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糖酸亚铁清除钻井液中硫化氢的实验研究与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均 蒲晓林 +5 位作者 刘伟 刘杰 刘刚 王彪 杨子森 潘雪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7-99,I0007,共4页
为了准确掌握葡萄糖酸亚铁对水基钻井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葡萄糖酸亚铁清除硫化氢气体的作用机理和最佳作用条件,文章通过室内实验方法测试了水基钻井液在葡萄糖酸亚铁加入前后的流变参数,检测了常温常压下葡萄糖酸亚铁清除硫化氢气... 为了准确掌握葡萄糖酸亚铁对水基钻井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葡萄糖酸亚铁清除硫化氢气体的作用机理和最佳作用条件,文章通过室内实验方法测试了水基钻井液在葡萄糖酸亚铁加入前后的流变参数,检测了常温常压下葡萄糖酸亚铁清除硫化氢气体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葡萄糖酸亚铁溶解产生葡萄糖酸,引起钻井液pH值降低、钻井液失水量增大;葡萄糖酸亚铁能与溶解的硫化氢气体迅速反应,主要生成硫化亚铁沉淀,葡萄糖酸亚铁清除硫化氢气体的最佳钻井液pH值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酸亚铁 钻井液 硫化氢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技术在岩石物理与孔隙结构表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42
2
作者 王琨 周航宇 +2 位作者 赖杰 王坤杰 刘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1-114,共14页
随着石油与天然气工业的勘探开发重点从常规储层转向非常规储层,全面认识非常规储层岩石物性和微观结构对实施高效的建产、增产、稳产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面对油气储集空间多样化、流体在岩石多孔介质中渗流作用机理复杂化等问题,传统... 随着石油与天然气工业的勘探开发重点从常规储层转向非常规储层,全面认识非常规储层岩石物性和微观结构对实施高效的建产、增产、稳产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面对油气储集空间多样化、流体在岩石多孔介质中渗流作用机理复杂化等问题,传统岩石物性测试和岩石静态微观结构描述已经不能满足油气渗流、储层增产的研究需要。核磁共振技术(NMR)具备无损、无害的特点,通过共振信号直接反映岩石孔隙流体分布和间接反映岩石孔隙结构变化,在岩石物理测试、孔隙结构表征和孔隙流体识别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从方法基本原理出发,着重介绍了核磁共振技术在岩石物理学和孔隙结构表征领域的应用进展、归纳了应用中现存问题并展望了该项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流体分布 岩石物理 孔隙结构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射流钻头破岩特性及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欢 王琦 +4 位作者 杨洋洋 徐长龙 赵健 毛炳坤 张荣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129,共8页
为提高井下钻头射流压力,设计超高压射流钻头,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理论及钻头设计方法,开展了超高压水射流作用下岩石破碎特性分析,设计并加工了配套超高压钻头,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射流不断侵彻,破碎坑直径和深度逐... 为提高井下钻头射流压力,设计超高压射流钻头,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理论及钻头设计方法,开展了超高压水射流作用下岩石破碎特性分析,设计并加工了配套超高压钻头,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射流不断侵彻,破碎坑直径和深度逐渐增加,射流的回弹扩散效应是决定水射流破碎坑直径的重要影响因素。高压水射流冲击岩石产生的第一主应力显著高于岩石抗拉强度,第一主应力极大值主要分布在破碎坑表面。超高压PDC钻头为六刀翼式钻头,采用双锥轮廓,主切削齿后面布置较小PDC复合片切削齿,超高压喷嘴的位置位于PDC切削齿所在刀翼后面,出口角度为沿钻头旋转方向向前13°;超高压射流钻头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机械钻速同比提高了71.95%,提速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射流 破岩特性 钻头设计 水力结构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DMP-GWO融合的气侵早期监测方法
4
作者 王建龙 于志强 +4 位作者 郭云鹏 邓兵 杨洋洋 杨建永 郑锋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7-754,共8页
