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洋洲地区大地构造格架与优势矿产资源 被引量:4
1
作者 姚仲友 王天刚 +6 位作者 傅朝义 马春 齐立平 孔红杰 汪传胜 李文光 陈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3-158,共16页
大洋洲横跨印澳板块、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三大板块,区内从太古宙至今经历了漫长的构造演化历史。根据区域地质特征,该区可划分为3个一级构造单元,即澳大利亚中西部前寒武纪克拉通、澳大利亚东部古生代造山带和环太平洋中新生代岛弧区... 大洋洲横跨印澳板块、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三大板块,区内从太古宙至今经历了漫长的构造演化历史。根据区域地质特征,该区可划分为3个一级构造单元,即澳大利亚中西部前寒武纪克拉通、澳大利亚东部古生代造山带和环太平洋中新生代岛弧区,12个二级构造单元和40个三级构造单元。3个一级构造单元由于经历了不同的构造演化过程,各自发育了不同的岩石组合和矿化作用。在研究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总结出3个构造单元的成矿特征:澳大利亚中西部前寒武纪克拉通成矿过程与克拉通的生长有关,成矿时代主要为太古宙和元古宙,优势矿种为金、铜、镍、锰、铁、铀、稀土、铅锌、铝土等;东部古生代造山带成矿多和古太平洋与古冈瓦纳板块的相互作用有关,成矿时代为古生代,优势矿种为铜、金、铅锌和钨锡;环太平洋中新生代岛弧区的成矿作用多与印澳板块、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相互作用有关,成矿时代多集中在中—更新世,优势矿种为铜、金、镍、钴等。对大洋洲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估,认为大洋洲地区的铁、锰、铜、铝、镍、金、铀、稀土等矿产资源均具有较好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单元 优势矿产资源 构造事件 成矿作用 成矿系列 找矿远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陆缘壳幔异常结构与深部热储潜能分析 被引量:30
2
作者 滕吉文 司芗 +5 位作者 庄庆祥 刘有山 闫雅芬 赵彬彬 郑霜高 刘少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6-38,共33页
中国东南陆缘福建省境内地热资源丰富,近地表主要属于中、低温和中温水热存储。这种清洁的绿色资源如何有序规划与高效利用是福建地域可持续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部分化石能源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通过地球物理场和壳幔介质物理属... 中国东南陆缘福建省境内地热资源丰富,近地表主要属于中、低温和中温水热存储。这种清洁的绿色资源如何有序规划与高效利用是福建地域可持续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部分化石能源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通过地球物理场和壳幔介质物理属性与结构环境分析和研究提出:(1)福建省大量的浅层水热资源在发展地方经济和民用中可形成一个中、低温及中温长期利用的网络平台;(2)探查福建陆缘地域地下是否存在热岩体乃能否有效替代部分化石能源的核心;(3)福建热田区地球物理边界场响应和壳幔介质属性与空间结构是探索与厘定地下热能能否稳定、安全、可靠和长期供给的基石;(4)漳州盆地深部可能存在干热岩的背景和边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场 壳幔结构 低速层(体) 干热岩 热能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昌宁柯街断裂带温泉水化学特征 被引量:10
3
作者 郝彦珍 潘明 +1 位作者 吕勇 孙成杰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1-196,共6页
通过对柯街断裂带上2个温泉(梁园温泉和大地温泉)水样的阴阳离子分析,正确划分了温泉水的水化学类型;同位素数据表明,2个样品的δD和δ18 O值均在大气降水线附近,且未显示δ18 O值向右漂移现象,说明该区地下热水具有现代大气降水的氢氧... 通过对柯街断裂带上2个温泉(梁园温泉和大地温泉)水样的阴阳离子分析,正确划分了温泉水的水化学类型;同位素数据表明,2个样品的δD和δ18 O值均在大气降水线附近,且未显示δ18 O值向右漂移现象,说明该区地下热水具有现代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推断温泉形成与火山、岩浆型热源没有直接关系。大气降水的同位素组成与海拔高程之间的耦合关系,证明了地下热水补给源区位于西部山区;通过采用SiO2温标计算得出了温泉的热储温度和热水循环深度。梁园温泉热储温度为100.1℃,热水循环深度是1 643.3m,大地温泉热储温度为79.8℃,热水循环深度是1 237.2m。柯街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及岩性特征与地下热水的水化学组成、深循环机制和冷热水的混合机制有着本质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街断裂 水化学 同位素 热储温度 热水循环深度 温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保山普里道利统沉积特征及其对冈瓦纳北缘古海洋环境的指示 被引量:4
