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雅布赖盆地萨尔台凹陷古地温场与油气成藏期次
被引量:
6
1
作者
田涛
任战利
+4 位作者
吴晓青
马国福
张睿胜
杨智明
郭科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36-844,共9页
为了探明雅布赖盆地萨尔台凹陷中侏罗统烃源岩经历的古地温环境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利用镜质体反射率(Ro)、磷灰石裂变径迹(AFT)、流体包裹体等古温标揭示古地温大小,并建立烃源岩热演化史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流体包裹体均一...
为了探明雅布赖盆地萨尔台凹陷中侏罗统烃源岩经历的古地温环境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利用镜质体反射率(Ro)、磷灰石裂变径迹(AFT)、流体包裹体等古温标揭示古地温大小,并建立烃源岩热演化史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进行油气成藏期次判定。研究区现今为低温传导型地温场,地温梯度为2.76℃/100m。不同次级构造单元古地温场特征不同:盐场次凹、小湖子次凹为传导型古地温场,古地温梯度为2.8-3.4℃/100m,古地温约81.2℃-128.1℃;黑沙低凸起带受凸起聚热或热异常作用的影响,古地温梯度明显高于沉积凹陷区域,达到4.0-4.8℃/100m,古地温约103.2℃~140.2℃。中侏罗统古地温高于现今地层温度,有机质成熟演化主要受古地温场的控制。热史模拟和油气成藏期次分析表明,萨尔台凹陷不同次级构造单元油气充注过程稍有差异,但对整个萨尔台凹陷中侏罗统储层来讲主要存在两期油气充注过程,分别发生在晚侏罗世早期(145.0~152.0Ma)和早白垩世(100.0~134.0Ma),与达到古地温峰值的时间大致相当,体现出古地温场演化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布赖盆地
萨尔台凹陷
中侏罗统
古地温
油气成藏期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压缩式封隔器波浪形胶筒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斌
卢大伟
张作鹏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28-833,共6页
为了提高压缩式封隔器坐封后胶筒与套管壁间的接触应力和胶筒的使用寿命,本文设计出一种外形轮廓为波浪形的新型胶筒。运用有限元仿真软件模拟了封隔器胶筒的工作原理,通过改变波浪形胶筒的波浪数量n和波浪高度h,掌握了波浪形胶筒与套...
为了提高压缩式封隔器坐封后胶筒与套管壁间的接触应力和胶筒的使用寿命,本文设计出一种外形轮廓为波浪形的新型胶筒。运用有限元仿真软件模拟了封隔器胶筒的工作原理,通过改变波浪形胶筒的波浪数量n和波浪高度h,掌握了波浪形胶筒与套管壁的接触应力分布规律和胶筒的Mises应力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胶筒硬度对封隔器胶筒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波浪形胶筒与套管间的最大接触应力比常规封隔器胶筒提高了1.07倍~2.01倍;波浪数量n=5,波浪高度h=3mm的波浪形胶筒Mises应力比常规胶筒Mises应力降低了约62.65%。新型波浪形胶筒增加了封隔器胶筒与套管间的接触应力,降低了胶筒的Mises应力,提高了封隔器的密封性能和封隔器胶筒的使用寿命,研究结果对开发高性能压缩式封隔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隔器胶筒
波浪形轮廓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梯形隔环和槽形胶筒组合式封隔器密封结构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斌
卢大伟
+1 位作者
张作鹏
刘俊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4-98,共5页
为了提高封隔器的密封性能,设计一种沿径向对称的梯形隔环和槽形胶筒组构成的新型密封结构,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封隔器的工作状况,分析梯形隔环结构特性参数对封隔器密封性能影响,获得不同梯形隔环结构参数下封隔器胶筒组与套管壁间...
