筛选是创新药物研究的起点和具有决定意义的步骤,利用网格计算技术进行药物虚拟筛选能够极大提高药物筛选的有效性,同时可以大量减少新药研制的成本和时间。新药研发网格DDGrid是中国国家网格CNGrid的重要支持项目,通过实施... 化合物活性筛选是创新药物研究的起点和具有决定意义的步骤,利用网格计算技术进行药物虚拟筛选能够极大提高药物筛选的有效性,同时可以大量减少新药研制的成本和时间。新药研发网格DDGrid是中国国家网格CNGrid的重要支持项目,通过实施主从模式架构并在网格资源监控中使用适配器模式,DDGrid可以对超过10万规模的化合物分子数据库进行虚拟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发现 虚拟筛选 网格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发现网格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文举 陈曙东 +2 位作者 刘了 马范援 沈建华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59-261,共3页
讨论了药物发现网格(DDGrid)设计与实现,药物发现网格聚集和利用因特网上异构的地理位置不同的资源为药物设计提供了巨大计算能力。分析了药物发现网格体系结构和实现关键技术,以及对功能模块的描述,并通过实验对系统进行了测试以及任... 讨论了药物发现网格(DDGrid)设计与实现,药物发现网格聚集和利用因特网上异构的地理位置不同的资源为药物设计提供了巨大计算能力。分析了药物发现网格体系结构和实现关键技术,以及对功能模块的描述,并通过实验对系统进行了测试以及任务调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计算 药物发现 任务调度 对等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技术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应用
7
作者 杜雪锋 张文举 +2 位作者 刘了 马范援 沈建华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56-258,共3页
讨论了网格技术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应用,药物研发不仅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还需要一个信息交互集成的环境,使得研发过程各个方面的人员都能参与进来。介绍了药物研发的特征,着重分析了在网格环境下药物研发的操作模型,设计了网格的分层架构... 讨论了网格技术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应用,药物研发不仅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还需要一个信息交互集成的环境,使得研发过程各个方面的人员都能参与进来。介绍了药物研发的特征,着重分析了在网格环境下药物研发的操作模型,设计了网格的分层架构,并讨论了药物研发网格的实现,最后,通过在该网格环境下和传统的集群环境下进行的一组对比实验,对该网格平台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计算 虚拟筛选 药物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月龄雌性大鼠下丘脑内源性阿片肽含量及其mRNA水平变化的研究
8
作者 廖柏松 张伯讷 朱兴族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5-248,共4页
本文应用分子生物学和放射免疫测定方法,观察了老年前期雌性大鼠下丘脑、垂体和血浆中内阿片肽含量及下丘脑内阿片肽基因表达的变化.与5月龄青年大鼠比较,18月龄雌性大鼠下丘脑和血浆β-EP、L-ENK、Dy-nA含量减少,垂体β-EP、L-... 本文应用分子生物学和放射免疫测定方法,观察了老年前期雌性大鼠下丘脑、垂体和血浆中内阿片肽含量及下丘脑内阿片肽基因表达的变化.与5月龄青年大鼠比较,18月龄雌性大鼠下丘脑和血浆β-EP、L-ENK、Dy-nA含量减少,垂体β-EP、L-ENK含量升高,DynA含量降低(P<0.05~0.01).下丘脑POMC基因和proenkepbalin基因mRNA水平明显低于青年大鼠(P<0.05).结果提示,老年前期雌性大鼠下丘脑内阿片肽合成能力减退,衰老对下丘脑和垂体内阿片肽调节机制的影响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内源性阿片肽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瘾行为消退性学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文涛 王维胜 +1 位作者 何玲 刘景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1-745,共5页
药物成瘾被认为是一种异常的学习记忆,主要特征表现为强迫性用药和易复发;其中高复吸率一直是药物成瘾研究和治疗的难题,消退性学习可以明显增加成瘾动物的戒断时间。因此,深入研究消退性学习的机制成为神经科学家关注的重点,消退性学... 药物成瘾被认为是一种异常的学习记忆,主要特征表现为强迫性用药和易复发;其中高复吸率一直是药物成瘾研究和治疗的难题,消退性学习可以明显增加成瘾动物的戒断时间。因此,深入研究消退性学习的机制成为神经科学家关注的重点,消退性学习被认为是形成了一种新的抑制性记忆。该文主要就消退性学习可能涉及的核团以及谷氨酸受体和表观遗传学机制在消退学习研究中的主要发现作了简单的综述;另外还对以消退性学习为原理的暴露疗法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成瘾 消退性学习 杏仁核基底旁侧核 前额皮层下边缘区 谷氨酸受体 表观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A型受体转运的胞内调节机制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建兴 王维胜 +1 位作者 季晖 刘景根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187,共6页
