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东地区中生界岩性识别与储层孔隙度解释模型研究
1
作者 王振升 周育文 +1 位作者 刘艳芬 龚艳春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09-112,8,共4页
针对张东地区中生界储层岩性复杂的特点,在系统整理、分析各种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沉积储层特征,利用常规测井、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和成像测井资料开展岩性识别,进而对比划分砂层组,明确了不同砂层组的岩性特征及平剖面分布特征。在岩性识... 针对张东地区中生界储层岩性复杂的特点,在系统整理、分析各种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沉积储层特征,利用常规测井、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和成像测井资料开展岩性识别,进而对比划分砂层组,明确了不同砂层组的岩性特征及平剖面分布特征。在岩性识别的基础上,利用岩心资料对测井资料进行刻度,结合元素俘获测井、全岩矿物鉴定综合确定骨架参数,建立了不同岩性储层的孔隙度解释模型,为该区开发部署和储量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岩性识别 孔隙度 张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油藏脉冲注水开发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娄小娟 孟立新 +1 位作者 乔宏实 朱红云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00-303,共4页
脉冲注水作为油藏开发中后期一种有效挖潜措施,其增产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为了研究脉冲注水效果影响因素和增产效果,选取典型区块(港东二区四断块)开展脉冲注水数值模拟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加深对脉冲注水技术的了解,... 脉冲注水作为油藏开发中后期一种有效挖潜措施,其增产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为了研究脉冲注水效果影响因素和增产效果,选取典型区块(港东二区四断块)开展脉冲注水数值模拟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加深对脉冲注水技术的了解,为脉冲注水现场实施提供一定参考。通过研究发现,在合理的参数条件下,脉冲注水是一种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有效增产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注水 注水振幅 注水周期 采液强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沙一段沉积体系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董艳蕾 朱筱敏 +3 位作者 李洋 王平 滑双君 于学敏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164,共6页
黄骅坳陷沙一段是该坳陷含油范围最广、油层分布最稳定的勘探开发层系。为明确该层段的油气分布规律及勘探前景,利用岩心、测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研究了不同沉积相的特征及平面展布。综合分析认为该区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辫状河三角洲... 黄骅坳陷沙一段是该坳陷含油范围最广、油层分布最稳定的勘探开发层系。为明确该层段的油气分布规律及勘探前景,利用岩心、测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研究了不同沉积相的特征及平面展布。综合分析认为该区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辫状河三角洲、三角洲、重力流、碳酸盐岩台地等多种沉积相类型,预测出近岸水下扇扇中、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前缘、重力流水道、碳酸盐岩台地生物碎屑滩、云灰坪等是有利的储集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体系 储集相带 沙河街组一段 黄骅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地震地质学在埕海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袁淑琴 王书香 +5 位作者 汪改兰 周淑慧 侯灵炜 陈璞 赵林丰 王永凯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64-68,6,共5页
近年来的研究和勘探结果表明,埕海地区紧邻歧口生油凹陷,是一个复式油气富集带,是今后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该区的低台阶区勘探程度低,主要目的层之一的古近系沙河街组二段(Es2)沉积储层分布规律不清,现有的研究成果不能满足勘探生产的... 近年来的研究和勘探结果表明,埕海地区紧邻歧口生油凹陷,是一个复式油气富集带,是今后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该区的低台阶区勘探程度低,主要目的层之一的古近系沙河街组二段(Es2)沉积储层分布规律不清,现有的研究成果不能满足勘探生产的需要。石油地震地质学在研究方法上强调了地震与地质的有机结合,在研究尺度上强调了地质资料与地震分辨率的匹配,在研究资料上强调了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的应用,在研究结果上强调了油气藏的发现和高效开发。根据埕海地区实际地质情况,运用石油地震地质学方法,在现有地震解释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子波反褶积、小波分频成像等技术进行了地震资料品质改善;运用波形聚类、时频三原色、有色反演波阻抗等手段进行了地震相及储层预测。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地描述了有利储层在纵横向上的变化,对储层进行了精细刻画,预测了有利储层的分布,落实了有利勘探目标,提高了勘探成功率,获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震地质学 小波分频 储层预测 埕海低台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埕海潜山构造特征及油气充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子玉 廉梅 +1 位作者 胡瑞波 赵勇刚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9期39-42,4,共4页
