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坝工区须家河组储层测井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浩 刘双莲 +3 位作者 葛祥 吴见萌 何传亮 郭丽莉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56-866,共11页
元坝工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主要发育岩屑砂岩和与推覆事件有关的低角度裂缝,须家河组三段既发育低角度裂缝又发育与隆升事件有关的钙屑砂岩,前者地层含气孔隙度高、测试低产,后者反之,该矛盾难以用传统流体识别方法解释,需开展地质... 元坝工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主要发育岩屑砂岩和与推覆事件有关的低角度裂缝,须家河组三段既发育低角度裂缝又发育与隆升事件有关的钙屑砂岩,前者地层含气孔隙度高、测试低产,后者反之,该矛盾难以用传统流体识别方法解释,需开展地质事件的测井研究。为此,分别采用测井曲线地质解析技术中的刻度法和归因法解释上述矛盾的成因。其中,基于岩心、裂缝及溶蚀刻度测井曲线,确定了岩石类型、裂缝及溶蚀的测井识别依据,先后厘清了推覆事件与低角度裂缝的测井识别特征、隆升事件与钙屑溶蚀的测井识别特征;应用低角度裂缝与产能的归因,研制出推覆事件与须二段产能的测井识别图版,应用事件的相互作用归因,发现隆升事件产物钙屑砂岩沿着推覆事件产物低角度裂缝对称溶蚀,这种沿低角度裂缝发育的局部溶蚀高渗带,是须三段低孔却高产的本因,并研制出须三段产能识别图版。新认识合理解释了须家河组两段地层的矛盾,也被新钻井测试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曲线地质解析技术 地质事件 元坝工区 裂缝 溶蚀 流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坝气田超深水平井测井难点与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殿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26-32,共7页
元坝气田是中石化在四川盆地发现的一个超深大型海相气田,主要采用水平井开发上二叠统长兴组气藏。由于测井环境具有高温、高压、高含硫化氢、超深、长裸眼段等特点,对水平井测井施工带来诸多技术难题。为此,重点分析了该地区水平井... 元坝气田是中石化在四川盆地发现的一个超深大型海相气田,主要采用水平井开发上二叠统长兴组气藏。由于测井环境具有高温、高压、高含硫化氢、超深、长裸眼段等特点,对水平井测井施工带来诸多技术难题。为此,重点分析了该地区水平井测井技术难点,针对难点提出了4点有效措施:①优选施工工艺;②提升现有的测井仪器性能;③改进钻具输送电缆湿接头测井工艺及其配套辅助工具;④研发泵出存储式测井系统。实践证明,通过以上技术措施的改进,极大提高了测井作业的一次成功率,解决了常规测井工艺无法完成的超深水平井测井技术难题。在元坝地区20余口超深水平井测井作业中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有力支撑了元坝气圈的产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坝气田 超深水平井 钻具输送电缆湿接头测井 泵出存储式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复杂水平井泵送电缆释放测井工艺 被引量:2
3
作者 赵雷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69,共4页
川西地区水平井在进行常规泵出式测井时,若钻杆不能下到位会造成漏测水平段油气层,针对这一问题,对常规泵出式测井工艺进行了改良,研制了特制引鞋、电缆旁通短节、熔断式马笼头和抓捞器等测井工具,形成了泵送电缆释放测井工艺。该测井... 川西地区水平井在进行常规泵出式测井时,若钻杆不能下到位会造成漏测水平段油气层,针对这一问题,对常规泵出式测井工艺进行了改良,研制了特制引鞋、电缆旁通短节、熔断式马笼头和抓捞器等测井工具,形成了泵送电缆释放测井工艺。该测井工艺将钻杆下至预定位置后,从钻杆内用电缆将测井仪输送至遇阻位置,利用高压钻井液将测井仪推送至预定位置,然后供电分离电缆与测井仪,回收电缆后起钻测井,测井结束后,将测井仪打捞出,读取测井数据。泵送电缆释放测井工艺在川西地区复杂井眼轨迹水平井测井中应用了13井次,测井一次成功率100%,获取了全部水平段自然伽马、双侧向、补偿声波时差、补偿中子等测井曲线,且质量满足行业标准,合格率100%。现场应用表明,泵送电缆释放测井工艺能满足复杂井眼轨迹水平井测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水平井 测井仪 测井曲线 川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高产气井完井管柱振动特性及安全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康志磊 郭蒲 +3 位作者 文小勇 姚霖 张鹏翔 王海军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前针对油气井完井管柱振动的研究没有考虑气体诱发管柱横向和纵向耦合情况,而实际管柱与管内流体存在横向和纵向的相互影响。为此,对完井管柱系统流固耦合振动响应进行初步分析和探索,建立了气井完井管柱流固耦合模型,编制了相应的For... 目前针对油气井完井管柱振动的研究没有考虑气体诱发管柱横向和纵向耦合情况,而实际管柱与管内流体存在横向和纵向的相互影响。为此,对完井管柱系统流固耦合振动响应进行初步分析和探索,建立了气井完井管柱流固耦合模型,编制了相应的Fortran程序,并结合华北油田某完井管柱现场数据,讨论了产气量、井口压力和气体密度等参数对管柱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开阀门的瞬间,完井管柱产生剧烈振动,随着产出气体压力逐渐稳定以及管柱自身的刚度具有抵抗变形的能力,管柱的振动呈现逐渐衰减的趋势;随着产气量的增加或井口压力的降低,气体对管柱的作用力增大,管柱振动产生的变形增大;当气体密度增加时,管柱与气体之间的摩擦耦合作用加剧,管柱振动增强。研究结果对于降低完井管柱的振动和保护管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气井 完井管柱 流固耦合 管柱安全 横向变形 振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