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学习结合分子SMILES特征预测油品碳正离子生成焓性质
1
作者 詹志文 杨涛 +2 位作者 刘旭红 周余伟 周利平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3-624,共12页
碳正离子是油品加工等多种化学反应中的关键中间体,其热力学生成焓性质在计算反应焓变、反应能垒、反应速率常数和理解反应机理等方面至关重要。实验上制备和获取碳正离子非常困难,无法直接测量其生成焓性质。目前,主流的做法是通过基... 碳正离子是油品加工等多种化学反应中的关键中间体,其热力学生成焓性质在计算反应焓变、反应能垒、反应速率常数和理解反应机理等方面至关重要。实验上制备和获取碳正离子非常困难,无法直接测量其生成焓性质。目前,主流的做法是通过基团加和法估算,或者通过高精度量子化学方法计算。前者是经验性估算方法,计算快速但误差较大,后者通常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精准但计算量巨大。本研究提出一种利用机器学习结合分子SMILES特征进行碳正离子生成焓预测的新方法,实现了以较低计算成本快速准确地预测油品碳正离子的生成焓性质。构建了156个油品烃类碳正离子数据集,利用SMILES特征提取体系信息,考察并利用多个机器学习方法进行模型的训练和构建,获得一个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预测模型,其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决定系数R^(2)达到了0.957和0.966,同时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为2.21 kcal/mol。机器学习结合SMILES特征不仅为油品碳正离子的生成焓预测提供了一种高效实用的策略,还为相关反应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正离子 生成焓 机器学习 SMILES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VB-DMF疏水改性的Fe2N催化剂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研究
2
作者 殷富 瞿凡 +4 位作者 王飞 常强 魏宇学 张成华 孙松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3-671,共9页
Fe基催化剂是费托合成反应的常用催化剂,然而费托过程中的高水分压容易导致催化剂活性相氧化失活,因此及时将生成的水从催化剂表面移除,是防止活性相氧化、进而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的关键。本工作将疏水剂多孔聚二乙烯基苯与催化剂Fe_(2)... Fe基催化剂是费托合成反应的常用催化剂,然而费托过程中的高水分压容易导致催化剂活性相氧化失活,因此及时将生成的水从催化剂表面移除,是防止活性相氧化、进而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的关键。本工作将疏水剂多孔聚二乙烯基苯与催化剂Fe_(2)N物理混合,利用多孔聚二乙烯基苯的疏水性,加速了水的迁移过程。此策略有效平衡催化剂表面水分吸附与释放,减少水分对活性位点的占据,促进合成气高效转化。未添加多孔疏水剂的Fe_(2)N在费托反应中,CO转化率仅为34.8%,且反应后存在活性相被氧化的现象;而添加了多孔疏水剂的Fe_(2)N,其CO转化率高达80.2%,同时反应后并未观测到活性相被氧化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疏水性聚合物在优化催化剂微环境、提升反应效率及产物选择性方面具有优异效果,为合成气转化提供了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Fe_(2)N 疏水性 多孔聚二乙烯基苯 活性相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种法直接水热合成含磷ZSM-5分子筛及其芳构化性能研究
3
作者 曹健 郝坤 +5 位作者 邢梦姣 王飞 陶智超 杨勇 相宏伟 李永旺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94,共8页
费托合成油品向高辛烷值汽油转化的流化床体系中,水蒸气的存在极易导致ZSM-5分子筛发生不可逆的水热失活,而磷的引入能提高ZSM-5分子筛的水热稳定性。采用晶种法在无胺体系下直接水热合成了含磷ZSM-5分子筛(HS-P-Z5),并与常规浸渍法得... 费托合成油品向高辛烷值汽油转化的流化床体系中,水蒸气的存在极易导致ZSM-5分子筛发生不可逆的水热失活,而磷的引入能提高ZSM-5分子筛的水热稳定性。采用晶种法在无胺体系下直接水热合成了含磷ZSM-5分子筛(HS-P-Z5),并与常规浸渍法得到的含磷ZSM-5分子筛(IM-P-Z5)进行了对比。通过XRD、SEM和N2吸/脱附等对水热处理前后的ZSM-5分子筛进行了表征,通过水洗实验考察了磷元素的流失情况,并以1-辛烯为探针分子评价了ZSM-5分子筛的芳构化性能。结果表明,HS-P-Z5比IM-P-Z5具有更高强度的特征衍射峰、更多的微孔结构和酸量。水洗实验和NMR表征结果表明,HS-P-Z5具有更加稳定的磷铝结构,磷物种不易被洗掉,故其具有更好的水热稳定性,在水热处理后能够保留更多分子筛的微孔结构以及强酸位点。