气侵早期监测对于保障钻井安全至关重要,一旦监测不及时,可能造成井喷、人员伤亡等重大钻井事故。针对目前传统泥浆池增量法预警滞后性强,井下随钻监测法时效性高,但功能单一的现状,提出了一种能够同时实现气侵早期定性识别和定量解释... 气侵早期监测对于保障钻井安全至关重要,一旦监测不及时,可能造成井喷、人员伤亡等重大钻井事故。针对目前传统泥浆池增量法预警滞后性强,井下随钻监测法时效性高,但功能单一的现状,提出了一种能够同时实现气侵早期定性识别和定量解释的新方法。分析了气侵时环空流体流速变化规律,构建了气侵风险指数(Gas kick risk index,KRI),并推导了KRI与气体体积分数间的映射关系;进一步基于井下双测点压差(Difference between downhole dual measurement points pressure,DDMP),结合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ation,GWO),构建了环空流体流速实时计算方法;利用气侵模拟场景,分析了气侵早期监测方法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气侵时环空流体流速整体呈增加趋势,可作为检测气侵的关键特征参数,环空气体体积分数与KRI呈线性关系。环空流体流速计算误差随着两测点距离的逐步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受压力和温度测量误差的影响较小。该方法气侵预警滞后时间为13.8 min,环空气体体积分数反演误差小于10%,不仅能够较早检测到气侵,还能够为井控工艺设计提供环空含气率关键参数,而此时泥浆池增量仅为0.017 m^(3),泥浆池液位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侵早期监测 井下双测点压差 灰狼优化算法 环空流体流速 气侵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硫气井新型溶硫剂研究与评价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建仪 刘敬平 +4 位作者 李丽 宋昭杰 庄伟 高仪君 张建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401-403,409,共4页
在溶硫剂二甲基二硫醚(DMDS)中加入催化剂DMA,获得了溶解气井开发中沉积的硫的有效配方。催化剂DMA在DMDS-DMA体系溶硫剂中的加量为20%,压力为0.10 MPa,磁力搅拌速率为420 r/min下,20℃时,硫在DMDS-DMA体系中的溶解度为110.6%,溶硫时间... 在溶硫剂二甲基二硫醚(DMDS)中加入催化剂DMA,获得了溶解气井开发中沉积的硫的有效配方。催化剂DMA在DMDS-DMA体系溶硫剂中的加量为20%,压力为0.10 MPa,磁力搅拌速率为420 r/min下,20℃时,硫在DMDS-DMA体系中的溶解度为110.6%,溶硫时间为2.94 min;90℃时,硫在DMDS-DMA体系中的溶解度为610.9%,溶硫时间为0.61 min。电镜扫描表明,DMDS-DMA体系溶硫是通过在硫颗粒外围形成一个包裹层溶解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气井 硫粉 硫沉积 溶硫剂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废弃物高强度固化处理新技术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现斌 邱正松 +2 位作者 陶瑞东 黄维安 钟汉毅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2-177,共6页
为消除钻井废弃物的环境影响并赋予其较高资源化利用潜力,采用改性氯氧镁水泥,对钻井废弃物进行高强度固化处理,优化固化体系各组成比例,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固化产物组成及微观结构,并评价其浸出毒性。结果表明... 为消除钻井废弃物的环境影响并赋予其较高资源化利用潜力,采用改性氯氧镁水泥,对钻井废弃物进行高强度固化处理,优化固化体系各组成比例,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固化产物组成及微观结构,并评价其浸出毒性。结果表明:固化钻井废弃物原料组成对其抗压强度有较大影响,最优比例的固化体系,经过压实成型,环境温度下养护,其14 d抗压强度最高可达38 MPa;胶结材料水化产物中大量的5Mg(OH)2.MgCl2.8H2O使固化试样产生较大的抗压强度,粉煤灰活性组分反应产物提高了固化物的性能,这是晶体共生产生的机械嵌合作用和独特的空间网状结构的结果;固化物浸出毒性符合国家环境标准要求;处理后的钻井废弃物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环境相容性,处理工业废弃物量高达6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废弃物 高强度 稳定化-固化 改性氯氧镁水泥 粉煤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山盐滩一带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时代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屈翠侠 杨兴科 +2 位作者 何虎军 高萍 宋宏业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09-1420,共12页