为了提高封隔器的密封性能,设计一种沿径向对称的梯形隔环和槽形胶筒组构成的新型密封结构,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封隔器的工作状况,分析梯形隔环结构特性参数对封隔器密封性能影响,获得不同梯形隔环结构参数下封隔器胶筒组与套管壁间接触应力分布规律,并对新型密封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新型密封结构选择梯形隔环中心线距离隔环端面距离10 mm、梯形隔环下底高9 mm、梯形隔环上底高8 mm,梯形隔环高度9 mm的特性参数时,其最大接触应力比常规密封结构提高了约84%。新型密封结构的胶筒组与套管壁的接触应力比常规封隔器有显著提高,提高封隔器的密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隔器
密封结构
梯形隔环
槽形胶筒组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基钻屑热解吸处理装置的现场应用
被引量:
5
4
作者
郭亮
翟永帆
+3 位作者
葛思佳
朱璐
张新发
王玉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0-133,共4页
为了对页岩气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油基钻屑进行无害化处理,设计研制出油基钻屑热解吸处理装置。该装置采用摩擦式热解吸原理泵入热解吸分离器中的钻屑被研磨棒充分粉碎并相互剧烈摩擦生热,升温至挥发烃类的挥发温度,对基础油进行回收...
为了对页岩气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油基钻屑进行无害化处理,设计研制出油基钻屑热解吸处理装置。该装置采用摩擦式热解吸原理泵入热解吸分离器中的钻屑被研磨棒充分粉碎并相互剧烈摩擦生热,升温至挥发烃类的挥发温度,对基础油进行回收利用。通过控制气化温度低于基础油的终馏点而不发生基础油裂解,保证回收的基础油不发生化学反应。在威远页岩气钻井平台处理油基钻屑大约1 000 t,处理后的钻屑干粉含油量达到了GB 4914-2008《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中<1%的要求,回收油基本性能不变,满足二次配置钻井液要求,最终实现了废弃油基钻屑的安全处理和资源回收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屑
热解吸
摩擦生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裸眼分段压裂投球滑套的密封性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李斌
郑旭
+1 位作者
张作鹏
张珍珍
《应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34-1139,共6页
裸眼分段压裂是开采低渗透油气藏的主要方式,投球滑套的密封性直接决定了水平井分段压裂的成败。在一定范围内,投球滑套的密封性和球座与压裂球的接触压力、接触面积成正比。当接触压力过大时,球座与压裂球的接触面易被压溃,造成密封失...
裸眼分段压裂是开采低渗透油气藏的主要方式,投球滑套的密封性直接决定了水平井分段压裂的成败。在一定范围内,投球滑套的密封性和球座与压裂球的接触压力、接触面积成正比。当接触压力过大时,球座与压裂球的接触面易被压溃,造成密封失效。为了避免接触压力过大造成的密封失效,本文分别对球座与压裂球接触面为锥面、弧面的两种情况进行研究,推出了锥面球座和弧面球座最大接触压力的理论公式。并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锥角的锥面球座和不同曲率半径的弧面球座进行静力分析,得到了如下结论:(1)锥面球座在有效坐封和压裂球顺利反排的条件(16.7°(27)?(27)18.3°)下,锥角越小,最大接触压力和Mises应力越小;(2)弧面球座的最大接触压力小于锥面球座,且曲率半径越小,最大接触压力和Mises应力越小,当曲率半径等于压裂球半径时,达到最小值;(3)当压裂液压力超过70MPa时,应采用弧面球座。故在水平井分段压裂液压力过大时,为确保投球滑套的有效密封,应将球座与压裂球的接触面改为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球滑套
密封
最大接触压力
球座
接触面
弧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插管封隔器对完井工艺的优化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4
6
作者
朱和明
张亚洲
+3 位作者
曹海涛
王志刚
牛芳年
李婧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4-136,共3页
大通径插管封隔悬挂器是在常规国产悬挂器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进后设计的一种完井工具,该工具具有大通径的优势,同时具有插入锁紧装置,可进行管柱的双向锚定及环空封隔。根据该悬挂器的结构及功能特点进行推广,设计施工工艺及管串结构,除...
