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中天然气净化处理装置腐蚀因素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子海 李静 +1 位作者 刘刚 全江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9-393,共5页
根据川中天然气净化装置目前腐蚀现状,分析了影响天然气净化装置原料气、酸气、Claus回收、硫磺成型等系统以及设备外部腐蚀的因素,说明了腐蚀发生的主要区域。通过对腐蚀相关因素的分析,并结合腐蚀和防腐机理,对目前净化厂防腐措施的... 根据川中天然气净化装置目前腐蚀现状,分析了影响天然气净化装置原料气、酸气、Claus回收、硫磺成型等系统以及设备外部腐蚀的因素,说明了腐蚀发生的主要区域。通过对腐蚀相关因素的分析,并结合腐蚀和防腐机理,对目前净化厂防腐措施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天然气净化装置 H2S 防腐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北隆起盐下油气藏井眼缩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卢亚锋 林元华 +2 位作者 唐庚 赵铁 王沫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1年第1期8-10,87,共3页
采用Heard非线性蠕变模型作为深井段盐岩蠕变本构方程,并建立含盐膏岩夹层的有限元模型,得到了塔里木羊塔克区块巨厚盐膏层变形及井眼缩径规律。研究表明,由于上覆岩层应力的作用,羊塔克隆起构造盐岩层翘曲段逐渐趋于平缓;在同一盐膏层... 采用Heard非线性蠕变模型作为深井段盐岩蠕变本构方程,并建立含盐膏岩夹层的有限元模型,得到了塔里木羊塔克区块巨厚盐膏层变形及井眼缩径规律。研究表明,由于上覆岩层应力的作用,羊塔克隆起构造盐岩层翘曲段逐渐趋于平缓;在同一盐膏层井段不同井深处井眼蠕变缩径的程度明显不同,顶部和底部盐膏层井眼缩径速率最快,缩径量较大。据此,现场钻井工程师在进行盐膏层井段钻进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打开盐膏层和钻出盐膏层井段时的钻井液密度控制,优选钻井方案,防止盐岩层井段发生卡钻等井下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岩层 井眼稳定 缩径 有限元模型 数值模拟 塔北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河坝地区中浅部地层气体钻井出水随钻预测 被引量:4
3
作者 范翔宇 苏静 +2 位作者 王俊瑞 张萍 何传亮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5-90,共6页
以川东北河坝地区中浅部砂泥岩地层为研究对象,基于随钻测井技术,分析随钻获取地层参数资料所需工具的结构及技术特点,对地层出水层位的预测方法进行研究,建立气体钻井出水量定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给出的地层出水层位预测方法能够较... 以川东北河坝地区中浅部砂泥岩地层为研究对象,基于随钻测井技术,分析随钻获取地层参数资料所需工具的结构及技术特点,对地层出水层位的预测方法进行研究,建立气体钻井出水量定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给出的地层出水层位预测方法能够较好地预测出水层位;气体钻井受地层出水的影响和制约明显,在目前常用井眼及气体装备条件下,气体钻井的最大携水量一般小于3 m3/h,泡沫钻井的最大携水量一般小于10 m3/h;河坝地区1.0 km以内的浅部地层和沙溪庙组地层采用空气钻井,而千佛崖组地层适宜采用雾化钻井或泡沫钻井,自流井组和须家河组地层适宜采用充气钻井液或常规水基钻井液等近平衡钻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随钻信息 地层出水 预测模型 川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川中大安寨储层加砂压裂改造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大椿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7-50,8,共4页
川中侏罗系属于典型的致密油藏,垂向上发育有凉高山、沙溪庙、大安寨、东岳庙、珍珠冲五套油层,其中大安寨灰岩储层为主力油层。长期以来,对大安寨储层的试油手段单一,大多采用小规模的酸化解堵,无有效的增产改造措施。借鉴国内外超低... 川中侏罗系属于典型的致密油藏,垂向上发育有凉高山、沙溪庙、大安寨、东岳庙、珍珠冲五套油层,其中大安寨灰岩储层为主力油层。长期以来,对大安寨储层的试油手段单一,大多采用小规模的酸化解堵,无有效的增产改造措施。借鉴国内外超低孔渗、非常规石油成功开发经验,川中在大安寨开展了三种不同井型的加砂压裂试验。通过对6口井加砂压裂参数、泵注程序、造缝效果和产油能力等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加砂压裂工艺在川中侏罗系致密碳酸盐岩储层中的难点与对策,为川中致密油藏规模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大安寨 致密油藏 加砂压裂 介壳灰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技术脱除胺液中热稳定盐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惠 万义秀 +1 位作者 何明 李伟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8-299,328,共3页
