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油田低渗透气藏防水锁处理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军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6期136-138,8,共3页
在低渗透气藏的钻井、完井、修井等作业过程中,外来液相的侵入极易引发储层的水锁伤害。在气藏水锁伤害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适用于吉林油田研究区块低渗透气藏的防水锁处理剂,体系由氯化钾、氟碳表面活性剂(FC-3B)及甲醇组成,表面... 在低渗透气藏的钻井、完井、修井等作业过程中,外来液相的侵入极易引发储层的水锁伤害。在气藏水锁伤害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适用于吉林油田研究区块低渗透气藏的防水锁处理剂,体系由氯化钾、氟碳表面活性剂(FC-3B)及甲醇组成,表面张力为21.32mN/m。利用天然岩心开展的物模试验结果表明,开发的防水锁体系能够明显减缓岩心的自吸水作用,体系对岩心渗透率的伤害率最大为2.74%,岩心渗透率恢复率最高可达到98.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气藏 防水锁 自吸 吉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油田螺杆泵井直驱大伺服系统试验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卢玉峰 姚宝春 +4 位作者 李雷 张德义 景伟 杨永峰 宋成立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212-214,共3页
分析常规螺杆泵驱动装置存在后期设备维护费用高、能耗大、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研究螺杆泵直驱大伺服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动液面监测、求产原理等,对比了3种螺杆泵井地面驱动方式。2013年5月在扶余油田试验应用新式碟形螺杆泵直驱大... 分析常规螺杆泵驱动装置存在后期设备维护费用高、能耗大、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研究螺杆泵直驱大伺服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动液面监测、求产原理等,对比了3种螺杆泵井地面驱动方式。2013年5月在扶余油田试验应用新式碟形螺杆泵直驱大伺服系统,提高设备运行安全性、系统效率,方便生产管理,为螺杆泵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螺杆泵 直驱螺杆泵 大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油田高含CO2气井防腐技术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张海艳 曲景学 郝景宇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03X期287-288,共2页
气井高含CO2严重影响气井的正常生产,增加开发成本。为经济、合理开发高含CO2气井,需要开展防腐技术研究。以吉林油田长深M井为例,通过理论分析和室内评价,确定采用“碳钢+缓蚀剂”的技术措施进行气井防腐,现场试验表明,该防腐... 气井高含CO2严重影响气井的正常生产,增加开发成本。为经济、合理开发高含CO2气井,需要开展防腐技术研究。以吉林油田长深M井为例,通过理论分析和室内评价,确定采用“碳钢+缓蚀剂”的技术措施进行气井防腐,现场试验表明,该防腐效果较好,为含CO2气田开发提供了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CO2 气井 防腐 缓蚀剂 吉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开发中后期经济可采储量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姜义才 《河南石油》 2004年第6期24-26,共3页
对于进入开发中后期油田 ,采用现金流量法对油田现金流入及现金流出的构成因素及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 ,导出了经济可采储量、经济采收率的计算方法 ,并用此方法对HG油田SET油藏在油价 130 0元 /t的情况下的经济可采储量、经济采收率进行... 对于进入开发中后期油田 ,采用现金流量法对油田现金流入及现金流出的构成因素及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 ,导出了经济可采储量、经济采收率的计算方法 ,并用此方法对HG油田SET油藏在油价 130 0元 /t的情况下的经济可采储量、经济采收率进行了测算 ,测算结果符合该油田的实际 ,为HG油田SET油藏的合理经济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预测方法 现金流入 现金流出 净现金流量 经济可采储量 经济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油田龙深L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
5
作者 曲景学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03X期273-275,共3页