大通径插管封隔悬挂器是在常规国产悬挂器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进后设计的一种完井工具,该工具具有大通径的优势,同时具有插入锁紧装置,可进行管柱的双向锚定及环空封隔。根据该悬挂器的结构及功能特点进行推广,设计施工工艺及管串结构,除了进行多级滑套分段压裂工具的顶部锚定封隔外,可实现对各种完井工艺的优化,降低施工风险及完井成本。主要有桥塞分段压裂完井工艺的优化、筛管悬挂后酸压完井工艺的优化等。各工艺在多井次进行成功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封隔器
桥塞分段压裂完井
筛管完井
多级滑套分段压裂完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温稠化联结暂堵剂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张雄
李沁
+3 位作者
方裕燕
张紫薇
车星祥
牛芳年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96,I0006,I0007,共5页
高温高压油气藏暂堵转向压裂是储层增产关键技术,暂堵剂的筛选与优化一直备受关注。针对暂堵剂的性能要求,通过室内实验定量分析高温稠化联结暂堵剂的流变性能、破胶性能、暂堵性能和配伍性能,结果表明,高温稠化联结暂堵剂在160℃高温...
高温高压油气藏暂堵转向压裂是储层增产关键技术,暂堵剂的筛选与优化一直备受关注。针对暂堵剂的性能要求,通过室内实验定量分析高温稠化联结暂堵剂的流变性能、破胶性能、暂堵性能和配伍性能,结果表明,高温稠化联结暂堵剂在160℃高温下持续剪切60 min,黏度保持100 mPa·s左右,有利于形成较好的封堵层,降解残渣率小于<5%,配伍实验中与标准盐水、压裂液配伍性较好。与高温胶凝酸混合后自然降解破胶,说明该体系只应用压裂工艺中,若用于酸压应考虑采用隔离措施。为满足高温高压油气藏人工裂缝转向需求,在小尺寸裂缝中可以采用高温稠化粘结暂堵液达到较好的封堵效果,封堵压力均在20 MPa以上,在大尺寸裂缝中采用复合暂堵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增产
暂堵剂
人工裂缝
高温稠化联结暂堵剂
水溶性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致密油储层支撑裂缝导流能力预测模型
被引量:
4
8
作者
史骏飞
鱼莎莎
+3 位作者
张璐
窦文博
陈飞
吴娜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86,共5页
压裂改造是提高致密油储层初始产量和最终采收率的有效手段,其中裂缝导流能力保持是压裂设计的目标之一。现有支撑裂缝导流能力预测模型由于考虑影响因素不全,理论计算值与实际值存在较大偏差,文章基于Kozeny公式,以弹性力学理论为基础...
压裂改造是提高致密油储层初始产量和最终采收率的有效手段,其中裂缝导流能力保持是压裂设计的目标之一。现有支撑裂缝导流能力预测模型由于考虑影响因素不全,理论计算值与实际值存在较大偏差,文章基于Kozeny公式,以弹性力学理论为基础,考虑支撑剂强度、粒径、铺砂浓度、闭合压力、支撑剂嵌入、破碎、支撑剂与裂缝壁面变形综合影响,推导出支撑裂缝导流能力预测数学模型,通过室内实验可以知道,不同类型支撑剂、不同闭合压力下的支撑剂裂缝导流能力相差较大,当闭合压力和铺砂浓度一定时,陶粒和树脂砂的裂缝导流能力远大于石英砂。在铺砂浓度相同条件下,支撑剂的粒径对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也很大,在闭合压力未达到支撑剂的最大抗压强度时,支撑剂的粒径越大,其裂缝导流能力就越高。利用文章新推出的模型预测实验支撑剂的裂缝导流能力,计算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度较高,说明新模型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从实验和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支撑剂嵌入、破碎、支撑剂与裂缝壁面变形对支撑裂缝导流能力影响较大。仅考虑单一影响并不能完全反映真实情况。文章研究成果为致密油储层在考虑支撑剂嵌入、破碎和变形等情况下的支撑剂强度、粒径、铺砂浓度等优选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流能力
致密油
嵌入
破碎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页岩气田集输管线CO_(2)腐蚀因素及缓蚀剂评价分析
被引量:
4
9
作者
金钰昕
姚安林
+2 位作者
丁思双
牛芳年
腰玥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7-109,I0007,共4页
CO_(2)作为页岩气伴生气,是某含CO_(2)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导致管材腐蚀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控制该页岩气田集输管线的CO_(2)腐蚀问题,明确页岩气田集输管线CO_(2)的腐蚀规律,保证该气田安全平稳地运行生产,首先通过动态腐蚀挂片实验分析...
