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双鱼石构造超深井大尺寸井眼钻井提速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周代生 杨欢 +4 位作者 胡锡辉 刘殿琛 陈骥 伍葳 刘洪彬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27,36,I0002,共5页
川西双鱼石构造勘探目的层埋藏深,完钻井深超过7000m,纵向多压力系统致使钻进中井塌、井漏、气侵等复杂频发,针对于此该地区钻井普遍采用非标井身结构。实钻中上部长井段大尺寸井眼往往表现出机械钻速较低同时钻井周期较长,从地层岩性... 川西双鱼石构造勘探目的层埋藏深,完钻井深超过7000m,纵向多压力系统致使钻进中井塌、井漏、气侵等复杂频发,针对于此该地区钻井普遍采用非标井身结构。实钻中上部长井段大尺寸井眼往往表现出机械钻速较低同时钻井周期较长,从地层岩性与井眼尺寸入手分析了上述问题并就井身结构优化、空气钻井可行性论证、钻头选型以及钻井液优选展开了提速技术研究,逐步形成了适合该区块工程地质特征的钻井提速配套技术:优化井身结构,减少大尺寸Φ444.5mm井眼钻井深度;采用“空气钻”提速技术,快速钻过沙溪庙组中上部以上易塌、易漏地层;Φ333.4mm井眼沙溪庙组中下部至须家河组中上部井段采用“高效PDC+螺杆+优质Kcl-有机盐聚合物钻井液”复合钻井提速技术,保证了“空气钻”井段井壁稳定以快速钻至三开中完,上部大尺寸井段的钻井周期大幅缩短,实现了优快钻井,为加快该区块勘探步伐提供了技术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鱼石构造 大尺寸井眼 空气 钻井液 高效PDC 提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马-鸭子河构造带超深井钻井技术难点及对策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继尹 肖国益 +1 位作者 李玉飞 胡大梁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3-115,共3页
金马-鸭子河构造雷口坡气藏平均埋深6 000 m,具有多套压力系统(地压系数从1.0↑1.95↓1.55↓1.1 MPa/100 m)、高温高含硫、陆相地层特别是须家河地层厚度大(约3 000 m,较元坝厚约2 000 m)、岩石致密可钻性差(6~8级),且海相地层破碎、非... 金马-鸭子河构造雷口坡气藏平均埋深6 000 m,具有多套压力系统(地压系数从1.0↑1.95↓1.55↓1.1 MPa/100 m)、高温高含硫、陆相地层特别是须家河地层厚度大(约3 000 m,较元坝厚约2 000 m)、岩石致密可钻性差(6~8级),且海相地层破碎、非均质性强等特征,同时存在机械钻速低(仅1.47 m/h)、钻井周期长(达419.72 d)、建井成本高等系列问题。文章在分析复杂地质环境及钻井工程问题的基础上,围绕"优质、安全、高效"攻关目标,优化了四开制井身结构,集成了PDC钻头+大尺寸等壁厚螺杆复合钻井、垂直钻井、孕镶钻头+高速螺杆、孕镶钻头+涡轮等陆相提速关键技术,配套了海相安全快速钻井液技术及小井眼钻头选型技术,形成了以?139.7 mm尾管完井的四开制高效钻井技术,指导完成了复杂地质环境的YAS1井、YS1井钻井设计及施工,两井平均完钻井深6 122 m,平均钻井周期299.71 d,平均机械钻速1.98 m/h,较前期完钻井平均机械钻速提高32.37%,缩短钻井周期111 d,其中,YS1井完钻井深6 313 m,钻井周期283 d,全井平均机械钻速2.11 m/h,实现了"300 d完钻一口海相井"的目标,对类似复杂地层钻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马-鸭子河构造 超深井 钻井周期 井身结构 提速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火山岩优快钻井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齐玉 古闵全 曹权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51,共4页
四川盆地火山岩地层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储层埋藏深、多压力系统、可钻性差、高温高压、安全窗口密度窄、井壁稳定性差等诸多难题给钻井工程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该区地质和工程难点,提出了四川盆地火山岩优快钻井技术:优化形成的火山... 四川盆地火山岩地层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储层埋藏深、多压力系统、可钻性差、高温高压、安全窗口密度窄、井壁稳定性差等诸多难题给钻井工程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该区地质和工程难点,提出了四川盆地火山岩优快钻井技术:优化形成的火山岩专层井五开五完井身结构方案,有效封隔井下复杂压力系统;采用针对不同地层的高效钻头,配套多种提速工具的复合钻进技术,提高了高研磨地层平均机械钻速;精细控压钻井技术应用于窄安全密度窗口、多压力系统地层,实现了井底压力的动态平衡控制,钻井液漏失量降低86.7%以上;研发的防塌封堵油基钻井液体系,确保了井眼畅通、保持了井壁稳定,减小了复杂地层钻进的井下复杂情况。结果表明,应用该优快钻井技术,提速效果显著,为加快该区块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井身结构优化 钻头优选 精细控压 防塌封堵钻井液 优快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水钻井液作用下煤岩声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赵超杰 李军 +5 位作者 吴志勇 任凯 田中兰 杨恒林 胡锡辉 唐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66,共7页
