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微球复合堵剂体系在超低渗水平井组深部调剖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尹虎琛 王玉功 孙爽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3-125,共3页
长庆油田低渗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裂缝、大孔道分布复杂等特征,很多区块注水开发后,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甚至投产初期即暴性水淹,造成油层水驱效率低。目前,华庆油田Y284区块采出程度仅为2.3%,平均含水率已接近60%,水平井开发整体表现... 长庆油田低渗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裂缝、大孔道分布复杂等特征,很多区块注水开发后,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甚至投产初期即暴性水淹,造成油层水驱效率低。目前,华庆油田Y284区块采出程度仅为2.3%,平均含水率已接近60%,水平井开发整体表现出采出程度低、含水高、连片水淹等特征,水驱效果较差。针对此类问题,结合试验区裂缝-孔隙型见水特征,研制出“有机凝胶+纳米微球+表面活性剂”的复合深部调剖体系,通过小排量、大剂量、低浓度、多段塞交替注入等方式,在Y284区块长6储层进行了高含水水平井组调剖现场试验,对应水平井含水由100%降至68%,单井日增油达到3.7 t,目前持续有效。该复合堵剂体系的试验成功,为同类油藏水平井开发和见水井的治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 水平井组 调剖 纳米微球堵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屑回注技术在渤海海上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熊菲 王勇 +1 位作者 张国庆 寇卫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9期171-174,9,共4页
主要介绍了蓬莱19-3油田各岩屑回注井的井身结构、目的层位、回注层位压力及应力、回注量、岩屑浆体密度和黏度等参数,以及岩屑回注注入压力变化的影响。总结了岩屑回注技术在蓬莱19-3油田的应用效果,为油田岩屑回注提供了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岩屑回注 海上油田 破裂压力 压力监测 压力降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马溪组页岩的渗吸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3
作者 熊健 陈守松 +3 位作者 梁利喜 肖彦英 谌丽 杨林朋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8-694,共7页
页岩储层压裂改造过程中,压裂液的返排能力与页岩渗吸特性有重要关系。以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研究页岩的渗吸特征,并讨论了页岩渗吸特征的影响因素。页岩渗吸过程大致可分为快速渗吸阶段、渗吸过渡阶段、后期渗吸阶段三段;... 页岩储层压裂改造过程中,压裂液的返排能力与页岩渗吸特性有重要关系。以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研究页岩的渗吸特征,并讨论了页岩渗吸特征的影响因素。页岩渗吸过程大致可分为快速渗吸阶段、渗吸过渡阶段、后期渗吸阶段三段;页岩层理面将加大页岩的渗吸速率和渗吸能力;页岩对油的渗吸速率和能力明显小于水;不同阳离子类型可以有效抑制页岩中黏土矿物的水化作用,降低页岩渗吸的能力和速率,相同质量分数下不同阳离子类型对页岩渗吸能力的抑制力顺序为K^(+)>Na^(+)>C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无机盐 层理 渗吸特征 龙马溪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HPAM/酚醛凝胶体系调剖剂的性能评价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家杰 曹荣荣 寇卫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230-232,14,共3页
针对一种HPAM/酚醛的弱凝胶体系进行了地层模拟试验和岩心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该交联凝胶体系具有良好的抗盐性和封堵性。当水样矿化度逐渐上升时,凝胶体系黏度先降低然后趋于相对稳定。选取原始渗透率差异较大的4块岩心,挤入该凝胶体系,... 针对一种HPAM/酚醛的弱凝胶体系进行了地层模拟试验和岩心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该交联凝胶体系具有良好的抗盐性和封堵性。当水样矿化度逐渐上升时,凝胶体系黏度先降低然后趋于相对稳定。选取原始渗透率差异较大的4块岩心,挤入该凝胶体系,岩心的渗透率明显降低且封堵率均在70%以上。在白于山区块3口井进行了调剖施工,表明该凝胶体系调剖后增油降水效果明显,累计增油158.54t,累计降水209.48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凝胶 HPAM/酚醛 调剖 岩心驱替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交联凝胶颗粒调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曹荣荣 朱家杰 +1 位作者 杨海恩 寇卫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233-235,14,共3页
