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萨北第四过渡带区块水平井开发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春森 孙超 +1 位作者 吕建荣 张洪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6期6433-6437,共5页
萨北开发区北部过渡带四条带主要发育萨I组、萨Ⅱ组油层,研究区块中水平井B5-8-A53开采目的层SⅡ2+3层,SⅡ2+3层以下为油水同层或水层。目前阶段,水平井B5-8-A53的含水率有很大上升,水平井周围注水井点少,注采关系完善程度低。因此,水平... 萨北开发区北部过渡带四条带主要发育萨I组、萨Ⅱ组油层,研究区块中水平井B5-8-A53开采目的层SⅡ2+3层,SⅡ2+3层以下为油水同层或水层。目前阶段,水平井B5-8-A53的含水率有很大上升,水平井周围注水井点少,注采关系完善程度低。因此,水平井B5-8-A53周围注水井调整和油井转注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通过多种技术综合研究,加深对油层认识程度,完善油层精细地质建模方法,建立区块精细地质模型,精确描述层内隔层、描述层内非均质性。总结地质模型粗化方法,对精细模型进行粗化;再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对区块含水率和水平井含水率、地质储量进行了拟合,并在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建立的地质模型选出打井的井位,并对打井方案进行预测和优化,找出水平井B5-8-A53开采效果最好的单井最佳方案。把单井最佳方案进行组合,优选出最佳的组合方案;为油田特高含水期的水平井B5-8-A53开发提供技术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建模 模型粗化 数值模拟 方案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方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杨锴 程玖兵 +3 位作者 刘玉柱 郑鸿明 薛为平 宋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32-1240,共9页
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处理被认为是当地表高程变化剧烈、地表一致性假设又不成立的情况下对于常规高程基准面校正的必要替代.在二维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方面,前人已经作了大量工作,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应该将其进一步推广到... 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处理被认为是当地表高程变化剧烈、地表一致性假设又不成立的情况下对于常规高程基准面校正的必要替代.在二维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方面,前人已经作了大量工作,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应该将其进一步推广到三维.本文采用三维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波场延拓算子以“逐步-累加”的方式实现了三维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并对实际数据进行了处理.对于西部某三维数据的实际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模型法高程静校正,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更合理地实现了基准面校正,有助于提高后续的速度分析精度和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 静校正 “逐步-累加” 波场延拓 层析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注空气燃烧管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赵仁保 严伟 +4 位作者 孔垂显 秦军 史艳玲 魏易光 杨娇龙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8-73,共6页
针对新疆某油田J7井区稠油油藏条件,利用燃烧管实验装置研究了火驱过程中温度场及压力场的分布规律,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影响火驱的重要因素。重点分析了火驱过程中油墙形成对高温燃烧前缘传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J7井区稠油油藏... 针对新疆某油田J7井区稠油油藏条件,利用燃烧管实验装置研究了火驱过程中温度场及压力场的分布规律,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影响火驱的重要因素。重点分析了火驱过程中油墙形成对高温燃烧前缘传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J7井区稠油油藏原油在350℃且黏土存在条件下可实现点火及火线的推进;火线推进到燃烧管3/4处的采收率为60%;油墙的形成使得驱替压差增大,压降主要消耗在该段内,油墙的封堵效应,使得空气注入困难,燃烧变得不稳定。低渗稠油油藏火驱开发将面临2个难题:空气注入困难、火驱见效时间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开发 就地燃烧 燃烧管 温度场 油墙 含油饱和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充盐盆下、中三叠统测井响应特征及成钾条件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科贵 李利 +4 位作者 王刚 王林 陈愿愿 林新 常浩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69-1072,I0002,1075-1080,共11页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钻井资料复查,探明了雷口坡组及嘉陵江组顶、底界面特征。