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井筒多相流理论的复杂结构井动态压井过程中的井筒压力研究
1
作者
杨鹏飞
毛良杰
+1 位作者
杨森
陈雪峰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4-270,共17页
基于井筒多相流理论,并结合井眼轨迹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复杂结构井动态压井数学模型,再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对压井过程中井筒压力进行了模拟研究,认识了初始气侵量、压井液排量与密度、水平井段长度对井筒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大...
基于井筒多相流理论,并结合井眼轨迹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复杂结构井动态压井数学模型,再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对压井过程中井筒压力进行了模拟研究,认识了初始气侵量、压井液排量与密度、水平井段长度对井筒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大斜度井和水平井压井过程中,套管承受的压力将会变得更大,且套管承受高压的时间也会明显增长;初始气侵量越大,为平衡井筒压力,压井过程中套管压力和立管压力越大;压井排量越大,压井过程中的套管压力越低,立管压力越大;压井液密度越大,压井过程中套管压力和立管压力越低;水平段长度越长,压井过程中的套管压力越大,压井时间越长.研究结果对保障复杂结构井的压井作业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结构井
动态压井
井眼轨迹
井筒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陆过渡相煤系页岩孔隙分形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沁水盆地北部太原组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聂万才
张廷山
+2 位作者
王铭伟
吴玟
谭秀成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7-1057,共11页
【目的】为分析沁水盆地北部太原组海陆过渡相煤系页岩孔隙分形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阳泉区块太原组样品进行总有机碳(TOC)含量、成熟度测试及X射线衍射、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基于(Frenkel Halsey Hill,FHH)理论模型计算样品孔...
【目的】为分析沁水盆地北部太原组海陆过渡相煤系页岩孔隙分形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阳泉区块太原组样品进行总有机碳(TOC)含量、成熟度测试及X射线衍射、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基于(Frenkel Halsey Hill,FHH)理论模型计算样品孔隙分形维数,分析矿物含量、有机地化特征及孔隙结构参数对孔隙分形维数的影响。【结果】太原组煤系页岩TOC含量介于0.57%~6.40%,平均为3.18%;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R_(o))介于1.96%~3.24%,平均为2.49%;煤系页岩微观孔隙具有双重分形特点,其中表面分形维数(D_(1))介于2.507 9~2.663 9,结构分形维数(D_(2))介于2.527 1~2.809 4;有机质含量及成熟度与D_(1)、D_(2)均呈正相关关系,孔隙结构参数与D_(1)、D_(2)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但与D_(2)相关系数高于D_(1),指示微孔对孔隙结构参数的影响更强;分选、磨圆度高的陆源碎屑石英多具规则孔隙形态,造成石英含量与D_(1)、D_(2)呈负相关关系;碳酸盐岩矿物及长石主要提供宏孔,其含量与页岩D_(1)及D_(2)均呈负相关关系;黏土矿物在长期压实作用下孔径减小,微孔数量增加,孔隙形态复杂,其含量与分形维数D_(1)及D_(2)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海陆过渡相煤系页岩微观孔隙具有双重分形特点,有机质含量、成熟度、孔隙结构参数和黏土矿物含量增大可导致其微观孔隙分形维数变大,陆源碎屑石英、长石和碳酸盐矿物含量增多可导致其微观孔隙分形维数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页岩
孔隙结构
分形特征
海陆过渡相
太原组
沁水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致密砂岩储层可压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
12
3
作者
张冲
夏富国
+1 位作者
夏玉琴
周小林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64,共4页
可压性是评价页岩储层体积压裂可行性的重要指标。致密砂岩储层与页岩储层具有相似性,可借助可压性评价指标判断致密砂岩储层体积压裂的难易程度。但通过现有可压性评价指标判断致密砂岩储层改造存在评价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评价储层可压...
可压性是评价页岩储层体积压裂可行性的重要指标。致密砂岩储层与页岩储层具有相似性,可借助可压性评价指标判断致密砂岩储层体积压裂的难易程度。但通过现有可压性评价指标判断致密砂岩储层改造存在评价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评价储层可压性的参数众多,常规单因素评价结果经常出现部分参数满足体积压裂要求,而另一些参数却不满足,难以完成最终的可压性评价。对此提出采用模糊数学中的层次分析法,充分考虑岩石力学脆性、矿物脆性、天然裂缝、水平主应力差异、断裂韧性以及隔层遮挡效应等多个因素,构造等价矩阵确定各因素权重,利用参数标准化后形成的可压指数,对致密砂岩储层体积压裂可压性进行综合评价。与传统评价方法相比,层次分析法更有利于指导选井选层,综合地质工程双甜点因素,评价其含气潜力和易改造潜力,对致密砂岩储层压裂优化设计和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体积压裂
可压性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固井用隔离液材料对界面胶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5
4
作者
焦利宾
姚坤全
+3 位作者
李成全
牟乃渠
王福云
郑友志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4-107,I0007,共5页
优良的固井界面胶结质量是防止环空气窜的关键性保障之一。围绕固井用隔离液研究存在的诸多技术难题,利用X衍射和扫描电镜测试等方法,开展了矿渣、重晶石等不同固相材料形成的隔离液对固井界面胶结质量的影响评价,并从界面胶结机理的角...