以丙烯酰胺、膨润土、交联剂、引发剂和添加剂等为原料制成交联型聚合物,经过造粒、干燥、粉碎、筛分等工序,形成具有一定弹性和韧性的凝胶颗粒。考察温度和矿化度对其膨胀性能的影响,并以堵水率、堵油率以及驱油效果来表征凝胶颗粒... 以丙烯酰胺、膨润土、交联剂、引发剂和添加剂等为原料制成交联型聚合物,经过造粒、干燥、粉碎、筛分等工序,形成具有一定弹性和韧性的凝胶颗粒。考察温度和矿化度对其膨胀性能的影响,并以堵水率、堵油率以及驱油效果来表征凝胶颗粒的封堵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凝胶颗粒的膨胀性能随温度的增加而上升,当矿化度为2×104~2×105 mg/L时,其膨胀系数稳定在17倍左右;该凝胶颗粒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堵水性能,其堵水率超过90%,而堵油率低于7%;该凝胶具有较好的纵向调剖效果,明显降低了分流量,可有效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颗粒 膨胀倍数 封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不稳态压力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窦晟 闵季涛 +2 位作者 张宏博 张鑫 王矗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3-17,共5页
采用离散化裂缝模型,裂缝内考虑为变质量流,利用叠加原理得到气藏内任一点压降计算式,在裂缝壁面处耦合裂缝内流动与气藏内流动,得到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不稳态压力分析模型。分析了无因次拟压力导数的斜率对应的物理意义,将不稳态渗流... 采用离散化裂缝模型,裂缝内考虑为变质量流,利用叠加原理得到气藏内任一点压降计算式,在裂缝壁面处耦合裂缝内流动与气藏内流动,得到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不稳态压力分析模型。分析了无因次拟压力导数的斜率对应的物理意义,将不稳态渗流过程划分为5个具体阶段:裂缝内线性流阶段、裂缝间线性流阶段、气藏内早期径向流阶段、气藏内线性流阶段和气藏内晚期径向流阶段;计算了不同无因次井筒存储系数对流动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无因次井底存储系数增加,流动第1、第2阶段被陆续掩盖;研究了裂缝干扰对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位于水平段跟、指端部分的裂缝较位于中间部位的裂缝产量高,裂缝产量沿水平段分布呈"U"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压裂水平井 流压分析 流态划分 叠加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藏压裂水平缝不稳态压力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矗 闵季涛 +2 位作者 张宏博 张鑫 窦晟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4-19,共6页
基于有限导流水平裂缝及势叠加理论,在水平裂缝壁面上进行耦合,得到不稳态压力分析模型。研究了流压变化规律,并将流动阶段划分为:裂缝内径向流动、油藏内线性流动、油藏内早期拟径向流动和油藏内晚期径向流动4个阶段;研究了不同因素对... 基于有限导流水平裂缝及势叠加理论,在水平裂缝壁面上进行耦合,得到不稳态压力分析模型。研究了流压变化规律,并将流动阶段划分为:裂缝内径向流动、油藏内线性流动、油藏内早期拟径向流动和油藏内晚期径向流动4个阶段;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压力传播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油层厚度增加,油藏内垂向线性流动阶段持续时间延长,油藏内早期拟径向流动阶段出现推迟且时间延长;随着裂缝导流能力增加,裂缝内径向流动阶段时间缩短,油藏内垂向线性流动阶段持续时间延长;随着水垂比增加,油藏内垂向线性流动阶段和油藏内早期拟径向流动阶段持续时间都缩短,流动更快地进入晚期径向流动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致密油藏 水平裂缝 不稳态压力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油藏注水井脉冲式在线注入酸化增注技术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彩虹 杨乾隆 +1 位作者 李发旺 贺耀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1-264,共4页
注水是实现油田长期稳产和高效开发的关键技术。受储层物性及注入水水质等因素的影响,华庆油田部分区块注水压力逐渐上升,高压欠注井越来越多,而目前现有的酸化增注技术暴露出有效期短、多次酸化增注低效、措施占井周期长、设备动迁困... 注水是实现油田长期稳产和高效开发的关键技术。受储层物性及注入水水质等因素的影响,华庆油田部分区块注水压力逐渐上升,高压欠注井越来越多,而目前现有的酸化增注技术暴露出有效期短、多次酸化增注低效、措施占井周期长、设备动迁困难、作业成本攀升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目标区块储层特征,通过大量室内实验调试对比,将常规六齿氨基羧酸螯合剂配位键升到八位,形成八齿螯合剂,增强了对金属离子的捕获、螯合、包裹作用,通过酸液复配,优选出一种适合目标储层的酸液体系;与此同时加强设备优化改进,添加远程操作系统,提高精准度;通过地面配套脉冲式柱塞泵注程序,形成了注水井脉冲式在线注入酸化增注技术。截至目前现场应用4井次,措施后平均单井注水压力下降9.0 MPa,单井日增注14.0 m^3,平均有效期已达182 d,降压增注效果显著,有效期长;同时该技术解决了占井周期长、设备动迁困难等问题,现场操作简便,建议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井 高压欠注 降压增注 脉冲 在线酸化 COA-1S酸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颗粒/弱凝胶调剖体系施工参数优化的试验研究
9
作者 白剡 张国庆 +2 位作者 同松 张永德 寇卫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9期156-158,8,共3页
凝胶颗粒和弱凝胶复合调剖体系在现场应用日益广泛,通过物理模拟试验研究了该体系中调剖剂质量分数、注入方式以及段塞组合对施工的影响,并优化出了最优施工参数。现场应用9口试验井,日增原油20.12t,累计增油已达到1017.05t,取得了较好... 凝胶颗粒和弱凝胶复合调剖体系在现场应用日益广泛,通过物理模拟试验研究了该体系中调剖剂质量分数、注入方式以及段塞组合对施工的影响,并优化出了最优施工参数。现场应用9口试验井,日增原油20.12t,累计增油已达到1017.05t,取得了较好的控水增油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剖 凝胶颗粒 弱凝胶 施工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