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系统在水平井地质导向中的应用——以苏里格气田西区气水关系复杂区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进步 吴小宁 +3 位作者 魏千盛 陈龙 杨映州 赵忠军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70-75,6,共6页
水平井开发作为提高单井产量及采收率的重要手段已在苏里格气田得到推广应用,而在气水关系复杂的苏里格气田西区,由于储层出水等因素,水平井产能受到严重影响。为解决该问题,在苏里格气田西区水平井开发过程中首次开展随钻电磁波电阻率... 水平井开发作为提高单井产量及采收率的重要手段已在苏里格气田得到推广应用,而在气水关系复杂的苏里格气田西区,由于储层出水等因素,水平井产能受到严重影响。为解决该问题,在苏里格气田西区水平井开发过程中首次开展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试验。该随钻测井系统与常规随钻系统相比具有3大优势:一是能够随钻测量地层电阻率,二是随钻伽马测量值为定量伽马,三是测点零长比常规随钻系统短5m。该次试验证明,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器性能稳定,测量准确可靠,能真实反映地层物理参数,能有效判断地层岩性及流体性质,可为随钻地质导向提供重要依据。随钻测井与完井电测对比表明,二者数值大小及曲线形态对应性较好。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可为气水关系复杂地区水平井地质导向提供重要依据,具备推广应用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井 电磁波电阻率 苏里格气田 水平井 地质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东区马五段4亚段1小层与5亚段白云岩储层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冯晓伟 李浮萍 +3 位作者 赵忠军 罗顺社 吕奇奇 李进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期25-29,5,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区下古生界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五段4亚段1小层(O2m4(1)5)和5亚段(O2m55)分别为上、中组合中主力产气层,但两者在储层规模、储集性能上却相差较大。对比发现,O2m4(1)5储层厚度稳定,分布在局限蒸发环境含膏云坪微相...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区下古生界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五段4亚段1小层(O2m4(1)5)和5亚段(O2m55)分别为上、中组合中主力产气层,但两者在储层规模、储集性能上却相差较大。对比发现,O2m4(1)5储层厚度稳定,分布在局限蒸发环境含膏云坪微相中,岩石类型主要为泥粉晶含硬石膏结核白云岩和泥粉晶白云岩,孔隙空间为膏模孔、裂缝;O2m55储层在平面上呈珠串状分布,在云坪及颗粒滩微相分布较厚,岩石类型主要为粗粉晶白云岩和颗粒白云岩,储集空间为晶间孔和少量的裂缝。白云岩成因及成岩作用的差异造成了2个层位储层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东区 储层 沉积微相 成岩作用 储集空间 白云岩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致密砂岩气藏低伤害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以苏里格气田东区开发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邝聃 李达 +2 位作者 白建文 张春阳 朱更更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49-153,178,共5页
针对苏里格气田东区低渗致密砂岩气藏的储层特征,通过室内试验、油藏模拟、裂缝模拟等手段,分别从气藏压裂地质难点分析、低伤害压裂液体系研制、低伤害压裂优化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最终优选并优化了适合苏里格气田东区的低伤... 针对苏里格气田东区低渗致密砂岩气藏的储层特征,通过室内试验、油藏模拟、裂缝模拟等手段,分别从气藏压裂地质难点分析、低伤害压裂液体系研制、低伤害压裂优化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最终优选并优化了适合苏里格气田东区的低伤害羧甲基压裂液体系,形成一套系统的低伤害压裂优化设计方法及低伤害压裂改造特色工艺技术。经过60余井次的现场应用,平均单井无阻流量7.5551×104 m3/d,较邻近的常规羟丙基瓜尔胶压裂液改造井单井无阻流量提高30%左右,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实现单井增产、稳产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低伤害 压裂技术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以苏里格气田桃2区块为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马志欣 张吉 +6 位作者 孙卫锋 赵忠军 孙艳辉 朱亚军 张志刚 刘艳侠 郝骞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9期16-21,3,共6页
结合镜下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压汞曲线、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次生粒间孔、粒内溶孔为主,晶间孔和填... 结合镜下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压汞曲线、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次生粒间孔、粒内溶孔为主,晶间孔和填隙物内溶孔次之;孔隙度平均为8.6%,渗透率平均为0.62mD,总体表现出低孔、低渗的特征。储层发育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构造作用等因素共同影响,其中沉积作用是基础,不仅决定了储层岩石的原始组分和结构,控制储层宏观分布,而且影响后期的成岩作用;成岩作用是关键,影响储集空间的保存、演化和发展,并最终决定了储层物性的好坏;构造作用形成裂缝,对改善储层渗透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桃2区块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举阀排液技术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曹毅 田发国 +1 位作者 李志超 李在顺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37-39,49,共4页