γ-氨基丁酸(GABA)能中间神经元是中枢神经系统内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突触前释放源,GABA能神经元控制整个神经网络。介导GABA能神经元中枢效应的受体至少包括GABAA型和GABAB型两大类,前者属于受体门控通道超家族成员,后者属G蛋白连接... γ-氨基丁酸(GABA)能中间神经元是中枢神经系统内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突触前释放源,GABA能神经元控制整个神经网络。介导GABA能神经元中枢效应的受体至少包括GABAA型和GABAB型两大类,前者属于受体门控通道超家族成员,后者属G蛋白连接受体超家族成员;介导动物大脑中大多数快速型突触抑制的主要是GABAA型受体。本文归纳了近年来对GABAA型受体转运胞内调节分子机制的研究工作,讨论了受体翻译后修饰、辅助蛋白、骨架蛋白和酶体等分子在该转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对GABAA型受体转运失调在相关神经精神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A受体 受体转运 睡眠障碍 癫痫 药物滥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分子剖面特性的计算机图形表达
11
作者 马瑾雯 张吉庆 陈凯先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7-51,共5页
将理论化学与计算机图形学相结合,分析药物分子剖面的势场分布特性。将理论化学计算所得数据,形成空间分布,经过投影,坐标计算,投影点追踪,系统的搜索,在计算机上绘出其势场特性分布图形。并用PASCAL语言形成一实用性强,... 将理论化学与计算机图形学相结合,分析药物分子剖面的势场分布特性。将理论化学计算所得数据,形成空间分布,经过投影,坐标计算,投影点追踪,系统的搜索,在计算机上绘出其势场特性分布图形。并用PASCAL语言形成一实用性强,功能完善的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索 势场 分子剖面 药物设计 计算机图形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抗诱发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体外细胞因子释放实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尉骁璐 孙建华 宫丽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85-1189,共5页
单克隆抗体引发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具有发病迅速、危害严重、难以预测和控制等特点。近年来,建立可靠的体内动物模型和体外细胞因子释放实验(CRA)预测CRS的发生成为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研究热点。该文着重从CRA的适用对象、方法... 单克隆抗体引发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具有发病迅速、危害严重、难以预测和控制等特点。近年来,建立可靠的体内动物模型和体外细胞因子释放实验(CRA)预测CRS的发生成为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研究热点。该文着重从CRA的适用对象、方法设计考虑因素、方法优化等方面进行综述,为CRA预测平台的优化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TGN1412 体外细胞因子释放实验 最低预期生物效应剂量 临床前安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参中环烯醚萜甙和苯丙素甙对LTB_4产生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被引量:53
13
作者 李医明 曾华武 +3 位作者 贺祥 姜远英 蒋山好 朱大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01-303,共3页
目的:探讨玄参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关系。方法:应用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和正、反相硅胶等层析方法,摸索多种溶剂系统对玄参中含量高的水溶性成分进行分离,应用化学和光谱方法鉴定结构。观察分离得到的主要单体成分对大鼠腹腔中性白... 目的:探讨玄参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关系。方法:应用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和正、反相硅胶等层析方法,摸索多种溶剂系统对玄参中含量高的水溶性成分进行分离,应用化学和光谱方法鉴定结构。观察分离得到的主要单体成分对大鼠腹腔中性白细胞中花生四烯酸(AA)代谢产物白三烯B4(LTB4)的影响,及对阈剂量的二磷酸腺苷,AA和20nmol/L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结果:共分得11种玄参水溶性成分,发现它们属于环烯醚萜甙和苯丙素甙类型。药理实验中苯丙素甙XS-8,XS-10在0.5mmol/L时对LTB4产生较强抑制作用;环烯醚萜甙XS-6,XS-7在相同条件下作用较弱。苯丙素甙和环烯醚萜甙在0.5mmol/L时,对体外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但苯丙素甙的作用强于环烯醚萜甙。结论:玄参中的苯丙素甙和环烯醚萜甙成分与玄参的抗炎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 环烯醚萜甙 苯丙素甙 血小板聚集 LTB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及丹贝异黄酮对乳腺癌、子宫癌和卵巢癌癌细胞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20
