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石油运聚规律研究 被引量:58
1
作者 段毅 于文修 +4 位作者 刘显阳 郭正权 吴保祥 孙涛 王传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55-860,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是一个新发现的含油层。迄今为止,有关长9油层组石油运聚成藏机理尚不清楚,特别是对石油运聚规律缺乏认识。该问题的解决会进一步完善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石油成藏理论;同时,对长9油层组石油勘探开发具有重... 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是一个新发现的含油层。迄今为止,有关长9油层组石油运聚成藏机理尚不清楚,特别是对石油运聚规律缺乏认识。该问题的解决会进一步完善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石油成藏理论;同时,对长9油层组石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对长9油层组石油来源、油气输导体系、油气运移路径和油气运移动力等油气运聚条件特征及其不同地区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9油层组原油主要来自长7烃源岩,只有在志丹局部地区来自长7和长9烃源岩;长9油层组石油的纵向运移路径是由上向下运移;孔隙型输导体和断层、构造裂隙输导体是长9油层组石油运移的主要输导体;盆地长7油层组普遍存在高过剩压力带,长7与长9油层组之间存在较大的流体压力差,因此长7油层组生成的油气在高过剩压力驱动下可以向下运移,进入储层物性相对好的长9砂体聚集成藏。同时,建立了3种长9油层组油气运聚模式,讨论了长9油层组油气运聚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9油层组 运聚条件 运聚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积扇储层构型精细解剖方法——以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下克拉玛依组为例 被引量:47
2
作者 伊振林 吴胜和 +3 位作者 杜庆龙 张保国 岳大力 李艳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39-946,共8页
为了深化对冲积扇储层内部结构和剩余油分布的认识,为开发后期井网调整和剩余油挖潜提供更准确的地质依据,以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为例,应用岩心、露头、测井及动态等资料,以层次分析、模式拟合的研究思路,对研究区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 为了深化对冲积扇储层内部结构和剩余油分布的认识,为开发后期井网调整和剩余油挖潜提供更准确的地质依据,以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为例,应用岩心、露头、测井及动态等资料,以层次分析、模式拟合的研究思路,对研究区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一套冲积扇储层构型解剖方法。经研究认为,研究区为冲积扇体的一部分,建立了该区冲积扇沉积模式。将冲积扇划分为4个相带:扇根、扇中内缘、扇中外缘和扇缘-湿地。扇根和扇中内缘砂砾岩体以连片状为主;扇中外缘以宽条带状为主;扇缘-湿地以窄条带状为主。将单一砂砾岩体叠置方式分为垂向叠置、侧向交错、侧向叠置、侧向分隔及侧向拼接5种叠置方式。利用密闭取心井资料,对储层精细解剖结果进行了验证,指出剩余油富集场所。在构型界面附近,剩余油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 冲积扇 储层构型 沉积模式 剩余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南地区长7段油水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
3
作者 陈星兆 王喜鑫 +5 位作者 李少华 何右安 黄天镜 薛婷 喻思羽 韩茂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628-6641,共14页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南地区长7段储层地层水矿化度高、泥质含量非均质性强,导致油水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不清,严重制约了油田的高效开发。为提高油水层识别效率、精度,明确油水分布规律,以测井、试油、试采等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森林智能方...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南地区长7段储层地层水矿化度高、泥质含量非均质性强,导致油水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不清,严重制约了油田的高效开发。为提高油水层识别效率、精度,明确油水分布规律,以测井、试油、试采等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森林智能方法对单井油水层进行了解释,明确了合水南地区长7段的油水分布规律。结合恒速压汞、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扫描、核磁共振等实验,从多角度分析油水分布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应用随机森林方法解释合水南地区长7段油水层,精度可达到78.9%;垂向上长71砂组油层发育优于长72砂组,油水同层和水层主要发育在长72砂组;在平面上,东部油层厚度较大且分布连续,西南部B60井区附近含水程度较高;储层中泥质含量、孔隙结构与原油黏度共同控制了储层内部流体性质,泥质含量的高低影响了储层孔径大小和孔喉连通性,储层孔隙结构与原油黏度影响流体可动性,从而控制研究区油水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水南地区 延长组7段 随机森林 油水分布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固体消泡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韩勇 高仕举 +2 位作者 牟春国 茹志娟 曾萍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64,I0004,I0005,共5页