本文对新疆北山盐滩一带的侵入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该区侵入岩主要包括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中细粒花岗岩和花岗斑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特... 本文对新疆北山盐滩一带的侵入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该区侵入岩主要包括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中细粒花岗岩和花岗斑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特征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以及较强的负Eu异常;微量元素表现为富集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Sr、Nb、Ta等明显亏损。本研究采用锆石SHRIMP U-Pb定年,测得闪长岩和中细粒花岗岩年龄分别为(296±4.1)Ma、(294±3.7)Ma,两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早二叠世早期。分析认为该区侵入岩为幔源物质底侵形成的I型花岗岩类,岩石形成于北山裂谷闭合之后的后碰撞构造环境。由此认为北山裂谷在该区的闭合作用在早二叠世早期已经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北山裂谷带 侵入岩 SHRIMP 锆石U-PB定年 后碰撞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管汇冲蚀缺陷脉冲涡流检测数值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杰 樊建春 +2 位作者 张党生 杨思齐 代四维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7-134,共8页
压裂作业中长周期运行的高压管汇在恶劣工况下极易产生冲蚀损伤,高压管汇的在线检测对保障安全生产尤为重要。为此,针对高压管汇冲蚀缺陷,基于脉冲涡流检测技术,采用Maxwell软件对高压管汇下表面缺陷检测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磁感应强... 压裂作业中长周期运行的高压管汇在恶劣工况下极易产生冲蚀损伤,高压管汇的在线检测对保障安全生产尤为重要。为此,针对高压管汇冲蚀缺陷,基于脉冲涡流检测技术,采用Maxwell软件对高压管汇下表面缺陷检测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磁感应强度矢量法向和切向分量,探究冲蚀缺陷脉冲涡流检测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脉冲涡流检测高压管汇冲蚀缺陷时,激励电流为1.5 A,激励频率为500 Hz,线圈内径为10 mm时具有较高灵敏度;对于不同角度冲蚀缺陷,可根据差分信号梯度云图中的亮斑形状获得缺陷形状信息;法向检测信号差值与缺陷半径和缺陷深度呈三次多项式关系;线圈中设置铁芯可增加检测信号幅值,一定范围内,铁芯半径对检测效果影响较小。所得结论可为高压管汇冲蚀缺陷脉冲涡流检测装置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高压管汇 冲蚀缺陷 脉冲涡流检测 数值模拟 差分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井全生命周期完整性管理规范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于水杰 崔卫华 +2 位作者 刘洪彬 周佰刚 吴双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4-26,60,I0002,共5页
随着国内油田进入开采后期,井数量庞大并日益老化,井完整性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现。为实现井全生命周期内完整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建立了多专业结合基于风险评估矩阵的井完整性管理模型。井完整性管理模型通过对不同风险井的失效模式的... 随着国内油田进入开采后期,井数量庞大并日益老化,井完整性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现。为实现井全生命周期内完整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建立了多专业结合基于风险评估矩阵的井完整性管理模型。井完整性管理模型通过对不同风险井的失效模式的区别化管理,并通过颜色代码将在井完整性管理系统中实现井资产完整性状态的可视化,确立井完整性失效问题的优先等级,得以将有限的资金运用到高优先等级的作业中,实现井完整性与成本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完整性 全生命周期 风险评估 井完整性管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饶阳凹陷留北地区新近系河流相沉积模式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立强 卢旭宁 +1 位作者 葛雪莹 张曙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21-1029,共9页