埕海潜山是大港探区的重要潜山之一,是多期构造运动叠合的产物,也是油田勘探的主战场,因而对该区的深入研究,对油田的增储上产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期次的构造运动对埕海潜山演化所造成的影响及其对圈闭... 埕海潜山是大港探区的重要潜山之一,是多期构造运动叠合的产物,也是油田勘探的主战场,因而对该区的深入研究,对油田的增储上产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期次的构造运动对埕海潜山演化所造成的影响及其对圈闭形成产生的作用,论述了该区的构造演化特征及"新生古储"型潜山的油气冲注机理,提出了埕海潜山存在构造反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指明了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埕海潜山 构造运动 反转 冲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流沉积机理模拟研究初探——以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苑伯超 刘忠保 +5 位作者 何幼斌 文沾 罗进雄 蒲秀刚 陈长伟 林常梅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2年第1期4-11,共8页
在对歧口凹陷古地貌、构造演化、沉积体系等地质条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沉积模拟技术,再现了沙一下重力流的形成及演化过程,分析了重力流的搬运沉积特征与影响因素。实验表明,来水特征、湖水位、初始流速、沉积物浓度与泥砂含量、湖... 在对歧口凹陷古地貌、构造演化、沉积体系等地质条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沉积模拟技术,再现了沙一下重力流的形成及演化过程,分析了重力流的搬运沉积特征与影响因素。实验表明,来水特征、湖水位、初始流速、沉积物浓度与泥砂含量、湖区底形、流态等对重力流沉积砂体形成及演化具有显著的影响。通过实际砂体与实验砂体厚度分布对比,滨海4以南、港深78、滨海28以北地区为上倾尖灭砂体有利储层分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沉积模拟 重力流 上倾尖灭砂体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低渗透油藏水平井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代丽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22-126,8,共5页
由于深层低渗透油藏储层渗透能力低且储层发育复杂,开发难度大,为使该类低渗油藏达到经济有效开发,水平井目的层进行了精细预测研究和各项地质参数设计的优化研究。主要通过储层精细对比与划分、精细刻画砂体分布,落实岩性油藏的非均质... 由于深层低渗透油藏储层渗透能力低且储层发育复杂,开发难度大,为使该类低渗油藏达到经济有效开发,水平井目的层进行了精细预测研究和各项地质参数设计的优化研究。主要通过储层精细对比与划分、精细刻画砂体分布,落实岩性油藏的非均质特征,确定各目的层含油砂体的分布特征。在地质研究成果基础上,利用数模和压裂软件优化设计了低渗油藏水平井分段压裂的各项地质参数:水平井段方位、井段长以及水平井分段压裂条数、裂缝长、裂缝间隔距离和缝网优化等,最终准确设计了水平井轨迹剖面。实际水平井的成功实施证实了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低渗油藏 精细对比 非均质性 砂体分布 分段压裂 缝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反演融合技术在非常规储层预测中应用——以黄骅坳陷北塘凹陷沙三段白云岩为例
8
作者 马建英 郭淑文 +4 位作者 刘萍 王昌丽 陈双清 白晶 国春香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0X期222-227,共6页
北塘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E2S3)沉积时期,由于水体比较浅,物源供给不充分,大面积分布的滨浅湖区发育大量的白云岩储层。白云岩储层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特征与砂岩的反射特征一致,常规的波阻抗反演剖面无法判断岩性。为了有效区... 北塘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E2S3)沉积时期,由于水体比较浅,物源供给不充分,大面积分布的滨浅湖区发育大量的白云岩储层。白云岩储层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特征与砂岩的反射特征一致,常规的波阻抗反演剖面无法判断岩性。为了有效区分北塘凹陷的砂岩和白云岩储层,根据砂岩、泥岩、白云岩的测井曲线特征,利用自然伽马拟声波波阻抗反演增加砂岩和白云岩储层的波阻抗差异,再通过常规波阻抗反演体和自然伽马拟声波波阻抗反演体的融合技术提高白云岩储层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融合数据体能有效识别北塘地区白云岩储层,且能进行白云岩储层厚度的定量解释预测,指导非常规储层的预测和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数据融合 非常规储层 地震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O技术在A地区含气砂岩预测中的应用
9
作者 孙健 郭海敏 +1 位作者 胥博文 张敏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0-212,共3页
AVO技术就是利用地震反射波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的规律来预测岩性、储层物性和孔隙中流体性质的一项重要的储层预测及烃类检测技术。在分忻含气砂岩AVO特征的基础上,以A地区的实际资料为倒,综合利用AVO技术对含气砂岩进行了预测应用,圈... AVO技术就是利用地震反射波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的规律来预测岩性、储层物性和孔隙中流体性质的一项重要的储层预测及烃类检测技术。在分忻含气砂岩AVO特征的基础上,以A地区的实际资料为倒,综合利用AVO技术对含气砂岩进行了预测应用,圈定了可能的含油气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O技术 振幅属性 含气砂岩 油气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口凹陷东翼断鼻带中深层天然气成藏机理分析