苏里格气田产水气井数量的不断增多,给气田的安全平稳运行带来了诸多危害。为确保气田产能的稳定发挥,在现场展开不同系列的排水采气措施试验。介绍气举阀排液技术工艺原理,分析评价现场实施效果。实践表明,应用该技术有助于提高储层改... 苏里格气田产水气井数量的不断增多,给气田的安全平稳运行带来了诸多危害。为确保气田产能的稳定发挥,在现场展开不同系列的排水采气措施试验。介绍气举阀排液技术工艺原理,分析评价现场实施效果。实践表明,应用该技术有助于提高储层改造液返排率,且在后期生产中可以实现气举重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排水采气 气举阀排液 气井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东区提高Ⅰ+Ⅱ类井比例的技术及应用
6
作者 李浮萍 李跃刚 +3 位作者 赵忠军 冯敏 段志强 吴小宁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7期160-164,9,共5页
苏里格气田东区是气田目前开发的主力区块之一,其储层除具有苏里格气田典型的"四低"特点外,还表现出储层异常致密,非均质性非常强的特点,原有的开发技术在这一区块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导致该区块井位优选难度大、Ⅰ+Ⅱ类... 苏里格气田东区是气田目前开发的主力区块之一,其储层除具有苏里格气田典型的"四低"特点外,还表现出储层异常致密,非均质性非常强的特点,原有的开发技术在这一区块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导致该区块井位优选难度大、Ⅰ+Ⅱ类井比例低的现状。针对这一区块储层地质条件差、开发难度高的特点,在开展地质综合研究的同时,完善地震采集、处理解释方法,地质与地震相结合,深化富集区的分布,探索形成了适合苏里格气田东区的井位优选技术。该技术以富集区筛选技术为核心,并综合应用丛式井井位优选技术和多层系立体开发技术,在开发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苏里格气田东区产能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东区 Ⅰ+Ⅱ类井 富集区筛选 井位优选 气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东区下古生界马五_4~1储层综合评价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浮萍 卢涛 +3 位作者 唐铁柱 靳福广 赵忠军 蒋婷婷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7期32-38,5,共7页
利用岩心分析化验资料,综合储层岩电参数、有效储层厚度及试气生产情况,从沉积微相及成岩作用研究入手,结合古地貌恢复及现今构造刻画,分析储层的主控因素,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Ⅰ类储层主要分布在潮上云坪及膏云坪中,位... 利用岩心分析化验资料,综合储层岩电参数、有效储层厚度及试气生产情况,从沉积微相及成岩作用研究入手,结合古地貌恢复及现今构造刻画,分析储层的主控因素,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Ⅰ类储层主要分布在潮上云坪及膏云坪中,位于古岩溶斜坡或斜坡中的残丘边缘地带,发育裂缝和溶孔,占整个储层的24.6%;Ⅱ类储层主要分布在潮上云坪与泥云坪过渡带,位于古岩溶斜坡或残丘内,发育溶孔和晶间溶孔,占整个储层的42.5%;Ⅲ类储层沉积微相主要为潮上泥云坪,位于洼地或沟槽等地貌单元,孔隙类型以晶间孔为主,占整个储层的3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东区 储层综合评价 沉积微相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微生物驱油矿场应用分析——以靖安油田塞XX区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伟 徐文 +3 位作者 饶天利 刘向伟 张文来 候艳红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148-151,10,共4页
靖安侏罗系油藏为长庆油田典型低渗透油藏,在开发中后期各生产区块普遍面临区块综合含水率逐年升高,产油量、产液量逐年下降,为此引进了微生物驱油技术。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得到合适微生物菌种及合理注入段塞设计,并在塞XX区成功开展了矿... 靖安侏罗系油藏为长庆油田典型低渗透油藏,在开发中后期各生产区块普遍面临区块综合含水率逐年升高,产油量、产液量逐年下降,为此引进了微生物驱油技术。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得到合适微生物菌种及合理注入段塞设计,并在塞XX区成功开展了矿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驱油在低渗透油藏具有堵水调剖作用,起到较好的降水增油效果。措施后累计增油5097t,投入产出比为1∶19.96。该次矿场试验为侏罗系低渗透油藏开发提高采收率技术提供了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驱油 低渗透油藏 堵水调剖 靖安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子洲地区二叠系山西组二段气藏成因及沉积演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继平 路中奇 +2 位作者 陈存良 刘士鑫 张志刚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11-14,6,共4页
榆林-子洲地区二叠系山西组二段(Ps2)气藏具有储层厚度大、物性好、产量高等特点,但由于其在砂体成因认识上仍存在着诸多争议,制约了该区砂体分布规律的研究,增加了气藏勘探、开发的风险。通过对古盐度判别、砂体展布特征的研究、煤层... 榆林-子洲地区二叠系山西组二段(Ps2)气藏具有储层厚度大、物性好、产量高等特点,但由于其在砂体成因认识上仍存在着诸多争议,制约了该区砂体分布规律的研究,增加了气藏勘探、开发的风险。通过对古盐度判别、砂体展布特征的研究、煤层成因及指相作用的分析,恢复了该区Ps2沉积演化过程,揭示了砂体分布的控制因素,为气藏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洲气田 山西组二段 沉积演化 煤层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西48井区泥质砂岩流体测井识别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文辉 周文 +1 位作者 侯伟 王宏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6-59,166,共4页
统计工区内气层段的电阻率分布范围,发现有低阻气层的存在,分析认为是粘土矿物使储层段内的气层测井响应呈低阻显示。从两个方面分析使气层呈低电阻率响应原因,分别是粘土导致储层高不动水、粘土矿物的附加导电性。针对这两种形成气层... 统计工区内气层段的电阻率分布范围,发现有低阻气层的存在,分析认为是粘土矿物使储层段内的气层测井响应呈低阻显示。从两个方面分析使气层呈低电阻率响应原因,分别是粘土导致储层高不动水、粘土矿物的附加导电性。针对这两种形成气层低阻的成因,采用电阻率-孔隙度交会图法、泥质电阻率校正法和电阻率岩性归一化3种测井识别方法识别工区内气、水层,认为3种方法综合应用效果很好,可以有效地识别出泥质砂岩储层段流体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砂岩 低阻气层 苏里格气田 流体测井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