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蜜环菌发酵液及其菌丝体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罗影子
黄明进
+5 位作者
沈寿茂
苏明智
于丹丹
郭跃伟
覃玉强
张光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7期1183-1190,1162,共9页
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是药用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营养生长阶段的共生真菌。为研究蜜环菌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本实验综合运用MCI树脂、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及半制备RP-HPLC等色谱分离技术对蜜环菌发酵液及其菌丝体...
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是药用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营养生长阶段的共生真菌。为研究蜜环菌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本实验综合运用MCI树脂、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及半制备RP-HPLC等色谱分离技术对蜜环菌发酵液及其菌丝体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系统分离,得到26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十四烷酸(1)、α-亚麻酸(2)、油酸(3)、亚油酸(4)、亚油酸乙酯(5)、8(R),11(S)-二羟基-9 Z,12 Z-十八烷二烯酸(6)、2-油酰甘油(7)、1-亚油酸甘油酯(8)、二羟丙基-油酸(9)、亚油酸甲酯(10)、甘油1,3-二亚油酸酯(11)、(5 Z,9 Z)-17-甲基-非十七烯酸-5,9-二酯(12)、(2 S)-α-(9′Z,12′Z,15′Z)-十八碳三烯酸(13)、麦角甾醇(14)、(22 E,24 S)-5α,8α-环二氧-6,22-麦角甾二烯-3β醇(15)、对羟基苄基乙基醚(16)、尿嘧啶(17)、环D-脯氨酸-D-异亮氨酸(18)、环D-脯氨酸-D-亮氨酸(19)、环D-脯氨酸-D-苯丙氨酸(20)、脯氨酸(21)、环D-脯氨酸-L-缬氨酸(22)、环D-脯氨酸-D-缬氨酸(23)、4-(2-羟乙基)-5-甲基噁唑(24)、环丙氨酸-缬氨酸(25)、环丙氨酸-脯氨酸(26)。其中,化合物5~13、16和18~26是首次从蜜环菌中分离获得。体外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14和15对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环菌
菌丝体
化学成分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南海豆荚软珊瑚Lobophytum sp.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2
作者
孙曼曼
曾艳波
+3 位作者
许含
姚励功
郭跃伟
苏明智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9-197,共9页
对采集自中国南海的豆荚软珊瑚Lobophytum sp.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对1H NMR、13C NMR等波谱数据分析并对比相关参考文献数据,确定了化合物的结...
对采集自中国南海的豆荚软珊瑚Lobophytum sp.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对1H NMR、13C NMR等波谱数据分析并对比相关参考文献数据,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从豆荚软珊瑚Lobophytum sp.中共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包括9个二萜类化合物:(+)-(7R,8R)-epoxy-7,8-dihydrocembrene C(1)、(1R,2E,4R,7E,11E)-cembra-2,7,11-triene-4-ol(2)、(-)-(2R,7R,8R)-sarcophytoxide(3)、entsarcophine(4)、sarcotenusene C(5)、(7S,8S)-epoxy-1,3,11-cembratrien-16-oic methyl ester(6)、sarcophytonin B(7)、sarcoconvolutum D(8)、laevigatol A(9);3个甾体类化合物:菜油甾醇(10)、(24S)-24-甲基胆甾醇(11)、柳珊瑚甾醇(12)。化合物8为首次从豆荚软珊瑚Lobophytum sp.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5、7、10对鱼类致病菌美人鱼发光杆菌FP2244、耐土霉素的副乳房链球菌SPOF3K,以及人类致病菌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均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珊瑚
Lobophytum
sp.
二萜
甾体
抗菌活性
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整合荧光成像和化疗的有机小分子诊疗探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常通航
程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9-81,共13页
将诊断与治疗功能结合为一体是当前应对癌症的一种新兴策略.诊疗一体化作为一种潜在的新型医学诊治方式,在快速获得体内信息、改善生物分布、减少剂量和降低毒副作用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荧光成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近年来近红...