为了深入认识河流相储层分布规律,通过地层对比、沉积相、主控断裂特征等分析对饶阳凹陷留北地区新近系河流相砂体展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饶阳凹陷新近系各超短期旋回的砂体在平面上呈带状展布,砂体主要延伸方向与边... 为了深入认识河流相储层分布规律,通过地层对比、沉积相、主控断裂特征等分析对饶阳凹陷留北地区新近系河流相砂体展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饶阳凹陷新近系各超短期旋回的砂体在平面上呈带状展布,砂体主要延伸方向与边部控洼断层大致平行。留北地区的NE向及NEE向主控断裂在新近纪仍表现为继承性生长的特征,受NE及NEE向近平行于盆地轴向的盆缘继承性主控断裂的影响,在下降盘形成大致平行于其轴向的河谷洼地、斜坡或山脊复合古地貌体系,断层上盘发育的沉降中心沿轴向延伸,地层厚度呈NE向展布。盆缘断层附近发育高梯度扇体或河流沉积,以沉积物的横向搬运体系为主。远离物源区,在主控断层下降盘,来自短轴物源的横向河流或冲积扇的影响变弱,河流向着轴向倾斜下端方向(最大斜坡方向)改道,汇聚形成轴向搬运沉积体系,平行于主要断层边界走向的方向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饶阳凹陷 新近系 砂体展布 沉积相 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平台射流辅助沉桩试验研究
11
作者 朱丽红 陈新勇 +1 位作者 王京印 邢永超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3-87,共5页
为探寻海洋石油平台桩基高效的建设方法,针对停锤后打桩困难甚至出现拒锤现象,提出高压水射流辅助沉桩的技术设想,并设计了海洋平台射流辅助沉桩模型试验装置,测试了6种不同形状喷嘴产生的射流对土塞表面的作用力。同时,通过对土体内应... 为探寻海洋石油平台桩基高效的建设方法,针对停锤后打桩困难甚至出现拒锤现象,提出高压水射流辅助沉桩的技术设想,并设计了海洋平台射流辅助沉桩模型试验装置,测试了6种不同形状喷嘴产生的射流对土塞表面的作用力。同时,通过对土体内应力分布状态进行数值模拟,得到6种喷嘴射流作用下土塞内的最大应力和最小应力,验证了模型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海洋平台桩基建设过程中,采用高压水射流辅助沉桩提高桩基建设效率是完全可行的,且6种喷嘴中等变速型喷嘴有限喷距最长,作用在土塞表面中心处的压力也最大。研究结果为海洋平台射流辅助沉桩原理样机采用等变速喷嘴试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平台 高压水射流 辅助沉桩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射流辅助沉桩教学模型实验装置及应用
12
作者 朱丽红 邹德永 +1 位作者 陈新勇 王京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7-70,共4页
针对水射流辅助沉桩的技术设想,设计教学模型实验装置,开展射流辅助沉桩的可行性研究.该实验装置主要由试验箱、导向架、模拟桩、桩头保护器、重锤等零部件组成,可以模拟不同地质条件下射流辅助沉桩.基于该教学模型实验装置进行不同射... 针对水射流辅助沉桩的技术设想,设计教学模型实验装置,开展射流辅助沉桩的可行性研究.该实验装置主要由试验箱、导向架、模拟桩、桩头保护器、重锤等零部件组成,可以模拟不同地质条件下射流辅助沉桩.基于该教学模型实验装置进行不同射流压力及流量下沉桩效率测试和无射流辅助条件沉桩效率测试.结果表明:沉桩60 cm(从35- 95 cm),当射流压力为0.57 MPa时,约113次锤击即可完成;当流量为30 L/min时,需要锤击数约为1 13次;而无射流沉桩时,需要锤击数为263次.表明水射流技术可用于辅助沉桩,且增大射流压力和流量,可显著提高沉桩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射流 沉桩 实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权重分析法的海洋弃置井井筒完整性评价方法建立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松民 李军伟 +2 位作者 李瑾 李军 连威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3,I0001,共5页
海洋油气井在生产后期受经济效益和环保风险的影响,需要进行弃置作业。经过多年的开发,海洋油气井井口装置、井筒、管柱等完整性往往遭到破坏,如何科学的评价弃置井的完整性状态,已经成为现场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文章对影响井筒完整性的... 海洋油气井在生产后期受经济效益和环保风险的影响,需要进行弃置作业。经过多年的开发,海洋油气井井口装置、井筒、管柱等完整性往往遭到破坏,如何科学的评价弃置井的完整性状态,已经成为现场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文章对影响井筒完整性的因素进行分类并分析各因素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权重分析法定量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给出弃置井完整性分类表,建立海洋弃置井完整性评价方法。现场工作人员利用此评价方法对海洋弃置井进行评价验证,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措施,消减弃置作业的风险,对现场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油气井 弃置 层次分析 权重分析法 井筒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探1X高温深探井小间隙固井技术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子帅 李拥军 +3 位作者 唐守勇 王东明 蒋世伟 周崇峰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0-95,共6页