根据岩性组合、电性特征、旋回特征及地层厚度特征,对南充盐盆雷口坡组及嘉陵江组地层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南充盐盆嘉陵江组及雷口坡组地层进行了重...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钻井资料复查,探明了雷口坡组及嘉陵江组顶、底界面特征。根据岩性组合、电性特征、旋回特征及地层厚度特征,对南充盐盆雷口坡组及嘉陵江组地层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南充盐盆嘉陵江组及雷口坡组地层进行了重新梳理,得到南充盐盆盐岩层位的空间展布,及3个主要成盐段:嘉四段、嘉五2—雷一1亚段和雷三2亚段。通过大量单井分析,统计各成盐段石盐岩的单层厚度,结合各段岩性组合特征及放射性测井分析各成盐段的成钾条件;绘制各段石盐岩等厚图,得出各段盐岩分布范围及成盐中心,从而确定有利的成钾区。在广安构造的雷三2亚段,首次发现了杂卤石,否定了以往认为的雷三2亚段原始沉积石盐岩的海水中钾含量异常偏低的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盐岩 三叠系 地层对比 成钾条件 南充盐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稠油水驱低速非达西渗流实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牛刚 周体尧 +2 位作者 李秀生 杨柳 马红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60,共4页
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手段,开展了不同驱替压差、不同原油黏度条件下的常规稠油水驱实验研究。水驱实验结果表明,较低压差下驱替时表现出驱替时间长、渗流速度低且比较平稳的特点,当出口含水率较高时产液量才会有明显增加,分析认为其主... 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手段,开展了不同驱替压差、不同原油黏度条件下的常规稠油水驱实验研究。水驱实验结果表明,较低压差下驱替时表现出驱替时间长、渗流速度低且比较平稳的特点,当出口含水率较高时产液量才会有明显增加,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为常规稠油渗流所表现出非达西渗流特征。根据不同条件下的产油速度实验结果,提出了水驱过程中稠油非达西渗流的分析方法,并运用实验结果得到了常规稠油的启动压力梯度的表达式,并分析了单井生产过程中有效供给半径的简单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稠油 水驱 非达西渗流 实验 供给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下组合侏罗系油气成藏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邵雨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94,共9页
国内外油气勘探当前正逐步向(超)深层拓展,在此背景下,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下组合侏罗系正成为该盆地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领域,但其成藏研究因勘探程度较低而开展工作较少。为给深化区域油气勘探及国内外同类研究提供参考新信息,本文从烃... 国内外油气勘探当前正逐步向(超)深层拓展,在此背景下,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下组合侏罗系正成为该盆地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领域,但其成藏研究因勘探程度较低而开展工作较少。为给深化区域油气勘探及国内外同类研究提供参考新信息,本文从烃源岩和成藏主控因素两方面开展了油气成藏研究。首先从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三方面,结合地质背景评价了侏罗系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发现这是一套质量良好的烃源岩,既可生油,也可生气。其次,以区内研究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西湖1井为例,通过分析油气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侏罗系烃源岩成油成气的有效性。成藏分析发现,侏罗系所生油气能否大规模有效成藏的影响因素很多,油气充注不足和储层物性较差是今后勘探需要重点考虑的关键成藏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侏罗系 深层下组合 油气成藏 油气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脂多糖类乳化剂对稠油的乳化降黏研究
7
作者 罗强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7-89,共3页
黄原胶和HBS-1都是微生物代谢产生的胞外聚合物。为了有效的降低NB 35-2稠油的黏度,进行了这两种生物聚合物及其与α-烯烃磺酸盐(AOS)复配对稠油的乳化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w(黄原胶)≥0.20%或复配体系中w(黄原胶)≥0.10%(w(AOS)=0... 黄原胶和HBS-1都是微生物代谢产生的胞外聚合物。为了有效的降低NB 35-2稠油的黏度,进行了这两种生物聚合物及其与α-烯烃磺酸盐(AOS)复配对稠油的乳化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w(黄原胶)≥0.20%或复配体系中w(黄原胶)≥0.10%(w(AOS)=0.06%)时,形成的乳状液的稳定性好。随HBS-1质量分数增加,乳状液的稳定性提高,黏度下降;当HBS-1与AOS复配后,复配体系(w(HBS-1)=0.05%和w(AOS)=0.06%)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进一步提高,黏度也明显下降。此复配体系有利于NB 35-2稠油的乳化开采和运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乳化剂 胞外水溶性脂多糖 乳化稳定 乳化降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裂停泵曲线的压裂裂缝形态分析方法:以玛湖致密砾岩储层M井区为例