HS-P-Z5-ST(ST表示水热处理)具有最高的芳烃选择性,在反应时间730 min时,其芳烃选择性为23.1%,高于IMP-Z5-ST(18.4%)以及Z5-ST(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磷ZSM-5分子筛 晶种法 芳构化 水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取代的Pt/H-ZSM-12催化剂的合成及其正十二烷加氢异构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韩沅龙 侯瑞峰 +5 位作者 范立闯 董思洋 卢银花 陶智超 相宏伟 杨勇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2,共11页
在长链烷烃的加氢异构反应中,H-ZSM-12分子筛独特的孔道结构有利于多支链异构体的生成,但其较强的酸性加剧了裂解副反应的发生。以Fe同晶取代分子筛骨架中的Al,可以有效降低分子筛的酸强度。为了提高异构产物的选择性,采用水热法合成了F... 在长链烷烃的加氢异构反应中,H-ZSM-12分子筛独特的孔道结构有利于多支链异构体的生成,但其较强的酸性加剧了裂解副反应的发生。以Fe同晶取代分子筛骨架中的Al,可以有效降低分子筛的酸强度。为了提高异构产物的选择性,采用水热法合成了Fe取代度(以n(Fe):n(Al+Fe)计)分别为0%、50%和100%的Z12-Al、Z12-Al-Fe和Z12-Fe分子筛。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表征结果表明,Z12-Al-Fe和Z12-Fe中引入的Fe绝大多数以[FeO_(4)]的结构存在于分子筛骨架中。红外吸收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结果表明,H-Z12-Al-Fe和H-Z12-Fe骨架中的Fe与Si—OH结合形成了Si—OH—Fe键。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和吡啶红外(Py-IR)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分子筛中Fe含量的增加,其强酸位的酸强度逐渐降低,总Bronsted酸的数量明显减少。在分子筛载体上负载足量的金属Pt后,以正十二烷(n-C_(12))为模型化合物评价了双功能催化剂的加氢异构性能(反应压力为2.0 MPa,n(H_(2)):n(n-C_(12))为6.0)。结果表明,Pt/H-Z12-Fe上Bronsted酸强度的降低和酸性位数量的减少使其催化活性低于Pt/H-Z12-Al,但弱Bronsted酸性对裂解反应的抑制使其在90%左右的n-C_(12)转化率下获得了最高的总异构选择性(85.7%)和多支链异构体选择性(53.8%),比Pt/H-Z12-Al分别高出18.6%和9.7%。此外,Pt/H-Z12-Fe在120 h的连续反应中表现出了优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12分子筛 Bronsted酸调变 Fe同晶取代 正十二烷 加氢异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托合成详细产物分析方法及产物分布自动生成策略
5
作者 宋昆朋 高扬乐 +2 位作者 李莹 周利平 相宏伟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43,共13页
费托合成反应具有产物种类复杂、碳数分布广及收集流程长等特点,产物组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涉及多步且繁重的谱峰识别和数据处理工作,耗时耗力且极易产生人为误差。结合最新分析技术,设计并验证了一维色谱分析尾气、水相和油相低碳产物组... 费托合成反应具有产物种类复杂、碳数分布广及收集流程长等特点,产物组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涉及多步且繁重的谱峰识别和数据处理工作,耗时耗力且极易产生人为误差。结合最新分析技术,设计并验证了一维色谱分析尾气、水相和油相低碳产物组分,利用二维色谱配置反吹装置分析了油相和蜡相产物(C_(≤30))组分、高温模拟蒸馏分析蜡相产物(C_(31)~C_(100))组分,以及理论外推了C_(100+)产物组分的组合分析方法。借助Python语言的数据处理功能,提出了费托合成详细产物分析及数据自动处理策略,通过深入剖析产物谱峰数据特征,针对不同产物流股提出相应的定量计算方法,最终形成了高效准确的费托合成全产物分布自动处理方案。验证了各种操作条件下产物分布计算的准确性,发现在高链增长因子的费托合成反应条件(温度为275℃、压力为3 MPa、合成气空速为35 L/(g·h)及n(H_(2)):n(CO)=1)下,该方法可确定的产物的最高碳数达1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产物分布 色谱 模拟蒸馏 保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层沉积技术调控分子筛基催化剂研究进展
6
作者 魏丽 王树元 +3 位作者 闫梦霞 朱地 陶智超 徐丹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5-292,共8页