廊固凹陷是华北冀中坳陷3大富油凹陷之一,为华北油田主要产油区,其油层埋藏深,温度较高,井身结构复杂。安探1X井是部署在华北冀中坳陷廊固凹陷的1口风险探井,四开Ф127mm尾管下深5494m,地层温度高达177℃,气层活跃,压稳技术难度大,同时... 廊固凹陷是华北冀中坳陷3大富油凹陷之一,为华北油田主要产油区,其油层埋藏深,温度较高,井身结构复杂。安探1X井是部署在华北冀中坳陷廊固凹陷的1口风险探井,四开Ф127mm尾管下深5494m,地层温度高达177℃,气层活跃,压稳技术难度大,同时环空间隙小,水泥环薄,对水泥浆高温稳定性、防气窜能力以及对水泥石抗压强度衰退问题提出挑战。针对安探1X井固井难点,筛选出抗高温防窜水泥浆体系,其具有良好的沉降稳定性和游离液稳定性,稠化时间可调,防窜性能强,同时具有180℃高温强度不衰退等特点;通过优选高温悬浮稳定剂,形成抗温180℃冲洗隔离液体系,180℃沉降稳定性小于0.03 g/cm^3。在安探1X井Ф127 mm尾管固井中成功应用,水泥浆固井质量良好,为后期华北冀中坳陷的勘探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高温 小间隙固井 防窜 抗高温防窜水泥浆 抗污染冲洗隔离液 廊固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孔高能气体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华彬 马自强 +3 位作者 艾生军 罗苗壮 杨亮 何子龙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7-69,I0005,共4页
压裂改造是陆上油气勘探开发的主流技术,对于老井挖潜或者射过孔的油气开发而言,射孔高能气体压裂技术能够实现小型压裂作业,能够在储层形成较长裂缝而沟通油气,减小对套管伤害。文章研究实施耐高温固体状态和液体状态两种高能炸药的现... 压裂改造是陆上油气勘探开发的主流技术,对于老井挖潜或者射过孔的油气开发而言,射孔高能气体压裂技术能够实现小型压裂作业,能够在储层形成较长裂缝而沟通油气,减小对套管伤害。文章研究实施耐高温固体状态和液体状态两种高能炸药的现场应用,装配方式有外套式、下挂式,这两种高能炸药在外界高温能量作用下引爆,形成持续高温高压气体,高能气体可以直接对储层压裂作业,作用的能效高,能够对地层压裂形成裂缝并延伸,对老井套管损伤小,保证井筒完整性。配套专用的优化设计软件进行模拟计算,获得气体压裂数据和油气井力学数据,油气井作业安全可靠,适用于直井、水平井内进行作业。射孔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在国内油田的老井挖潜、注水井等得到了现场应用,技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孔 高能气体压裂 固体推进剂 液体炸药 高能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井系统井喷失控风险事故树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录翔 高永海 +4 位作者 蒋宏伟 陈野 赵欣欣 王迪 宋武强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16,I0001,I0002,共6页
智能井系统是完井领域的一门新兴技术。由于其自身结构以及所应用的复杂储层环境等因素,智能井系统在现场安全,尤其是井喷失控方面风险较大。采用事故树法,以智能井井喷失控为顶事件,结合地质、装备、设计及人工操作等基本事件,建立智... 智能井系统是完井领域的一门新兴技术。由于其自身结构以及所应用的复杂储层环境等因素,智能井系统在现场安全,尤其是井喷失控方面风险较大。采用事故树法,以智能井井喷失控为顶事件,结合地质、装备、设计及人工操作等基本事件,建立智能井井喷失控评价模型,通过最小径集和结构重要度,分析关键风险因素,并根据智能井本身的特点赋予各事件不同的概率值,最终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智能井系统井喷失控的风险比常规钻井风险更高,在应用时要额外注意监测与控制信号双向传递的通畅性,以便更好的控制井喷风险,降低生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井 井喷控制 风险分析 事故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温度场的井筒稳定性优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方含之 王波 +2 位作者 孙四维 彭涛 张菲菲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16,共8页
为了优化超深井钻井循环过程中井筒的稳定性,需要建立适宜不同层位的地层温度与孔隙压力耦合的超深井瞬态井筒传热模型。为此,通过寻找地层温度随深度和径向的变化规律,利用线性叠加原理将孔隙压力引起的应力诱导分量和地层温度变化引... 为了优化超深井钻井循环过程中井筒的稳定性,需要建立适宜不同层位的地层温度与孔隙压力耦合的超深井瞬态井筒传热模型。为此,通过寻找地层温度随深度和径向的变化规律,利用线性叠加原理将孔隙压力引起的应力诱导分量和地层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诱导分量,组合到原位诱导孔隙弹性模型中。同时考虑了钻具旋转产生热源及不同工况下钻具与井壁接触产生热源,建立了充分考虑渗流、孔隙压力变化与地层温度变化影响的钻井液当量循环密度(ECD)计算模型,并加以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热孔弹性模型能为设计井眼清洁循环时间考虑温度的影响提供重要参考,不同进尺下地层渗流的影响比钻井液对井壁渗流的影响导致的坍塌风险更大。该稳定性模型能为优选实际循环操作参数以及钻井液比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稳定性 井壁破裂 孔隙压力 实时温度场 ECD 循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逻辑回归的电缆吸附卡风险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鲁郑 魏凯 +1 位作者 由志军 崔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6862-6869,共8页
