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挤压成型金属波纹管机械密封结构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1
1
作者 梁文元 蔡纪宁 +1 位作者 李双喜 欧淑红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20,共4页
通过对挤压成型金属波纹管机械密封的动环进行理论分析,选取合理的机械密封结构尺寸,建立优化模型。运用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的APDL参数化编程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为挤压成型金属波纹管机械密封的设计提供了一种理论计算方法,... 通过对挤压成型金属波纹管机械密封的动环进行理论分析,选取合理的机械密封结构尺寸,建立优化模型。运用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的APDL参数化编程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为挤压成型金属波纹管机械密封的设计提供了一种理论计算方法,为以后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管 机械密封 挤压成型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三管板反应器制造工艺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永和 郭传东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1年第6期25-27,共3页
对于三管板反应器,控制管板、折流板管孔加工同心和管束部分的组装顺序和质量是制造设备的关键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解决了整个反应器的制造难点,顺利完成了反应器的制造任务。
关键词 三管板反应器 管孔加工 管束组装 胀接 组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成型金属波纹管机械密封结构参数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大力 梁文元 蔡纪宁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284-286,288,共4页
运用ANSYS有限计算软件的优化设计模块,在不同介质压力下,对挤压成型金属波纹管机械密封的结构尺寸进行了分析,为挤压成型金属波纹管机械密封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机械密封 波纹管 挤压成型 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单腔双振子压电泵的结构设计和性能试验 被引量:6
4
作者 孙晓锋 邵泽波 +1 位作者 贺业荣 姜德龙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15,共4页
为优化单腔双振子压电泵的结构,提高输出性能,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单腔双振子压电泵。将新设计结构同前期设计结构进行了比较,并对两种结构的试验样机进行了输出流量测试。试验显示,新结构的输出流量是前期结构输出流量的2倍,最大流量... 为优化单腔双振子压电泵的结构,提高输出性能,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单腔双振子压电泵。将新设计结构同前期设计结构进行了比较,并对两种结构的试验样机进行了输出流量测试。试验显示,新结构的输出流量是前期结构输出流量的2倍,最大流量可达800mL/min。将新结构加工了不同腔体初始容积样机,得到了压缩比对泵输出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当腔体高度为1.2mm,工作时的压缩比为1/46,此时单腔双振子压电泵整体输出效果最好。分析了单腔双振子压电输送液体和气体时工作特点,得到泵输送液体介质时最佳工作频率点远远低于输送气体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泵 单腔 双振子 压缩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送大粘度液体的双腔并联压电泵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孙晓锋 姜德龙 +1 位作者 吕兆升 王大力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共5页
为使双腔并联压电泵能够输送较大粘度的液体,设计了一种以5~7μm厚度铍青铜材料加工而成的薄片型轮式平板阀。在理论上分析了阀的过流特性,确定了影响通过阀体流量的因素,即阀自身的几何尺寸、作用在阀两侧的压力差及液体粘度对其... 为使双腔并联压电泵能够输送较大粘度的液体,设计了一种以5~7μm厚度铍青铜材料加工而成的薄片型轮式平板阀。在理论上分析了阀的过流特性,确定了影响通过阀体流量的因素,即阀自身的几何尺寸、作用在阀两侧的压力差及液体粘度对其影响,并以试验的方法确定了当阀片半径为3.25mm、阀孔半径为2.75mm时,双腔并联压电泵输出流量最好。分别以不同浓度的甘油水溶液作为试验液体,测试了在不同液体粘度、不同工作频率下双腔并联压电泵的输出流量。试验发现,随着液体粘度的增加,阀开启时的阻力增大,开启量变小,阀和压电振子之间振动相位差不断加大,截止性能变差,压电泵净输出量减少。在液体粘度μ=1.311mPa·s时,压电泵的最大输出流量可达1300mL/min,而当液体粘度μ=234.6mPa·s时,压电泵的最大输出流量仅为30 mL/min左右。试验结果为获得双腔并联压电泵输送不同粘度液体的能力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泵 双腔 并联 轮式平板阀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双晶片和单晶片驱动下泵的输出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孙晓锋 姜德龙 +1 位作者 吕兆升 王大力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9-43,共5页
