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体钻井微波中继传输随钻测量系统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从邦 王大勇 夏文鹤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1,共3页
气体钻井由于能有效地保护低压油气层、解决恶性井漏、提高机械钻速而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场资料表明,气体钻井比常规钻井液钻井井斜的概率更高,但因缺乏有效的井眼轨迹随钻测量系统,导致目前气体钻井常采用盲钻的方式,不仅难以准确的获... 气体钻井由于能有效地保护低压油气层、解决恶性井漏、提高机械钻速而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场资料表明,气体钻井比常规钻井液钻井井斜的概率更高,但因缺乏有效的井眼轨迹随钻测量系统,导致目前气体钻井常采用盲钻的方式,不仅难以准确的获知钻头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定向井、水平井等钻探现场的应用。因此现场急需一种适用于气体钻井的井眼轨迹随钻实时监测方法。文章设计的井眼轨迹随钻实时监测系统,通过微波中继器实时上传井斜角、方位信息,大幅提高气体钻井随钻监测技术水平,具有现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 井眼轨迹 随钻测量 微波中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T高温强抑制水基钻井液体系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永红 范青 +1 位作者 周成华 杨国兴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5年第10期63-66,共4页
室内研制出HPT高温强抑制水基钻井液体系,对高效抑制剂、降滤失剂、防塌封堵剂的配比进行了分析,并对该钻井液体系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水基钻井液具有优良的加重能力、流变性、抑制性、润滑性和抗温性能,且具有环保和成本低... 室内研制出HPT高温强抑制水基钻井液体系,对高效抑制剂、降滤失剂、防塌封堵剂的配比进行了分析,并对该钻井液体系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水基钻井液具有优良的加重能力、流变性、抑制性、润滑性和抗温性能,且具有环保和成本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基钻井液 流变性 抑制性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川页岩气水平井优快钻井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林 王存新 罗朝东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5-106,共2页
永川区块地层古老、可钻性差、页岩储层埋藏深、非均质性强,导致钻井过程中出现机械钻速慢、安全风险高等难题。为实现该区域的高效开发,开展了井身结构优化研究、采用Power-V垂钻工具和减震工具提高大尺寸井眼机械钻速、优选混合钻头... 永川区块地层古老、可钻性差、页岩储层埋藏深、非均质性强,导致钻井过程中出现机械钻速慢、安全风险高等难题。为实现该区域的高效开发,开展了井身结构优化研究、采用Power-V垂钻工具和减震工具提高大尺寸井眼机械钻速、优选混合钻头和低转速大扭矩螺杆穿越须家河组难钻地层、使用高造斜率旋转导向工具ATK-Curve配合近钻头方位伽马提高钻遇率,实现了永川地区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提速,加快了页岩气勘探开发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平井 优快钻井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基钻井液用氮杂石墨烯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鸿鹄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9-287,共9页
对川西海相雷口坡组地层破碎、水平井后期托压严重、井壁失稳突出等问题进行分析发现,现用油基钻井液体系的封堵润滑性不能有效满足施工需求。为提高油基钻井液的封堵润滑性,通过分子结构设计,采用氮掺杂改性与熔盐法相结合的方式,制备... 对川西海相雷口坡组地层破碎、水平井后期托压严重、井壁失稳突出等问题进行分析发现,现用油基钻井液体系的封堵润滑性不能有效满足施工需求。为提高油基钻井液的封堵润滑性,通过分子结构设计,采用氮掺杂改性与熔盐法相结合的方式,制备出氮杂石墨烯,并通过热稳定性、分散稳定性、XRD、红外光谱、粒径分析等手段表征其热稳定性、分散性、结构、基团和粒径大小。实验结果表明,当氮杂石墨烯在现场油基钻井液中的加量为0.5%时,高温高压滤失量降低率达到76.2%,润滑系数降低50%左右,抗温180℃,石墨烯与油基钻井液的配伍性好,能够很好地提高油基钻井液的润滑性和封堵性。