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坝超深酸性气井试气作业安全管控技术
1
作者 胡桂林 铁忠银 +3 位作者 李青 李勇 钟昇 姚金兵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188-192,共5页
元坝气田具有储层埋藏深、温度高、产量高、压力高、腐蚀性流体含量高等特征,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为此,充分利用“安全系统学”和“危险控制四原则”的安全管理理论,在井筒作业、地面控制、过程管... 元坝气田具有储层埋藏深、温度高、产量高、压力高、腐蚀性流体含量高等特征,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为此,充分利用“安全系统学”和“危险控制四原则”的安全管理理论,在井筒作业、地面控制、过程管理控制等方面探索形成了针对元坝“四高”气田试气作业较为成熟的“物资设备本质安全控制、施工方案优化、组织方案细化、有毒有害气实时监测及防护、关键环节全过程管控、应急体系保障”安全管控技术,并得到成功运用,保证了元坝气田试气安全、优质、高效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坝气田 试气作业 酸性气井 四高气井 安全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钻井空井压井井筒气液两相瞬态流动数学模型 被引量:5
2
作者 魏纳 孟英峰 +4 位作者 吴鹏程 李皋 方强 李鹏杰 陶祖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71,共8页
气体钻井钻遇高压、高产气层后往往要进行压井作业,空井压井期间,随着压井液的注入,井筒环空气液两相流动与地层渗流产气发生耦合作用,目前国内外对此研究都很少。为此,基于地层瞬态渗流理论和井筒气液两相流动理论,建立了气体钻井空井... 气体钻井钻遇高压、高产气层后往往要进行压井作业,空井压井期间,随着压井液的注入,井筒环空气液两相流动与地层渗流产气发生耦合作用,目前国内外对此研究都很少。为此,基于地层瞬态渗流理论和井筒气液两相流动理论,建立了气体钻井空井压井过程中地层瞬态产气与井筒气液两相瞬态耦合流动数学模型及其数值求解方法。实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1)气体钻井空井压井是由气相空井筒—瞬态气液两相流动—纯压井液井筒的物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地层瞬态渗流与井筒气液两相瞬态流动耦合的过程;(2)成功的压井作业需要井口回压、泵排量、压井液密度等关键参数的共同配合,其中控制好井口回压是保证压井作业获得成功的关键。结论认为,研究成果首次量化了气体钻井压井过程,对气体钻井空井压井施工参数的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 压井液 空井压井 井控 地层瞬态产气 瞬态气液两相流动 井口回压 施工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改造理念的革新——立体酸压技术 被引量:36
3
作者 郭建春 苟波 +4 位作者 秦楠 赵俊生 伍林 王坤杰 任冀川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1-74,共14页
酸化压裂是碳酸盐岩油气藏高效开发不可或缺的手段,对于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由于其工程地质特征的特殊性,通过现有的酸化压裂技术要形成复杂裂缝网络难度大。为了实现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藏的高效立体开发,从我国深层... 酸化压裂是碳酸盐岩油气藏高效开发不可或缺的手段,对于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由于其工程地质特征的特殊性,通过现有的酸化压裂技术要形成复杂裂缝网络难度大。为了实现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藏的高效立体开发,从我国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工程地质特征出发,揭示了该类储层酸压改造的难点;然后,以实现该类油气藏高效立体开发为目标,充分借鉴体积酸压、深度酸压等技术,提出了立体酸压的技术理念,阐明了其技术内涵,并且详述了立体酸压所包含的关键技术,进而指出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立体酸压技术包括3个基本内涵——根据储层类型选择相应的酸液深穿透技术,实现储层平面上的充分改造;形成在高闭合压力下具有较高导流能力的复杂酸压裂缝体;沿长井段合理部署酸压裂缝体,实现储层在井筒方向上的充分改造。