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丁质缝合线体内吸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侯春林 盛志坚 +2 位作者 卢建熙 曹梅讯 吴清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52-453,共2页
几丁质缝线和肠线分别植入体内,观察二者在体内组织反应和吸收速度。结果显示:几丁质缝线在植入2周后开始降解,3月后完全吸收,其降解速度明显快于肠线,且组织反应小,是一种新型的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可吸收性外科缝合线。
关键词 几丁质 外科缝线 肠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蠊翅小卷蛾内生殖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樊永亮 师光禄 李连昌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4期321-323,共3页
本文报道了为害枣树的重要害虫之一——枣蠊翅小卷蛾又名枣粘虫的内生殖系统。对雌、雄两性的内生殖器作了仔细的形态观察。雄性内生殖器包括1个辜丸,2条输精管、1对贮精囊、复射精管、单射精管及附腺。雄性外生殖器包括阳具和抱握器。... 本文报道了为害枣树的重要害虫之一——枣蠊翅小卷蛾又名枣粘虫的内生殖系统。对雌、雄两性的内生殖器作了仔细的形态观察。雄性内生殖器包括1个辜丸,2条输精管、1对贮精囊、复射精管、单射精管及附腺。雄性外生殖器包括阳具和抱握器。雌性内生殖系统包括1对卵巢、两根侧输卵管和1条中输卵管、授精囊及附腺。雌性外生殖器包括交配囊、产卵器及附属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蠊翅小卷蛾 生殖系统 枣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类毒理学试验及其评价 被引量:33
3
作者 杨贤强 贾之慎 +3 位作者 沈生荣 刘明哲 曹明富 黄品篯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23-29,共7页
本文对高纯度(含量大于90%)茶多酚类(TP)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蓄积性试验和致突变试验,并对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作了评价.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为小鼠口服LD_(30)=2496±326mg/kg.蓄积性试验表明,有中等蓄积性.Ames试验,骨髓PCE... 本文对高纯度(含量大于90%)茶多酚类(TP)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蓄积性试验和致突变试验,并对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作了评价.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为小鼠口服LD_(30)=2496±326mg/kg.蓄积性试验表明,有中等蓄积性.Ames试验,骨髓PCE微核率的测定,骨髓细胞SCE的测定,果蝇SLRL诱变性试验等遗传毒理试验均为阴性.以0.1%浓度饲喂小白鼠六周后,小鼠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白细胞数、体重、肝重、胸腺和脾脏的细胞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雌雄小鼠均无显著差异.肝、脾、胸腺等器官体重比与对照组比较也无显著差异.慢性毒性试验表明,饲料中TP含量为0.1%时。对果蝇寿命无不良影响.试验表明,TP作为食品添加剂是较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类 毒性 试验 致突变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膝下器中感觉细胞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1
4
作者 岳巧云 林育真 《华东昆虫学报》 1998年第1期55-60,共6页