现场应用表明,石墨烯可以显著改善油基钻井液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水平井托压、高摩阻、井壁失稳等问题。通过采用氮杂石墨烯封堵润滑油基钻井液技术,为川西海相易坍塌地层井壁失稳及水平井托压等当前实际问题提出了新思路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石墨烯 油基钻井液 封堵润滑性 井壁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造斜井眼控制工具主轴力学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冯定 肖苏宸 +4 位作者 夏成宇 钱利勤 魏世忠 涂忆柳 王旭东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4-36,81,共4页
综合考虑了高造斜井眼控制工具外壳和主轴的相互作用,推导出钻头偏转角和主轴变形轨迹与外壳刚度、主轴刚度及工具的结构参数相关的计算公式,建立了主轴在静态条件下的力学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得出钻头偏转角θ2=0.653 5°。利用高... 综合考虑了高造斜井眼控制工具外壳和主轴的相互作用,推导出钻头偏转角和主轴变形轨迹与外壳刚度、主轴刚度及工具的结构参数相关的计算公式,建立了主轴在静态条件下的力学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得出钻头偏转角θ2=0.653 5°。利用高造斜井眼控制工具的试验台架进行试验验证,试验测得钻头偏转角θ2=0.638 9°。试验测得的数据与理论推导的数据非常接近,由此验证了所建力学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造斜 井眼控制工具 外壳刚度 偏置机构 主轴变形 偏转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元坝陆相地层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范翔宇 魏祥高 +2 位作者 周跃云 贾文玉 殷晟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0-34,2,共5页
川东北元坝气田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其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及以上陆相地层表现出良好的开发潜力。为增大储量控制面积,提高单井产量和降低布井密度,在该地区部署了一批开发评价水平井。但该区陆相地层因... 川东北元坝气田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其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及以上陆相地层表现出良好的开发潜力。为增大储量控制面积,提高单井产量和降低布井密度,在该地区部署了一批开发评价水平井。但该区陆相地层因地层压力系统复杂,气层多且薄,岩石可钻性差以及砂、泥岩互层频繁等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得钻井施工和井眼轨迹控制困难,严重制约了该区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步伐。结合工区地质环境特征,对陆相地层钻井施工及井眼轨迹控制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阐述了井眼轨迹控制的影响因素,从剖面优化设计、钻具组合优选、造斜段和水平段控制等方面进行井眼轨迹控制方法研究。结合工区内的YL704H井的成功钻探,验证了井眼轨迹控制方法的适用性。通过以上研究和实践,最终给出了一套适合川东北元坝陆相地层的井眼轨迹控制方法,该方法能为研究工区水平井的钻探和研究提供依据,也可以为缩短钻井周期、节约钻井成本、减少井下事故,以及最终实现该区水平井安全、高效建井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地层 水平井 井眼轨迹 控制方法 川东北 元坝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振荡器性能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罗朝东 鄢标 +3 位作者 夏成宇 余长柏 王旭东 王大勇 《石油机械》 2016年第1期25-28,共4页