胺液在长期循环使用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热降解、化学降解和氧化降解,它们对溶液的脱硫效率、发泡倾向和腐蚀性均有很大影响。其中由于氧化降解产生的降解产物—热稳定盐(HSS)对设备腐蚀、溶液发泡等影响尤为严重,因此要保持天然气净化... 胺液在长期循环使用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热降解、化学降解和氧化降解,它们对溶液的脱硫效率、发泡倾向和腐蚀性均有很大影响。其中由于氧化降解产生的降解产物—热稳定盐(HSS)对设备腐蚀、溶液发泡等影响尤为严重,因此要保持天然气净化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持溶液清洁。本文通过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引进美国MPR公司的胺液净化装置在四个分厂的应用情况,讨论了离子交换技术脱除胺液中的热稳定盐的应用效果,提出了运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液净化 离子交换技术 热稳定盐(HSS)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微地震监测技术在公003-H16井水力压裂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大椿 张健 +2 位作者 吴春林 李朝林 刘晓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44,3,共3页
井下微地震监测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先进的裂缝监测技术,利用该技术对公003-H16井水力压裂裂缝形态进行了监测。井下微地震监测结果与压裂施工曲线进行紧密结合后,对及时优化压裂参数、实时调整施工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井下检波... 井下微地震监测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先进的裂缝监测技术,利用该技术对公003-H16井水力压裂裂缝形态进行了监测。井下微地震监测结果与压裂施工曲线进行紧密结合后,对及时优化压裂参数、实时调整施工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井下检波器监测到的最远微地震事件信号距离检波器达到950 m,监测结果清晰地反映了压裂井地层地应力方向与大小,地层非均质性,水力压裂产生的裂缝方位、缝长、缝高、缝宽等参数,为该区块以后油井的部署与储层改造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监测 裂缝 井下微地震 地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水回用对循环冷却水系统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黄刚华 王月 +3 位作者 张强 雷宇 肖杰 何泓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18,33,共5页
介绍中水回用是有效利用水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回用水中的悬浮物、含盐量、有机物以及氨氮、微生物种群等含量较高,其在回用过程中会对循环水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掌握这些影响规律和处理措施是能否回用的关键。重点介绍这些因素对循... 介绍中水回用是有效利用水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回用水中的悬浮物、含盐量、有机物以及氨氮、微生物种群等含量较高,其在回用过程中会对循环水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掌握这些影响规律和处理措施是能否回用的关键。重点介绍这些因素对循环水的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展望需要研究不同回用比例及开发更加有效环保的化学药剂是未来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水 循环冷却水 回用水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稳定盐对MDEA溶液脱硫脱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1
8
作者 颜晓琴 李静 +3 位作者 彭子成 胡超 彭修军 龙杰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94-296,303,共4页