CO_(2)作为页岩气伴生气,是某含CO_(2)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导致管材腐蚀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控制该页岩气田集输管线的CO_(2)腐蚀问题,明确页岩气田集输管线CO_(2)的腐蚀规律,保证该气田安全平稳地运行生产,首先通过动态腐蚀挂片实验分析了温度、CO_(2)分压、气体流速和Cl^(-)浓度对CO_(2)腐蚀的影响,并通过腐蚀失重法评价了四种缓蚀剂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影响该页岩气田发生CO_(2)腐蚀的主要因素为CO_(2)分压、流速以及Cl^(-)浓度,加注150 mg/L的羟乙基两性咪唑啉缓蚀剂,对控制页岩气田集输管线腐蚀有最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集输管线动态腐蚀实验
CO_(2)腐蚀
缓蚀剂
气体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雅布赖盆地萨尔台凹陷古地温场与油气成藏期次
被引量:
6
1
作者
田涛
任战利
吴晓青
马国福
张睿胜
杨智明
郭科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36-84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372128)资助
文摘
为了探明雅布赖盆地萨尔台凹陷中侏罗统烃源岩经历的古地温环境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利用镜质体反射率(Ro)、磷灰石裂变径迹(AFT)、流体包裹体等古温标揭示古地温大小,并建立烃源岩热演化史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进行油气成藏期次判定。研究区现今为低温传导型地温场,地温梯度为2.76℃/100m。不同次级构造单元古地温场特征不同:盐场次凹、小湖子次凹为传导型古地温场,古地温梯度为2.8-3.4℃/100m,古地温约81.2℃-128.1℃;黑沙低凸起带受凸起聚热或热异常作用的影响,古地温梯度明显高于沉积凹陷区域,达到4.0-4.8℃/100m,古地温约103.2℃~140.2℃。中侏罗统古地温高于现今地层温度,有机质成熟演化主要受古地温场的控制。热史模拟和油气成藏期次分析表明,萨尔台凹陷不同次级构造单元油气充注过程稍有差异,但对整个萨尔台凹陷中侏罗统储层来讲主要存在两期油气充注过程,分别发生在晚侏罗世早期(145.0~152.0Ma)和早白垩世(100.0~134.0Ma),与达到古地温峰值的时间大致相当,体现出古地温场演化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雅布赖盆地
萨尔台凹陷
中侏罗统
古地温
油气成藏期次
Keywords
Yabrai Basin
Sartai depression
Middle Jurassic
paleotemperatur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eriod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压缩式封隔器波浪形胶筒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斌
卢大伟
张作鹏
机构
西南
石油
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中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
酒东采油厂
出处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28-833,共6页
文摘
为了提高压缩式封隔器坐封后胶筒与套管壁间的接触应力和胶筒的使用寿命,本文设计出一种外形轮廓为波浪形的新型胶筒。运用有限元仿真软件模拟了封隔器胶筒的工作原理,通过改变波浪形胶筒的波浪数量n和波浪高度h,掌握了波浪形胶筒与套管壁的接触应力分布规律和胶筒的Mises应力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胶筒硬度对封隔器胶筒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波浪形胶筒与套管间的最大接触应力比常规封隔器胶筒提高了1.07倍~2.01倍;波浪数量n=5,波浪高度h=3mm的波浪形胶筒Mises应力比常规胶筒Mises应力降低了约62.65%。新型波浪形胶筒增加了封隔器胶筒与套管间的接触应力,降低了胶筒的Mises应力,提高了封隔器的密封性能和封隔器胶筒的使用寿命,研究结果对开发高性能压缩式封隔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封隔器胶筒
波浪形轮廓
力学性能
Keywords
packer rubber
wavy contour profile