水力振荡器性能与其振荡频率、压降、流量和阀盘参数相关。为此,开展了阀盘参数对水力振荡器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当水力振荡器的动阀尺寸及螺杆型号一定时,在相同定阀阀口直径下,流量越大,压降越大;在相同流量下,定阀阀... 水力振荡器性能与其振荡频率、压降、流量和阀盘参数相关。为此,开展了阀盘参数对水力振荡器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当水力振荡器的动阀尺寸及螺杆型号一定时,在相同定阀阀口直径下,流量越大,压降越大;在相同流量下,定阀阀口直径越大,压降越小。2当动阀尺寸及螺杆型号一定且定阀阀口直径相同时,流量越大,振荡频率越大;在相同流量下,定阀阀口直径对振荡频率的影响很小,也即定阀阀口直径对阀闭合频率影响很小,决定阀闭合频率的主要因素为螺杆自身结构。3当动阀尺寸及螺杆型号一定时,振荡频率与流量呈线性关系。研究结果可为水力振荡器的结构优化及现场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盘参数 水力振荡器 压降 流量 振荡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支化度聚胺抑制剂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罗朝东 王权阳 +3 位作者 王方博 奉庆莹 曾成 白小东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1-156,共6页
强化水基钻井液体系的抑制水化功效是采用水基钻井液进行页岩气钻井时的核心关键,对特殊结构抑制剂的研究已成为焦点。利用亲核加成与缩聚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低支化度聚胺页岩抑制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扫描... 强化水基钻井液体系的抑制水化功效是采用水基钻井液进行页岩气钻井时的核心关键,对特殊结构抑制剂的研究已成为焦点。利用亲核加成与缩聚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低支化度聚胺页岩抑制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Zeta电位仪、X射线衍射仪对LBPA抑制剂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机理分析。低支化度聚胺页岩抑制剂最优制备条件为乙二胺与丙烯酸甲酯摩尔比为1∶1,在100℃、120℃和140℃各反应2 h。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LBPA分子末端含有大量的仲胺和伯胺等抑制性官能团。低支化度聚胺页岩抑制剂在水溶液中可形成树枝网状或准球形结构,有效降低了页岩的表面水化和渗透水化。3%低支化度聚胺页岩抑制剂加入XS06井现场钻井液体系后,体系流变性、滤失性良好,一次回收率大于97.96%,二次回收率大于84.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支化度聚胺 页岩抑制剂 钻井液 结构表征 抑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稠油沥青层损害钻井液技术在S03井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尧 胡德云 +3 位作者 李巍 王猛 王权阳 樊志刚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115,共4页
针对中石化在海外中东Y油田K层位钻遇的稠油沥青侵,引起的钻井液密度下降、黏度急剧升高,并最终导致钻井液流变性失控、严重威胁井下安全、无法正常钻进、下套管困难、无法测井、无法固井的重大技术难题,文章通过总结该区块K层位稠油沥... 针对中石化在海外中东Y油田K层位钻遇的稠油沥青侵,引起的钻井液密度下降、黏度急剧升高,并最终导致钻井液流变性失控、严重威胁井下安全、无法正常钻进、下套管困难、无法测井、无法固井的重大技术难题,文章通过总结该区块K层位稠油沥青钻进处理经验,提出了现场处理"足量补充,定量置换"的钻井液维护总体原则,阐述了于该区块稠油沥青损害严重的S03井首次采用抗损害能力强的抗高温欠饱和盐水体系结合控压钻井的处理方式,成功解决了该井稠油沥青层水基钻井液钻进的技术难题,开拓性地为中石化该海外区块下部层位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饱和盐水钻井液 沥青质稠油 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射流式岩屑床清理工具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雪莹 李衡 +3 位作者 王汉卿 刘丹婷 张海超 夏成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6-30,共5页
针对大斜度及水平井段,岩屑极易沉积在井筒底部形成一定高度的岩屑床,使得钻杆被埋没,造成钻杆摩阻增大、钻具断裂等问题,设计一种射流式岩屑床清洁工具,基于液固两相流理论,建立三维射流式清洁工具与普通携岩钻杆的仿真模型,并利用Flu... 针对大斜度及水平井段,岩屑极易沉积在井筒底部形成一定高度的岩屑床,使得钻杆被埋没,造成钻杆摩阻增大、钻具断裂等问题,设计一种射流式岩屑床清洁工具,基于液固两相流理论,建立三维射流式清洁工具与普通携岩钻杆的仿真模型,并利用Fluent分析射流式清理工具的喷嘴喷射角度、喷嘴流速、岩屑粒径、钻井液排量等参数变化对环空井筒内岩屑体积分数及岩屑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加脉冲射流式工具后,环空内的岩屑沉积量明显减少,在钻杆转速为80 r/min时,最佳的喷嘴角度为90°;增加喷嘴流速及钻井液排量都可以降低环空内的岩屑量;随着岩屑粒径的增加,环空内岩屑沉积更多。该工具能够降低沉积在环空内的岩屑质量,提高岩屑的运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脉冲射流工具 液固两相流理论 岩屑质量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深1井超深井钻井提速关键技术 被引量:26