4
作者 潘明 郝彦珍 +2 位作者 孙成杰 吕勇 山克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82-1396,共15页
保山地区志留纪晚期位于冈瓦纳古陆北缘的滇缅马苏地块,具有异于同时期华南陆块、塔里木陆块和华北陆块的古气候和古海洋环境。保山地区志留系栗柴坝组第三段隶属普里道利统,在对其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 保山地区志留纪晚期位于冈瓦纳古陆北缘的滇缅马苏地块,具有异于同时期华南陆块、塔里木陆块和华北陆块的古气候和古海洋环境。保山地区志留系栗柴坝组第三段隶属普里道利统,在对其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古生物资料、沉积相特征、元素组分含量及相关元素的比值特征和碳氧同位素数据等,对该区普里道利统的古海洋环境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①参考Wilson的标准微相沉积模式,结合岩性特征,可以识别出RMF8、RMF10、RMF11、RMF16、RMF20和RMF23共6种微相类型;②碳同位素共表现出3次明显的正偏移现象,分别在卢德福德中晚期、普里道利世晚期及普里道利世末期,即志留系与泥盆系界线处,3次偏移均具有全球可对比性,分别对应于欧美地区的"Lau"事件、普里道利世晚期的δ13 C正偏移事件以及"Klonk"事件,但在不同地区δ13 C值偏移程度具有差异性;③依据碳氧同位素,重建了古海水盐度和温度演化曲线,表明古海水的盐度指数Z值在120~130之间,温度分布在17.03~28.85℃之间,且多数集中在20℃以上,说明研究区该时期为温暖或炎热的亚热带海洋气候;④通过元素地球化学分析,重点利用B、Ni、V和Ti等元素及Mn/Fe、V/(V+Ni)和MgO/CaO等比值信息,对沉积时期的物源供给情况和氧化还原条件等作了综合探讨,结果表明:陆源物质供给充足的阶段分别对应于后两次碳同位素正偏事件,这一现象解释为造山运动使古陆面积逐渐增大,为海洋提供了更多的物源供给;V/(V+Ni)比值大多处于0.57~0.83之间,代表了水体流通较差的还原环境,与沉积相特征具有一致性;⑤综合推断3次碳同位素正偏移事件是对志留纪末期加里东造山运动背景下海平面大规模下降的响应,为海退背景下的碳同位素正异常;碳酸盐岩岩相特征和沉积地球化学指标表明该时期的古海洋环境与构造事件具有较好的耦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志留系 冈瓦纳 碳酸盐岩 古环境 普里道利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级的AHP-理想点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磊磊 张绍和 刘利茂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499-3504,共6页
针对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将AHP-理想点模型引入岩质边坡稳定性分级中。该模型从地形地貌、力学性质、结构、气候以及其他外因等各方面综合考虑,选取黏聚力、内摩擦角、坡角、坡高、最大地震烈度以及最大过程降雨共... 针对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将AHP-理想点模型引入岩质边坡稳定性分级中。该模型从地形地貌、力学性质、结构、气候以及其他外因等各方面综合考虑,选取黏聚力、内摩擦角、坡角、坡高、最大地震烈度以及最大过程降雨共6个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其基本思路是通过构造理想点评价函数,并确定各岩质边坡稳定性等级下的理想点贴近率;然后,将岩质边坡稳定性等级判别为理想点贴近率较小值所对应的等级,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工程实际。研究结果表明:处于不稳定和极不稳定的理想点贴近率分别为0.400和0.339,因而该岩质边坡稳定性为不稳定—极不稳定,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强的实用性,为岩质边坡稳定性分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稳定性分级 层次分析法 理想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据锶同位素比值判断麦盖提斜坡东缘晚奥陶世海平面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郝彦珍 潘明 +3 位作者 梁彬 张庆玉 淡永 孙成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9-163,共5页