为从理论上获得压电泵在薄片型压电双晶片和单晶片(统称压电振子)驱动时的输出一流量关系,需要获得二者振动时产生的容积变化量。假设压电振子在周边固定约束条件下,应用弹性薄板的小挠度弯曲变形理论,推导了压电双晶片和单晶片振... 为从理论上获得压电泵在薄片型压电双晶片和单晶片(统称压电振子)驱动时的输出一流量关系,需要获得二者振动时产生的容积变化量。假设压电振子在周边固定约束条件下,应用弹性薄板的小挠度弯曲变形理论,推导了压电双晶片和单晶片振动时的容积变化方程,并根据方程对铜基板直径为35mm,压电陶瓷直径为29mm,基板和压电陶瓷厚度同时为0.2mm和0.3mm2种规格的压电单晶片和双晶片进行了振动容积计算。计算结果显示,相同基板和陶瓷厚度的双晶片振动产生的容积变化量是单晶片的2.3倍。将上诉压电振子应用到单腔压电泵上进行输送气体流量测试,获得的实际输出流量比在1.5~2倍之间,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比较接近。理论推导结果为比较双晶片和单晶片驱动下压电泵的输出能力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双晶片 压电单晶片 容积 振动 单腔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容积比的双腔串联压电泵测试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孙晓锋 姜德龙 +1 位作者 吕兆升 王大力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5-78,共4页
为提高双腔串联压电泵的输出性能,对泵的进口腔与出口腔的容积比进行了优化设计。分别设计了容积比为1.9、1.5、1.3三种串联压电泵样机,并对样机进行了试验测试。试验结果显示,采用增加容积比的方式可以提高双腔串联压电泵的输出流量,... 为提高双腔串联压电泵的输出性能,对泵的进口腔与出口腔的容积比进行了优化设计。分别设计了容积比为1.9、1.5、1.3三种串联压电泵样机,并对样机进行了试验测试。试验结果显示,采用增加容积比的方式可以提高双腔串联压电泵的输出流量,但不能提高其输出压力;对每个不同腔体容积比的双腔串联压电泵在异步驱动和同步驱动下进行了输出性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当输送气体时,两种驱动方式均有很好的流量输出,且输出结果比较接近,但仅有异相驱动时才能输出液体。分析结果为提高双腔串联压电泵的输出性能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泵 双腔 串联 容积比 泵气 泵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腔体气体压电泵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晓锋 杨志刚 +1 位作者 贺业荣 邵泽波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0-204,共5页
为制造输出性能良好的气体压电泵,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伞形橡胶阀.分析了伞形橡胶阀的过流特性,并应用Ansys软件,对阀的工作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了伞形橡胶阀的前10阶固有频率和阀工作失效时作用在阀两侧的临界压力值.仿真结果表明:在泵... 为制造输出性能良好的气体压电泵,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伞形橡胶阀.分析了伞形橡胶阀的过流特性,并应用Ansys软件,对阀的工作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了伞形橡胶阀的前10阶固有频率和阀工作失效时作用在阀两侧的临界压力值.仿真结果表明:在泵工作频率低于阀一阶固有频率时,且当作用在阀两侧的临界压力值大于0.8 kPa时,阀因为开启高度过大而不能恢复到关闭状态导致泵工作失效.并对泵用压电振子在泵送气体时进行了发热性能测试以及应用伞形橡胶阀所设计的单腔气体压电泵进行输送气体和液体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110 V正弦交流电压驱动下,驱动电压频率小于400 Hz时,振子的热平衡温度小于70℃;输送气体时,在最佳工作频率为380 Hz时,最大输出流量和压力分别为1889 mL/min和5.1 kPa;输送液体时,在最佳工作频率为240 Hz时,最大输出流量和压力分别为300 mL/min和25.0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泵 单腔 气泵 伞形橡胶阀 仿真分析 发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腔并联气体压电泵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晓锋 姜德龙 +1 位作者 王大力 吕兆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02-104,114,共4页
为提高压电泵输送气体能力,采用了一种开启压力较小、截止效果好的伞形橡胶阀,设计制造了三腔并联气体压电泵。试验测试了在3种工作方式下三腔并联压电泵的输出流量。结果显示:当3个振子同相工作时输出效果最好。将输出效果最好的试验... 为提高压电泵输送气体能力,采用了一种开启压力较小、截止效果好的伞形橡胶阀,设计制造了三腔并联气体压电泵。试验测试了在3种工作方式下三腔并联压电泵的输出流量。结果显示:当3个振子同相工作时输出效果最好。将输出效果最好的试验数据同理论计算获得流量值比较,结果表明:在40~400 Hz工作频率内,二者结果非常接近,这证明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所设计的三腔并联泵,在110 V正弦交流电驱动下,在测试工作频率段内,最大输出流量可达4 000m L/min。试验结果为了解三腔并联泵的工作特性提供了可信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泵 三腔并联 气泵 伞形橡胶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管弯矩对接管受力强度的影响
10
作者 张秀兰 梁文元 +1 位作者 孔令秋 高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1-913,共3页
这些压力容器带有不同规格的接管,接管在承受内压的同时,往往还要承受诸如弯矩、扭矩等复杂载荷条件,这就使得接管的受力变得复杂,而这又无法用常规的设计方法进行计算。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椭圆封头中接管弯矩对接管与封头连接处应力进... 这些压力容器带有不同规格的接管,接管在承受内压的同时,往往还要承受诸如弯矩、扭矩等复杂载荷条件,这就使得接管的受力变得复杂,而这又无法用常规的设计方法进行计算。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椭圆封头中接管弯矩对接管与封头连接处应力进行分析,为类似载荷条件下的接管开孔补强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强 接管弯矩 应力 封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