气井产水将造成气井压力和产量下降,最终导致生产时间缩短,甚至停产。41/2in套管完井水平井因套管尺寸问题导致排水采气工艺技术优选受限。以吉林油田龙深L井为例,针对携液能力和井筒流态进行了积液分析,并先后论证了机抽排水、电... 气井产水将造成气井压力和产量下降,最终导致生产时间缩短,甚至停产。41/2in套管完井水平井因套管尺寸问题导致排水采气工艺技术优选受限。以吉林油田龙深L井为例,针对携液能力和井筒流态进行了积液分析,并先后论证了机抽排水、电潜泵排水以及气举排水采气技术的适应性,为41/2in套管完井水平井排水采气措施的制定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41/2in套管 机抽排水 电潜泵排水 气举排水 吉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余油田中区泉四段沉积微相特征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6
作者 马文龙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03X期161-165,共5页
利用大量的岩心、测井及录井资料,从岩石学特征、粒度分析、沉积构造研究等几个方面,系统分析了扶余油田中区白垩系泉头组四段的沉积特征,共识别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2个亚相和9个微相。通过对研究区内泉四段13个小层的平面展布... 利用大量的岩心、测井及录井资料,从岩石学特征、粒度分析、沉积构造研究等几个方面,系统分析了扶余油田中区白垩系泉头组四段的沉积特征,共识别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2个亚相和9个微相。通过对研究区内泉四段13个小层的平面展布特征的深入研究,并结合泉四段砂体的含油气性分布特征综合分析表明:不同沉积微相区注入水的运动规律与剩余油的分布不同。经统计发现该区(水下)分流河道剩余油含量最高,河口坝次之,(水下)天然堤剩余油含量一般,远砂坝也有一定的油气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余油田 泉四段 沉积微相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ZOP分析技术及其在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付亚萍 郭会昌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1年第27期77-78,共2页
油气管道一般输送高压、易燃、易爆的介质(如天然气、原油、成品油等),是一种具有高度危险性的构筑物。HAZOP分析技术就是一种危险评估方法,文章对HAZOP分析方法进行了介绍,进而对HAZOP分析技术在油气管道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 油气管道一般输送高压、易燃、易爆的介质(如天然气、原油、成品油等),是一种具有高度危险性的构筑物。HAZOP分析技术就是一种危险评估方法,文章对HAZOP分析方法进行了介绍,进而对HAZOP分析技术在油气管道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影响分析准确性的几个方面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ZOP分析技术 石油天然气 管道工程 油气管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岗油田高台子油藏成岩相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牛世忠 胡望水 +2 位作者 熊平 李相明 黄玉欣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6期43-47,165,共5页
系统地对储层岩心进行观察和分析测试,获取了岩性资料、各种孔隙变化和成岩现象的特征,确定研究区储层主要成岩作用类型、特征和演化阶段。在此基础上,根据岩石类型和成岩作用机制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将研究区成岩相划分为粒间溶孔发育... 系统地对储层岩心进行观察和分析测试,获取了岩性资料、各种孔隙变化和成岩现象的特征,确定研究区储层主要成岩作用类型、特征和演化阶段。在此基础上,根据岩石类型和成岩作用机制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将研究区成岩相划分为粒间溶孔发育相、斑状成岩相、致密胶结成岩相和致密压嵌式成岩相。通过取心井段成岩相和相关测井资料对比统计分析,建立了不同类型成岩相测井解释模型,为后续研究区成岩相的平面和空间研究提供了必要条件,为储层分析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相 测井响应特征 成岩作用 红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地区下奥陶统鹰山组热液白云岩内幕型储层形成机制及其分布特征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振宇 王二伟 +3 位作者 杨薇 林新 孙超 郭靖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1-45,171,共5页
塔中地区鹰山组白云岩储层逐渐成为该地区油气主力产层,对该区热液白云岩的岩石特征、成因模式及其分布特征的研究对下一步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碳氧同位素、微量元素、阴极发光、岩心及薄片等特征综合识别发现,塔中地区... 塔中地区鹰山组白云岩储层逐渐成为该地区油气主力产层,对该区热液白云岩的岩石特征、成因模式及其分布特征的研究对下一步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碳氧同位素、微量元素、阴极发光、岩心及薄片等特征综合识别发现,塔中地区奥陶系热液白云岩储层主要分布在下奥陶统鹰山组中下部和蓬莱坝组;其形成机理主要为埋藏期富含Mg2+的地层卤水沿断裂、裂缝及先期存在的孔洞层上升进入到缝洞体系中,在热液作用下发生白云岩化作用。白云岩化作用引起晶间孔发育,后期受酸性地层水溶蚀发育蜂窝状、串珠状溶蚀孔洞体系,形成白云岩内幕型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地区 鹰山组 热液白云岩 成因模式 白云岩内幕型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情字井油田南部青三段沉积微相及其含油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安辉 赵全军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1-44,共4页