分子筛基催化剂在多相催化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但调控活性中心粒子的结构及其在分子筛上的空间位置仍比较困难,是科研界和工业界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原子层沉积(ALD)是一种先进的薄膜沉积技术,利用其自限制生长优势,可在原子级别... 分子筛基催化剂在多相催化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但调控活性中心粒子的结构及其在分子筛上的空间位置仍比较困难,是科研界和工业界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原子层沉积(ALD)是一种先进的薄膜沉积技术,利用其自限制生长优势,可在原子级别实现对金属粒子生长过程的精准调控。本工作综述了ALD技术在制备分子筛基催化剂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利用ALD技术控制活性位点在分子筛上的生长落位、修饰分子筛骨架结构以及选择性沉积膜调变分子筛表面结构。利用ALD技术设计和调控活性组分结构促进了分子筛基催化剂的发展,但由于分子筛孔道结构复杂且存在缺陷位,因此,ALD技术在分子筛基催化剂的设计调控及大规模应用方面仍具有挑战性,也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原子层沉积 催化剂 调控 选择性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酸强度HY分子筛对正己烷裂解机理影响的理论研究
7
作者 卫丽莎 王慧 +2 位作者 董奇 李永旺 相宏伟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2-62,共11页
能源需求增长与化石燃料枯竭促使重质原油的高效转化成为研究重点,烷烃裂解技术可将长链烷烃转化为短链烃产物,从而提升长链烷烃的经济价值。HY分子筛因具有比表面积较高和酸强度较适宜的优点,是目前常用的烷烃催化裂解催化剂之一,但HY... 能源需求增长与化石燃料枯竭促使重质原油的高效转化成为研究重点,烷烃裂解技术可将长链烷烃转化为短链烃产物,从而提升长链烷烃的经济价值。HY分子筛因具有比表面积较高和酸强度较适宜的优点,是目前常用的烷烃催化裂解催化剂之一,但HY分子筛酸强度对烷烃裂解机理影响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少。采用周期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以丙烷和正己烷为模型底物,研究了不同酸强度(Al取代结构分别为1Al取代、3Al取代和6Al取代,相应n(Si)/n(Al)分别为47、15和7)的HY分子筛对烷烃裂解机理的影响,并分析了正己烷中不同C—C键断裂的难易程度。结果表明,随着HY分子筛Bronsted酸强度增强,丙烷和正己烷质子化反应的表观吉布斯自由能垒降低,HY分子筛的烷烃裂解反应催化活性增强。正己烷中3种C—C键的断裂难度由易到难分别为C^(3)—C^(4)键、C^(2)—C^(3)键和C^(1)—C^(2)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分子筛 Br?nsted酸强度 正己烷 裂解机理 周期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托合成水的冷冻浓缩处理及能耗估算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国强 刘竞超 +3 位作者 耿春宇 李向阳 王缠和 高琳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8,共5页
为提高费托合成水中有机物浓度,降低废水处理量,以冷冻浓缩处理费托合成水,主要采用2种不同进料方式考察冷冻浓缩后的结果。一是以费托合成水作为进料直接浓缩,考察不同浓缩倍率时浓缩液组分和产水水质;二是以NaOH中和费托合成水至pH=6... 为提高费托合成水中有机物浓度,降低废水处理量,以冷冻浓缩处理费托合成水,主要采用2种不同进料方式考察冷冻浓缩后的结果。一是以费托合成水作为进料直接浓缩,考察不同浓缩倍率时浓缩液组分和产水水质;二是以NaOH中和费托合成水至pH=6—7,进行冷冻浓缩,考察浓缩倍率和产水水质。结果表明:冷冻浓缩可以对有机物和羧酸盐溶液进行浓缩,经浓缩分离后,产水中的含氧有机物和羧酸盐含量均大幅降低,产水品位较高,水质基本满足回用要求。通过对冷冻浓缩过程进行能耗估算,计算结果与文献值差别不大,浓缩倍率由3倍提高到6倍时,单位原料水的电功消耗增加,但由于获得更多产水,因而单位产水的能耗并未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浓缩 费托合成水 水处理 含氧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过硫酸盐处理费托合成水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贾梦磊 耿春宇 +1 位作者 高琳 李国强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1-85,共5页