(2)立体酸压包含3项关键技术——多场多尺度多流体耦合作用下酸液有效作用距离预测技术;酸压复杂裂缝体导流能力优化技术;水平井/大斜度井长井段储层精细布酸技术。(3)要推动立体酸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还需要开展3个方面的科研攻关——超深储层破裂压力预测及降低破裂压力技术;强非均质储层酸压裂缝体形态预测技术;深度超过7000 m长井段储层分段动用技术和新型耐高温、缓速、低摩阻系数液体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海相碳酸盐岩 储集层 立体酸压 酸压裂缝体 酸蚀缝长 流动能力 长井段布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耐高温酸化缓蚀剂XAI-180的研发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晖 罗斌 +2 位作者 唐祖兵 兰沆源 代俊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9-95,共7页
为了使缓蚀剂适用于高温深井酸化施工的恶劣工况,提高其高温缓蚀综合性能,以曼尼希碱季铵盐和喹啉季铵盐复配物作为缓蚀剂主剂,通过协同优选复配增效剂和助溶剂等辅剂,采用正交实验完成了高温酸化复合缓蚀剂XAI-180的配方设计,结合失重... 为了使缓蚀剂适用于高温深井酸化施工的恶劣工况,提高其高温缓蚀综合性能,以曼尼希碱季铵盐和喹啉季铵盐复配物作为缓蚀剂主剂,通过协同优选复配增效剂和助溶剂等辅剂,采用正交实验完成了高温酸化复合缓蚀剂XAI-180的配方设计,结合失重法和电化学测试分析法评价了XAI-180的缓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①自制的曼尼希碱季铵盐缓蚀剂与喹啉季铵盐缓蚀剂复配主剂形成了明显的协同效应,当两者配比为21∶5时,缓蚀效果为最佳;②高温缓蚀剂XAI-180是一种既可以抑制阴极反应,又可以抑制阳极反应的混合控制型缓蚀剂;③在加入5%酸化缓蚀剂XAI-180、180℃的条件下,N80钢片在盐酸浓度为20%的常规酸中腐蚀速度为70 g/(m^2·h),在0.4%胶凝剂和0.8%胶凝剂的体系中的腐蚀速率分别为92.3 g/(m^2·h)、95.8 g/(m^2·h)。结论认为,高温酸化缓蚀剂XAI-180在180℃、20%盐酸浓度的胶凝酸体系中具有配伍性好、缓蚀性强等优点,能满足180℃以上储层酸化压裂施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酸化缓蚀剂 酸化腐蚀 曼尼希碱季铵盐 喹啉季铵盐 主剂复配 辅剂 协同 腐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高压气井YB11井桥塞和水泥塞处理工艺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万力 何世明 +2 位作者 刘忠飞 文志明 薛伟超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9-101,共3页
YB11井是川东北元坝区块中的一口重要预探井,为了进一步落实产能情况,需要处理井内临封桥塞和水泥塞,但该井存在气压高、桥塞尺寸大、水泥塞段长等问题,致使处理难度极大。通过对难点的分析,结合长水泥塞段修井液性能维护和密度确定等... YB11井是川东北元坝区块中的一口重要预探井,为了进一步落实产能情况,需要处理井内临封桥塞和水泥塞,但该井存在气压高、桥塞尺寸大、水泥塞段长等问题,致使处理难度极大。通过对难点的分析,结合长水泥塞段修井液性能维护和密度确定等措施采用钻磨、打捞、打印等方式,使用平底磨鞋、凹底磨鞋、巴拉斯磨鞋、可退式捞矛等工具成功处理完井内桥塞,并钻扫水泥塞长达1 186.98 m,为类似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 高压气井 桥塞 水泥塞 钻磨 打捞 修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暂堵酸压技术在元坝超深水平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晖 岳迎春 +3 位作者 颜磊 钟森 张亮 李小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68-72,共5页
元坝气田上二叠统长兴组储层超深、高温、高含硫,物性非均质性强。常规笼统酸压技术难以使Ⅱ、Ⅲ类低渗层段获得有效改造而影响增产效果,这制约了长兴组水平井产量的提升。为此,针对不同暂堵对象对暂堵材料进行了性能评价与优选,对... 元坝气田上二叠统长兴组储层超深、高温、高含硫,物性非均质性强。常规笼统酸压技术难以使Ⅱ、Ⅲ类低渗层段获得有效改造而影响增产效果,这制约了长兴组水平井产量的提升。为此,针对不同暂堵对象对暂堵材料进行了性能评价与优选,对暂堵液排量、暂堵剂用量、酸压参数等进行了优化设计,形成了水平井复合暂堵分段酸压技术,可实现对水平井高渗层段的改造后有效暂堵,促使中低渗层段起裂与进酸,可有效解决元坝长兴组水平井酸压技术难题。通过多口水平井现场应用表明,暂堵后可净增压力10MPa以上,压后平均无阻流量达430×10^4m^3/d,增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坝气田 超深水平井 复合暂堵 分段酸压 暂堵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技术在岩石物理与孔隙结构表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42