大情字井油田南部青三段,是油田勘探的主要目的层段之一。根据岩石的颜色、岩性、粒度、岩石的结构、沉积构造及测井相标志,研究表明研究区青三段为三角洲平原亚相。并进一步识别出分流河道、决口扇、河道溢岸砂体及分流间湾等4个沉积微... 大情字井油田南部青三段,是油田勘探的主要目的层段之一。根据岩石的颜色、岩性、粒度、岩石的结构、沉积构造及测井相标志,研究表明研究区青三段为三角洲平原亚相。并进一步识别出分流河道、决口扇、河道溢岸砂体及分流间湾等4个沉积微相,恢复了各小层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就沉积微相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情字井油田南部 青三段 沉积微相 含油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情字井油田157井区青三段储层孔隙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安辉 赵全军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7-41,5,共5页
利用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资料,特别是运用了恒速压汞孔隙结构分析方法,对大情字井油田乾157井区青三段储层砂体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进行了综合研究,重点讨论了孔隙类型、喉道特征、孔隙结构对渗透率的影响以及影响渗透率的主要因素。研究... 利用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资料,特别是运用了恒速压汞孔隙结构分析方法,对大情字井油田乾157井区青三段储层砂体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进行了综合研究,重点讨论了孔隙类型、喉道特征、孔隙结构对渗透率的影响以及影响渗透率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孔隙类型以粒间孔和粒内孔为主;喉道类型可划分为孔隙缩小型喉道、收缩型喉道、片状或弯片状喉道和管束状喉道4类。渗透率的主控因素是喉道体积,其次喉道半径对渗透率有一定的影响,渗透率与孔隙关系不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情字井油田 青三段 孔隙类型 喉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堡油田低井控区主力油组岩相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康海涛 常学军 +5 位作者 廖保方 王群会 熊平 黄庆 陈丙春 牛世忠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4期26-30,165,共5页
在对井控程度不同却有类似沉积环境的油藏进行类比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储层参数统计分析,建立类似储层岩相知识库。利用综合了基于象元方法以及基于目标方法两者优点的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建立了南堡油田馆2油层组辫状河岩相模型。研究结... 在对井控程度不同却有类似沉积环境的油藏进行类比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储层参数统计分析,建立类似储层岩相知识库。利用综合了基于象元方法以及基于目标方法两者优点的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建立了南堡油田馆2油层组辫状河岩相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规律约束下,以露头资料和井控程度较高井网区储集层地质知识库所得到的砂体规模形态参数作为重要约束条件,对于河流相等具有复杂地质形态的储层岩相精确建模,该方法比传统方法更有优势,模拟结果与理论及实际模型有好的接近性,可以给出较好的储层岩相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井控 河流相 井控程度较高井网 知识库 多点地质统计学 随机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裂缝性潜山油藏基本特征与成藏模式——以东濮凹陷文明寨地区中生界裂缝性油藏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群 杨银平 唐敏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41-45,5,共5页
致密砂岩裂缝性潜山油气藏是一类特殊的油气藏类型。从构造、岩性与物性、岩心裂缝发育、油气运聚成藏条件等多方面详细描述和总结了东濮凹陷文明寨地区中生界裂缝性致密砂岩潜山油藏的基本特征,认为基底大断裂控制了潜山的构造格局,裂... 致密砂岩裂缝性潜山油气藏是一类特殊的油气藏类型。从构造、岩性与物性、岩心裂缝发育、油气运聚成藏条件等多方面详细描述和总结了东濮凹陷文明寨地区中生界裂缝性致密砂岩潜山油藏的基本特征,认为基底大断裂控制了潜山的构造格局,裂缝与沿其分布的孔洞及其构成的缝洞系统是砂岩油藏的输导体系和储集空间,油源断裂、缝洞输导体系及缝洞型圈闭的发育与分布是控制砂岩裂缝型潜山油藏形成与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东濮凹陷文明寨地区中生界砂岩裂缝性油藏的成藏模式对华北地区中生界潜山勘探有重要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裂缝性油藏 潜山 中生界 文明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余油田西5-8区块井网开发方式的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付美龙 黄倩 +3 位作者 王云龙 刘小芹 潘兆光 文杰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4期64-72,共9页