为了研究钻井过程中煤岩性质变化,测量并分析了不同围压下煤岩浸泡前后纵波、横波速度与首波幅值特征。试验结果表明:煤岩的纵波速度及首波幅值随浸泡时间增长而增大,横波速度及首波幅值随浸泡时间增长而减小;煤岩浸泡清水钻井液后弹性... 为了研究钻井过程中煤岩性质变化,测量并分析了不同围压下煤岩浸泡前后纵波、横波速度与首波幅值特征。试验结果表明:煤岩的纵波速度及首波幅值随浸泡时间增长而增大,横波速度及首波幅值随浸泡时间增长而减小;煤岩浸泡清水钻井液后弹性模量变小、泊松比变大,且随浸泡时间增长而愈加明显;煤岩纵波、横波速度与首波幅值均随围压增大而增大;浸泡后纵波速度及首波幅值明显变大,浸泡前后的速度差值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而首波幅值差值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浸泡后横波速度及首波幅值均小于浸泡前,且二者的差值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根据煤岩失效结构、吸水量及弹性参数变化特征,分析认为:钻井液渗入煤岩层理面,其润滑及支撑作用会降低层理面结构强度,导致煤岩沿层理弱面破裂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钻井液 煤岩失效 声波速度 围压 浸泡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作用下膏盐层井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唐庚 赵超杰 +3 位作者 李军 张鑫 郭建华 雷现梅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27,I0002,共5页
川东地区膏盐岩广泛发育,钻井过程中膏盐岩的蠕变、溶解易导致缩径卡钻、井径扩大等复杂情况,严重阻碍了油气藏的安全、高效开发。通过水基钻井液下膏盐岩溶解试验,明确了氯离子含量、温度对膏盐岩溶解的影响规律。综合考虑膏盐岩的溶... 川东地区膏盐岩广泛发育,钻井过程中膏盐岩的蠕变、溶解易导致缩径卡钻、井径扩大等复杂情况,严重阻碍了油气藏的安全、高效开发。通过水基钻井液下膏盐岩溶解试验,明确了氯离子含量、温度对膏盐岩溶解的影响规律。综合考虑膏盐岩的溶解与蠕变作用,建立了膏盐岩井径缩径率图版,分析氯根离子浓度、温度对井径缩径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水基钻井液对膏盐岩具有不可忽略的溶解作用,低Cl^(-)浓度、临界地层温度时膏盐层井径扩大率可达到9.65%(24 h)。钻井液溶解与膏盐岩蠕变双重作用下,氯根离子浓度越小、温度越低,膏盐层井径缩径速率越小;使用欠饱和水基钻井液体系,合理优化氯离子浓度,及时处理膏盐层钻井液伤害,可以有效降低膏盐层井眼缩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盐层 钻井液 溶解 蠕变 井径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复杂超深井钻井技术 被引量:22
6
作者 杨博仲 汪瑶 叶小科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30,6-7,共4页
四川盆地川西地区超深井普遍存在多压力系统、多套管必封点、大尺寸井眼长、局部地层可钻性差、研磨性强、深部地层高温、高压、高含硫和窄安全密度窗口等技术难点,井下易发生溢、漏、垮、卡多种复杂及故障,钻井速度慢,整体钻井周期长,... 四川盆地川西地区超深井普遍存在多压力系统、多套管必封点、大尺寸井眼长、局部地层可钻性差、研磨性强、深部地层高温、高压、高含硫和窄安全密度窗口等技术难点,井下易发生溢、漏、垮、卡多种复杂及故障,钻井速度慢,整体钻井周期长,严重影响深层高产气藏的效益化勘探开发。研究人员通过开展井身结构优化与高效承压堵漏技术的研究攻关,拓展形成适用于四川盆地川西地区超深井钻井的非标井身结构1套,发展出以"个性化钻头+长寿命井下工具+优质钻井液体系+精细控压钻井"为核心的超深井钻井提速提效综合技术,建立了川庆钻井工程技术信息一体化系统,实现了川西北地区复杂超深井钻井速度成倍提高,井下复杂和故障得到有效控制,钻井周期大幅缩短,大大加快了四川油气田川西地区深层气藏的整体勘探开发进程,对国内其他类似地区深井超深井钻井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西地区 超深井 井下复杂 钻井提速 安全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页岩气开采废弃油基钻井液再利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晓丽 杨欢 +3 位作者 黎然 张佳寅 陈骥 陈龙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86-288,共3页