11
作者 叶金龙 沈建文 +3 位作者 吴玉君 杜征鸿 睢圣 李林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1-126,共6页
川深1井储层埋藏超深,陆相难钻地层研磨性强、可钻性差,大尺寸井眼提速困难,深部地层可钻性差、井身质量控制困难。为此,根据川深1井的地层特征,优化应用了一系列钻井提速技术:采用了气体钻井和泡沫钻井技术,以大幅提高机械钻速;采用了... 川深1井储层埋藏超深,陆相难钻地层研磨性强、可钻性差,大尺寸井眼提速困难,深部地层可钻性差、井身质量控制困难。为此,根据川深1井的地层特征,优化应用了一系列钻井提速技术:采用了气体钻井和泡沫钻井技术,以大幅提高机械钻速;采用了抑制泥岩水化膨胀的泡沫钻井液体系,以解决上部大尺寸井眼地层出水、井眼失稳及高效携岩的难题;采取了旋冲钻井技术、“孕镶金刚石钻头+高速螺杆钻具”复合钻井技术钻进高研磨性地层,以提高钻井时效;采用了预弯曲动力学防斜打快技术,并配套高效PDC钻头和钻井参数优化,钻进深部难钻地层,以提高井身质量。川深1井钻井提速关键技术的应用,确保该井顺利钻至井深8420m完钻,创当时亚洲陆上钻井井深最深纪录,平均机械钻速提高至2.11m/h,钻井周期缩短至475d,取得了很好的现场应用效果,可为国内类似超深井高效钻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井 泡沫钻井 气体钻井 旋冲钻井 防斜打快 川深1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钻井集成技术在元坝地区陆相地层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斌 代锋 +2 位作者 张弛 刘志坚 吴玉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122-127,共6页
气体钻井技术是解决复杂地层井漏、水敏性坍塌、可钻性差、钻速慢、周期长等问题的重要手段。为此,从地质特征及钻井技术难点入手,分析了川东北元坝地区陆相地层气体钻井技术适应性,集成了泡沫钻井、空气钻井、空气锤钻井、干法固井... 气体钻井技术是解决复杂地层井漏、水敏性坍塌、可钻性差、钻速慢、周期长等问题的重要手段。为此,从地质特征及钻井技术难点入手,分析了川东北元坝地区陆相地层气体钻井技术适应性,集成了泡沫钻井、空气钻井、空气锤钻井、干法固井、气液转换等气体钻井技术进行应用,形成了针对元坝地区上部陆相地层出水、井壁垮塌、易井斜等井下复杂问题的预防、监测和处理的钻井技术。气体钻井综合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深度在3100m以浅地层的钻井提速难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应用井平均施工周期节约29.75d,缩短36.52%,为川东北元坝地区陆相地层钻井的提速增效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 泡沫钻井 干法固井 元坝地区 陆相地层 集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材料与乳液双效封堵防塌钻井液体系在中江区块两口井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仕伟 吕威东 +4 位作者 杨国兴 王权阳 陈建君 王方博 徐天文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4-170,共7页
知新36D井、中江103D井是部署在中石化川西第二大气田-中江区块的一口勘探定向井。该井以泥岩为主的剑门关组及蓬莱镇组地层极易吸水膨胀缩颈或垮塌,本文在现场应用较好的钾石灰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封堵防塌剂FDFT-1和自主研发的膜材料CHS... 知新36D井、中江103D井是部署在中石化川西第二大气田-中江区块的一口勘探定向井。该井以泥岩为主的剑门关组及蓬莱镇组地层极易吸水膨胀缩颈或垮塌,本文在现场应用较好的钾石灰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封堵防塌剂FDFT-1和自主研发的膜材料CHSMA,提出了一套针对该区块的膜材料与乳液双效封堵防塌钻井液体系。该体系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抑制性能突出(滚动回收率达98.33%,16h线性膨胀率仅13.79%)。该体系在知新36D井、中江103D井(一开)的应用效果良好,满足了施工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材料 乳液 封堵防塌 钻井液 知新36D井 中江103D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汽车轮胎橡胶颗粒堵漏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康力 鲜明 +3 位作者 杨国兴 周成华 曾艺 王权阳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9-73,共5页