扶余油田西5-8区块从1962年开发至今经历了溶解气驱、注水开发和3次较大调整,到2012年10月油井单向受效多,多向受效井少,平均单井日产油0.6t,含水率达到95.8%;注水开发的中后期,油层剩余油分布复杂,后期注水开发效果差、含水... 扶余油田西5-8区块从1962年开发至今经历了溶解气驱、注水开发和3次较大调整,到2012年10月油井单向受效多,多向受效井少,平均单井日产油0.6t,含水率达到95.8%;注水开发的中后期,油层剩余油分布复杂,后期注水开发效果差、含水率高、采出程度低。单砂体精细刻画为理论依据,了解油层剩余油分布情况,从单、双注水井开发井网方式、不同井网的水井加密方式以及水井射孔方式进行优化选择,并且降低新、老井注水强度,实施低强度注水政策,可使得油井受效方向发生变化,单砂体控制状况得到改善从而提高注水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余油田 西5-8区块 单砂体 精细刻画 井网开发方式优化 注水技术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坳陷深县凹陷沙河街组一段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邹德江 陈建阳 +2 位作者 于兴河 姜林甫 代春明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4-18,4,共5页
综合利用岩心、地质、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对冀中坳陷深县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Es1)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对研究区进行等时地层划分和对比认为,研究区Es1为1个完整二级旋回,在此二级旋回内部可划分为2个三级旋... 综合利用岩心、地质、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对冀中坳陷深县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Es1)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对研究区进行等时地层划分和对比认为,研究区Es1为1个完整二级旋回,在此二级旋回内部可划分为2个三级旋回,层序格架和展布受凹陷结构和断裂活动影响。研究区Es1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湖泊、滩坝和重力流5类沉积体系,通过分析论述各类沉积体系的亚相类型与特征,系统阐述了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总结了垂向上沉积体系演化特征,为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县凹陷 层序地层分析 沉积体系 沉积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情字井油田黑46区块青一段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安辉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24-28,5,共5页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对大情字井油田黑46区块青山口组一段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物性影响进行系统的分析。认为该区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中等偏低,储层成岩后生作用复杂多变,现今主要处于晚成岩A期;压实作用使储层原生孔...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对大情字井油田黑46区块青山口组一段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物性影响进行系统的分析。认为该区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中等偏低,储层成岩后生作用复杂多变,现今主要处于晚成岩A期;压实作用使储层原生孔隙大幅减小,胶结作用降低了原生孔隙,溶解作用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形成,交代作用对原生孔隙起到了破坏性的作用,不稳定组分的成岩蚀变作用使孔隙度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原生孔隙 大情字井油田 青一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涠洲11区M1油田流沙港组三段储层沉积特征
17
作者 孙天建 于兴河 +2 位作者 李胜利 李茂 王振军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2-18,4,共7页