以油基泥浆资源化利用技术(LRET)对川南页岩气废弃油基钻井液进行再利用研究。结果表明,LRET回收浆体相互混合后能够配伍,无絮凝和成团现象,但高温高压(HTHP)失水量偏大,热滚后破乳电压降低明显;LRET回收浆复配加重后、LRET回收浆与新... 以油基泥浆资源化利用技术(LRET)对川南页岩气废弃油基钻井液进行再利用研究。结果表明,LRET回收浆体相互混合后能够配伍,无絮凝和成团现象,但高温高压(HTHP)失水量偏大,热滚后破乳电压降低明显;LRET回收浆复配加重后、LRET回收浆与新浆复配加重后均能够配伍,无絮凝和成团现象,但沉降稳定性均变差,需要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剂、润湿剂等处理剂来提高体系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废弃油基钻井液 再利用 配伍性 LRET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宁区块页岩气井排液技术现状及攻关方向探讨 被引量:16
8
作者 韩慧芬 贺秋云 王良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71,77,共4页
页岩气储层具有脆性高、孔隙度和渗透率极低、天然微裂缝发育等特点,须通过大规模水力压裂作业形成复杂裂缝网络来获得工业气流。排液作为压裂和后期生产"衔上接下"的关键一环,在页岩气开发中被高度重视。目前长宁大多数页岩... 页岩气储层具有脆性高、孔隙度和渗透率极低、天然微裂缝发育等特点,须通过大规模水力压裂作业形成复杂裂缝网络来获得工业气流。排液作为压裂和后期生产"衔上接下"的关键一环,在页岩气开发中被高度重视。目前长宁大多数页岩气井采用经验方法或者借助邻井的返排数据指导控制排液,缺乏理论依据。文章针对长宁区块页岩气井返排关井时间、返排速率、返排率、返排液矿化度等,提出了从五个方面进行排液技术研究:压裂后关井时间对裂缝扩展、气井产量的影响;返排液矿化度和离子成分变化的特征及离子来源;页岩气井返排效果影响因素及压裂液去向问题;压裂液滞留于地层对页岩气储层伤害及返排率对气井产量的影响;返排控制参数对返排率及支撑剂回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区块 页岩气井 排液技术 自吸机理 返排控制参数 矿化度 裂缝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102井HP-RTTS封隔器打捞工艺技术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琪 易斌 +4 位作者 刘欣 莫倩雯 王涵宇 唐锐峰 陆林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4-168,共5页
HP-RTTS封隔器广泛应用于川西北地区试油作业中,随着地层的复杂程度增加,试油难度也急剧增大,导致试油封隔器遇卡事故时有发生。文章以ST102井为例,该井在压井起测试管柱过程中出现测试管柱遇卡情况,将井下HP-RTTS封隔器成功捞出后,首... HP-RTTS封隔器广泛应用于川西北地区试油作业中,随着地层的复杂程度增加,试油难度也急剧增大,导致试油封隔器遇卡事故时有发生。文章以ST102井为例,该井在压井起测试管柱过程中出现测试管柱遇卡情况,将井下HP-RTTS封隔器成功捞出后,首先分析了井下测试管柱遇卡原因,并对该封隔器的打捞难点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先采用正扣钻具对扣打捞,再使用反扣钻具套铣打捞的方法,打捞期间优选打捞工具以及施工参数,逐步排除井下遇卡点,效果明显。最终成功将封隔器捞出,并验证了复杂原因为测试管柱底部被钻井液沉淀沉埋,为以后类似的打捞作业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油 封隔器 套铣 打捞 水力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储油罐智能清洗装置设计及流场仿真 被引量:7
10
作者 何宇航 夏成宇 +3 位作者 方永 詹跃明 王旭东 夏宏伟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9-96,共8页
原油在储油罐罐壁和底部形成油污,油污的长期积累不仅会降低油品的质量,也会对储油罐维护造成困难。传统清罐方式操作强度大、对环境污染严重、油料回收率低、耗时长、安全系数低。为此开发了一种机械式智能可控储油罐清洗装置,该装置利... 原油在储油罐罐壁和底部形成油污,油污的长期积累不仅会降低油品的质量,也会对储油罐维护造成困难。传统清罐方式操作强度大、对环境污染严重、油料回收率低、耗时长、安全系数低。为此开发了一种机械式智能可控储油罐清洗装置,该装置利用PLC控制换向阀的开闭和气动马达的进气量,进而控制清洗喷头的周向旋转、上下摆动以及定点清洗,喷嘴的摆动精度为1°范围内可调,从而实现储油罐360°可控式智能清洗。利用Fluent进行了清洗装置高压喷嘴的流场仿真,对喷嘴的结构和流体入射速度进行了优选。为使高压流体到达壁面速度大于10 m/s时喷射区域尽量大,对流体的入射速度和喷嘴收缩角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入射速度为20 m/s、喷嘴收缩角为30°时清洗效果最优,流体到达壁面速度大于10 m/s时的喷射宽度为0.98 m。现场应用结果证明该装置清洗效果良好,清洗周期大大缩短。该装置的开发成功为储油罐的智能清洗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储油罐 高压射流 智能清洗 喷嘴 FLU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支撑裂缝长期导流能力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改造 被引量:12