东亚飞蝗膝下器由具橛感器组成,每一具橛感器主要由三类细胞组成,即:感觉细胞、感橛细胞和冠细胞。感觉细胞位于最近端,细胞核圆且大,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线粒体、高尔基体、多泡小体等细胞器。感觉细胞向近端发出轴突进入中枢神经... 东亚飞蝗膝下器由具橛感器组成,每一具橛感器主要由三类细胞组成,即:感觉细胞、感橛细胞和冠细胞。感觉细胞位于最近端,细胞核圆且大,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线粒体、高尔基体、多泡小体等细胞器。感觉细胞向近端发出轴突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向远端发出树突。树突内含有大量的线粒体、纵行微管,树突内最复杂的结构当属纤毛根,从近端到远端依次由远端基体、近端基体、主纤毛根和纤毛小根组成。树突顶端,由远端基体发出一条感觉纤毛,纤毛具有典型的“9+0”结构。主纤毛根和纤毛小根具有明暗相间横纹结构,两横纹间的间隔距离约为65nm。感觉纤毛穿过由感橛细胞形成的感橛空隙,末端进入一高电子密度的顶端细胞外结构——帽。感橛细胞内最明显的特征为具有感橛,感橛细胞围绕着远端树突和感觉纤毛部分,冠细胞紧密地包围着感橛细胞和帽。东亚飞蝗膝下器中同时含有一或两个感觉细胞的具橛感器,这在以往研究报道中是较为少见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以后对此器官的生理功能研究提供形态学的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器 树突 高尔基体 感觉 东亚飞蝗 微管 线粒体 纤毛 横纹 基础材料
全文增补中
用多克隆激活剂代替福氏佐剂增强小鼠产生单克隆抗体
5
作者 朱淮民 瞿逢伊 刘维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76-377,共2页
用福氏佐剂免疫动物往往导致注射部位无菌性炎症或溃疡,而许多抗原来源困难或提取不易,难以对动物形成有效的免疫刺激。近年来发展的许多方法克服了以上的不足,如在培养的脾细胞中加入抗原的体外免疫法,以及脾内注射免疫法。
关键词 多克隆激活剂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角蚜小蜂对松突圆蚧的控制效能及其稳定作用的评估 被引量:19
6
作者 谢国林 潘务耀 +2 位作者 唐子颖 丁德诚 连俊和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5-144,共10页
从日本冲绳引入的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CoccobiusazumaiTachikawa是1989年在惠东县首批释放定居成功的。经五年系统研究表明,花角蚜小蜂释放一年后,在中心区50m以内最高寄生率达55.8%~64.2%,雌蚧密度由每针束3.14头下降为0.64... 从日本冲绳引入的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CoccobiusazumaiTachikawa是1989年在惠东县首批释放定居成功的。经五年系统研究表明,花角蚜小蜂释放一年后,在中心区50m以内最高寄生率达55.8%~64.2%,雌蚧密度由每针束3.14头下降为0.64头;二年后控制松突圆蚧的有效半径增至300m左右,寄生率稳定在20.8%~32.9%,每针束雌蚧密度保持在0.6头左右,二者处于低密度的平衡状态。未放蜂对照区的雌蚧密度则由每针束3.40头上升到4.22头,高出放蜂区5~10倍。此外本报告还对花角蚜小蜂的扩散速度、种间竞争能力和数量稳定水平作了探讨和分析,得出瘦柄花翅蚜小蜂Mariettacarnesi(Howard)在花角蚜小峰释放区内的重寄生率仅为3.1%~5.3%,对花用蚜小蜂的控制效能没有影响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突圆蚧 花角蚜小蜂 控制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云金杆菌δ-内毒素基因(Bt)导入苹果 被引量:8
7
作者 程家胜 田颖川 +4 位作者 孟秀美 李文谷 刘旭锋 张景亭 莽克强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78-81,共4页
应用携带改造过的长约1.8kb抗虫基因Bt的农杆菌LBA404对苹果品种绿袖、金矮生和长富2号的叶片外植体通过真空渗入接种、共培养和在含50mg/L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筛选70d,获得对卡那霉素具抗性、存活并产生愈伤组织的外植体为16.7%~... 应用携带改造过的长约1.8kb抗虫基因Bt的农杆菌LBA404对苹果品种绿袖、金矮生和长富2号的叶片外植体通过真空渗入接种、共培养和在含50mg/L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筛选70d,获得对卡那霉素具抗性、存活并产生愈伤组织的外植体为16.7%~373%,其中18.7%~92.9%的外植体经噻重氮苯基脲(TDZ)诱导后,即产生不定芽和形成试管绿苗营养系,营养系经过多聚酶链反应(PCR)测定表明.约有50%以上的营养系具阳性反应,证明Bt基因已被导入苹果。但是,以苹小卷叶蛾幼虫进行虫试检测,抗虫性尚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BT基因 农杆菌 基因导入 苹小卷叶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