8
作者 滕桓 唐慧莹 +4 位作者 丁艺 覃建华 崔二龙 张景 牛有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14205-14215,共11页
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可显著提升单井产能,但井间或段间增产效果差异较大,明确压裂效果差异原因的一大关键是明确人工裂缝形态。现有压裂裂缝形态监测手段成本高昂,难以实现所有井的动态监测。压裂施工曲线数据量较大且容易获得,但目前对... 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可显著提升单井产能,但井间或段间增产效果差异较大,明确压裂效果差异原因的一大关键是明确人工裂缝形态。现有压裂裂缝形态监测手段成本高昂,难以实现所有井的动态监测。压裂施工曲线数据量较大且容易获得,但目前对其利用十分有限,如何充分利用大量的压裂施工曲线,获取地层关键参数及认识人工裂缝形态,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对玛湖砾岩油藏压裂泵注曲线的特征进行研究,基于压裂施工曲线停泵阶段的水锤特征判断裂缝复杂程度,明确压裂段的裂缝发育情况;利用分形理论结合不稳定渗流理论形成砾岩油藏压裂停泵曲线分析方法,该方法可结合微地震监测结果,根据泵注曲线压降特征反演得到人工裂缝总缝长等信息。研究方法得到的裂缝总缝长与一体化压裂模拟结果具有一致性,能够高效、有效地评价压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泵曲线 裂缝形态 砾岩油藏 泵注曲线分析 水力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北哈拉哈塘奥陶系岩溶储层类型与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2
9
作者 马奎 胡素云 +5 位作者 刘刚 李梅 王坤 黄擎宇 戴康 王阳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9-128,共10页
近年来,塔北哈拉哈塘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重要发现。综合露头、钻井、岩心、地震等资料进行分析,明确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岩溶储层包括大型溶洞、溶蚀孔洞、溶蚀裂缝3种类型,将研究区内桑塔木组尖灭线南北划分成剥蚀区和覆... 近年来,塔北哈拉哈塘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重要发现。综合露头、钻井、岩心、地震等资料进行分析,明确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岩溶储层包括大型溶洞、溶蚀孔洞、溶蚀裂缝3种类型,将研究区内桑塔木组尖灭线南北划分成剥蚀区和覆盖区。通过地震解释资料分析发现,桑塔木组尖灭线以北的剥蚀区的岩溶储层主要受到风化壳的影响,风化壳发育的范围和强度影响岩溶储层的规模;建立研究区断裂控制岩溶模式分布图,并分析井漏数据与断裂系统叠合关系,得出断裂系统及其对所控制的层间岩溶作用,是桑塔木组尖灭线以南覆盖区岩溶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明确了加里东中期Ⅰ幕、Ⅱ幕、Ⅲ幕3个不同岩溶发育时期,受断裂控制的明河、暗河对研究区岩溶储层的叠加改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储层 大型溶洞 断裂系统 控制因素 哈拉哈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人工暂堵转向提高重复压裂效果 被引量:33
10
作者 吴勇 陈凤 承宁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61,5,共3页
针对新疆油田老井常规重复压裂增油效果逐年下降不能满足油田发展需要的问题,在裂缝的造缝及重定向机理研究基础上,开展了人工裂缝暂堵剂以及转向压裂工艺的选井选层等方面的研究。通过选用高强度暂堵剂,使重复压裂产生不同方向的人工裂... 针对新疆油田老井常规重复压裂增油效果逐年下降不能满足油田发展需要的问题,在裂缝的造缝及重定向机理研究基础上,开展了人工裂缝暂堵剂以及转向压裂工艺的选井选层等方面的研究。通过选用高强度暂堵剂,使重复压裂产生不同方向的人工裂缝,打开新的油气流通道,动用剩余油富集区,提高油田采出程度。这种通过采用暂堵剂堵塞原裂缝,使重复压裂缝相对于原有裂缝方位发生偏离、转向,改造动用程度低甚至未动用的储层,不仅可提高重复压裂增油效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水驱方向、提高注入水利用率。因此,重复压裂压开新裂缝及新裂缝重新定向对中高含水期的低渗透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压裂 暂堵剂 裂缝 新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前地层油高压物性分析存在的问题及修正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爱芬 安国强 +2 位作者 崔仕提 张友平 付帅师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0-88,共9页