对采自麦盖提斜坡M2井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的23个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锶同位素分析,以此判断研究区晚奥陶世海平面变化。分析结果表明,^87Sr/^86Sr值为0.708 51~0.709 13,平均为0.708 78,这一比值明显高于全球正常海水的锶同位素比值,但... 对采自麦盖提斜坡M2井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的23个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锶同位素分析,以此判断研究区晚奥陶世海平面变化。分析结果表明,^87Sr/^86Sr值为0.708 51~0.709 13,平均为0.708 78,这一比值明显高于全球正常海水的锶同位素比值,但与柯坪、巴楚和塔中地区同一层位的锶同位素比值较为一致。依据^87Sr/^86Sr值,获得了良里塔格组的锶同位素演化曲线,曲线与全球晚奥陶世锶同位素演化曲线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并且与巴楚地区、波罗的古陆和劳伦古陆地区的海平面变化具有良好的耦合性,较好地反映了该时期海平面的变化特征。这一认识对于研究整个盆地晚奥陶世的沉积物变迁和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麦盖提斜坡 良里塔格组 碳酸盐岩 锶同位素 海平面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洲地区系列地质图件编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刚 姚仲友 +3 位作者 王天刚 高卫华 孔红杰 信迪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9-163,共5页
通过资料收集、资料取舍、建立数据库、图件编制与校核,编制完成了大洋洲地区1∶500万比例尺的地质图、大地构造图、矿产图、成矿区划和找矿预测图等主要图件,多幅单矿种矿产图等次要图件,物探、化探、遥感信息等辅助图件,以及局部地区(... 通过资料收集、资料取舍、建立数据库、图件编制与校核,编制完成了大洋洲地区1∶500万比例尺的地质图、大地构造图、矿产图、成矿区划和找矿预测图等主要图件,多幅单矿种矿产图等次要图件,物探、化探、遥感信息等辅助图件,以及局部地区(州)或重要矿种的参考图件,是一次对大洋洲地区地质矿产资料的大集成。通过编图和建库初步熟悉了大洋洲地区的地质矿产概况,为查询、访问和提取大洋洲地区的地质矿产资料提供了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地质图件 数据库 编图 成矿区划 找矿预测 大洋洲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O3-AC吸附剂对水中对硝基苯酚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谢红梅 唐旭 +3 位作者 何芝玲 彭正琼 邓彦 周桂林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6-29,共4页
对Fe改性活性炭制得Fe2O3-AC吸附剂,并用于对硝基苯酚废水处理;通过静态试验方法研究所制备吸附剂对水溶液中对硝基苯酚的吸附等温和吸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Fe2O3-AC吸附剂对废水中对硝基苯酚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对硝基... 对Fe改性活性炭制得Fe2O3-AC吸附剂,并用于对硝基苯酚废水处理;通过静态试验方法研究所制备吸附剂对水溶液中对硝基苯酚的吸附等温和吸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Fe2O3-AC吸附剂对废水中对硝基苯酚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对硝基苯酚最大吸附量可达286.4 mg/g,内扩散不是吸附过程唯一的控制步骤,准2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的反映Fe2O3-AC吸附剂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3-AC吸附剂 对硝基苯酚 吸附动力学 吸附等温线 废水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洲斐济群岛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类型及成矿期划分 被引量:1
9
作者 徐鸣 李红军 +2 位作者 白珏 赵晓丹 郭维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8-333,共6页
