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中地区基底断裂对震旦系-古生界沉积控制作用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柳 臧殿光 +7 位作者 王伦 陈伟 何宇霖 黄东山 徐姣 郑虹 周跃宗 刘泽彬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51-763,共13页
近期,川中地区JT1井在震旦系—古生界钻遇多套厚层滩相储层,井旁地震剖面可见基底断裂发育,该井多层系测试均获得油气发现,展示出川中地区立体勘探潜力。利用最新高品质二维和三维地震、重磁、时频电磁、钻测井等资料,分析川中简阳—中... 近期,川中地区JT1井在震旦系—古生界钻遇多套厚层滩相储层,井旁地震剖面可见基底断裂发育,该井多层系测试均获得油气发现,展示出川中地区立体勘探潜力。利用最新高品质二维和三维地震、重磁、时频电磁、钻测井等资料,分析川中简阳—中江地区基底断裂特征及其对震旦系—古生界地层沉积及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发现,简阳—中江地区发育众多北西、北东走向基底断裂,基底断裂发育于前震旦系裂谷边界及裂谷内幕隆凹转换带。基底断裂控制了灯影组沉积前隆凹格局,并在兴凯地裂、加里东运动、峨眉地裂等时期不同程度(显性、隐性)继承性活动产生断垒断堑,控制了纵向上大面积震旦系—古生界叠置有利相带区展布:灯影组丘滩体建隆区位于前震旦系隆起高地貌部位,沿北西向和北东向基底断裂分布;二叠系茅口组滩体发育于断垒高地貌处,沿北西向基底断裂分布;二叠系爆发相火山岩主要沿垒堑转换带的基底断裂(火山通道)分布;长兴组滩体沉积于火山岩喷发后形成的火山锥上方,沿北西向基底断裂分布。简阳—中江地区基底断裂不仅控制着德阳—安岳裂陷槽寒武系优质烃源分布,也控制着纵向多层系滩体沉积及古岩溶以形成优质储层,控制储层间致密遮挡带分布,基底断裂作为疏导形成良好源储配置,震旦系—古生界成藏条件佳,立体勘探潜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地区 基底断裂 前震旦系裂谷 震旦系—古生界 沉积及成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点“盲采”配套单炮资料实时质控技术及应用
2
作者 罗文 王勤耕 +3 位作者 李明翼 张孟 孙健 何岳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0-878,共9页
随着节点在地震勘探中的广泛应用,其质控问题越发突出。节点在“盲采”模式下缺乏实时数据传输能力,无法对单炮数据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和有效分析,导致地震采集数据合成分析滞后,影响数据质控时效性和勘探决策响应。因此,在有线监控排列... 随着节点在地震勘探中的广泛应用,其质控问题越发突出。节点在“盲采”模式下缺乏实时数据传输能力,无法对单炮数据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和有效分析,导致地震采集数据合成分析滞后,影响数据质控时效性和勘探决策响应。因此,在有线监控排列与节点相结合的单炮采集模式基础上,针对监控排列地震数据特点,提出了节点“盲采”配套单炮资料实时质控技术。首先,基于球面扩散原理计算单炮能量,实现对单炮能量的准确分析;其次,采用基于干扰道数的环境噪声分析技术,通过计算干扰道占比评估环境噪声;最后,配套开发了实时监控软件,实现单炮激发能量和噪声的实时监控。在四川盆地NCB全节点三维地震采集项目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监控排列能量与完整炮能量高度相关,干扰道比例吻合率较高,显著提高了地震勘探效率和资料质量,为节点盲采地震资料实时质控提供了一个有效方法,且在节点5G数据实时传输的商业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 盲采 单炮资料 实时监控 激发能量 外界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磨溪-高石梯地区加里东-海西期龙王庙组构造古地貌恢复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3
作者 金民东 谭秀成 +5 位作者 曾伟 李凌 李宗银 罗冰 张静蕾 洪海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4-644,共11页
本文基于磨溪—高石梯地区三维地震和钻孔资料,选择地震层位易于追踪的二叠底—龙王庙底厚度变化趋势来表征龙王庙组底界构造古地貌。分析发现高台组沉积是对龙王庙末期的填平补齐,而二叠底—龙王庙底厚度与高台组地层厚度具明显的正相... 本文基于磨溪—高石梯地区三维地震和钻孔资料,选择地震层位易于追踪的二叠底—龙王庙底厚度变化趋势来表征龙王庙组底界构造古地貌。分析发现高台组沉积是对龙王庙末期的填平补齐,而二叠底—龙王庙底厚度与高台组地层厚度具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而恢复的龙王庙组底界构造古地貌可以近似代表高台组沉积前的龙王庙组沉积古地貌;同时,该古地貌高地南缘的相对低地是龙王庙组颗粒滩最发育的地区,表明龙王庙沉积期古地貌特征具有类似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认为:在加里东—海西期,经侵蚀窗补给的岩溶水顺层流动的活动规律受控于该古地貌,古地貌对岩溶储层的差异发育和质量变化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即在古地貌斜坡带和岩溶水汇聚的沟谷地带,岩溶改造作用最强,所形成的储层质量最好;在孤立古地貌高地,岩溶改造作用相对较弱,所形成的岩溶型储层质量相对变差。结果表明该古地貌是龙王庙期沉积古地貌长期继承性发展的结果,其对沉积、储层的控制作用也为后期新钻井和开发井所验证。该研究方法和思路可供相似地质背景的同类工作对比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古地貌 沉积古地貌 龙王庙组 磨溪—高石梯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储层裂缝特征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时林 秦章晋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56,共6页