将诊断与治疗功能结合为一体是当前应对癌症的一种新兴策略.诊疗一体化作为一种潜在的新型医学诊治方式,在快速获得体内信息、改善生物分布、减少剂量和降低毒副作用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荧光成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近年来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在活体成像方面具有较好的穿透深度和成像分辨率.本文综合评述了部分整合荧光成像和化疗的有机单分子诊疗试剂的相关研究,并对诊疗一体化探针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疗一体化探针
近红外荧光成像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蜜环菌发酵液及其菌丝体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罗影子
黄明进
沈寿茂
苏明智
于丹丹
郭跃伟
覃玉强
张光文
机构
贵州大学农学院
贵州大学石斛
研究院
贵州省药用植物繁育与种植重点(工程)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
药物
研究
所新药
研究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
环
渤海
(
烟台
)
药物
高等研究院
贵州创禾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贵州乌蒙腾菌业有限公司
出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7期1183-1190,1162,共9页
基金
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发展项目(黔财农[2019]175号,[2020]101号,[2021]145号)
贵州创禾源中药产业创新发展项目(创禾源科技合同[2021]001号)。
文摘
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是药用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营养生长阶段的共生真菌。为研究蜜环菌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本实验综合运用MCI树脂、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及半制备RP-HPLC等色谱分离技术对蜜环菌发酵液及其菌丝体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系统分离,得到26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十四烷酸(1)、α-亚麻酸(2)、油酸(3)、亚油酸(4)、亚油酸乙酯(5)、8(R),11(S)-二羟基-9 Z,12 Z-十八烷二烯酸(6)、2-油酰甘油(7)、1-亚油酸甘油酯(8)、二羟丙基-油酸(9)、亚油酸甲酯(10)、甘油1,3-二亚油酸酯(11)、(5 Z,9 Z)-17-甲基-非十七烯酸-5,9-二酯(12)、(2 S)-α-(9′Z,12′Z,15′Z)-十八碳三烯酸(13)、麦角甾醇(14)、(22 E,24 S)-5α,8α-环二氧-6,22-麦角甾二烯-3β醇(15)、对羟基苄基乙基醚(16)、尿嘧啶(17)、环D-脯氨酸-D-异亮氨酸(18)、环D-脯氨酸-D-亮氨酸(19)、环D-脯氨酸-D-苯丙氨酸(20)、脯氨酸(21)、环D-脯氨酸-L-缬氨酸(22)、环D-脯氨酸-D-缬氨酸(23)、4-(2-羟乙基)-5-甲基噁唑(24)、环丙氨酸-缬氨酸(25)、环丙氨酸-脯氨酸(26)。其中,化合物5~13、16和18~26是首次从蜜环菌中分离获得。体外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14和15对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蜜环菌
菌丝体
化学成分
抗炎活性
Keywords
Armillaria mellea
mycelia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ti-inflammatory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南海豆荚软珊瑚Lobophytum sp.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2
作者
孙曼曼
曾艳波
许含
姚励功
郭跃伟
苏明智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烟台
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
中科
环
渤海
(
烟台
)
药物
高等研究院
海南省海洋生物资源功能性成分
研究
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烟台
大学药学院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9-19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9152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2804100)。
文摘
对采集自中国南海的豆荚软珊瑚Lobophytum sp.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对1H NMR、13C NMR等波谱数据分析并对比相关参考文献数据,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从豆荚软珊瑚Lobophytum sp.中共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包括9个二萜类化合物:(+)-(7R,8R)-epoxy-7,8-dihydrocembrene C(1)、(1R,2E,4R,7E,11E)-cembra-2,7,11-triene-4-ol(2)、(-)-(2R,7R,8R)-sarcophytoxide(3)、entsarcophine(4)、sarcotenusene C(5)、(7S,8S)-epoxy-1,3,11-cembratrien-16-oic methyl ester(6)、sarcophytonin B(7)、sarcoconvolutum D(8)、laevigatol A(9);3个甾体类化合物:菜油甾醇(10)、(24S)-24-甲基胆甾醇(11)、柳珊瑚甾醇(12)。化合物8为首次从豆荚软珊瑚Lobophytum sp.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5、7、10对鱼类致病菌美人鱼发光杆菌FP2244、耐土霉素的副乳房链球菌SPOF3K,以及人类致病菌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均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
关键词
软珊瑚
Lobophytum
sp.
二萜
甾体
抗菌活性
耐药菌
Keywords
soft coral
Lobophytum sp.
diterpenoid
steroi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drug-resistance bacteria
分类号
O629 [理学—有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整合荧光成像和化疗的有机小分子诊疗探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常通航
程震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
药物
研究
所分子影像中心
中科
环
渤海
(
烟台
)
药物
高等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9-81,共13页
基金
上海市科技重大项目资助。
文摘
将诊断与治疗功能结合为一体是当前应对癌症的一种新兴策略.诊疗一体化作为一种潜在的新型医学诊治方式,在快速获得体内信息、改善生物分布、减少剂量和降低毒副作用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荧光成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近年来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在活体成像方面具有较好的穿透深度和成像分辨率.本文综合评述了部分整合荧光成像和化疗的有机单分子诊疗试剂的相关研究,并对诊疗一体化探针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诊疗一体化探针
近红外荧光成像
化疗
Keywords
Theranostic probe
Near infrared fluorescence imaging
Chemotherapy
分类号
O625 [理学—有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蜜环菌发酵液及其菌丝体的化学成分研究
罗影子
黄明进
沈寿茂
苏明智
于丹丹
郭跃伟
覃玉强
张光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南海豆荚软珊瑚Lobophytum sp.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孙曼曼
曾艳波
许含
姚励功
郭跃伟
苏明智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整合荧光成像和化疗的有机小分子诊疗探针的研究进展
常通航
程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