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层非均质性评价技术研究及应用——以涠洲A油田流一段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辉 李茂 +2 位作者 蒋利平 姜平 杨琼警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5-178,200,共5页
依据层序地层分析原理对涠洲A油田流一段进行精细小层划分,确定了有利储层的纵向分布;通过分粒级建立储层渗透率计算模型对流一段储层进行精细解释,确定了纵向上的有效产层;最后通过储层反演及预测技术对本区主力产油层流一段Ⅴ1小层砂... 依据层序地层分析原理对涠洲A油田流一段进行精细小层划分,确定了有利储层的纵向分布;通过分粒级建立储层渗透率计算模型对流一段储层进行精细解释,确定了纵向上的有效产层;最后通过储层反演及预测技术对本区主力产油层流一段Ⅴ1小层砂体平面展布情况进行了预测。根据预测结果部署了1口开发调整井进行开发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洲A油田 储层 非均质性 砂体预测 开发调整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竭气藏储气库绒囊修井液暂堵技术评价与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沈云波 于晓明 +3 位作者 刘锋 张家富 李兵 魏攀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2-114,128,共4页
衰竭气藏储气库注采井注气期地层压力低,井筒与地层间漏失压差较大且动态变化,修井液漏失严重,同时,注采井周期性生产特征要求作业后地层中气体双向流动能力快速恢复。室内评价绒囊修井液以0.5 m L/min流速连续注入施加回压0.5 MPa的高0... 衰竭气藏储气库注采井注气期地层压力低,井筒与地层间漏失压差较大且动态变化,修井液漏失严重,同时,注采井周期性生产特征要求作业后地层中气体双向流动能力快速恢复。室内评价绒囊修井液以0.5 m L/min流速连续注入施加回压0.5 MPa的高0.1 mm、0.5 mm、0.8 mm,宽38 mm、长60 mm贯穿型裂缝后,连续65~70 min出口不见液,至90~120 min后驱压达20 MPa。控制裂缝出口回压从0.5 MPa升至2.5 MPa,模拟地层压力升高,三种高度裂缝累计补液量0.05~0.07 m L,两端压差增幅小于0.04 MPa。三种高度裂缝中绒囊修井液返排后反向渗透率恢复率95.32%~97.29%,正向渗透率恢复率93.09%~96.30%。长庆储气库井S2X、G2Y井分别注入绒囊修井液105 m^3、165 m^3后泵压升至3~5 MPa,压井成功。修井21 d、35 d期间累计补充绒囊修井液35 m^3、60m^3,控制平均漏速低于0.25 m^3/h、0.50 m^3/h。作业结束后地层中修井液返排率达94%,后续注气量与采气量均恢复作业前水平。结果表明,绒囊修井液进入地层形成暂堵结构半径越长,暂堵地层强度越大,无人为干预时结构自然降解直至彻底解封以保护储层双向气体流动能力,期间通过补充修井液稳定或延长封堵半径可恢复承压强度,实现衰竭气藏储气库注采井动态暂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竭气藏 储气库 修井 压井 封堵 绒囊修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