针对电缆测井现场无法预测电缆吸附卡的情况,基于逻辑回归建立一种电缆吸附卡风险评价方法,再使用Monte-Carlo进行模拟,得到电缆吸附卡风险概率。首先,根据现场施工经验,建立电缆吸附卡事故树,明确影响电缆吸附卡的原因,确定电缆吸附卡... 针对电缆测井现场无法预测电缆吸附卡的情况,基于逻辑回归建立一种电缆吸附卡风险评价方法,再使用Monte-Carlo进行模拟,得到电缆吸附卡风险概率。首先,根据现场施工经验,建立电缆吸附卡事故树,明确影响电缆吸附卡的原因,确定电缆吸附卡的主控因素;然后,构建基于逻辑回归的电缆吸附卡风险评价模型,带入训练集中井的主控因素对模型进行训练,提高模型的可靠度;最后,采用Monte-Carlo方法进行模拟,计算电缆吸附卡的风险概率,实现对电缆吸附卡的风险判断,以新疆某油田32口井为训练集对同区域的两口井进行了实例分析,评价结果与现场相符。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能够较好地利用大数据对电缆吸附卡风险进行定量评价,对于保障电缆测井作业安全和实现智能化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是一种新颖科学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测井 电缆吸附卡 LOGISTIC回归 Monte-Carlo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采井间裂缝对地热回灌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魏凯 聂法健 +2 位作者 郭耀 李毅峰 王兴义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28,共5页
天然裂缝和压裂诱导裂缝是地热储层主要的储集空间和流体渗流通道,是影响含裂缝热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因素。文章考虑渗流对地热储层传热过程的影响,建立了含裂缝地热储层的渗流-传热弱耦合模型,并结合"一采一灌"的对井注... 天然裂缝和压裂诱导裂缝是地热储层主要的储集空间和流体渗流通道,是影响含裂缝热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因素。文章考虑渗流对地热储层传热过程的影响,建立了含裂缝地热储层的渗流-传热弱耦合模型,并结合"一采一灌"的对井注采模式,分析了裂缝的倾角、长度、宽度等特征参数对地热储层渗流场、温度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裂缝的倾角、长度、宽度等特征参数对生产井热突破现象影响较大,裂缝的倾角越小,长度、宽度越大,生产井越容易产生热突破,且当裂缝处于注、采井连线上时,热突破的速度最快;当裂缝的各特征参数一定时,通过优化注、采井与裂缝之间的方位关系,可以延缓生产井的热突破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回灌 裂缝 热突破 渗流场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地层孕镶金刚石参数的试验优选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子杰 赵洪山 +3 位作者 冯光通 何林虎 姜维 彭烨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15,I0001,共5页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地层研磨性强、可钻性差,采用常规高效牙轮和PDC钻头存在着钻头破岩效率差、单只钻头进尺少、机械钻速低等技术难题。首先设计了适用于孕镶金刚石钻头的钻凿特性测定试验装置,包括主体机架、钻进系统及岩样夹...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地层研磨性强、可钻性差,采用常规高效牙轮和PDC钻头存在着钻头破岩效率差、单只钻头进尺少、机械钻速低等技术难题。首先设计了适用于孕镶金刚石钻头的钻凿特性测定试验装置,包括主体机架、钻进系统及岩样夹持系统等部分组成,能够针对孕镶金刚石钻头的破岩机理、磨损能力等进行分析。然后通过研制孕镶金刚石参数优选试验模拟钻头,采集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地层的露头岩石,开展了模拟不同钻压、转速条件下金刚石粒度、浓度对孕镶钻头机械钻速和磨损量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金刚石粒度变小和浓度增大,有利于显著延长孕镶钻头的使用寿命;选用40/50目或50/60目金刚石粒度,同时配以70%左右的金刚石浓度,可以起到兼顾提高致密砂岩机械钻速和钻头寿命的效果,为今后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地层开展孕镶钻头的研制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孕镶金刚石钻头 金刚石参数 试验优选 钻头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