10
作者 刘萍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03X期212-215,共4页
通过对歧口凹陷东翼断鼻带中深层天然气成藏机理研究,从烃源岩评价入手,详细分析了油气来源及油气充注历史,建立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表明:区内天然气属于混合气和煤型气类型,主要来源于沙河街组三段烃源岩;油气具多期充注的特点,... 通过对歧口凹陷东翼断鼻带中深层天然气成藏机理研究,从烃源岩评价入手,详细分析了油气来源及油气充注历史,建立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表明:区内天然气属于混合气和煤型气类型,主要来源于沙河街组三段烃源岩;油气具多期充注的特点,以明化镇组充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断鼻带 成藏机理 成藏模式 天然气富集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口凹陷南部斜坡区古近系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袁淑琴 王书香 +7 位作者 郭芳 刘玉梅 张洪娟 王洪彪 赵宇超 纪建峥 陈璞 赵林丰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4-50,5,共7页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对歧口凹陷南部斜坡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Es1)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Es1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重力流水道;其中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分布在zhu68井-zhu38井一带以南,...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对歧口凹陷南部斜坡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Es1)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Es1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重力流水道;其中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分布在zhu68井-zhu38井一带以南,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重力流水道分布在坡折带以下的zhu65井-qn8井-qn6井-qn2井一带,发育有水道主体、水道侧翼、水道末梢等3种沉积微相。该研究成果为歧口凹陷南部斜坡区的勘探方向选择及井位优选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近系 沉积相类型 辫状河三角洲 重力流水道 歧口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南次凹及其邻区古近系物源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袁淑琴 王书香 +3 位作者 纪建峥 张洪娟 王洪彪 赵宇超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56-62,6,共7页
物源分析是盆地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歧南次凹及其邻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Es3)、二段(Es2)沉积时期发育两大物源体系,即盆外的南部埕宁隆起物源,盆内的西部羊三木凸起物源。根据岩石学特征、重矿物组合、砂体分布体系和沟谷体系的分析... 物源分析是盆地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歧南次凹及其邻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Es3)、二段(Es2)沉积时期发育两大物源体系,即盆外的南部埕宁隆起物源,盆内的西部羊三木凸起物源。根据岩石学特征、重矿物组合、砂体分布体系和沟谷体系的分析研究成果,对研究区的物源口进行分解研究,Es3沉积时期细分为4个子物源口,Es2沉积时期细分为6个子物源口。近东西向的层拉平地震剖面显示,4条近南北向展布的沟谷对应发育4大物源通道,沟谷中砂岩发育,砂地比高。该研究成果为该区的古地理重建和有利砂体预测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近系 物源特征 歧南次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相储层基准面旋回划分对比及沉积演化——以港西一区1断块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留勤 田昌炳 +2 位作者 胡水清 王继强 丁亚军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24,164-165,共5页
以地质、岩心和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为基础,结合自然伽马曲线频率分析结果,对港西油田一区1断块新近系明二段(Nm2)油组河流相沉积进行基准面旋回划分与对比。Nm2油组可以划分为22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对应于22个单层),根据基准面旋回叠加... 以地质、岩心和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为基础,结合自然伽马曲线频率分析结果,对港西油田一区1断块新近系明二段(Nm2)油组河流相沉积进行基准面旋回划分与对比。Nm2油组可以划分为22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对应于22个单层),根据基准面旋回叠加结构特征,可以将其合并为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对工区22个单层的沉积微相研究发现,Nm2-7-1、Nm2-3-2和Nm2-1-1单层的沉积微相以多期河道相互叠置切割为特征,反映了较低的A/S比值(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供应速率之比);而以Nm2-8-2、Nm2-5-2及Nm2-1-3为代表的单层则反映了大面积泛滥平原泥岩背景下孤立河道分布的沉积格局,代表了较高的A/S比值,表明A/S比值在垂向上的旋回性变化控制着沉积微相的发育类型和时空分布模式。精细旋回地层分析和沉积微相研究可以为油田开发中后期有效管理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西油田 明化镇组 河流相储层 基准面旋回 沉积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桥凹陷深层天然气成藏机理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萍 马建英 +3 位作者 罗涛 任仕超 王昌丽 白晶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期26-31,173,共6页