mechan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TE93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梯形隔环和槽形胶筒组合式封隔器密封结构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斌
卢大伟
张作鹏
刘俊
机构
西南
石油
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中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
酒东采油厂
出处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4-98,共5页
文摘
为了提高封隔器的密封性能,设计一种沿径向对称的梯形隔环和槽形胶筒组构成的新型密封结构,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封隔器的工作状况,分析梯形隔环结构特性参数对封隔器密封性能影响,获得不同梯形隔环结构参数下封隔器胶筒组与套管壁间接触应力分布规律,并对新型密封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新型密封结构选择梯形隔环中心线距离隔环端面距离10 mm、梯形隔环下底高9 mm、梯形隔环上底高8 mm,梯形隔环高度9 mm的特性参数时,其最大接触应力比常规密封结构提高了约84%。新型密封结构的胶筒组与套管壁的接触应力比常规封隔器有显著提高,提高封隔器的密封性能。
关键词
封隔器
密封结构
梯形隔环
槽形胶筒组
密封性能
Keywords
packer
sealing structure
ladder shaped spacer ring
grooved rubber cylinder
sealing performance
分类号
TB42 [一般工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基钻屑热解吸处理装置的现场应用
被引量:
5
4
作者
郭亮
翟永帆
葛思佳
朱璐
张新发
王玉
机构
中
石油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
公司
工程技术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
老君庙采油厂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0-133,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页岩气和煤层气开发环境保护技术集成及关键装备”(编号:2016ZX05040-006)。
文摘
为了对页岩气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油基钻屑进行无害化处理,设计研制出油基钻屑热解吸处理装置。该装置采用摩擦式热解吸原理泵入热解吸分离器中的钻屑被研磨棒充分粉碎并相互剧烈摩擦生热,升温至挥发烃类的挥发温度,对基础油进行回收利用。通过控制气化温度低于基础油的终馏点而不发生基础油裂解,保证回收的基础油不发生化学反应。在威远页岩气钻井平台处理油基钻屑大约1 000 t,处理后的钻屑干粉含油量达到了GB 4914-2008《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中<1%的要求,回收油基本性能不变,满足二次配置钻井液要求,最终实现了废弃油基钻屑的安全处理和资源回收再利用。
关键词
油基钻屑
热解吸
摩擦生热
分类号
X74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裸眼分段压裂投球滑套的密封性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李斌
郑旭
张作鹏
张珍珍
机构
西南
石油
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中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
酒东采油厂
出处
《应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34-1139,共6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2014CB239205)
文摘
裸眼分段压裂是开采低渗透油气藏的主要方式,投球滑套的密封性直接决定了水平井分段压裂的成败。在一定范围内,投球滑套的密封性和球座与压裂球的接触压力、接触面积成正比。当接触压力过大时,球座与压裂球的接触面易被压溃,造成密封失效。为了避免接触压力过大造成的密封失效,本文分别对球座与压裂球接触面为锥面、弧面的两种情况进行研究,推出了锥面球座和弧面球座最大接触压力的理论公式。并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锥角的锥面球座和不同曲率半径的弧面球座进行静力分析,得到了如下结论:(1)锥面球座在有效坐封和压裂球顺利反排的条件(16.7°(27)?(27)18.3°)下,锥角越小,最大接触压力和Mises应力越小;(2)弧面球座的最大接触压力小于锥面球座,且曲率半径越小,最大接触压力和Mises应力越小,当曲率半径等于压裂球半径时,达到最小值;(3)当压裂液压力超过70MPa时,应采用弧面球座。故在水平井分段压裂液压力过大时,为确保投球滑套的有效密封,应将球座与压裂球的接触面改为弧面。