斐济群岛具有厚而年轻的硅镁质地壳,其成矿作用与构造演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斐济群岛的地层主要由新生代海底碎屑型火山岩及相关沉积岩组成。碳酸盐岩和在中—晚中新世一次重要的构造运动中侵入的辉长岩—英云闪长岩质的深成岩也很发育... 斐济群岛具有厚而年轻的硅镁质地壳,其成矿作用与构造演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斐济群岛的地层主要由新生代海底碎屑型火山岩及相关沉积岩组成。碳酸盐岩和在中—晚中新世一次重要的构造运动中侵入的辉长岩—英云闪长岩质的深成岩也很发育。斐济群岛的矿床类型包括各种块状硫化物型矿床、斑岩型铜金矿、夕卡岩型铜多金属矿、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沉积型锰矿、残积矿床、砂矿床等。斐济群岛的成矿期有4个不同的阶段(时期),这些阶段(时期)与构造运动紧密相关,反映了纵贯斐济群岛的各种矿化类型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斐济群岛 成矿地质背景 矿床类型 成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赞比亚希富玛铜矿床含铜碳酸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及其成岩成矿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边千韬 盖寿山 +5 位作者 刘绍友 张学书 傅朝义 郭江涛 李传班 占昌帆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05-1826,共22页
新发现的赞比亚希富玛IOCG碳酸岩铜矿床位于泛非造山带卢菲里安弧复向斜带中部南缘,处于NW向深断裂带与NEE-EW向断裂带的交会部位。铜矿体主要赋存于含铜碳酸岩内。含铜碳酸岩主要侵入于新元古界上部孔德龙古群上部火山碎屑岩中,与矿区... 新发现的赞比亚希富玛IOCG碳酸岩铜矿床位于泛非造山带卢菲里安弧复向斜带中部南缘,处于NW向深断裂带与NEE-EW向断裂带的交会部位。铜矿体主要赋存于含铜碳酸岩内。含铜碳酸岩主要侵入于新元古界上部孔德龙古群上部火山碎屑岩中,与矿区及其外围的岩浆岩构成含铜碳酸岩的杂岩组合。含铜碳酸岩灰白色块状构造,常见气孔构造和流动构造;含围岩捕掳体、熔融包体和流体包体;半自形细粒不等粒结构为主,镶嵌结构和包含结构很普遍;方解石和白云石双晶发育;矿物成分达40余种,主要非金属矿物为方解石,其次是硬石膏、白云石和萤石等;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铁矿、黄铜矿和黄铁矿,其次有磁黄铁矿、闪锌矿、赤铁矿、辉钼矿、斑铜矿等。含铜碳酸岩全岩矿化,矿石构造主要为浸染状构造和斑杂状构造,其次为块状构造及稠密浸染状构造;矿石结构有自形-半自形细粒结构,他形细粒结构,交代熔蚀结构,固溶体分解结构,海绵陨铁结构等。含铜碳酸岩富CaO、FeO和Fe_2O_3,贫MgO,属铁质方解石碳酸岩;REE含量高,ΣREE=57.75×10^(-6)~1076×10^(-6),轻重稀土明显分馏,LREE/HREE=6.3~83.8,强正铕异常,弱负铈异常;富集Ba、Sr、Pb、U、Nb、P和LREE,亏损Ta、Zr、Hf和Ti;Zr/Hf、Y/Ho值和Y含量反映含铜碳酸岩出现了高度演化的熔体-流体过渡的岩浆体系;(87Sr/86Sr)i=0.705315~0.706708,在世界主要碳酸岩范围内;Sr-Nd同位素示踪显示岩浆可能源自EMⅠ;方解石的δ13CV-PDB为-17.8‰^-2.6‰,δ18OV-SMOW值变化于14.5‰~21.9‰;白云石的δ13CV-PDB为-18.8‰,δ18OV-SMOW值为13.5‰,均在世界碳酸岩的范围内;2个磁铁矿样品的δ18OV-SMOW值分别为4.3‰和4.6‰,接近地幔的氧同位素组成范围;金属硫化物的δ34SV-CDT(‰)值变化范围为-4.1^+10.5,在岩浆硫的范围内。此矿床为铁氧化物-铜-金(IOCG)型碳酸岩铜矿床。成岩成矿发生于泛非造山运动后造山伸展阶段拉张应力场构造环境。含铜碳酸岩和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源自受到富CO2地幔流体交代形成的EMⅠ富集地幔端元。成岩成矿机制可能是:从地幔源区部分熔融出的初始熔浆随着上侵和演化,液态不混溶出碱性硅酸盐岩浆和碳酸盐+硫酸盐岩浆;铜等成矿元素因亲硫而在碳酸盐+硫酸盐岩浆中富集。此岩浆随着上侵和演化发生液态不混溶作用,形成富集成矿物质和挥发分的含铜碳酸岩浆-热液过渡态流体。随着温度下降,其中碳酸盐矿物、硫酸盐矿物和磁铁矿大量晶出,氧被大量消耗掉,致使氧逸度降低,硫逸度增高,还原硫产生并快速增加,与Cu、Fe、Zn、Co、Mo等金属离子化合形成金属硫化物而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岩 铜矿床 岩石学 地球化学 铁氧化物-铜-金(IOCG) 赞比亚 希富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凯里-黄平地区铝土矿空间分布规律与古岩溶地貌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幼平 李传班 +2 位作者 周文龙 蔡贤德 任永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1期165-171,共7页
通过对凯里-黄平铝土矿区中王家寨矿区、苦李井矿区、铁厂沟矿区和渔洞矿区的铝土矿空间分布规律及与古岩溶地貌关系的研究,得出研究区铝土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矿体的空间形态、规模、品位及厚度等均受到古岩溶作用控制。古岩溶地貌为... 通过对凯里-黄平铝土矿区中王家寨矿区、苦李井矿区、铁厂沟矿区和渔洞矿区的铝土矿空间分布规律及与古岩溶地貌关系的研究,得出研究区铝土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矿体的空间形态、规模、品位及厚度等均受到古岩溶作用控制。古岩溶地貌为溶斗区域的铝土矿体厚度变化大,延展较小;但其矿石质量较好,品位较高;而古岩溶地貌为岩溶洼地区域的铝土矿体厚度变化较小,呈似层状产出;但矿体厚度小,矿石质量相对低一些;同时铝土矿体厚度、品位与含铝岩系厚度呈明显正相关,这也与古岩溶地貌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空间分布规律 古岩溶地貌 凯里-黄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洲地区矿产地数据库建设