7
作者 王琨 周航宇 +2 位作者 赖杰 王坤杰 刘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1-114,共14页
随着石油与天然气工业的勘探开发重点从常规储层转向非常规储层,全面认识非常规储层岩石物性和微观结构对实施高效的建产、增产、稳产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面对油气储集空间多样化、流体在岩石多孔介质中渗流作用机理复杂化等问题,传统... 随着石油与天然气工业的勘探开发重点从常规储层转向非常规储层,全面认识非常规储层岩石物性和微观结构对实施高效的建产、增产、稳产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面对油气储集空间多样化、流体在岩石多孔介质中渗流作用机理复杂化等问题,传统岩石物性测试和岩石静态微观结构描述已经不能满足油气渗流、储层增产的研究需要。核磁共振技术(NMR)具备无损、无害的特点,通过共振信号直接反映岩石孔隙流体分布和间接反映岩石孔隙结构变化,在岩石物理测试、孔隙结构表征和孔隙流体识别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从方法基本原理出发,着重介绍了核磁共振技术在岩石物理学和孔隙结构表征领域的应用进展、归纳了应用中现存问题并展望了该项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流体分布 岩石物理 孔隙结构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压裂低密度支撑剂铺置规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梁莹 罗斌 黄霞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0-113,共4页
水力压裂过程中支撑剂在裂缝中铺置情况对增产效果的影响很大。研究低密度支撑剂在清水、0.08%HPG基液、0.3%HPG基液3种不同黏度的流体介质在不同排量(分别为1、2、4、6 m3/h)、不同砂比(5%、10%、15%、20%)条件下的砂堤铺置形态。通过... 水力压裂过程中支撑剂在裂缝中铺置情况对增产效果的影响很大。研究低密度支撑剂在清水、0.08%HPG基液、0.3%HPG基液3种不同黏度的流体介质在不同排量(分别为1、2、4、6 m3/h)、不同砂比(5%、10%、15%、20%)条件下的砂堤铺置形态。通过线性拟合计算发现,随着排量增大,支撑剂的水平运移速度增大,垂直运移速度减小,支撑剂在沉降过程中出现"波动"状态;当缝口流速较小时(不大于0.5 m/s),支撑剂水平运移速度增长量较快;缝口流速较大时(大于0.5 m/s),支撑剂水平运移速度增长量减缓。目前已完成3口井低密度支撑剂现场应用试验,平均无阻流量为28.015×104 m3/d,是常规井的1.91倍,对现场施工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低密度支撑剂 砂堤铺置 运移规律 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C气田须二气藏排水采气工艺跟踪评价及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琦 周光亮 +1 位作者 黄力 平连青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7-120,共4页
须二气藏是ZC气田的主产气藏之一。该气藏是一个背斜和断层遮挡组成的复合圈闭气藏,也是裂缝~孔隙型边水气藏,从1973年8月投入试采至今已开采近41年。该气藏从1978年开始产地层水,截至2013年底共有7口工艺排水井,均不同程度生产出现异常... 须二气藏是ZC气田的主产气藏之一。该气藏是一个背斜和断层遮挡组成的复合圈闭气藏,也是裂缝~孔隙型边水气藏,从1973年8月投入试采至今已开采近41年。该气藏从1978年开始产地层水,截至2013年底共有7口工艺排水井,均不同程度生产出现异常,造成产量波动递减,因此开展排水采气工艺效果跟踪评价及优化是延缓气藏产能递减的关键。通过对ZC气田须二气藏有水气井出水情况分析及治水效果评价,同时开展排水采气工艺井的跟踪分析,掌握现有排水采气工艺在该气田的应用情况,并根据工艺的适应性分析,对重点工艺井目前使用的排水采气工艺进行优化,适时调整工艺参数及配套技术,有效提高了ZC气田须二气藏气井的生产能力,延长了气井寿命,提高了气藏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C气田须二气藏 排水采气工艺 跟踪评价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180 ℃高温低腐蚀酸液体系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世云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4-249,共6页