以费托合成水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过硫酸盐热、碱活化体系中的COD脱除率变化情况,对影响降解反应过程的因素包括过硫酸钠投加量、反应温度、初始pH以及反应时间进行考察,并建立了COD脱除率与各影响因素的数学模型;为了进一步对反应过程... 以费托合成水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过硫酸盐热、碱活化体系中的COD脱除率变化情况,对影响降解反应过程的因素包括过硫酸钠投加量、反应温度、初始pH以及反应时间进行考察,并建立了COD脱除率与各影响因素的数学模型;为了进一步对反应过程进行研究,确定了反应体系中的活性物质为硫酸根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结果表明,过硫酸钠投加量为150 g/L,反应初始pH为2.34,反应温度70℃的反应速率常数是反应温度为40℃时的2.08倍,影响活化过硫酸钠处理费托合成水的COD脱除率的因素排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初始pH>过硫酸钠投加量。回归方程中,初始pH与反应时间交互作用极为显著,最优实验条件为:过硫酸钠投加量173.25 g/L,反应温度70℃,初始pH为11.20,反应6 h,COD的脱除率为67.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水 过硫酸盐 响应面 动力学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微气泡/紫外光处理费托合成水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梦磊 李国强 +1 位作者 耿春宇 高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4-110,共7页
利用臭氧微气泡/紫外光处理费托合成水,研究臭氧微气泡/紫外光对小分子氧化物脱除过程的影响。首先获得了微气泡的最优粒径分布,再分别对费托合成水及其主要单一组分的水溶液进行氧化处理,并对臭氧微气泡/紫外光体系的氧化效果进行表观... 利用臭氧微气泡/紫外光处理费托合成水,研究臭氧微气泡/紫外光对小分子氧化物脱除过程的影响。首先获得了微气泡的最优粒径分布,再分别对费托合成水及其主要单一组分的水溶液进行氧化处理,并对臭氧微气泡/紫外光体系的氧化效果进行表观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微气泡可增强气液传质,提高臭氧氧化处理效率,COD降解率随微气泡直径减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佳气泡中位径为25.20μm;在不同紫外光强、氧化体系、反应温度下,臭氧微气泡/紫外光体系氧化费托合成水的COD脱除率均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光强越强、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相比单一体系,O_(3)+UV耦合体系氧化反应速率最快,费托合成水氧化反应活化能为4.088 kJ/mol。在氧化过程中,甲醇转化成甲酸,乙醇转化成乙酸,乙酸转化成甲酸,丙酸转化成乙酸和甲酸。紫外灯功率为1 kW时的设备能耗效率最优,处理时间为2 h时,能耗为58.3 W·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微气泡 紫外光 氧化 费托合成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烷烃催化重整分子筛基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焦扬 魏丽 +4 位作者 李治学 祁先军 王树元 陶智超 徐丹 《分子催化(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5-599,I0006,共16页
烷烃是石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尤其对于中长链烷烃需进一步加工提升其使用价值.烷烃组分结构复杂,多以饱和烃形式存在,研究者通常采用催化重整技术对其进行提质增效.在催化剂作用下,将中长链烷烃转化为... 烷烃是石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尤其对于中长链烷烃需进一步加工提升其使用价值.烷烃组分结构复杂,多以饱和烃形式存在,研究者通常采用催化重整技术对其进行提质增效.在催化剂作用下,将中长链烷烃转化为短链烃、异构烃和芳烃,是提升烷烃品质及经济价值的有效手段.催化重整技术主要包括芳构化、异构化和加氢裂化,催化剂主要包括Pt/Cl−/Al_(2)O_(3)单/双功能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及分子筛改性催化剂等.分子筛基催化剂因其孔道结构及活性金属多样性而备受关注.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在原子级别对活性金属种类调控、电子性质调变以及孔道结构优化等方式提高分子筛催化剂性能,但分子筛骨架结构调变对催化活性中心的影响仍未得到充分研究,是今后工作研究的重点.此外,探究烷烃重整反应机理始终是催化重整领域研究的核心前沿课题.本综述概述了链烷烃在催化重整过程中的主要反应机理,分析了近期的研究进展,并对分子筛基催化剂性能优化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链烷烃 芳构化 异构化 加氢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散Ru/Si_(3)N_(4)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CO_(2)加氢中的应用