14
作者 徐德平 江汉湖 +1 位作者 汤涛 肖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9-72,共4页
用分离纯化的大豆和丹贝异黄酮的5个单位Genistein.Daidzein. Glycitein. Genistin . Daidzin分别作用于乳腺癌MCF-7细胞株、子宫癌Hela细胞株和卵巢癌HO-8910细胞株,研究各单位对各种癌细胞株的抑制率和IC_(50)值。结果Genistein在1... 用分离纯化的大豆和丹贝异黄酮的5个单位Genistein.Daidzein. Glycitein. Genistin . Daidzin分别作用于乳腺癌MCF-7细胞株、子宫癌Hela细胞株和卵巢癌HO-8910细胞株,研究各单位对各种癌细胞株的抑制率和IC_(50)值。结果Genistein在1.00E-04(mol/L)时对乳腺癌MCF-7细胞株抑制率为63%;IC_(50)=8.47E-05,对子宫癌Hela细胞株的抑制率为58.04%;IC_(50)IC50=9.45E-05,对卵巢癌HO-8910细胞株的抑制率为67.70%;IC_(50)=8.87E-05,Daidzein在1.00E-04(mol/L)浓度时对卵巢癌HO-8901细胞株的抑制率为67.70%;IC_(50)=2.62E-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黄酮 癌细胞 抑制效应 大豆 防癌 乳腺癌 子宫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片成瘾的细胞分子机制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晓岚 刘景根 池志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01-904,共4页
成瘾正由于逐渐成为导致死亡、病态、生育率降低的主要原因而受到重视。临床和社会对解决成瘾性问题的迫切需求,促进了成瘾研究的发展。阿片是引起成瘾的主要滥用药物,本文回顾了近30年来阿片成瘾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从细胞分子水平,明... 成瘾正由于逐渐成为导致死亡、病态、生育率降低的主要原因而受到重视。临床和社会对解决成瘾性问题的迫切需求,促进了成瘾研究的发展。阿片是引起成瘾的主要滥用药物,本文回顾了近30年来阿片成瘾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从细胞分子水平,明确了各种主要成瘾药物作用的最初靶点,阐述了cAMP通路在阿片耐受依赖中的作用及VTANAc这一主要的奖赏环路在成瘾过程中发生的分子细胞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 成瘾 分子细胞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基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抑制剂 被引量:12
16
作者 卢大用 陈恩鸿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48-48,共1页
自由基(Freeradicals)作为活性生物体产生的一类特殊的小分子基团,它们可能与正常的生物大分子,膜,组织产生氧化等作用,对上述生物系统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这一过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生理过程,对这一生理过程的研... 自由基(Freeradicals)作为活性生物体产生的一类特殊的小分子基团,它们可能与正常的生物大分子,膜,组织产生氧化等作用,对上述生物系统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这一过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生理过程,对这一生理过程的研究和探讨对揭示生物体的生命过程是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 生物体 功能 抑制剂 抗自由基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及其治疗前景 被引量:12
17
作者 庄书斐 叶其壮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8-132,共5页
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众多肿瘤血管生成生长因子和抑制因子参与了对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因此 ,研究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分子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机制 ,及其对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 ,来达到控制肿瘤血管生长... 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众多肿瘤血管生成生长因子和抑制因子参与了对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因此 ,研究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分子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机制 ,及其对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 ,来达到控制肿瘤血管生长和转移的目的 ,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途径。该文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及其治疗前景的研究作一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成 分子机制 VEGF 治疗 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三尖杉酯碱对白血病细胞分化和肿瘤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卢大用 胥彬 +5 位作者 曹静懿 袁兆康 张树东 沈丽瑛 池俊 周佩琴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75-177,共3页