目前在中国废旧轮胎的再利用率比较低,而橡胶作为堵漏材料在油田应用方面有其独特的性能优势:易形变、膨胀自封、物理及化学稳定性好等。通过对废旧汽车轮胎的粉碎处理,形成不同粒径的橡胶颗粒,在室内进行堵漏实验评价。结果表明,... 目前在中国废旧轮胎的再利用率比较低,而橡胶作为堵漏材料在油田应用方面有其独特的性能优势:易形变、膨胀自封、物理及化学稳定性好等。通过对废旧汽车轮胎的粉碎处理,形成不同粒径的橡胶颗粒,在室内进行堵漏实验评价。结果表明,橡胶颗粒XJ-1最小封堵压力为2.8MPa,击破压力为3.6MPa,单独使用可封堵0.5~1mm裂缝,复合其他堵漏材料可封堵2~3min裂缝,承压能力达4MPa,橡胶颗粒抗温达135℃。橡胶堵漏材料应用于油田堵漏作业中,可以解决复杂井漏问题,成本低廉,同时降低环境保护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轮胎 橡胶 堵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BiOI/BiOBr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降解羟丙基胍胶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鸿鹄 王平全 +1 位作者 周成华 王方博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5-131,共7页
目的在油田压裂返排液中,由于含有大量成分复杂且稳定的有机物,传统方法处理有限,采用光催化环保技术进行处理的研究。方法以BiOBr和BiOI为单体,采用原位合成法分别制备BiOI/BiOBr和U-BiOI/BiOBr复合体,并通过XRD、AFM、SEM、TEM、DRS和... 目的在油田压裂返排液中,由于含有大量成分复杂且稳定的有机物,传统方法处理有限,采用光催化环保技术进行处理的研究。方法以BiOBr和BiOI为单体,采用原位合成法分别制备BiOI/BiOBr和U-BiOI/BiOBr复合体,并通过XRD、AFM、SEM、TEM、DRS和BET等手段表征其结构、组成、厚度、形貌和孔径大小。以压裂返排液中羟丙基胍胶为光催化降解反应模型,考察了光催化剂活性,测定了光催化剂加量、羟丙基胍胶含量等因素对降解羟丙基胍胶效果的影响。结果在羟丙基胍胶溶液为100 mL、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情况下,BiOI/BiOBr和U-BiOI/BiOBr的投加量均为120 mg,反应时间为60 min对羟丙基胍胶污染物降解率分别为73.0%和77.2%,U-BiOI/BiOBr降解羟丙基胍胶的效果优于BiOI/BiOBr。结论通过采用光催化氧化技术降解羟丙基胍胶,为油气田压裂返排液中大量有机污染物的环保处理提供了新思路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BiOI/BiOBr复合体 羟丙基胍胶 原位合成法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坝气田超深井钻井液集成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仕伟 王兴忠 +3 位作者 罗朝东 杨国兴 陈建君 胡榆尧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138-145,共8页
针对元坝气田超深井地层发生漏失、井壁失稳、高温高压下的沉降稳定、含盐膏层、高压盐水层、钻井液性能波动,以及井眼净化难度大、润滑防卡难度大、储层保护难度大等技术难题,通过开展室内研究并结合现场应用情况,提出了以钾石灰封... 针对元坝气田超深井地层发生漏失、井壁失稳、高温高压下的沉降稳定、含盐膏层、高压盐水层、钻井液性能波动,以及井眼净化难度大、润滑防卡难度大、储层保护难度大等技术难题,通过开展室内研究并结合现场应用情况,提出了以钾石灰封堵聚合物钻井液体系、钾石灰聚磺封堵润滑钻井液体系、聚磺封堵混油高效润滑钻井液体系及配套工艺为主的超深井钻井液集成技术,给出了各开次建议使用的钻井液体系及配套工艺:导眼、第一、第二次开钻地层出水后使用钾石灰封堵聚合物体系,第三、第四次开钻使用钾石灰聚磺封堵润滑钻井液体系,第五次开钻使用聚磺封堵混油高效润滑钻井液体系。现场应用表明,较好地解决了元坝区块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易发生漏失、井壁失稳、盐膏侵、高压盐水侵、卡钻及损害储层等问题,该技术在YB204—1H井应用效果良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坝气田 超深井 钻井液 集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侧钻井螺杆断落事故处理与预防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兴忠 杨峰 +2 位作者 朱传云 郑嘉伟 杨昌学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0-102,110,共4页