针对高温深井酸化施工井下温度高、井下管柱和工具腐蚀严重的恶劣工况,笔者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和合成,研发了抗180℃高温的新型高温缓蚀剂,并在此基础上优选其他助剂构建了2套抗180℃高温低腐蚀酸液体系。实验结果表明:①该缓蚀剂在180℃... 针对高温深井酸化施工井下温度高、井下管柱和工具腐蚀严重的恶劣工况,笔者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和合成,研发了抗180℃高温的新型高温缓蚀剂,并在此基础上优选其他助剂构建了2套抗180℃高温低腐蚀酸液体系。实验结果表明:①该缓蚀剂在180℃下,N80钢片在常规酸腐蚀速度为70 g/m^2·h,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②体系无沉淀,不分层,具有良好的配伍性能和较高的抗滤失性;③在180℃下,N80钢片在0.4%和0.8%胶凝酸体系的平均腐蚀速率分别为87.3 g/m^2·h、95.8 g/m^2·h。现场应用表明,抗180℃高温低腐蚀酸液体系满足高温深井酸压施工井下管柱和工具安全要求,施工结束后出井油管内壁光滑,酸压前后酸液性能表现良好,井下安全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低腐蚀 酸液体系 配方优选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水平井机械坐封过程力学精细描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科 任俊松 +1 位作者 丁亮亮 梁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2期13811-13817,共7页
目前现场机械坐封井口悬重释放值的选取主要依赖经验。针对深层水平井,经验参数保守易造成封隔器受损,严重影响坐封效果和测试作业安全的问题。基于机械坐封原理,充分考虑井眼轨迹、管柱屈曲摩阻及管柱变截面的影响,结合三维软杆模型,... 目前现场机械坐封井口悬重释放值的选取主要依赖经验。针对深层水平井,经验参数保守易造成封隔器受损,严重影响坐封效果和测试作业安全的问题。基于机械坐封原理,充分考虑井眼轨迹、管柱屈曲摩阻及管柱变截面的影响,结合三维软杆模型,建立了深层水平井机械坐封过程的管柱力学分析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现场某深层水平井机械坐封悬重释放值的设计,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误差为7%,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测试管柱轴向受载主要受管柱的井眼轨迹摩阻与屈曲摩阻影响;增大油套管环空间隙与有效轴向压缩力会使屈曲加剧;严重的屈曲将使管柱锁死,导致释放的悬重不能有效传递;封隔器位置决定了坐封阶段井眼轨迹导致的摩阻力大小,位置越靠近井底,管柱摩阻与屈曲摩阻将进一步增加,最终降低坐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水平井 机械坐封 井口悬重释放值 屈曲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油管技术在元坝气田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金兵 曾晓建 +3 位作者 涂生旭 张俊松 姜山 王宝堂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94-97,共4页
近年来随着连续油管技术的较快发展,其在修井、完井、增产、采输等石油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与传统修井相比,连续油管技术在超深井、小井眼井及带压油气井中对复杂问题的处理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针对元坝气田气井压力高、井深、... 近年来随着连续油管技术的较快发展,其在修井、完井、增产、采输等石油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与传统修井相比,连续油管技术在超深井、小井眼井及带压油气井中对复杂问题的处理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针对元坝气田气井压力高、井深、井眼小、工况复杂等特点,分析了采用连续油管技术较常规修井的优势,通过连续油管技术方案优化,形成了适合于解决元坝气田复杂井况的连续油管解堵技术和复杂井筒处理技术,并在多口井进行了成功应用实践,为元坝气田安全经济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坝气田 超深井 高含硫 连续油管 修井 解堵 气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坝海相“四高”气井APR测试难点及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生国 吴方益 +2 位作者 张明江 牟小青 杨佑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59-63,共5页
