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长抑素与乙肝表面抗原融合基因重组痘苗病毒的构建及其表达 被引量:21
1
作者 徐文忠 杜念兴 +1 位作者 李光地 汪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74-80,共7页
将生长抑素(ss)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融合基因(ss/HBs)克隆到痘苗病毒表达质粒pGJP-5中,通过与痘苗病毒天坛株体内重组和蚀斑挑选技术获得融合基因的重组病毒,它保持痘苗病毒原有的感染性,并能表达出 ss 和 HBsAg 产物.表达产物呈表面... 将生长抑素(ss)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融合基因(ss/HBs)克隆到痘苗病毒表达质粒pGJP-5中,通过与痘苗病毒天坛株体内重组和蚀斑挑选技术获得融合基因的重组病毒,它保持痘苗病毒原有的感染性,并能表达出 ss 和 HBsAg 产物.表达产物呈表面带 ss 决定簇的 HBsAg 杂合颗粒,并分泌到感染细胞之培养液中.杂合颗粒的大小和密度与报道的 HBsAg 颗粒相似。本文还对该重组痘苗病毒可能作为 ss 活载体苗的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制素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痘苗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基因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融合体质粒(pUC12-ss/HBs)的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文忠 杜念兴 +1 位作者 李光地 汪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3-88,共6页
为了将生长抑索(Somatostatin,ss)基因融合到乙肝表面抗原(HBsAg 或 HBs)基因 C 末端 Acc Ⅰ 位点(aa223位置),先将质粒 pWR13-HBs/4的多接头区 Sal Ⅰ位点消除,因为它也可被 AccⅠ酶切。在AccⅠ位点加入 Bgl Ⅱ接头,用 Sac Ⅰ和 Bg Ⅱ... 为了将生长抑索(Somatostatin,ss)基因融合到乙肝表面抗原(HBsAg 或 HBs)基因 C 末端 Acc Ⅰ 位点(aa223位置),先将质粒 pWR13-HBs/4的多接头区 Sal Ⅰ位点消除,因为它也可被 AccⅠ酶切。在AccⅠ位点加入 Bgl Ⅱ接头,用 Sac Ⅰ和 Bg Ⅱ切下 HBs 基因片段(700bp),并将其插入到 pUC12-ss/2中 ss 基因N 末端 Sac Ⅰ和 BamH Ⅰ位置.获得基因融合体质粒 pUC12-ss/HBs。经 DNA 序列分析,两基因融合处的阅读框架正确,且 HBs 基因的起始密码 ATG 和 ss 基因全序列都得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基因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肌失神经后胰岛素受体特性的改变
3
作者 姜新建 范振华 +3 位作者 屠丹云 朱向权 徐明华 张新堂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1期22-24,共3页
采用健康成年鸡的自身对照实验,研究鸡的前背阔肌(ALD)和后背阔肌(PLD)失神经后胰岛素受体的改变。结果:失神经4周后,鸡前背阔肌失神经4周后其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的高亲合位点的解离常数(kd)减小(2.6±0.2vs,1.3±0.1nM,p<0.0... 采用健康成年鸡的自身对照实验,研究鸡的前背阔肌(ALD)和后背阔肌(PLD)失神经后胰岛素受体的改变。结果:失神经4周后,鸡前背阔肌失神经4周后其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的高亲合位点的解离常数(kd)减小(2.6±0.2vs,1.3±0.1nM,p<0.05),结合容量(Bc)减少(295±34vs,181±17fmol/mg膜蛋白),最大结合力(Bmax)增加(1878±142vs,2361±182cpm,P<0.05)。与此相反,后背阔肌的kd增大(2.5±0.4vs,7.2±0.7nM),Bc增加(154±24vs,249±43 fmol/mg膜蛋白),Bmax减少(1271±178vs,822±153cpm)。ALD和PLD的胰岛素受体的这种相反改变可能与失神经后ALD肥大和PLD萎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神经 骨骼肌 胰岛素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