随着泡沫排水采气工艺在苏里格气田的广泛开展,泡沫影响下游问题逐渐突出,为此在集气站开展消泡工艺现场试验。固体消泡装置安装在分离器之前的试验表明,液体消泡剂需要每天加注,FG-4两种固体消泡剂3~6 d加注一次;液体消泡和固体消泡剂... 随着泡沫排水采气工艺在苏里格气田的广泛开展,泡沫影响下游问题逐渐突出,为此在集气站开展消泡工艺现场试验。固体消泡装置安装在分离器之前的试验表明,液体消泡剂需要每天加注,FG-4两种固体消泡剂3~6 d加注一次;液体消泡和固体消泡剂平均自然消泡时间分别为6 min、3~4 min;液体消泡和固体消泡剂平均抑泡测试时间分别为1 min后再起泡和无泡沫堆积。固体消泡剂自然消泡、抑泡效果优良。苏里格气田部分集气站有二级分离器,固体消泡装置安装在一级与二级分离器之间的改进试验表明,消泡剂39 d加注一次,能有效降低消泡剂的使用量。固体消泡装置运行平稳,相对节省人力物力,成本随着工艺的改进而降低,应用前景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排水采气 消泡工艺 固体消泡装置 试验结果 改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层压裂产能及等级预测方法 被引量:18
5
作者 潘保芝 石玉江 +4 位作者 蒋必辞 刘丹 张海涛 郭宇航 杨小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49-654,共6页
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小、渗透率低、含气饱和度低,基本上没有自然产能,需要进行压裂,因此进行压裂产能的预测很有必要。笔者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东部地区盒8段致密砂岩气层的压裂产能及等级预测。利用反映储层流动性质的测井参数(... 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小、渗透率低、含气饱和度低,基本上没有自然产能,需要进行压裂,因此进行压裂产能的预测很有必要。笔者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东部地区盒8段致密砂岩气层的压裂产能及等级预测。利用反映储层流动性质的测井参数(电阻率、自然伽马、声波时差、中子、密度)与反应压裂施工情况的压裂施工参数(单位厚度砂体积、砂比、砂质量浓度、单位厚度排量、单位厚度入井总液量),选择数学统计方法神经网络法进行致密砂岩气层压裂产能等级预测。分析比较Elman神经网络、支持向量回归(SVR)、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3个神经网络预测致密砂岩气层压裂产能模型的网络结构参数、回判及预测精度以及运行耗费时间。结果表明:3个模型中,GRNN网络参数只有1个,回判和预测精度最高,运行时间小于1s。因此,选择GRNN模型预测致密砂岩气层压裂产能,并用于苏里格东部地区致密砂岩气层压裂产能的等级预测。等级预测准确率达到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MAN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回归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苏里格地区 致密砂岩 压裂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临县紫金山碱性杂岩内二长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其意义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宏法 陈刚 +3 位作者 鲍洪平 王润三 马占荣 彭天朗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9,共10页
山西临县紫金山杂岩主要由深成相岩瘤、浅成相岩墙和岩基、喷出相熔岩和火山角砾岩等岩石单元组成。对该杂岩体内的浅成相次透辉二长岩、霞辉正长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原位U-Pb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次透辉二长岩锆石边部U-Pb年龄加权... 山西临县紫金山杂岩主要由深成相岩瘤、浅成相岩墙和岩基、喷出相熔岩和火山角砾岩等岩石单元组成。对该杂岩体内的浅成相次透辉二长岩、霞辉正长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原位U-Pb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次透辉二长岩锆石边部U-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36.7±6.5)Ma,Th/U比值0.781~2.559,明显呈三段性,表明岩浆同化混染过程中岩浆成分变化的岩浆混合过程信息;锆石核部U-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937±37)Ma,Th/U比值为0.339~0.669,显示岩浆成因特征;(霓)霞(次透)辉正长岩的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37±2.7)Ma,Th/U比值1.484~5.0,反映岩浆富Th且与二长岩互补的特征,揭示出这2期岩浆之间存在有限混合现象。2个样品年龄均显示紫金山碱性杂岩体最早的二长岩与霞辉正长岩浆活动在早白垩世。二长岩的2个孤点年龄(222±4)Ma和(323±3)Ma可能代表了霓霞钛辉岩、正霞正长岩及白霞正长岩包体岩石岩浆底侵的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透辉二长岩 霞辉正长岩 LA-ICP-MS 锆石U-PB年代学 山西临县紫金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临县紫金山碱性火山机构岩体岩浆演化——岩相学及岩石矿物学的证据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宏法 陈刚 +3 位作者 鲍洪平 王润三 马占荣 彭天朗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目的通过分析紫金山碱性火山机构岩体的岩相学及岩石矿物学特征来研究其岩浆的演化关系。方法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室内显微镜观察分析。结果紫金山碱性杂岩体是华北地台西部、鄂尔多斯地块东缘,活动期在早白垩纪的一个点式火山机构... 目的通过分析紫金山碱性火山机构岩体的岩相学及岩石矿物学特征来研究其岩浆的演化关系。方法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室内显微镜观察分析。结果紫金山碱性杂岩体是华北地台西部、鄂尔多斯地块东缘,活动期在早白垩纪的一个点式火山机构。岩相学上主要表现为由深成相岩瘤或包体、超浅成相、火山颈相和少量熔岩组成。岩性上主要发育碱性系列和偏碱性系列两个系列岩石类型。碱性系列与偏碱性系列展现出不同的矿物组合。结论紫金山碱性杂岩体所有岩石类型原始岩浆可能来自两个旋回性质不同地幔条件的部分熔融,派生出8次分期岩浆活动。第一旋回两种性质的原始岩浆在上侵运移过程中有有限混合现象发生。混合的结果使得二长岩中次透辉石中霓石分子的含量增高,显微镜下成绿色,角闪正长岩的正长石斑晶中出现霓石嵌晶,应该为粗安岩的喷出相岩石演化成了粗面质火山岩。碱性系列霞辉正长岩中霓辉石结晶成了次透辉石,使得形成岩石的碱度下降。第二旋回原始岩浆上行过程中有霓霞钛辉岩、正霞正长岩、白霞正长岩的分离结晶作用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 火山机构 鄂尔多斯东缘 华北 山西临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