元坝海相气藏具有高温、高压、高含H2S、高产的“四高”特点,地质条件复杂,完井测试工艺复杂且工况恶劣多变。该类气井普遍采用APR测试工具进行完井测试及评价。APR完井测试面临测试工具绝对承压不够、解封解卡工具提升能力偏低、橡... 元坝海相气藏具有高温、高压、高含H2S、高产的“四高”特点,地质条件复杂,完井测试工艺复杂且工况恶劣多变。该类气井普遍采用APR测试工具进行完井测试及评价。APR完井测试面临测试工具绝对承压不够、解封解卡工具提升能力偏低、橡胶密封件耐高温性能不足、钻井液高温稳定性差等局限,易发生测试工具失效、钻井液稠化与分相沉淀、测试管柱卡埋等问题,直接导致测试施工失败甚至测试工具落井。为此,在元坝海相“四高气井”APR完井测试实践基础上,对测试工具、测试管柱、测试工艺、钻井液性能及堵漏材料配方进行了优化,解决了“四高”特点带来的系列技术难题,形成了适用于元坝海相“四高”气井的APR测试联作技术。该技术已在元坝海相气田应用40余井次,测试施工一次性成功率达95%,为元坝气田深层超深层“四高”勘探井的安全、高效测试评价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APR测试工具 管柱优化 工具改进 工艺优化 测试联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坝海相超深井特色修井工艺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范小波 李国成 +3 位作者 蒋才军 姚金兵 黄霞 文兵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90-93,共4页
元坝海相气田的勘探开发是世界级难题,主力气藏具有超深、高温、高产、高含硫等特征。在勘探开发中易出现管柱卡埋、脱落、炸枪、套管磨损等复杂情况,严重制约着元坝气田勘探投产开发进程。针对超深含硫气井作业管柱选择受限,井下情... 元坝海相气田的勘探开发是世界级难题,主力气藏具有超深、高温、高产、高含硫等特征。在勘探开发中易出现管柱卡埋、脱落、炸枪、套管磨损等复杂情况,严重制约着元坝气田勘探投产开发进程。针对超深含硫气井作业管柱选择受限,井下情况诊断困难,结合元坝海相气田投产开发的实际需求,提出了针对RTTS封隔器卡埋、射孔枪断脱、长段水泥塞钻扫的3大修井特色工艺技术,为RTTS封隔器打捞、射孔枪处理,无损钻塞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元坝气田16井次作业中,修井成功率达到100%,修井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井 修井 RTTS封隔器 射孔枪 无损钻塞 元坝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超深海相气藏探井测试难点及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世云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37,I0003,共5页
四川地区超深层海相气藏茅口组-灯影组气藏埋深6600~8500 m,预测最高地层压力150 MPa,地层温度近180℃,且含有H2S,测试工况恶劣。APR测试工艺面临着测试工具尺寸选择受限、高温下橡胶件失效、钻井液稳定性差及沉淀卡埋管柱等系列挑战。... 四川地区超深层海相气藏茅口组-灯影组气藏埋深6600~8500 m,预测最高地层压力150 MPa,地层温度近180℃,且含有H2S,测试工况恶劣。APR测试工艺面临着测试工具尺寸选择受限、高温下橡胶件失效、钻井液稳定性差及沉淀卡埋管柱等系列挑战。在超深层海相气井测试实践基础上,通过管柱受力分析、优选耐高温橡胶密封件、提高结构强度、优化管柱组合等技术手段,有效解决了超深层海相气藏所带来的系列难题,形成了适用于超深层海相气藏探井的测试联作工艺,为超深海相气藏勘探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 海相 APR测试 工艺及工具优化 测试联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侧钻井螺杆断落事故处理与预防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兴忠 杨峰 +2 位作者 朱传云 郑嘉伟 杨昌学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0-102,110,共4页