YB10-3侧钻井是元坝酸性气藏勘探开发井之一,属超深侧钻井。该井在165.1 mm小井眼侧钻中发生了螺杆断落事故。通过深入分析落鱼情况,提出打捞落鱼优化方案,在处理事故中不断完善处理事故工艺;采用倒角的螺旋卡瓦、母锥、弯钻杆等处理... YB10-3侧钻井是元坝酸性气藏勘探开发井之一,属超深侧钻井。该井在165.1 mm小井眼侧钻中发生了螺杆断落事故。通过深入分析落鱼情况,提出打捞落鱼优化方案,在处理事故中不断完善处理事故工艺;采用倒角的螺旋卡瓦、母锥、弯钻杆等处理技术打捞落鱼,用3趟钻快速地解除该事故,达到降低事故损失最少,快速恢复钻井生产的目的。文中分析了此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为超深侧钻井处理并控制类似事故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井 侧钻井 断落 螺杆 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基钻井液在百色盆地那读组水平段的应用
18
作者 杨国兴 李尧 +3 位作者 周成华 马春平 樊志刚 王权阳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3-35,97-98,共3页
百色盆地那读组泥岩微细层理裂缝发育,极易发生破碎性井壁恶性应力坍塌,超过35o的定向井在那读组钻进中均出现过恶性坍塌井壁失稳情况。研究了那读组泥页岩发生恶性坍塌的机理,介绍了用水基钻井液钻该区块那读组第一口非常规水平井KXH... 百色盆地那读组泥岩微细层理裂缝发育,极易发生破碎性井壁恶性应力坍塌,超过35o的定向井在那读组钻进中均出现过恶性坍塌井壁失稳情况。研究了那读组泥页岩发生恶性坍塌的机理,介绍了用水基钻井液钻该区块那读组第一口非常规水平井KXH井二开斜导眼段出现的复杂情况。现场应用表明,水基钻井液体系不能解决那读组大斜度井段(>35o)和水平段的恶性垮塌问题。因此,在KXH井的水平段采用国产油基钻井液体系进行了钻进,整个水平段钻进顺利,钻速较快,同时很好地保护了油气层,解决了坤8块油藏KXH井水平钻进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水平井 恶性坍塌 油基钻井液 破碎性地层 那读组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桥连双子季铵盐作为长效黏土稳定剂的研究
19
作者 郝晶晶 张祥枫 文科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34-138,共5页
设计并合成了以哌啶环为阳离子中心、PEG为桥连基团的3种聚乙二醇桥连双子季铵盐(PEG-Cn),通过FT-IR谱和NMR谱对化合物结构进行表征,然后考察合成的PEG-Cn的防膨、耐水洗性能,并通过吸附量、FT-IR、MMT表面电荷、晶层间距以及润湿性等... 设计并合成了以哌啶环为阳离子中心、PEG为桥连基团的3种聚乙二醇桥连双子季铵盐(PEG-Cn),通过FT-IR谱和NMR谱对化合物结构进行表征,然后考察合成的PEG-Cn的防膨、耐水洗性能,并通过吸附量、FT-IR、MMT表面电荷、晶层间距以及润湿性等变化对化合物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索。PEG-C_(8)表现出最佳的防膨性能(防膨率达到了91.5%)和耐水洗性能(经过5次水洗,防膨率累积降低1.5%),具有良好的油田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桥连季铵盐 长效粘土稳定剂 吸附行为 插层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腔石墨烯的盐模板制备及其吸波性能
20
作者 张强 周成华 +1 位作者 张鸿鹄 赵睿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0,共7页
目前电磁波辐射控制材料正朝着“薄、轻、宽、强”的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碳基吸波材料,尤其是石墨烯基电磁波吸收材料受到了大量的关注。为了解决制备特殊形貌的石墨烯的难题,实验采用固相热解法,利用氯化钠作为模板、无金属酞菁作为... 目前电磁波辐射控制材料正朝着“薄、轻、宽、强”的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碳基吸波材料,尤其是石墨烯基电磁波吸收材料受到了大量的关注。为了解决制备特殊形貌的石墨烯的难题,实验采用固相热解法,利用氯化钠作为模板、无金属酞菁作为碳源,合成了空腔立方体状的少层石墨烯。在制备过程中,利用反溶剂法制备氯化钠立方体模板,利用溶剂分散无金属酞菁,实现了碳源与盐模板的均匀混合,探究了不同热解温度对电磁波吸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700℃热解得到的产物,在填充装载度仅为4 wt%、模拟涂层匹配厚度为2.5 mm时有效吸收带宽高达6.7 GHz。该实验为新型低维石墨烯基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大规模制备和应用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吸收材料 石墨烯 酞菁 盐模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