11
作者 韩慧芬 彭均亮 +2 位作者 吴建 高新平 王良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5-58,共4页
常规砂岩储层加砂压裂后油气渗流通道主要依赖于支撑裂缝,而页岩气储层由于其典型的脆性特征,通过大规模体积压裂后会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页岩气渗流能力主要取决于支撑剂充填层裂缝和储层剪切滑移形成的自支撑裂缝,因此,室内页岩储层... 常规砂岩储层加砂压裂后油气渗流通道主要依赖于支撑裂缝,而页岩气储层由于其典型的脆性特征,通过大规模体积压裂后会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页岩气渗流能力主要取决于支撑剂充填层裂缝和储层剪切滑移形成的自支撑裂缝,因此,室内页岩储层导流能力的测试应包括支撑剂充填层和自支撑裂缝的导流能力两部分。目前国内对于页岩支撑导流能力的测试方法大多还是借鉴常规支撑剂充填层导流能力测试方法,无论测试方法还是测试装备都有一定的不适应性,大部分国产支撑导流仪的闭合压力加载系统、流量控制系统不能满足页岩储层长期导流能力测试要求。文章提出了页岩支撑裂缝导流能力测试方法及支撑导流仪改进目标、改进方法、改进措施,为页岩气储层室内导流能力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为页岩储层体积压裂支撑剂优选及压裂效果评价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自支撑裂缝 导流能力 复杂缝网 支撑导流仪 闭合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压作业可通过式堵塞器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5
12
作者 唐庚 雷清龙 +5 位作者 洪玉奎 李斌 董亮亮 张文 赖宁 王梓齐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86,I0006,共4页
带压作业作为页岩气开采的新技术,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油气井稳产率起到关键作用。但带压作业在斜井或水平井作业过程中,至少需要下入两次及以上堵塞器才能完成整个不压井起管柱作业,且第二次下堵塞器作业必须通过第一个堵塞器工作筒,... 带压作业作为页岩气开采的新技术,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油气井稳产率起到关键作用。但带压作业在斜井或水平井作业过程中,至少需要下入两次及以上堵塞器才能完成整个不压井起管柱作业,且第二次下堵塞器作业必须通过第一个堵塞器工作筒,然而,现有的堵塞器并不具备可通过性功能。因此,为解决带压作业管内压力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可通过式堵塞器。为满足工具的使用要求,对可通过式堵塞器主要部件进行了材料筛选对卡瓦牙、卡瓦牙本体进行了强度校核。最后通过室内试验对可通过式堵塞器的可通过性、可坐封性以及密封性均进行了验证,证明了该工具及配套工作筒的可行性,为可通过式堵塞器国产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压作业 通过式堵塞器 强度校核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古生界海相页岩TOC测井预测模型优选及应用——以川南长宁地区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轶林 孔令明 梁浩然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21-1030,共10页