优良的固井界面胶结质量是防止环空气窜的关键性保障之一。围绕固井用隔离液研究存在的诸多技术难题,利用X衍射和扫描电镜测试等方法,开展了矿渣、重晶石等不同固相材料形成的隔离液对固井界面胶结质量的影响评价,并从界面胶结机理的角度,对不同材料影响的实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含有矿渣类水硬性材料的前置液与钻井液的相容性良好,提高了固井二界面的胶结强度,而含有重晶石等惰性材料的前置液对界面胶结强度的提高作用不明显;含有矿渣类水硬性材料的前置液能够显著地抑制被前置液污染后水泥石抗压强度的衰退;在界面处矿渣类水硬性材料与水泥发生水化反应,降低了界面处氢氧化钙的含量,而且生成胶凝材料填充界面胶结的空隙,从而提高了界面胶结质量。研究结果为川渝油气田固井用隔离液的评价及优选提供了支撑,为固井质量的提高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隔能力
界面胶结强度
水泥水化产物
氢氧化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井筒多相流理论的复杂结构井动态压井过程中的井筒压力研究
1
作者
杨鹏飞
毛良杰
杨森
陈雪峰
机构
西南
石油
大学
石油
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中
石油
西南
油气田
分
公司
开发事业部
中
国
石油
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
公司
出处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4-270,共1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74006)
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S0497,2022YFG0119)。
文摘
基于井筒多相流理论,并结合井眼轨迹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复杂结构井动态压井数学模型,再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对压井过程中井筒压力进行了模拟研究,认识了初始气侵量、压井液排量与密度、水平井段长度对井筒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大斜度井和水平井压井过程中,套管承受的压力将会变得更大,且套管承受高压的时间也会明显增长;初始气侵量越大,为平衡井筒压力,压井过程中套管压力和立管压力越大;压井排量越大,压井过程中的套管压力越低,立管压力越大;压井液密度越大,压井过程中套管压力和立管压力越低;水平段长度越长,压井过程中的套管压力越大,压井时间越长.研究结果对保障复杂结构井的压井作业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复杂结构井
动态压井
井眼轨迹
井筒压力
Keywords
complex structure well
dynamic killing well
well trajectory
wellbore pressure
分类号
TE2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陆过渡相煤系页岩孔隙分形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沁水盆地北部太原组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聂万才
张廷山
王铭伟
吴玟
谭秀成
机构
西南
石油
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长庆油田分
公司
天然气评价项目部
西南
石油
大学
石油
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中
石油
西南
油气田
分
公司
开发事业部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7-105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2150)。
文摘
【目的】为分析沁水盆地北部太原组海陆过渡相煤系页岩孔隙分形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阳泉区块太原组样品进行总有机碳(TOC)含量、成熟度测试及X射线衍射、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基于(Frenkel Halsey Hill,FHH)理论模型计算样品孔隙分形维数,分析矿物含量、有机地化特征及孔隙结构参数对孔隙分形维数的影响。【结果】太原组煤系页岩TOC含量介于0.57%~6.40%,平均为3.18%;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R_(o))介于1.96%~3.24%,平均为2.49%;煤系页岩微观孔隙具有双重分形特点,其中表面分形维数(D_(1))介于2.507 9~2.663 9,结构分形维数(D_(2))介于2.527 1~2.809 4;有机质含量及成熟度与D_(1)、D_(2)均呈正相关关系,孔隙结构参数与D_(1)、D_(2)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但与D_(2)相关系数高于D_(1),指示微孔对孔隙结构参数的影响更强;分选、磨圆度高的陆源碎屑石英多具规则孔隙形态,造成石英含量与D_(1)、D_(2)呈负相关关系;碳酸盐岩矿物及长石主要提供宏孔,其含量与页岩D_(1)及D_(2)均呈负相关关系;黏土矿物在长期压实作用下孔径减小,微孔数量增加,孔隙形态复杂,其含量与分形维数D_(1)及D_(2)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海陆过渡相煤系页岩微观孔隙具有双重分形特点,有机质含量、成熟度、孔隙结构参数和黏土矿物含量增大可导致其微观孔隙分形维数变大,陆源碎屑石英、长石和碳酸盐矿物含量增多可导致其微观孔隙分形维数变小。
关键词
煤系页岩
孔隙结构
分形特征
海陆过渡相
太原组
沁水盆地
Keywords
coal-measure shale