关键词
投球滑套
密封
最大接触压力
球座
接触面
弧面
Keywords
ball-actuated sleeve
sealing
the maximum contact stress
contact surfaces
curve ball seat
cone ball seat
分类号
TE93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插管封隔器对完井工艺的优化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4
6
作者
朱和明
张亚洲
曹海涛
王志刚
牛芳年
李婧
机构
中
国石化
石油
工程技术研究院
德州大陆架
石油
工程技术有限
公司
中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
老君庙采油厂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4-136,共3页
基金
中国石化科技部项目“127mm多级滑套分段压裂工具的研制与应用”(项目编号:P11048)。
文摘
大通径插管封隔悬挂器是在常规国产悬挂器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进后设计的一种完井工具,该工具具有大通径的优势,同时具有插入锁紧装置,可进行管柱的双向锚定及环空封隔。根据该悬挂器的结构及功能特点进行推广,设计施工工艺及管串结构,除了进行多级滑套分段压裂工具的顶部锚定封隔外,可实现对各种完井工艺的优化,降低施工风险及完井成本。主要有桥塞分段压裂完井工艺的优化、筛管悬挂后酸压完井工艺的优化等。各工艺在多井次进行成功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关键词
插管封隔器
桥塞分段压裂完井
筛管完井
多级滑套分段压裂完井
分类号
TE2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温稠化联结暂堵剂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张雄
李沁
方裕燕
张紫薇
车星祥
牛芳年
机构
中
国石化西北
油田
分公司
石油
工程技术研究院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
老君庙采油厂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96,I0006,I0007,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缝洞型油藏堵调及靶向酸压工艺技术”(编号:2016ZX05014-005)资助。
文摘
高温高压油气藏暂堵转向压裂是储层增产关键技术,暂堵剂的筛选与优化一直备受关注。针对暂堵剂的性能要求,通过室内实验定量分析高温稠化联结暂堵剂的流变性能、破胶性能、暂堵性能和配伍性能,结果表明,高温稠化联结暂堵剂在160℃高温下持续剪切60 min,黏度保持100 mPa·s左右,有利于形成较好的封堵层,降解残渣率小于<5%,配伍实验中与标准盐水、压裂液配伍性较好。与高温胶凝酸混合后自然降解破胶,说明该体系只应用压裂工艺中,若用于酸压应考虑采用隔离措施。为满足高温高压油气藏人工裂缝转向需求,在小尺寸裂缝中可以采用高温稠化粘结暂堵液达到较好的封堵效果,封堵压力均在20 MPa以上,在大尺寸裂缝中采用复合暂堵液。
关键词
储层增产
暂堵剂
人工裂缝
高温稠化联结暂堵剂
水溶性凝胶
Keywords
reservoir stimulation
temporary plugging agent
artificial fractures
high-temperature thickened temporary plugging agent
water-soluble gel
分类号
TE3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致密油储层支撑裂缝导流能力预测模型
被引量:
4
8
作者
史骏飞
鱼莎莎
张璐
窦文博
陈飞
吴娜
机构
中
石油
青海
油田
分公司
采油二厂
中
石油
青海
油田
分公司
采油三厂
中
石油
青海
油田
分公司
采油一厂采油工艺研究所
中
石油
长庆
油田
分公司
第十一采油厂
中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
老君庙采油厂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86,共5页
文摘