12
作者 陈刚 姚仲友 +3 位作者 王天刚 高卫华 孔红杰 信迪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4-171,共8页
依据数据库建库标准、建库流程、数据质量控制措施等方法和流程,构建了大洋洲地区铁、锰、铜、铝、金、镍、铀、稀土元素矿产地数据库。通过对矿产地数据特征与地学多源信息的综合分析,总结区域成矿规律,提供了矿产资源预测的基础数据... 依据数据库建库标准、建库流程、数据质量控制措施等方法和流程,构建了大洋洲地区铁、锰、铜、铝、金、镍、铀、稀土元素矿产地数据库。通过对矿产地数据特征与地学多源信息的综合分析,总结区域成矿规律,提供了矿产资源预测的基础数据。形成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对资料管理、查询、利用更方便,表达更直观,分析和总结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地 矿产地数据库 特征分析 管理系统 大洋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洲地区境外地质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13
作者 姚仲友 王天刚 +2 位作者 张津伟 陈刚 李红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8-353,共6页
在对大洋洲优势矿产资源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区带划分、矿床类型和资源潜力进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对澳大利亚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的投资环境和中国地勘矿业"走出去"工作现状等进行分析,认为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两国的... 在对大洋洲优势矿产资源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区带划分、矿床类型和资源潜力进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对澳大利亚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的投资环境和中国地勘矿业"走出去"工作现状等进行分析,认为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两国的铁、锰、铜、铝、镍,以及具有战略意义的金、铀、稀土等矿产的资源储量潜力巨大,与中国形成良好的矿产资源互补性,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矿业开发的理想对象,并结合自身经验提出长期和短期"走出去"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地质 矿业投资环境 矿业开发 大洋洲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经验模分解(BEMD)技术在提取薄竹山矿集区致矿重力异常中的应用
14
作者 郭令芬 陈永清 赵彬彬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277-278,共2页
滇东南地区位于华南地块右江海西-印支地槽褶皱带,区内蕴含着我国重要的钨、锡、银、铅、锌等多金属矿产,是华南岩浆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矿产均围绕个旧、薄竹山和老君山3个复式花岗岩体分布,其中已有大量资料证明个旧花岗岩体(... 滇东南地区位于华南地块右江海西-印支地槽褶皱带,区内蕴含着我国重要的钨、锡、银、铅、锌等多金属矿产,是华南岩浆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矿产均围绕个旧、薄竹山和老君山3个复式花岗岩体分布,其中已有大量资料证明个旧花岗岩体(秦德先等,2008;毛景文等,2008;程彦博等,2008;Cheng Y B et al.,2013)和老君山花岗岩体(Yan D P et al.,2006;张斌辉等,2012;蓝江波等,2016)与成矿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而对于薄竹山地区的研究相对薄弱,程度较低,且该区控矿条件和矿化类型与个旧、都龙等超大型锡多金属矿田有一定可比性,因此其深部拥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经验模分解(BEMD) 致矿重力异常 薄竹山花岗岩 Ag-Pb-Zn-W-Fe多金属矿床 中国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碱性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特征与控矿因素——以巴布亚新几内亚波尔盖拉金矿为例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文光 王天刚 +2 位作者 姚仲友 李红军 朱意萍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8-317,共10页