有机碳含量(TOC)是页岩气资源评价与预测选区的关键指标之一,测井预测是实现单井TOC连续识别的重要手段,本次研究拟揭示各类预测方法在下古生界海相页岩中的预测效果。本次以川南长宁地区龙一段黑色页岩为对象,尝试采用多类预测方法(ΔL... 有机碳含量(TOC)是页岩气资源评价与预测选区的关键指标之一,测井预测是实现单井TOC连续识别的重要手段,本次研究拟揭示各类预测方法在下古生界海相页岩中的预测效果。本次以川南长宁地区龙一段黑色页岩为对象,尝试采用多类预测方法(ΔLogR法及其改进方法、多元线性回归法与神经网络法)与不同的研究尺度(全段或分层)建立TOC测井预测模型,并对不同方法的预测效果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表明,各方法预测效果差异较大,适用性各不相同。整体而言,多元线性回归法与BP神经网络法在研究区的预测效果均优于ΔLogR法及其改进方法。笔者等研究提出多元线性回归法对研究区TOC高值段的预测效果更佳,而神经网络法对TOC低值段的预测精度更高。本次研究根据龙一段各亚段有机质分布特征与测井响应特征的差异,提出通过“精细分层与最优方法匹配”的方式,因地制宜地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TOC测井预测。针对龙一1^(a-c)与龙一1^(d)-龙一_(2),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与BP神经网络法进行分层精细建模,并获得了最佳的预测效果,不仅预测精度较高,而且相对误差较小,绝大部分样品相对误差不超过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页岩 龙马溪 有机碳 测井 方法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眼分段压裂无限级全通径滑套工具新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喻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68-71,I0004,共5页
分层改造技术已成为低渗透油气藏增储上产的重要手段,水平井裸眼分段改造作为储层分段改造的一项重要工艺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用于裸眼井分段改造的无限级全通径压裂滑套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开发技术,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分层改造技术已成为低渗透油气藏增储上产的重要手段,水平井裸眼分段改造作为储层分段改造的一项重要工艺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用于裸眼井分段改造的无限级全通径压裂滑套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开发技术,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目前国内主要应用的投球滑套相比,其优势主要体现在理论上可无级数限制的分层压裂,且压裂施工完成后无需要钻磨球座即可实现全通径。文章概述了以各种不同方式实现无限级全通径裸眼分段的压裂滑套工具,主要包括机械计数式、电子计数式、机械开关式、液压开启式、球座可捞式及无线控制式等,并对其工艺原理及工具特点、优势进行了分析。提出国内尚需加强开展裸眼井无限级全通径滑套分段压裂的技术引进、推广应用、消化吸收和创新攻关,结合国内油气田特点,进一步为非常规油气储层开发降本增效、增产稳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眼 无限级 全通径 压裂滑套 分段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桥塞缓蚀助溶剂实验评价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喻冰 江源 +1 位作者 付玉坤 李奎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91-92,120,I0005,共4页
可溶性桥塞分段压裂技术是页岩气藏开发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压裂完成后无需钻磨,保证井筒全通径,有效避免井筒干预作业带来的施工风险,节省作业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但由于现场工况限制和快速投产的需求,部分可溶性桥塞溶解性能并不理想... 可溶性桥塞分段压裂技术是页岩气藏开发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压裂完成后无需钻磨,保证井筒全通径,有效避免井筒干预作业带来的施工风险,节省作业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但由于现场工况限制和快速投产的需求,部分可溶性桥塞溶解性能并不理想,需进行快速溶解方面的研究。缓蚀助溶调理剂是一种辅助镁基可溶桥塞溶解的液体,通过开展缓蚀助溶调理剂与盐酸、返排液对镁基可溶桥塞样块溶解效果的对比实验,证明缓蚀助溶调理剂辅助溶解效果明显;通过缓蚀助溶调理剂与盐酸对套管、连续油管、电缆试片的腐蚀实验证明,缓蚀助溶调理剂缓蚀效果明显,对套管、连续油管、电缆伤害较小。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缓蚀助溶调理剂后,处理井内桥塞的平均通塞时长比使用前节约时间50%以上。该缓蚀助溶调理剂可有效加快镁基可溶桥塞溶解并且不会对套管等造成严重伤害,为镁基可溶桥塞快速溶解提供了新的技术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 助溶剂 镁基合金可溶桥塞 实验评价 页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井现场大样水陈化时间对含有机磷酸盐类缓凝剂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福云 王斌 +4 位作者 李文哲 刘波 郑友志 郭建华 焦利宾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94,共4页