热稳定盐是甲基二乙醇胺(MDEA)脱硫溶液的主要变质产物之一,热稳定盐会影响MDEA溶液的性能。热稳定盐对MDEA溶液脱硫脱碳性能的影响,目前主要依据净化装置脱硫能力的变化和胺液复活前后净化装置脱硫能力的变化进行推断。影响净化装置脱... 热稳定盐是甲基二乙醇胺(MDEA)脱硫溶液的主要变质产物之一,热稳定盐会影响MDEA溶液的性能。热稳定盐对MDEA溶液脱硫脱碳性能的影响,目前主要依据净化装置脱硫能力的变化和胺液复活前后净化装置脱硫能力的变化进行推断。影响净化装置脱硫能力的因素很多,仅根据工业数据很难准确确定热稳定盐的影响情况。为此,在实验室小型胺法脱硫装置上研究了热稳定盐对MDEA溶液脱硫脱碳性能的影响,并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对热稳定盐影响MDEA溶液脱硫脱碳性能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热稳定盐的控制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热稳定盐对MDEA溶液脱硫性能和脱碳性能的影响是不同的,不同性质的热稳定盐对溶液的影响也不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稳定盐 N-甲基二乙醇胺 脱硫脱碳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B_4O_7-Na_2SO_4-NaCl-H_2O四元体系288K相平衡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桑世华 赵相颇 +1 位作者 钟丝摇 张俊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12-1015,共4页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四元体系Na2B4O7-Na2SO4-NaCl-H2O在288 K的相平衡关系,测定了平衡液相的溶解度及其密度。由研究结果知该四元体系为简单共饱和型,无复盐及固溶体形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相应的相图。相图中有一个共饱点,三...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四元体系Na2B4O7-Na2SO4-NaCl-H2O在288 K的相平衡关系,测定了平衡液相的溶解度及其密度。由研究结果知该四元体系为简单共饱和型,无复盐及固溶体形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相应的相图。相图中有一个共饱点,三条单变曲线,三个结晶区平衡固相分别为:Na2B4O7·10H2O,Na2SO4·10H2O和NaCl。实验结果表明NaCl对Na2B4O7和Na2SO4有盐析作用,并简要讨论了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盐体系 相平衡 钠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排量环形柱塞杆式抽油泵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屈文涛 孙旭光 +2 位作者 苟建升 赵进义 周言 《石油机械》 2016年第7期100-102,共3页
针对低渗透深抽井常规抽油泵存在供采不平衡、泵效低及泵漏失量大等问题,研制了小排量环形柱塞杆式抽油泵。该泵采用环形柱塞及出油阀外置结构,解决了泵阀结构对柱塞尺寸的限制问题,使泵径可以减小到满足排量要求。采用双泵筒配合环形... 针对低渗透深抽井常规抽油泵存在供采不平衡、泵效低及泵漏失量大等问题,研制了小排量环形柱塞杆式抽油泵。该泵采用环形柱塞及出油阀外置结构,解决了泵阀结构对柱塞尺寸的限制问题,使泵径可以减小到满足排量要求。采用双泵筒配合环形柱塞结构可以减少抽油泵的漏失量,泵工作时环形液流在泵内产生漩流,可以有效防止泥砂在进油阀处的沉积。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环形柱塞泵密封效果好,漏失量小,对于日产液不大于2m^3的低产井,环形柱塞泵的平均泵效是常规抽油泵的3倍。小排量环形柱塞杆式抽油泵满足低渗透含砂油井高效长久的开采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排量 杆式泵 环形柱塞 低渗 防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缓蚀剂对井下管材CO2/H2S腐蚀的缓蚀行为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大椿 吴大伟 刘霜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71-874,共4页
利用高温高压硫化氢腐蚀测试仪研究了自制缓蚀剂MSY-1对不同井下管材的缓蚀行为,并从静态、动态、CO2和H2S分压变化等方面评价了缓蚀剂的缓蚀能力。结果表明,CO2,H2S共存时,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动态腐蚀速率明显高于静态腐蚀速率,前者为... 利用高温高压硫化氢腐蚀测试仪研究了自制缓蚀剂MSY-1对不同井下管材的缓蚀行为,并从静态、动态、CO2和H2S分压变化等方面评价了缓蚀剂的缓蚀能力。结果表明,CO2,H2S共存时,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动态腐蚀速率明显高于静态腐蚀速率,前者为后者的1.5~2倍;0.02%的MSY-1可明显降低静、动态腐蚀速率,缓蚀率达90%以上;CO2、H2S共存时,H2S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CO2对钢材的腐蚀,且随着H2S分压的增大,腐蚀速率降低,而CO2分压增大使腐蚀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法 CO2/H2S腐蚀 缓蚀剂 P110E管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子表面活性剂囊泡与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间协同效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明贵 姚启庆 +1 位作者 叶仲斌 侯绪林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6-247,250,共3页