12
作者 颜琳琳 魏宇学 +2 位作者 张成华 相宏伟 李永旺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7,共9页
氮化硅是一种良好的载体,具有较高的水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其表面的氨基基团能够较好地锚定金属,显著提高金属分散度。但是,商品氮化硅比表面积较低,对金属分散作用仍然有限。因此,以自制的高比表面积氮化硅(Si_(3)N_(4))为载体,通过... 氮化硅是一种良好的载体,具有较高的水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其表面的氨基基团能够较好地锚定金属,显著提高金属分散度。但是,商品氮化硅比表面积较低,对金属分散作用仍然有限。因此,以自制的高比表面积氮化硅(Si_(3)N_(4))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了不同Ru负载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和2.0%)的催化剂(分别为0.5%Ru/Si_(3)N_(4)、1.0%Ru/Si_(3)N_(4)和2.0%Ru/Si_(3)N_(4)),并以商品氮化硅(Si_(3)N_(4)-C)为载体制备了2.0%Ru/Si_(3)N_(4)-C催化剂作为对照组。表征了催化剂的理化性质,测试了其在300℃、0.1 MPa下的CO_(2)加氢反应活性。结果显示,与Si_(3)N_(4)-C相比,Si_(3)N_(4)的比表面积较高(502 m^(2)/g),Si_(3)N_(4)作为载体显著提高了金属分散度,降低了金属粒径,催化剂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0.5%Ru/Si_(3)N_(4)的金属粒径较小,展现出强的H_(2)吸附能力,H难以解吸,抑制了中间物种CO加氢生成CH_(4)。随着Ru负载量增加,金属粒径增大,催化剂的CH_(4)选择性更好。Ru/Si_(3)N_(4)系列催化剂中,2.0%Ru/Si_(3)N_(4)的CH_(4)选择性较高(98.8%)。空速为10000 m L/(g·h)时,0.5%Ru/Si_(3)N_(4)的CO选择性为88.2%。与2.0%Ru/Si_(3)N_(4)相比,2.0%Ru/Si_(3)N_(4)-C的金属粒径更大,活性位点较少,活性更低。2.0%Ru/Si_(3)N_(4)和2.0%Ru/Si_(3)N_(4)-C的CO_(2)转化率分别为53.1%和9.2%。Si_(3)N_(4)有效提高了金属分散度,提高了催化剂的CO_(2)加氢反应活性;通过调控Ru负载量控制催化剂金属粒径,可实现对产物CO或CH_(4)选择性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Ru/Si_(3)N_(4)催化剂 CH_(4)选择性 CO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原子在θ-Fe_(3)C不同晶面的吸附及移除机理
13
作者 白亚 郑昱 +1 位作者 李永峰 刘金家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35-1442,共8页
碳化铁θ-Fe_(3)C作为费托反应活性相之一,其氧化造成了催化剂的严重失活。探究氧原子在碳化铁晶面的吸附及移除机理有助于理解氧化过程,为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提供参考。本工作通过理论计算研究了低覆盖度下氧原子在θ-Fe_(3)C不同晶面... 碳化铁θ-Fe_(3)C作为费托反应活性相之一,其氧化造成了催化剂的严重失活。探究氧原子在碳化铁晶面的吸附及移除机理有助于理解氧化过程,为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提供参考。本工作通过理论计算研究了低覆盖度下氧原子在θ-Fe_(3)C不同晶面的吸附,其在(110)晶面吸附最强,(001)晶面次之,(011)晶面吸附最弱,即(110)容易氧化。原子热力学研究表明,增大H_(2)O分压或降低温度有利于氧原子吸附,容易造成表面氧化。此外,在典型费托反应条件下(110)晶面氧原子的覆盖度最高,进一步证明该晶面易氧化,与低覆盖度吸附结果一致。对移除路径进行计算得出,(011)晶面吸附氧原子直接与CO反应以CO_(2)方式移除能垒较低(0.84 eV);(001)与(110)晶面吸附氧原子主要通过OH歧化以H_(2)O方式移除,但后者形成O−H键需要克服的能垒更高(1.72 vs 1.47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θ-Fe_(3)C 氧化 氧原子吸附 移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戊二烯聚合速率的控制及其动力学研究
14
作者 冯瑾 周利平 +1 位作者 郝栩 相宏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5-139,145,共6页