压裂改造是提高致密油储层初始产量和最终采收率的有效手段,其中裂缝导流能力保持是压裂设计的目标之一。现有支撑裂缝导流能力预测模型由于考虑影响因素不全,理论计算值与实际值存在较大偏差,文章基于Kozeny公式,以弹性力学理论为基础,考虑支撑剂强度、粒径、铺砂浓度、闭合压力、支撑剂嵌入、破碎、支撑剂与裂缝壁面变形综合影响,推导出支撑裂缝导流能力预测数学模型,通过室内实验可以知道,不同类型支撑剂、不同闭合压力下的支撑剂裂缝导流能力相差较大,当闭合压力和铺砂浓度一定时,陶粒和树脂砂的裂缝导流能力远大于石英砂。在铺砂浓度相同条件下,支撑剂的粒径对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也很大,在闭合压力未达到支撑剂的最大抗压强度时,支撑剂的粒径越大,其裂缝导流能力就越高。利用文章新推出的模型预测实验支撑剂的裂缝导流能力,计算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度较高,说明新模型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从实验和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支撑剂嵌入、破碎、支撑剂与裂缝壁面变形对支撑裂缝导流能力影响较大。仅考虑单一影响并不能完全反映真实情况。文章研究成果为致密油储层在考虑支撑剂嵌入、破碎和变形等情况下的支撑剂强度、粒径、铺砂浓度等优选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导流能力
致密油
嵌入
破碎
变形
Keywords
diversion capacity
tight oil
embed
fracture
deformation
分类号
TE357.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页岩气田集输管线CO_(2)腐蚀因素及缓蚀剂评价分析
被引量:
4
9
作者
金钰昕
姚安林
丁思双
牛芳年
腰玥
机构
西南
石油
大学
石油
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中
国
石油
工程建设有限
公司
西南
分公司
中
石油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
公司
井下作业
公司
中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
老君庙采油厂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7-109,I0007,共4页
文摘
CO_(2)作为页岩气伴生气,是某含CO_(2)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导致管材腐蚀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控制该页岩气田集输管线的CO_(2)腐蚀问题,明确页岩气田集输管线CO_(2)的腐蚀规律,保证该气田安全平稳地运行生产,首先通过动态腐蚀挂片实验分析了温度、CO_(2)分压、气体流速和Cl^(-)浓度对CO_(2)腐蚀的影响,并通过腐蚀失重法评价了四种缓蚀剂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影响该页岩气田发生CO_(2)腐蚀的主要因素为CO_(2)分压、流速以及Cl^(-)浓度,加注150 mg/L的羟乙基两性咪唑啉缓蚀剂,对控制页岩气田集输管线腐蚀有最佳的效果。
关键词
页岩气
集输管线动态腐蚀实验
CO_(2)腐蚀
缓蚀剂
气体流速
Keywords
shale gas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pipeline Dynamic corrosion
CO_(2)corrosion
corrosion inhibitor
gas velocity
分类号
TE988.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雅布赖盆地萨尔台凹陷古地温场与油气成藏期次
田涛
任战利
吴晓青
马国福
张睿胜
杨智明
郭科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压缩式封隔器波浪形胶筒力学性能分析
李斌
卢大伟
张作鹏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梯形隔环和槽形胶筒组合式封隔器密封结构的优化设计
李斌
卢大伟
张作鹏
刘俊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油基钻屑热解吸处理装置的现场应用
郭亮
翟永帆
葛思佳
朱璐
张新发
王玉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裸眼分段压裂投球滑套的密封性研究
李斌
郑旭
张作鹏
张珍珍
《应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插管封隔器对完井工艺的优化研究与应用
朱和明
张亚洲
曹海涛
王志刚
牛芳年
李婧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高温稠化联结暂堵剂室内实验研究
张雄
李沁
方裕燕
张紫薇
车星祥
牛芳年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致密油储层支撑裂缝导流能力预测模型
史骏飞
鱼莎莎
张璐
窦文博
陈飞
吴娜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页岩气田集输管线CO_(2)腐蚀因素及缓蚀剂评价分析
金钰昕
姚安林
丁思双
牛芳年
腰玥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