与碱性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在全球特别是环太平成矿带中具有重要意义,波尔盖拉金矿位于新几内亚造山带内较为典型的该类型金矿床。矿床的矿化与碱性的波尔盖拉侵入杂岩体有关,矿化主要发育在岩体与白垩纪Chim组的接触部位,矿化... 与碱性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在全球特别是环太平成矿带中具有重要意义,波尔盖拉金矿位于新几内亚造山带内较为典型的该类型金矿床。矿床的矿化与碱性的波尔盖拉侵入杂岩体有关,矿化主要发育在岩体与白垩纪Chim组的接触部位,矿化作用分为2期,矿化形态主要为脉状和角砾岩矿化,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具有明显的岩浆来源的特征。与成矿有关的波尔盖拉杂岩体侵入时代为5.99Ma,与成矿时间一致,并来源于被交代富集型的上地幔,该类碱性岩浆对于金的富集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总结该类矿床的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为中国企业在该地区寻找同类型金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岩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 波尔盖拉 巴布亚新几内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山岩风化过程中元素行为——以豫西熊耳山地区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云涛 龚庆杰 +4 位作者 韩东昱 刘宁强 袁玉涛 佟依坤 贾玉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5-554,共10页
在风化过程中主量元素的风化行为可用风化指数来表征,但对在地球化学中更重要的微量元素的风化行为还缺少研究。本文研究了豫西熊耳山地区—安山岩风化剖面,发现花岗岩风化指数(WIG)也适用于安山岩风化过程的定量表征。基于上陆壳作标... 在风化过程中主量元素的风化行为可用风化指数来表征,但对在地球化学中更重要的微量元素的风化行为还缺少研究。本文研究了豫西熊耳山地区—安山岩风化剖面,发现花岗岩风化指数(WIG)也适用于安山岩风化过程的定量表征。基于上陆壳作标准绘制风化剖面样品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时,发现风化过程稀土元素出现分馏现象,表现为富集中稀土;但基于球粒陨石作标准时,风化壳样品均具有相似的稀土配分曲线形态,即上陆壳是一种比球粒陨石更为敏感的稀土元素标准化标尺。牛头沟金矿区安山岩风化过程中部分微量表现出随风化程度增强而显著富集的特征,Au、Ag含量变化可达两个数量级以上,Pb、As、Hg可达一个数量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山岩 元素风化行为 牛头沟金矿 熊耳山 豫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天山阿沙哇义金矿载金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涛 陈正乐 +12 位作者 黄宏业 张文高 张青 潘家永 周振菊 邹明亮 冯宏业 王晓虎 韩凤彬 孙岳 霍海龙 马骥 杨斌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443-458,共16页
阿沙哇义金矿床是中国新疆西南天山目前探明的第二大金矿,是中亚造山带南缘“亚洲金腰带”的重要组成部位。野外构造调查表明,研究区在古生代期间经历了由挤压变形发展为走滑伸展两次构造作用,成矿发生在挤压变形到走滑伸展转换时期。... 阿沙哇义金矿床是中国新疆西南天山目前探明的第二大金矿,是中亚造山带南缘“亚洲金腰带”的重要组成部位。野外构造调查表明,研究区在古生代期间经历了由挤压变形发展为走滑伸展两次构造作用,成矿发生在挤压变形到走滑伸展转换时期。运用矿相学、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及S同位素等方法确定矿床载金矿物、金的赋存状态、成矿物质来源等,结果表明:阿沙哇义金矿载金矿物主要为含砷黄铁矿、部分毒砂。含砷黄铁矿分为沉积成岩期(Py1)、成矿早期(Py2)、成矿期(Py3);Py2、Py3富As、Te,亏S、Fe,S、As呈明显负相关;Co/Ni比值显示黄铁矿属沉积-热液成因。Au以纳米级“可见”自然金(Au0)形式存在于含砷黄铁矿中。黄铁矿、辉锑矿δ34 S为9.5‰~16.3‰,显示成矿流体中硫为海相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产物,成矿物质来自赋矿地层。矿床属典型的中浅成造山型金矿,矿床埋藏较浅,矿区深部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黄铁矿 金的赋存状态 西南天山 阿沙哇义金矿 造山型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某铜矿大断面深井硐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鲍伟伟 王贻明 +3 位作者 吴爱祥 陈顺满 杨鹏 王朝垒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1-36,共6页