用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S16-3-16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制备了带负电荷的囊泡,将其与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复配,通过实验研究了囊泡与聚合物溶液间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复配体系的界面张力、表面张力随囊泡浓度的增加呈先降后升再趋于稳... 用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S16-3-16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制备了带负电荷的囊泡,将其与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复配,通过实验研究了囊泡与聚合物溶液间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复配体系的界面张力、表面张力随囊泡浓度的增加呈先降后升再趋于稳定的趋势,体系的粘度则呈先升后降再趋于稳定的趋势;上述性质的变化与囊泡浓度密切相关:当浓度在6mmol/L左右时,体系的界面张力最低;当浓度为0.8mmol/L时,体系的粘度最高。研究结果对改善疏水缔合聚合物在三次采油中的驱油效果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剂 囊泡 疏水缔合聚合物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克劳斯硫磺回收装置主风机联锁系统及电源改造
13
作者 刘瑾 陈国森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37-139,共3页
主风机是超级克劳斯硫磺回收装置的关键设备,主风机运行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回收装置的平稳运行。本文阐述了渠县净化厂进口风机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方案,经过改造后硫磺回收装置运行平稳,提高了效率。本文提出的改造方案及改... 主风机是超级克劳斯硫磺回收装置的关键设备,主风机运行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回收装置的平稳运行。本文阐述了渠县净化厂进口风机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方案,经过改造后硫磺回收装置运行平稳,提高了效率。本文提出的改造方案及改造实践对其它类似设备的改造具有较大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风机 超负荷 瞬停 联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区域分割和卷积神经网络的电成像缝洞表征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浩 王亮 +3 位作者 司马立强 范玲 郭宇豪 郭一凡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8-706,735,I0007,I0008,共12页
电成像的处理、解释大量依赖人工操作,存在缝洞表征困难等问题。人工操作不但效率低,而且还存在难以消除的人为误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区域分割和卷积神经网络的电成像图像自动识别裂缝、溶蚀孔洞的方法。该方法基于电成像数据,结... 电成像的处理、解释大量依赖人工操作,存在缝洞表征困难等问题。人工操作不但效率低,而且还存在难以消除的人为误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区域分割和卷积神经网络的电成像图像自动识别裂缝、溶蚀孔洞的方法。该方法基于电成像数据,结合Otsu算法与平均法分割阈值,从地层背景中分离裂缝、溶蚀孔洞信息,并应用连通域像素标记法提取独立的连通域缝洞个体;然后,搭建并训练改进的LeNet-5网络模型,以多种地质构造的图像特征为标准制备训练样本集,实现缝洞特征的自动识别;最后,结合常规测井曲线,利用训练后模型的识别结果对图像分类,利用识别和提取的裂缝、溶蚀孔洞结果准确计算有效面孔率等定量评价参数。通过测试模型和实际数据的应用,验证了方法的适用性和合理性。相较于电成像的人工处理手段,该方法能够提高精度(避免人为误差)和处理速度(15s/m),训练模型针对测试集的预测准确率达97.8%,可为缝洞型储层的测井精细解释提供算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区域分割 卷积神经网络 电成像图像 裂缝 溶蚀孔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