研究了反应温度、稀释剂种类和稀释剂与环戊二烯的质量比(稀释比)对环戊二烯聚合速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本征动力学建模。结果表明,低温、高稀释比有利于降低环戊二烯的聚合速率,10℃时环戊二烯的聚合速率约为-20℃时的30倍。以非极性... 研究了反应温度、稀释剂种类和稀释剂与环戊二烯的质量比(稀释比)对环戊二烯聚合速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本征动力学建模。结果表明,低温、高稀释比有利于降低环戊二烯的聚合速率,10℃时环戊二烯的聚合速率约为-20℃时的30倍。以非极性物质二甲苯和极性物质乙腈作稀释剂,分别在0~90℃和0~105℃之间进行动力学数据采集。根据二聚反应特性建立了环戊二烯二聚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实验数据拟合获得模型参数。结果表明,当环戊二烯的稀释剂从二甲苯更换为乙腈时,聚合反应速率常数降低,聚合反应活化能变化不明显(从7.00×10^(4)J/mol增加至7.19×10^(4)J/mol)。通过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进一步证实了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戊二烯 聚合 稀释剂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目标下的煤化工变革与发展 被引量:34
15
作者 相宏伟 杨勇 李永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99-1408,共10页
碳中和目标的达成将对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分析了煤炭消费与煤化工的CO_(2)排放情况及煤化工在国家经济中的作用,指出碳减排技术与煤化工工艺耦合是实现煤化工碳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现实地选择优化产业结构与... 碳中和目标的达成将对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分析了煤炭消费与煤化工的CO_(2)排放情况及煤化工在国家经济中的作用,指出碳减排技术与煤化工工艺耦合是实现煤化工碳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现实地选择优化产业结构与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措施可明显但有限地降低CO_(2)排放量,认为要实现煤化工亿吨级规模的碳减排必须采用绿电绿氢、碳捕获与封存/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S/CCUS和CO_(2))资源化利用技术。文中评述了近年来绿电绿氢、CCS/CCUS和CO_(2)资源化利用技术应用的主要进展,指出2030年碳达峰前这些碳减排技术将处于关键的示范考验期,能否成熟可靠将决定之后的煤化工发展走向,同时预测氢冶金与绿氨合成示范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可能导致煤化工产业格局的重大变化。最后基于空气直接捕集CO_(2)技术与光电催化CO_(2)转化或模拟光合反应的研究进展,设想了未来可能呈现的零碳化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 碳排放 绿氢 碳捕获与封存/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 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DRIFTS研究分子筛Bronsted酸和Lewis酸催化戊烯转化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伊凤娇 陈会民 +1 位作者 杨勇 曹景沛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5-634,共10页
本研究基于原位水热合成和气相浸渍的方法分别合成了含有Bronsted/Lewis酸的Beta分子筛和只含有Lewis酸的AlCl_(3)@Si-Beta样品,并通过原位漫反射红外技术对比研究了Bronsted酸和Lewis酸催化直链和侧链戊烯同分异构体转化作用机理的差... 本研究基于原位水热合成和气相浸渍的方法分别合成了含有Bronsted/Lewis酸的Beta分子筛和只含有Lewis酸的AlCl_(3)@Si-Beta样品,并通过原位漫反射红外技术对比研究了Bronsted酸和Lewis酸催化直链和侧链戊烯同分异构体转化作用机理的差异。结果表明,同时含有Bronsted/Lewis酸的Beta分子筛中,Bronsted酸起主要的活化作用,催化戊烯进行异构和叠合反应时均遵循经典的碳正离子机理;而AlCl3@Si-Beta中的Lewis酸不含氢质子或羟基,催化α-戊烯进行双键迁移和2-戊烯的顺反异构反应时遵循AB-AD机理,以类烯丙基物种作为中间体,无法催化戊烯进行骨架异构和叠合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Bronsted酸 LEWIS酸 戊烯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硅酸四乙酯(TEOS)水解行为对TS-1分子筛钛物种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耿安英 丁国强 +3 位作者 佘豪豪 王洪星 李显清 朱玉雷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71-1479,共9页
