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低渗透油藏微生物驱油矿场应用分析——以靖安油田塞XX区为例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伟
徐文
+3 位作者
饶天利
刘向伟
张文来
候艳红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148-151,10,共4页
靖安侏罗系油藏为长庆油田典型低渗透油藏,在开发中后期各生产区块普遍面临区块综合含水率逐年升高,产油量、产液量逐年下降,为此引进了微生物驱油技术。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得到合适微生物菌种及合理注入段塞设计,并在塞XX区成功开展了矿...
靖安侏罗系油藏为长庆油田典型低渗透油藏,在开发中后期各生产区块普遍面临区块综合含水率逐年升高,产油量、产液量逐年下降,为此引进了微生物驱油技术。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得到合适微生物菌种及合理注入段塞设计,并在塞XX区成功开展了矿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驱油在低渗透油藏具有堵水调剖作用,起到较好的降水增油效果。措施后累计增油5097t,投入产出比为1∶19.96。该次矿场试验为侏罗系低渗透油藏开发提高采收率技术提供了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驱油
低渗透油藏
堵水调剖
靖安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确定控制缝高的人工隔层剂最优用量方法
被引量:
2
2
作者
伊向艺
汪道兵
+3 位作者
侯艳红
周福建
刘雄飞
李秀辉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6期145-147,170,共3页
针对油(气)水互层压裂改造,当油气层距离水层较近时,为了防止压裂沟通水层导致改造失败,研发了人工隔层控制裂缝延伸的工艺技术。该工艺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确定人工隔层剂的用量。从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出发,推导出人工隔层剂的理论模型,...
针对油(气)水互层压裂改造,当油气层距离水层较近时,为了防止压裂沟通水层导致改造失败,研发了人工隔层控制裂缝延伸的工艺技术。该工艺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确定人工隔层剂的用量。从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出发,推导出人工隔层剂的理论模型,使用拟牛顿算法并通过编制程序确定了人工隔层剂的最优用量。应用实例表明,施工过程转向压力明显,且压后井温测井表明施工时未沟通到含水层,结合压后日产油83m3且不含水,说明该人工隔层优化设计方法实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隔层剂
缝高控制
优化设计
拟牛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渗透油藏微生物驱油矿场应用分析——以靖安油田塞XX区为例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伟
徐文
饶天利
刘向伟
张文来
候艳红
机构
中
石油
长庆油田分公司
苏里格气田
研究
中
心动态所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工艺研究所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148-151,10,共4页
文摘
靖安侏罗系油藏为长庆油田典型低渗透油藏,在开发中后期各生产区块普遍面临区块综合含水率逐年升高,产油量、产液量逐年下降,为此引进了微生物驱油技术。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得到合适微生物菌种及合理注入段塞设计,并在塞XX区成功开展了矿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驱油在低渗透油藏具有堵水调剖作用,起到较好的降水增油效果。措施后累计增油5097t,投入产出比为1∶19.96。该次矿场试验为侏罗系低渗透油藏开发提高采收率技术提供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
微生物驱油
低渗透油藏
堵水调剖
靖安油田
Keywords
microbial displacement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Jingan Oilfield
water shut-off and profile control
分类号
TE357.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确定控制缝高的人工隔层剂最优用量方法
被引量:
2
2
作者
伊向艺
汪道兵
侯艳红
周福建
刘雄飞
李秀辉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工艺研究所
中
石油
勘探开发
研究
院廊坊分院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6期145-147,170,共3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37-003)
文摘
针对油(气)水互层压裂改造,当油气层距离水层较近时,为了防止压裂沟通水层导致改造失败,研发了人工隔层控制裂缝延伸的工艺技术。该工艺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确定人工隔层剂的用量。从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出发,推导出人工隔层剂的理论模型,使用拟牛顿算法并通过编制程序确定了人工隔层剂的最优用量。应用实例表明,施工过程转向压力明显,且压后井温测井表明施工时未沟通到含水层,结合压后日产油83m3且不含水,说明该人工隔层优化设计方法实用可靠。
关键词
人工隔层剂
缝高控制
优化设计
拟牛顿算法
Keywords
artificial barrier agent
fracture height control
optimal designing
quasi-Newton method
分类号
TE357.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低渗透油藏微生物驱油矿场应用分析——以靖安油田塞XX区为例
张伟
徐文
饶天利
刘向伟
张文来
候艳红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种确定控制缝高的人工隔层剂最优用量方法
伊向艺
汪道兵
侯艳红
周福建
刘雄飞
李秀辉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