地层油的体积系数、溶解气油比是油藏油气储量计算、开发方案设计等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其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油藏储量及产量计算的准确性。从高压物性参数的定义出发,论述高压物性参数的影响因素,地层油体积系数、溶解气油比的标准... 地层油的体积系数、溶解气油比是油藏油气储量计算、开发方案设计等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其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油藏储量及产量计算的准确性。从高压物性参数的定义出发,论述高压物性参数的影响因素,地层油体积系数、溶解气油比的标准测试及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国内外PVT测试实例,详细论述数据处理方法,指出目前油田PVT测试方法及数据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数据修正方法;对比修正前后体积系数、气油比的差别及其对储量计算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按目前行业标准测试的体积系数及气油比与实际值相比偏高,致使计算的油藏原油储量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T测试 地层油高温高压物性 体积系数 气油比 储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浊度法测定驱油用聚合物浓度反应时间的确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娄清香 聂小斌 +2 位作者 买尔当.吐尔逊 帕提古丽.麦麦提 陈素萍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49-251,261,共4页
研究了浊度法测定驱油用聚合物浓度时反应时间对溶液浊度(NTU值)及测定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样品的NTU值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对于"1.3%NaClO、5mol/L CH3COOH、聚合物"按等体积混合,当反应进行到13 min~17 ... 研究了浊度法测定驱油用聚合物浓度时反应时间对溶液浊度(NTU值)及测定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样品的NTU值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对于"1.3%NaClO、5mol/L CH3COOH、聚合物"按等体积混合,当反应进行到13 min~17 min时NTU值相对稳定。当反应时间一定时,样品浓度与NTU值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只要保证测定待测样品NTU时的反应时间与绘制标准工作曲线时的反应时间一致,反应时间在3 min~20 min范围内,不必等到稳定(13 min后)即可获得可靠的测定结果。因此在不影响测试数据精度的条件下缩短了样品的测定时间,提高了样品检测效率。该研究在聚合物驱矿场试验的注聚质量控制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度法 驱油聚合物 浓度分析 反应时间的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羌塘盆地中生界烃源岩探讨
13
作者 伍新和 王成善 +1 位作者 伊海生 刘桂凤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4期78-85,共8页
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中北部全球油气产量最高、储量最丰的特提斯构造域中段,是一复合对称型前陆盆地,具有广泛的中生界海相沉积和中国最年轻的海相地层,沉积厚度可达万米,其中侏罗系占一半以上。盆地经历了晚古生代大陆边缘沉积阶段、... 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中北部全球油气产量最高、储量最丰的特提斯构造域中段,是一复合对称型前陆盆地,具有广泛的中生界海相沉积和中国最年轻的海相地层,沉积厚度可达万米,其中侏罗系占一半以上。盆地经历了晚古生代大陆边缘沉积阶段、三叠纪陆间裂谷阶段、侏罗纪大陆边缘沉积阶段和侏罗纪末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闭合以来的构造反转挤压—长期剥蚀阶段。羌塘盆地中生代具有广泛分布且发育良好的烃源岩,烃源岩厚度大,最厚处可达3000m以上,其中上三叠统的肖茶卡组、中侏罗统布曲组和夏里组有机质类型好,丰度高,成熟度从成熟到过成熟均有分布,埋藏较好,其生油量巨大,是盆地油气的主要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中生界 烃源岩 有机质 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成像孔隙度谱在砂砾岩有效储层识别的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帆 高明 +3 位作者 陈国军 张啸 张进 范小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88-495,共8页
砂砾岩体储层非均值性强、孔隙结构复杂,测井识别储层有效性难度大。以红车断裂带佳木河组砂砾岩地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物性、岩石薄片、压汞等资料,将研究区储层孔隙结构划分为三种类型。鉴于中基性母岩顺磁矿物的影响,核磁共振测井... 砂砾岩体储层非均值性强、孔隙结构复杂,测井识别储层有效性难度大。以红车断裂带佳木河组砂砾岩地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物性、岩石薄片、压汞等资料,将研究区储层孔隙结构划分为三种类型。鉴于中基性母岩顺磁矿物的影响,核磁共振测井对孔隙结构及储层有效性反应不灵敏,因此,充分利用电成像资料反映井壁砂砾岩体非均质性的优势,根据其电阻率值转化的孔隙度谱形态特征,将研究区孔隙度谱归为多峰宽谱型、变峰中谱型和单峰窄谱型,并提取出孔隙度谱几何平均值(P_(gm)),方差(φ^(2)_(v)),局部最大、最小孔隙度(φ_(max)、φ_(min)),变异系数(VK_(φ))等参数,明确了各个参数与压汞孔隙结构参数存在确定的关系后,建立了基于孔隙度谱参数的渗透率计算公式及储层分类综合评价指数,并结合试油资料,建立了适合本研究区的砂砾岩储层评价标准。将该方法应用至井筒剖面中,有效划分了有利储层,也为研究区砂砾岩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 孔隙结构 成像孔隙度谱 储层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