采用FT-IR技术跟踪正硅酸四乙酯(TEOS)水解过程并结合XRF、UV-vis等表征探讨了水解时间对TS-1分子筛中钛物种分布的影响。以1-己烯环氧化为模型反应对TS-1分子筛的催化氧化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TEOS适度水解能有效抑制非骨架钛形成... 采用FT-IR技术跟踪正硅酸四乙酯(TEOS)水解过程并结合XRF、UV-vis等表征探讨了水解时间对TS-1分子筛中钛物种分布的影响。以1-己烯环氧化为模型反应对TS-1分子筛的催化氧化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TEOS适度水解能有效抑制非骨架钛形成,提高骨架钛含量,而水解时间较短或过长均不利于钛进入骨架,并会明显降低TS-1分子筛的催化性能。TEOS水解2 h后制得的TS-1分子筛具有最佳的1-己烯环氧化催化性能,在常压60℃反应条件下1-己烯转化率可达到37.5%,产物1,2-环氧己烷选择性可维持在85%左右,这一结果对费托烯烃环氧化催化剂的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1分子筛 正硅酸四乙酯 水解 1-己烯环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晶体碳化过程中的晶面效应
18
作者 李思琪 魏旭松 +8 位作者 王洪 青明 索海云 吕振刚 过会闯 刘颖 于欣 杨勇 李永旺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82-1290,共9页
在费托合成反应中,Fe基催化剂由于价格低廉、活性高、CH_(4)选择性低等多种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煤炭间接液化工业中。催化性能与催化剂颗粒尺寸、表面结构、成分构成等性质密切相关。还原碳化是铁基催化剂活化的关键步骤,本工作通... 在费托合成反应中,Fe基催化剂由于价格低廉、活性高、CH_(4)选择性低等多种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煤炭间接液化工业中。催化性能与催化剂颗粒尺寸、表面结构、成分构成等性质密切相关。还原碳化是铁基催化剂活化的关键步骤,本工作通过改变晶体生长条件,制备了暴露{111}晶面的不同尺寸的Fe_(3)O_(4)-O,以及尺寸接近的Fe_(3)O_(4)-O和暴露{110}晶面的Fe_(3)O_(4)-RD,探究Fe_(3)O_(4)晶粒尺寸以及暴露晶面对碳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尺寸达到微米级的Fe_(3)O_(4)-O晶体比50 nm的晶体更难被碳化。利用原位XRD表征尺寸均为150 nm的Fe_(3)O_(4)-O和Fe_(3)O_(4)-RD晶体在还原碳化过程中的物相组成变化,结果显示,两种晶体的碳化速率不同,且可碳化上限不同,因此,晶面取向会影响还原碳化过程。使用TEM表征暴露不同晶面的Fe_(3)O_(4)碳化后的晶体结构,发现两种晶体的形貌均发生改变,形成核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3)O_(4) 晶面效应 原位XRD 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盐水Na_(2)SO_(4)和NaCl结晶盐的冷法分离研究
19
作者 王缠和 耿春宇 +3 位作者 李国强 贾梦磊 刘琪 史大昕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92,共4页
以NaCl和Na_(2)SO_(4)高浓盐水为原料,考察冷却结晶和冷冻浓缩过程对Na_(2)SO_(4)和NaCl结晶盐的分离。通过考察不同结晶温度下结晶盐的冷却结晶析出过程,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Na_(2)SO_(4)结晶盐,说明可以采用冷却结晶方式,利用溶解度随... 以NaCl和Na_(2)SO_(4)高浓盐水为原料,考察冷却结晶和冷冻浓缩过程对Na_(2)SO_(4)和NaCl结晶盐的分离。通过考察不同结晶温度下结晶盐的冷却结晶析出过程,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Na_(2)SO_(4)结晶盐,说明可以采用冷却结晶方式,利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异分离Na_(2)SO_(4)。通过对冷冻浓缩过程的研究,表明当温度低于-9.9℃时,剩余浓缩液中主要为NaCl,对应NaCl结晶盐纯度可达到95%。通过深度浓缩NaCl浓盐水,可将NaCl浓缩至~27 wt%的浓度,产水中NaCl浓度不大于1 wt%,可经进一步处理后回用。因此,通过结合冷却结晶和冷冻浓缩过程,可以实现Na_(2)SO_(4)和NaCl结晶盐的冷法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 浓盐水 结晶盐 冷却结晶 冷冻浓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