针对涠洲11区M1油田流沙港组三段(El3)储层沉积特征差异大,沉积相类型及沉积成因不清的问题,结合岩心、录井和测井资料,对El3的岩性、沉积构造、粒度和测井曲线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识别出3种亚相5种微相。El3自下而上依次经历了水退、水... 针对涠洲11区M1油田流沙港组三段(El3)储层沉积特征差异大,沉积相类型及沉积成因不清的问题,结合岩心、录井和测井资料,对El3的岩性、沉积构造、粒度和测井曲线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识别出3种亚相5种微相。El3自下而上依次经历了水退、水进和水退的沉积演化过程,水退时期形成箱型厚层朵状砂体,水进早期形成砂泥互层枝状砂体,水进中后期与水退早期形成泥包砂为主的鸟足状薄互层砂体,水退中后期形成砂泥互层鸟足状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洲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 沉积特征 沉积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烧山油田相控剩余油分布四维地质模型研究
18
作者 胡望水 程超 +1 位作者 黄玉欣 王炜 《石油天然气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共6页
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随着流体性质的变化及其作用,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孔隙结构等都会发生动态变化。建立反映储层性质动态变化的四维地质模型对于深化高含水期油田地质特征的认识、预测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提高油田开发效果具有十分重... 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随着流体性质的变化及其作用,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孔隙结构等都会发生动态变化。建立反映储层性质动态变化的四维地质模型对于深化高含水期油田地质特征的认识、预测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提高油田开发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地质意义。以火烧山油田平地泉组H2层为例,阐述了以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为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控制因素,分析了注水开发前后的含油饱和度变化规律。以注水开发前后的井网及相应的取心、测井资料为控制,应用随机建模方法建立了注水开发前后的储层三维地质模型,研究注水过程中储层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在油田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模型 随机建模 注水开发 储层物性参数 剩余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防气举升工艺在CO2驱油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冬梅 张德平 +3 位作者 辛涛云 李清 潘若生 张雪婷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05X期252-253,共2页
随着CO2驱油的长期进行,采油井陆续出现套压、气油比升高等现象,严重影响采油井泵效和产量,结合现有举升工艺,集成应用防气抽油泵、控套阀和井下气液分离器工艺,形成了一种新型防气高效举升工艺。该工艺具有减少“气锁”与提高泵... 随着CO2驱油的长期进行,采油井陆续出现套压、气油比升高等现象,严重影响采油井泵效和产量,结合现有举升工艺,集成应用防气抽油泵、控套阀和井下气液分离器工艺,形成了一种新型防气高效举升工艺。该工艺具有减少“气锁”与提高泵效的双重作用,可以防止停抽时卡泵现象的发生,有效控制油井套压,提高采收率。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种工艺适应于CO2驱采油井,并且能够满足油气比较高的油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 防气举升工艺 套压 气油比 泵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集油田剩余油影响因素及其分布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志成 胡望水 +2 位作者 雷秋艳 李松泽 陈婷婷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50-55,5-6,共6页
高集油田已进入中高含水阶段,油藏历经多年的注水开发,剩余油分布趋于复杂,因此对剩余油影响因素及其分布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储层内的沉积韵律与夹层、单砂体内韵律性、沉积结构和沉积相变导致的垂向上储层性质变化,夹层... 高集油田已进入中高含水阶段,油藏历经多年的注水开发,剩余油分布趋于复杂,因此对剩余油影响因素及其分布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储层内的沉积韵律与夹层、单砂体内韵律性、沉积结构和沉积相变导致的垂向上储层性质变化,夹层的发育特征是控制单砂层垂向上注入水波及体积和层内剩余油形成及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通过分析发现,不同的韵律类型、隔夹层、沉积微相与油砂体的空间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剩余油分布模式。无论是在垂向上还是平面上,在夹层频率较高部位、正韵律顶部、反韵律底部、物性较差的相带,其渗流率都较低,从而形成了渗流屏障,使油气不易被驱替,形成了剩余油的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集油田 阜宁组 地质因素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