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机系统事故预防理论研究
被引量:
16
1
作者
杨宏刚
赵江平
+1 位作者
郭进平
景春利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26,共6页
分析人-机系统事故发生原因,剖析经典以人失误为主因的事故致因模型存在的不足,在该模型基础上增加"刺激"形成的原因,构建了改进事故致因模型。对两模型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人机工程学与防止事故的关系,提出了人机工程学防止事...
分析人-机系统事故发生原因,剖析经典以人失误为主因的事故致因模型存在的不足,在该模型基础上增加"刺激"形成的原因,构建了改进事故致因模型。对两模型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人机工程学与防止事故的关系,提出了人机工程学防止事故的方法,并给出人机界面合理性主观评价检查表。研究及论证表明:预防人-机系统事故的本质在于有效防止人失误的发生,除安全管理措施以外,最重要的是人机工程学问题,笔者提出的基于人机工程学的人-机系统事故预防理论,对人-机系统事故的预防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失误
人-机系统
人机工程学
事故预防
功能分配
人机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蒙古狼山地区侏罗系LA-ICP-MS碎屑锆石U-Pb定年及其物源意义
被引量:
5
2
作者
付星辉
赵红格
+5 位作者
周义军
彭治超
蒋盛
张孙玄琦
王海然
李亚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63-2075,共13页
运用碎屑锆石LA-ICP-MSU-Pb测年和地球化学方法,对内蒙古狼山东升庙和义和久地区侏罗系石拐群物源进行了探讨。通过对111颗有效锆石年龄统计分析可知,年龄峰值以晚古生代(259~308Ma)为主,其次为古元古代(1.74~2.18Ga)和早古元古...
运用碎屑锆石LA-ICP-MSU-Pb测年和地球化学方法,对内蒙古狼山东升庙和义和久地区侏罗系石拐群物源进行了探讨。通过对111颗有效锆石年龄统计分析可知,年龄峰值以晚古生代(259~308Ma)为主,其次为古元古代(1.74~2.18Ga)和早古元古代—新太古代(2.39~2.58Ga)。晚古生代年龄与狼山大规模出露的海西期岩浆岩年龄一致,古元古代—新太古代年龄与狼山地区古元古代岩浆岩、孔兹岩带年龄分布特征相近。侏罗系砂岩稀土元素配分特征与海西期岩浆岩、乌拉山群、孔兹岩系相似。结合石拐群样品薄片和砾岩分析,认为侏罗系为近源沉积,其物源主要为狼山地区大规模海西期岩浆岩,其次来自河套地区孔兹岩带,狼山地区太古宙乌拉山群、古元古代岩浆岩和早—中三叠世岩浆岩可能提供了部分物源。另外,根据碎屑锆石最年轻年龄为243Ma(中三叠世),结合前人植物化石组合研究及狼山地区整体缺失三叠纪地层的特点,认为该套地层的时代应为早—中侏罗世。狼山地区侏罗系沉积物源模式为南北两侧为隆起物源区,主要物源为北侧狼山隆起,南侧河套隆起向北提供部分物源,不同地区物源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
碎屑锆石U-Pb定年
沉积物源
海西期岩浆岩
孔兹岩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机系统事故预防理论研究
被引量:
16
1
作者
杨宏刚
赵江平
郭进平
景春利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全工程
研究
所
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研究院长庆分院
出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26,共6页
文摘
分析人-机系统事故发生原因,剖析经典以人失误为主因的事故致因模型存在的不足,在该模型基础上增加"刺激"形成的原因,构建了改进事故致因模型。对两模型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人机工程学与防止事故的关系,提出了人机工程学防止事故的方法,并给出人机界面合理性主观评价检查表。研究及论证表明:预防人-机系统事故的本质在于有效防止人失误的发生,除安全管理措施以外,最重要的是人机工程学问题,笔者提出的基于人机工程学的人-机系统事故预防理论,对人-机系统事故的预防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人失误
人-机系统
人机工程学
事故预防
功能分配
人机界面
Keywords
human error
man-machine system
ergonomics
accident prevention
function allocation
man-machine interface
分类号
X928.03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狼山地区侏罗系LA-ICP-MS碎屑锆石U-Pb定年及其物源意义
被引量:
5
2
作者
付星辉
赵红格
周义军
彭治超
蒋盛
张孙玄琦
王海然
李亚男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
石油
东方
地球
物理
公司
研究院
长庆
分院
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63-2075,共13页
基金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专项项目(编号:BJ08133-14BJ081334-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33031540902032)
+1 种基金
国家科技油气重大专项项目(编号:2011ZX05023-001-002)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4009201)
文摘
运用碎屑锆石LA-ICP-MSU-Pb测年和地球化学方法,对内蒙古狼山东升庙和义和久地区侏罗系石拐群物源进行了探讨。通过对111颗有效锆石年龄统计分析可知,年龄峰值以晚古生代(259~308Ma)为主,其次为古元古代(1.74~2.18Ga)和早古元古代—新太古代(2.39~2.58Ga)。晚古生代年龄与狼山大规模出露的海西期岩浆岩年龄一致,古元古代—新太古代年龄与狼山地区古元古代岩浆岩、孔兹岩带年龄分布特征相近。侏罗系砂岩稀土元素配分特征与海西期岩浆岩、乌拉山群、孔兹岩系相似。结合石拐群样品薄片和砾岩分析,认为侏罗系为近源沉积,其物源主要为狼山地区大规模海西期岩浆岩,其次来自河套地区孔兹岩带,狼山地区太古宙乌拉山群、古元古代岩浆岩和早—中三叠世岩浆岩可能提供了部分物源。另外,根据碎屑锆石最年轻年龄为243Ma(中三叠世),结合前人植物化石组合研究及狼山地区整体缺失三叠纪地层的特点,认为该套地层的时代应为早—中侏罗世。狼山地区侏罗系沉积物源模式为南北两侧为隆起物源区,主要物源为北侧狼山隆起,南侧河套隆起向北提供部分物源,不同地区物源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
侏罗系
碎屑锆石U-Pb定年
沉积物源
海西期岩浆岩
孔兹岩带
Keywords
Jurassic
U-Pb ages of detrital zircons
sedimentary provenance
Hercynian magmatic rocks
khondalite belt
分类号
P534.5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97.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机系统事故预防理论研究
杨宏刚
赵江平
郭进平
景春利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内蒙古狼山地区侏罗系LA-ICP-MS碎屑锆石U-Pb定年及其物源意义
付星辉
赵红格
周义军
彭治超
蒋盛
张孙玄琦
王海然
李亚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