pore structure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sea-land transitional facies
Taiyuan Formation
Qinshui Basi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致密砂岩储层可压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
12
3
作者
张冲
夏富国
夏玉琴
周小林
机构
中
国
石油
化工股份有限
公司
东北
油气
分
公司
石油
工程环保技术研究院
油气
藏地质及
开发
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
石油
大学
中
石油
西南
油气田
分
公司
开发事业部
中
石油
长庆油田分
公司
第二采气厂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64,共4页
基金
中石化科技部项目“重点地区致密储层特征与改造技术研究”(编号:P15118)。
文摘
可压性是评价页岩储层体积压裂可行性的重要指标。致密砂岩储层与页岩储层具有相似性,可借助可压性评价指标判断致密砂岩储层体积压裂的难易程度。但通过现有可压性评价指标判断致密砂岩储层改造存在评价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评价储层可压性的参数众多,常规单因素评价结果经常出现部分参数满足体积压裂要求,而另一些参数却不满足,难以完成最终的可压性评价。对此提出采用模糊数学中的层次分析法,充分考虑岩石力学脆性、矿物脆性、天然裂缝、水平主应力差异、断裂韧性以及隔层遮挡效应等多个因素,构造等价矩阵确定各因素权重,利用参数标准化后形成的可压指数,对致密砂岩储层体积压裂可压性进行综合评价。与传统评价方法相比,层次分析法更有利于指导选井选层,综合地质工程双甜点因素,评价其含气潜力和易改造潜力,对致密砂岩储层压裂优化设计和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致密砂岩
体积压裂
可压性
层次分析法
Keywords
tight sandstone
volume fracturing
fracabilit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分类号
TE37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固井用隔离液材料对界面胶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5
4
作者
焦利宾
姚坤全
李成全
牟乃渠
王福云
郑友志
机构
中
国
石油
西南
油气田
公司
工程技术研究院
国家能源高含硫气藏开采研发
中
心工程技术研究所
中
国
石油
西南
油气田
分
公司
工程技术处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开发事业部
中
石油
西南
油气田
四川长宁天然气
开发
有限责任
公司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4-107,I0007,共5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52)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62)
+4 种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20)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大科技专项(2016ZD01)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科研项目(20180302-03)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科研项目(20170302-06)
中国石油股份公司项目(2017D-5006-13)
文摘
优良的固井界面胶结质量是防止环空气窜的关键性保障之一。围绕固井用隔离液研究存在的诸多技术难题,利用X衍射和扫描电镜测试等方法,开展了矿渣、重晶石等不同固相材料形成的隔离液对固井界面胶结质量的影响评价,并从界面胶结机理的角度,对不同材料影响的实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含有矿渣类水硬性材料的前置液与钻井液的相容性良好,提高了固井二界面的胶结强度,而含有重晶石等惰性材料的前置液对界面胶结强度的提高作用不明显;含有矿渣类水硬性材料的前置液能够显著地抑制被前置液污染后水泥石抗压强度的衰退;在界面处矿渣类水硬性材料与水泥发生水化反应,降低了界面处氢氧化钙的含量,而且生成胶凝材料填充界面胶结的空隙,从而提高了界面胶结质量。研究结果为川渝油气田固井用隔离液的评价及优选提供了支撑,为固井质量的提高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封隔能力
界面胶结强度
水泥水化产物
氢氧化钙
Keywords
isolation ability
Interface bond strength
cement hydration products
calcium hydroxide
分类号
TE25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井筒多相流理论的复杂结构井动态压井过程中的井筒压力研究
杨鹏飞
毛良杰
杨森
陈雪峰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海陆过渡相煤系页岩孔隙分形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沁水盆地北部太原组为例
聂万才
张廷山
王铭伟
吴玟
谭秀成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致密砂岩储层可压性综合评价
张冲
夏富国
夏玉琴
周小林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固井用隔离液材料对界面胶结质量的影响
焦利宾
姚坤全
李成全
牟乃渠
王福云
郑友志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