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藏综合调整技术在笔架岭复杂断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万军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2-305,共4页
笔架岭复杂断块油气藏进入产量递减阶段后,停产井数不断上升,产量和措施效果下降。为了缓解产量递减,开展了油藏综合调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老区内部深入挖潜、扩边增储打新井,措施恢复停产井,挖掘剩余油潜力,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 笔架岭复杂断块油气藏进入产量递减阶段后,停产井数不断上升,产量和措施效果下降。为了缓解产量递减,开展了油藏综合调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老区内部深入挖潜、扩边增储打新井,措施恢复停产井,挖掘剩余油潜力,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在时隔6a之后,油田日产量又恢复到200t以上,并保持稳产至今,为复杂断块油田天然能量开发后期实现有效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气藏 油藏综合调整技术 内部挖潜 扩边增储 剩余油潜力 稳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留油田文25东块厚油层砂体构型与剩余油分析
2
作者 郝振宪 李俊杞 +1 位作者 何汉坤 杜振惠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9-22,3-4,共4页
以取心井资料为依据,采用储层构型分析法,识别了文25东块厚油层内不同级次的构型界面,将厚油层砂体细分为三~五级构型单元,分别对应于河道增生、单一河道以及河道复合体,并建立了河道构型单元的6种接触样式。结合油田生产资料,... 以取心井资料为依据,采用储层构型分析法,识别了文25东块厚油层内不同级次的构型界面,将厚油层砂体细分为三~五级构型单元,分别对应于河道增生、单一河道以及河道复合体,并建立了河道构型单元的6种接触样式。结合油田生产资料,分析了构型单元中不同接触样式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为油田剩余油挖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构型 厚油层 接触样式 剩余油 文25东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留油田文25东块沉积微相特征研究
3
作者 何汉坤 李俊杞 +1 位作者 郝振宪 杜振惠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51-55,5,共5页
以取心井资料为基础,通过岩石学特征分析以及岩石相划分,明确了文25东块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进一步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席状砂和浅湖泥4种微相类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微相的岩电响应模型。结合单井相、连井相分... 以取心井资料为基础,通过岩石学特征分析以及岩石相划分,明确了文25东块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进一步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席状砂和浅湖泥4种微相类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微相的岩电响应模型。结合单井相、连井相分析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大面积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沉积;物源主要来自研究区北西部、北部和北东部,并在中部汇合。研究区沉积模式为间歇性涨缩浅水三角洲沉积,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作为骨架,与其他砂体共同组成盆地边缘呈扇状、鸟足状的三角洲前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相 沉积微相 浅水三角洲 文25东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