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冀中坳陷潜山构造演化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 1
-
-
作者
陆诗阔
李继岩
吴孔友
崔永谦
杜维良
-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5-40,50,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04015)
石油大学人才引进校基金项目(Y080125)
-
文摘
利用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借助平衡剖面技术,通过对冀中坳陷几条地震大剖面的构造演化恢复,对冀中坳陷潜山构造演化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冀中坳陷潜山构造的总体演化表现出阶段性:Pt2-PZ,潜山形成的物质基础发育期;Mz,潜山的初始形成期;E2k-E3s2,潜山的主要发育期;E3s1-E3d为潜山构造的调整定型期;N-Q,潜山的深埋期。根据前中生代基底成山的时代与基底被中新生界地层覆盖时代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进一步将冀中坳陷潜山构造分为A类(基底先成山,再被覆盖形成潜山)、B类(基底成山的同时被上覆地层覆盖形成潜山)和C类(基底先被覆盖,后期再成山形成潜山构造)3种类型。其中A类潜山主要分布在靠近盆地中部牛驮镇凸起、雁翎、高阳低凸起等早期有古隆起存在的部位,受E2k-E3s2期冀中坳陷强烈块断裂陷作用的控制;B类为冀中坳陷潜山构造的主体;C类潜山在该区发育相对较少。单纯从演化特征看,成藏条件A类好于B类,B类好于C类。
-
关键词
冀中坳陷
潜山
构造演化
平衡剖面
-
Keywords
Jizhong Depression
buried-hill
structural evolution
balanced cross-section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洪浩尔舒特凹陷变速成图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易远元
王攀
卢永合
曾波
杨会丽
-
机构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
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5期58-61,4,共4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6-001-04)
-
文摘
在构造复杂的地区,速度横向及纵向变化剧烈,常速构造成图精度低,无法识别一些高速岩体在地震剖面上呈现的隆起假象。洪浩尔舒特凹陷陡坡带部位的h71井区有巨厚层高速砂砾岩堆积,受其形成的隆起假象影响,在该区域导致了勘探失利。根据工区地质概况和地震资料,进行了地震数据品质分析、速度谱数据品质分析、井数据品质分析,建立了针对该区复杂地质情况和有安山岩特殊岩体分布的速度研究流程,并根据该流程绘制了高分辨率的等深度图,还原了地下真实形态,为勘探开发指明了有利方向,降低了勘探风险。
-
关键词
变速成图
剩余层速度
洪浩尔舒特凹陷
-
Keywords
variable velocity mapping
velocity of residual interval
Honghorsut Depression
-
分类号
P631.4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基于旋光性的油气勘探新方法
- 3
-
-
作者
陈紫静
陈清礼
熊彬
田建章
-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
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32-38,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40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2017E-015)。
-
文摘
为了探索利用电磁波寻找油气藏的有效方法,依据石油的旋光性和电磁波的趋肤效应,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分析研究了电磁波直接找油的可行性。石油对高频电磁波的可见光波段具有旋光性,但对于低频电磁波是否具有旋光性至今鲜有研究。为此,研究了0.5~12 Hz波段的低频电磁波的旋光性,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石油对该波段的低频电磁波段具有旋光性。在该基础上,提出了一条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方法直接探测油气藏的新途径,即旋光电场找油方法。
-
关键词
油气勘探
电磁波
旋光性
-
分类号
P6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沁水盆地煤系地层游离气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7
- 4
-
-
作者
杨克兵
钱铮
刘欢
郑扶军
郭增强
-
机构
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7期24-28,5,共5页
-
基金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11ZX05033-04)
-
文摘
沁水盆地面积大,煤系地层游离气资源丰富,但多年勘探未获突破,主要原因是忽视了后期构造活动对游离气聚集成藏所产生的影响。对沁水盆地构造演化及煤系地层游离气的运移成藏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认为喜山期沁水盆地产生了大量的走滑断层,以前形成的大部分游离气藏被破坏,游离气藏被调整与改造,成藏关键取决于走滑断层控制。这些走滑断层是游离气运移和逸散通道,导致早期形成的山西组(P1s)、太原组(C3t)古气藏向石盒子组(P1-2sh)迁移或逸散。以此为依据,对沁水盆地游离气的有利成藏层位和区域进行了预测。
-
关键词
沁水盆地
石炭系-二叠系
游离气
成藏条件
主控因素
-
Keywords
Qinshui Basin
Permo-Carboniferous
free gas
reservoir-forming condition
main control factors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各向异性处理技术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 5
-
-
作者
田建章
陈会敏
曹建华
李勖
刘娟
田会琴
-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
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中石油渤海钻探公司第二录井分公司
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研究院华北分院
-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5-257,415-416,共3页
-
文摘
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提高地震成像精度,为叠前反演的实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各油田探区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加深,对偏移成像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向同性处理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勘探开发的要求。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偏移成像与实际地质情况的误差问题,迫切需要对各向异性处理技术进行研究。应用Geocluster软件,在基于地层VTI介质的假设条件,通过HDPIC高密度自动双谱分析实现各向异性动校正。通过对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方法、原理及实现过程的有益探索,在冀中探区陡倾角构造成像中见到了较好效果。
-
关键词
叠前时间偏移
各向异性
VTI介质
Geocluster软件
-
Keywords
pre-stack time migration
anisotropic
VTI medium
Geocluster software
-
分类号
P631.4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煤储层渗透性核磁实验分析及测井评价
被引量:3
- 6
-
-
作者
梁霄
周明顺
艾林
钱博文
张杰
刘迪仁
-
机构
长江大学非常规油气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
出处
《能源与环保》
2017年第2期65-69,74,共6页
-
基金
国家973计划项目(2007CB2096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4116)
-
文摘
针对目前测井方法很难精确评价煤储层渗透性的问题,在煤岩核磁共振实验和煤储层渗透率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煤岩裂隙孔隙度与渗透率的相关关系,并借鉴常规储层电阻率测井方法评价了煤储层的裂隙孔隙度和渗透率,得到了评价本地区煤储层渗透率的有效方法。同时,针对研究区块,分析了煤体结构对渗透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煤岩核磁T2谱呈现明显的双峰形态,煤岩主要为吸附孔隙,但裂隙孔隙对渗透率的贡献更大;通过裂隙孔隙度计算渗透率的方法在研究区块应用效果较好;煤储层渗透率与煤体结构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一般碎裂结构煤的渗透性好于原生结构煤。
-
关键词
煤层气
渗透率
测井
核磁共振
电阻率
-
Keywords
CBM
permeability
logging
NMR
resistivity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