从天然气成藏机理研究出发,烃源岩评价入手,详细分析了油气来源及油气充注历史,建立板桥凹陷深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研究表明:①沙三段中下部烃源岩以腐殖型有机质为主,对天然气的形成有利;②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演化程度高,资... 从天然气成藏机理研究出发,烃源岩评价入手,详细分析了油气来源及油气充注历史,建立板桥凹陷深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研究表明:①沙三段中下部烃源岩以腐殖型有机质为主,对天然气的形成有利;②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演化程度高,资源丰富;③油气主要来源于沙三段烃源岩,分2期充注,早期为低熟油,晚期以成熟-高成熟天然气为主。建立了该区近源断裂疏导及岩性砂体充注模式,总结出3种油气富集主控因素:近源-优相-超压,优选有利区带,为下一步板桥凹陷深层天然气藏勘探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桥次凹 成藏机理 成藏模式 天然气富集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口凹陷“新生古储”型潜山油气成藏条件
15
作者 廉梅 杨子玉 张志攀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03X期227-229,233,共4页
从烃源岩、构造、沉积相带展布等方面对歧口凹陷“新生古储”型潜山油气藏成藏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生烃条件、储盖组合特征及成藏要素的时空配置关系。研究表明:“新生古储”型潜山油气成藏的关键是具备充沛的油气源,歧口凹陷... 从烃源岩、构造、沉积相带展布等方面对歧口凹陷“新生古储”型潜山油气藏成藏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生烃条件、储盖组合特征及成藏要素的时空配置关系。研究表明:“新生古储”型潜山油气成藏的关键是具备充沛的油气源,歧口凹陷中、低位潜山是寻找“新生古储”油气藏的有利区域,古生界则是有利的勘探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新生古储”油藏 储盖组合 储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古近系沙一段层序地层格架 被引量:5
16
作者 曾威 滑双君 +2 位作者 成克男 高翠欣 曲学杰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3期7-11,163,共5页
利用地震地层学原理,识别出黄骅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存在上超、削蚀等地震反射现象,结合钻测井资料,综合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将黄骅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即SEs31、SEs21、SEs11,分别对应于沙一下亚段、沙一中亚... 利用地震地层学原理,识别出黄骅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存在上超、削蚀等地震反射现象,结合钻测井资料,综合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将黄骅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即SEs31、SEs21、SEs11,分别对应于沙一下亚段、沙一中亚段和沙一上亚段,每个三级层序内发育完整的低位体系域(LST)、湖侵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各个层序的空间展布受控于坳陷内部的主干断裂,其沉积厚度与沉积范围在局部地区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沙河街组 三级层序 层序展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沧东凹陷南皮斜坡孔二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优质储层形成机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琪 谭成仟 +2 位作者 窦煜 李昊东 何川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54,共9页
为加快南皮斜坡致密油勘探开发部署,实现高效产油,综合开展9口井268块岩心扫描电镜、铸体薄片与恒速压汞等物性资料分析,通过开展沉积、成岩及其与储层物性之间相关性研究,明确储层性能影响因素,开展成岩演化模式构建。结果表明,研究区... 为加快南皮斜坡致密油勘探开发部署,实现高效产油,综合开展9口井268块岩心扫描电镜、铸体薄片与恒速压汞等物性资料分析,通过开展沉积、成岩及其与储层物性之间相关性研究,明确储层性能影响因素,开展成岩演化模式构建。结果表明,研究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占比较大,孔隙度小于10%、渗透率小于1 mD为首要储层;沉积、成岩作用为致密储层主要影响因素,其中砂体分选好的水下分流河道为优质致密储层发育区;成岩早期压实作用导致储层的低孔、低渗性,胶结作用抑制储层物性发育,致使早期储层致密化,成岩中期较强溶蚀作用促进次生孔隙发育,极大改善储层物性,绿泥石黏土薄膜发育抑制石英次生加大,对渗流通道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优质储层 形成机理 孔二段 南皮斜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