为了解决深井大断面硐室稳定性问题,在充分掌握非洲某铜矿东南矿体中央配电硐室围岩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弹塑性理论,将硐室周边的区域划分为破裂区、松动区、塑性区和弹性区。结合理论公式和工程类比法,提出了"... 为了解决深井大断面硐室稳定性问题,在充分掌握非洲某铜矿东南矿体中央配电硐室围岩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弹塑性理论,将硐室周边的区域划分为破裂区、松动区、塑性区和弹性区。结合理论公式和工程类比法,提出了"锚杆+锚索+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的联合支护方案,采用经验公式法确定其支护参数,并在现场进行监测。工程实践表明,硐室的表面位移和深部位移较小,围岩的变形得到有效控制,其支护效果较好,可为类似硐室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大断面硐室 联合支护 理论分析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布亚新几内亚铜金矿床大地构造背景、成因类型与成矿特征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文光 傅朝义 +4 位作者 姚仲友 信迪 葛之亮 宋学信 王天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0-282,共13页
巴布亚新几内亚地质构造格架复杂,包括地台、碰撞造山带、外来地体、俯冲带、岛弧和海底扩张中心。巴布亚新几内亚铜金矿床类型主要为斑岩型铜金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和夕卡岩型铜金矿床(三者之间具有密切的时间、空间和成因关... 巴布亚新几内亚地质构造格架复杂,包括地台、碰撞造山带、外来地体、俯冲带、岛弧和海底扩张中心。巴布亚新几内亚铜金矿床类型主要为斑岩型铜金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和夕卡岩型铜金矿床(三者之间具有密切的时间、空间和成因关系),其次为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铜金矿床分布比较集中,主要产出于碰撞造山带和岛弧上,其次产出于现代海底扩张中心。铜金矿床大多规模巨大或较大,埋藏较浅,易于勘探和适合露天开采。与铜金矿床有关的岩浆岩大多为钙碱性火山岩和浅成侵入岩,少数与富钾碱性火山岩(橄榄玄粗岩)或侵入岩伴生。铜金矿床蚀变带发育且分带性明显,大多与斑岩体系和/或火山机构有关。虽然许多铜金矿床的矿物成分比较复杂,但是其矿石较易处理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金矿床 大地构造背景 成因类型 成矿特征 巴布亚新几内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布亚新几内亚铜金矿床成矿时代及成矿控制因素 被引量:4
20
作者 宋学信 信迪 +3 位作者 王天刚 隋鑫 景丽姿 杨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3-298,共16页
巴布亚新几内亚是在澳大利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斜向和快速汇聚的边界带内演化的,是世界上构造运动最复杂的区带之一,其地球动力学演化涉及俯冲与火山岛弧(岩浆弧)形成、弧陆碰撞与造山、俯冲陆壳折返-岩浆侵入-成矿作用等地质作用。... 巴布亚新几内亚是在澳大利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斜向和快速汇聚的边界带内演化的,是世界上构造运动最复杂的区带之一,其地球动力学演化涉及俯冲与火山岛弧(岩浆弧)形成、弧陆碰撞与造山、俯冲陆壳折返-岩浆侵入-成矿作用等地质作用。地质年代学研究指出,巴布亚新几内亚主岛(新几内亚岛)的地球动力学次序是:①引起抬升和折返的碰撞作用;②折返期间或稍后的侵入作用;③侵入岩体系晚期的成矿事件。在地球动力学次序中,巴布亚新几内亚铜金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25~0Ma之间,其中几个世界级矿床更为年轻,成矿年龄只有6-0Ma。笔者按成矿时代将巴布亚新几内亚铜金成矿作用分为第一高潮(23~12Ma)、第二高潮(7-1Ma)和第三高潮(现在进行时)(0.5-0Ma)。巴布亚新几内亚铜金成矿受大地构造、侵入杂岩体、特定赋矿地层、转换构造、背斜、各种断裂、破火山或火山管道等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金矿床 成矿时代 成矿控制因素 成矿高潮 巴布亚新几内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