安全、顺利施工是保证固井质量的前提,其直接影响着整个钻井工程的成败和井的寿命周期。围绕川渝气井固井安全、顺利施工的技术难题,以固井现场大样水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现场监测评价和室内复核等手段,研究分析了固井现场大样水陈化稳... 安全、顺利施工是保证固井质量的前提,其直接影响着整个钻井工程的成败和井的寿命周期。围绕川渝气井固井安全、顺利施工的技术难题,以固井现场大样水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现场监测评价和室内复核等手段,研究分析了固井现场大样水陈化稳定性对施工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清除干净的固井现场大样水水罐中的污垢中含有的Ca^(2+)、Fe^(3+)、Mg^(2+)等金属离子将与有机磷酸盐类缓凝剂等外加剂发生反应,从而降低大样水中相应外加剂的有效含量,导致水泥浆体系综合性能的改变,尤其是稠化时间的缩短,将会直接导致"插旗杆"等恶性事故的发生;加强甲方在固井现场对水泥浆体系性能的实时监测将有效降低固井施工风险,避免较大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 插旗杆 污垢 水泥浆 施工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井返排液离子来源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慧芬 贺秋云 +2 位作者 王良 秦毅 雷现梅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66,111,I0004,I0005,共6页
大多数页岩气井返排液离子及矿化度随返排时间增加而增加,页岩与压裂液作用存在离子交换现象,但对于页岩与压裂液间离子交换的原因以及离子来源研究较少。通过对某区块页岩与压裂液作用后离子类型及含量变化的量化分析,计算出了各种物... 大多数页岩气井返排液离子及矿化度随返排时间增加而增加,页岩与压裂液作用存在离子交换现象,但对于页岩与压裂液间离子交换的原因以及离子来源研究较少。通过对某区块页岩与压裂液作用后离子类型及含量变化的量化分析,计算出了各种物质对溶液矿化度的贡献率,探索了页岩气井返排液离子来源及离子交换机理,并通过离子强度、总硬度计算,分析了页岩与压裂液作用后胶液的稳定性与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页岩与压裂液作用后会发生离子交换,储层中各类可溶无机盐的溶解及黏土矿物是返排液中离子的重要来源;页岩天然裂缝或孔隙中充填有大量的可溶盐,页岩中水溶性可溶盐含量在页岩中占到了较大的比例;页岩与压裂液作用后胶液的稳定性由表面电荷控制,液体离子强度越大,胶液就越不稳定,矿物质越倾向于聚集进而导致裂缝张度或者孔的堵塞,影响气井产能;在页岩气井优化设计中,要根据页岩与压裂液作用后离子类型、浓度以及胶液稳定性结果对压裂液配方进行优化,尽可能防止液体絮凝沉淀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离子交换 离子强度 胶液稳定性 可溶盐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实推广SY/T 6125-2013行业标准促进天然气安全高效开发 被引量:1
18
作者 夏宏伟 陈奎 +4 位作者 杨万忠 武建通 杨涛 罗伟 罗虹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6-118,共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6125-2013《气井试气、采气及动态监测工艺规程》于2014年4月实施以来,促进了我国天然气生产的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文章重点介绍了SY/T 6125-2013行业标准的技术发展轨迹、适用范围、重要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6125-2013《气井试气、采气及动态监测工艺规程》于2014年4月实施以来,促进了我国天然气生产的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文章重点介绍了SY/T 6125-2013行业标准的技术发展轨迹、适用范围、重要作用、主要创新点、技术进步、现场应用与应用效果分析;并针对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为提高不同类型气井试气、采气及动态监测工艺技术水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这对确保我国不同类型气井的安全、科学、高效开采进一步加快气田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试气 动态监测 硫化氢 二氧化碳 健康 安全 环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