为研究高三尖杉酯碱(Hom)对白血病细胞分化和肿瘤转移的影响.采用四氮唑蓝法检测HL-60细胞的分化及测定游离磷含量观测肿瘤细胞Na+-K+-ATP酶和Mg++-ATP酶活性.肿瘤转移模型采用小鼠皮下接种Lewis肺... 为研究高三尖杉酯碱(Hom)对白血病细胞分化和肿瘤转移的影响.采用四氮唑蓝法检测HL-60细胞的分化及测定游离磷含量观测肿瘤细胞Na+-K+-ATP酶和Mg++-ATP酶活性.肿瘤转移模型采用小鼠皮下接种Lewis肺癌观测肺转移灶数和小鼠足跖接种P388白血病细胞观察动物生存期,且用γ射线测定法评价125I-纤维蛋白原与肿瘤细胞的结合能力.结果显示Hom1.5~4.5μg/L能诱导HL-60细胞分化,Hom0.1μmol/L24h对Friend白血病细胞Na+-K+-ATP酶活性抑制,对Mg++-ATP酶活性无影响,Hom0.5~1.5mg·kg-1/d剂量下能抑制Lewis癌肺转移和P388白血病细胞淋巴道转移,以及Hom2~10mg/L抑制纤维蛋白原与癌细胞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三尖杉酯碱 抗癌药 细胞分化 肿瘤转移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叶连翘对PC12细胞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戴晓鸣 孙蓉 +1 位作者 武栋栋 吴玉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研究贯叶连翘对PC12细胞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离体培养的PC12细胞,用NaCN加缺糖造成拟缺血损伤模型,噻唑蓝(MTT)、LDH活力测定、细胞内肌酸激酶(CK)活力测定、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跨膜电位。结果:... 目的:研究贯叶连翘对PC12细胞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离体培养的PC12细胞,用NaCN加缺糖造成拟缺血损伤模型,噻唑蓝(MTT)、LDH活力测定、细胞内肌酸激酶(CK)活力测定、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跨膜电位。结果:在10^-7~10^-5mol·L^-1范围内,贯叶连翘浓度依赖地增加MTT比色值,降低缺血性损伤所致培养介质内LDH的释放,增加细胞内CK活力。贯叶连翘还可剂量相关性地降低PC12细胞的凋亡百分率和稳定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结论:贯叶连翘对PC12细胞缺血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细胞内CK活力和稳定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而抑制缺血性损伤诱导的PC12细胞的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叶连翘 PC12细胞 缺血性损伤 线粒体跨膜电位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模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金波 施海明 +6 位作者 罗心平 沈伟 黄成磊 刘兴党 王逸平 张光明 刘从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44-1245,1248,共3页
目的:建立扩张型心肌病(DCM)兔经冠状动脉途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NNCs)移植模型,并初步探讨其可行性。方法:雄性新西兰兔经耳缘静脉注射盐酸阿霉素建立DCM模型,将存活兔随机分为冠脉移植组(n=10)和对照组(n=10),移植前测定对照组血... 目的:建立扩张型心肌病(DCM)兔经冠状动脉途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NNCs)移植模型,并初步探讨其可行性。方法:雄性新西兰兔经耳缘静脉注射盐酸阿霉素建立DCM模型,将存活兔随机分为冠脉移植组(n=10)和对照组(n=10),移植前测定对照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作为基线资料,分离自体BMNNCs,[99mTc]-MI-BI标记,分别通过冠状动脉(冠脉移植组)和耳缘静脉(对照组)输注,心肌灌注显像间接评价BMNNCs在心肌组织中的生物学分布;术后4周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价心功能的改变。结果:[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提示冠脉移植组BMNNCs更容易在心肌组织中富集,对照组植入细胞主要分布在肝组织内;与耳缘静脉输注比较,冠脉移植组心功能改善更为显著(P<0.01)。结论:DCM兔经冠脉途径自体BMNNCs移植利于植入细胞在心肌组织中富集,提高移植效率,为干细胞的基础研究提供理想的移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充血性 模型 动物 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