腰英台油田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中央拗陷区,其中的1号区块~301号区块的上白垩统青山口组砂岩为裂缝性低渗储集层,裂缝较为发育。通过对岩芯的系统观测、薄片裂缝观察、测井资料解释、碳氧同位素测试等手段对裂缝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腰英台油田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中央拗陷区,其中的1号区块~301号区块的上白垩统青山口组砂岩为裂缝性低渗储集层,裂缝较为发育。通过对岩芯的系统观测、薄片裂缝观察、测井资料解释、碳氧同位素测试等手段对裂缝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裂缝发育,其中发育程度最高的为青山口组一段II砂组;裂缝长度的主要分布在5~15 cm,宽度主要分布在0.1~1.0 mm,密度平均0.41条/米,大部分裂缝都被全充填,充填物以方解石为主,裂缝倾角主要分布于75?~90?,裂缝方位主要共有4组,分别是NWW(280?)向、NNW(345?)向、NNE(18?)向和NEE(76?)向;微裂缝以宽度小于0.5 mm为主,被方解石或者有机质充填或者半充填,裂缝性质以剪切缝为主,部分发育张性缝;裂缝发育期次主要分为两期,分别为嫩江末期和明水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英台油田 青山口组 裂缝特征 储集层 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西大足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古地貌特征及其对优质页岩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蒋婵 张海杰 +8 位作者 周亚东 干华文 蒲俊伟 蒋裕强 付永红 谷一凡 李杪 王占磊 尹兴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628-3640,共13页
为了提升渝西大足区块优质页岩厚度预测精度,明确优质页岩发育的影响因素,首先,本文依据地震资料、钻井数据和岩相古地理格局,识别地层沉积填平补齐界面;其次,采用印模法与波形分类相结合的方法,精细刻画龙马溪组下部黑色页岩段的沉积... 为了提升渝西大足区块优质页岩厚度预测精度,明确优质页岩发育的影响因素,首先,本文依据地震资料、钻井数据和岩相古地理格局,识别地层沉积填平补齐界面;其次,采用印模法与波形分类相结合的方法,精细刻画龙马溪组下部黑色页岩段的沉积古地貌;最后,分析不同古地貌页岩储层的厚度、矿物组成、粒度、有机质富集方式、纹层结构形式、储集空间和含气性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呈现“南低北高”古地貌的总体格局,由南向北表现为“一洼地和两排古凸起”的特点;古地貌相对低洼地区w(U)/w(TH),w(V)/w(Cr)和w(Ni)/w(Co)最大,有利于富有机质页岩的沉积和保存;古地貌低地区纹层结构以富有机质纹层、含有机质纹层、含有机质+粉砂质纹层为主,古地貌高地发育更多的粉砂质纹层;在扫描电镜观察下古地貌低的页岩储层有机质具有连片分布的特点,有机质内孔隙发育,多为圆形,“孔连孔”现象明显,有利于页岩气储集,含气性高,储层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龙马溪组 古地貌 储层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探1井超深井下套管固井技术实践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君毅 陈颖杰 +1 位作者 廖富国 付华才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6-128,133,共4页
五探1井Φ333.4mm钻头井眼下Φ273.05mm套管固井,套管下深长、悬重大,裸眼地层压力性敏感,气层活跃、易漏,固井水泥施工量大,固井存在较大难度。通过从通井组合选择、井眼承压准备、下套管固井方式、固井施工参数、水泥浆体系等方面提... 五探1井Φ333.4mm钻头井眼下Φ273.05mm套管固井,套管下深长、悬重大,裸眼地层压力性敏感,气层活跃、易漏,固井水泥施工量大,固井存在较大难度。通过从通井组合选择、井眼承压准备、下套管固井方式、固井施工参数、水泥浆体系等方面提出该井 273.05mm套管固井技术措施,在实际固井施工后,固井质量合格,为今后类似超深井、大尺寸套管固井作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井 大尺寸 压力敏感 漏喷同存 固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