YB10-3侧钻井是元坝酸性气藏勘探开发井之一,属超深侧钻井。该井在165.1 mm小井眼侧钻中发生了螺杆断落事故。通过深入分析落鱼情况,提出打捞落鱼优化方案,在处理事故中不断完善处理事故工艺;采用倒角的螺旋卡瓦、母锥、弯钻杆等处理... YB10-3侧钻井是元坝酸性气藏勘探开发井之一,属超深侧钻井。该井在165.1 mm小井眼侧钻中发生了螺杆断落事故。通过深入分析落鱼情况,提出打捞落鱼优化方案,在处理事故中不断完善处理事故工艺;采用倒角的螺旋卡瓦、母锥、弯钻杆等处理技术打捞落鱼,用3趟钻快速地解除该事故,达到降低事故损失最少,快速恢复钻井生产的目的。文中分析了此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为超深侧钻井处理并控制类似事故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井 侧钻井 断落 螺杆 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坝超深水平井酸压工作液体系优化与应用
17
作者 王明贵 铁忠银 +2 位作者 李钦 潘宝风 兰沆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73-77,共5页
元坝超深碳酸盐岩水平井具有温度高、水平段长、井眼小及采用衬管完井等特点,如何在元坝海相长水平井段实现针对性改造是酸压过程面临的主要难题。在分析元坝海相水平井分流酸压难点基础上,以满足Ⅱ、Ⅲ类储层深度酸压,各类储层交互... 元坝超深碳酸盐岩水平井具有温度高、水平段长、井眼小及采用衬管完井等特点,如何在元坝海相长水平井段实现针对性改造是酸压过程面临的主要难题。在分析元坝海相水平井分流酸压难点基础上,以满足Ⅱ、Ⅲ类储层深度酸压,各类储层交互长井段水平井分流转向酸压为目的,通过单剂及暂堵转向材料优选、分流转向酸液研发,形成了以耐高温胶凝酸+暂堵分流剂及耐高温清洁分流转向酸为主的元坝水平井酸压工作液体系,现场应用取得了较明显分流转向和增产效果。成果对国内外类似元坝超深海相长井段水平井的有效改造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坝 海相碳酸盐岩 储集层 超深水平井 暂堵分流 高温转向酸 酸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坝海相储层改造难点及技术对策
18
作者 牛会娟 曹学军 +3 位作者 颜磊 何雨遥 黄志鹏 王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64-67,共4页
元坝海相属于礁滩相控制的复杂生物礁气藏,其资源量丰富,但大部分储层具有埋藏深、地层温度高,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征,酸压改造实施难度大。为此,在元坝海相储层特征及酸压改造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酸压改造思路与方案分析,并... 元坝海相属于礁滩相控制的复杂生物礁气藏,其资源量丰富,但大部分储层具有埋藏深、地层温度高,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征,酸压改造实施难度大。为此,在元坝海相储层特征及酸压改造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酸压改造思路与方案分析,并通过酸岩反应等理论研究、酸液体系及暂堵材料优化、酸压改造工艺优化,研究形成了适用于元坝超深礁滩相强非均质储层高效深度酸压技术及长井段超深水平井/大斜度井分流转向酸压技术。该技术成果在元坝长兴组开展了27井次的现场试验及推广应用,施工成功率100%,工业气井率100%,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坝气田 海相储层 礁滩相 酸化 压裂(岩石)储层改造 暂堵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坝酸性气井试气地面控制系统国产化
19
作者 李修德 龙学 +3 位作者 李青 李小波 肖喜庆 范小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53-58,共6页
元坝超深酸性气井具有超深、高温、高压、高含硫化氢等特征,地面控制系统存在易腐蚀、易刺蚀等难题,进口高抗硫试气地面控制系统虽然克服了这些难题,但是进口地面控制系统存在呆购周期长、流体通道少、应急处理压井难等问题。为此,... 元坝超深酸性气井具有超深、高温、高压、高含硫化氢等特征,地面控制系统存在易腐蚀、易刺蚀等难题,进口高抗硫试气地面控制系统虽然克服了这些难题,但是进口地面控制系统存在呆购周期长、流体通道少、应急处理压井难等问题。为此,以试气作业安全、高效为出发点,对地面控制系统进行国产化研究,形成了节流控制、循环压井、水合物防治、分离计量、地面数据采集及监测、安全环保等一套适合元坝超深酸性气井安全、优快、经济的试气地面控制系统。研究成果在33口元坝酸性气井中推广应用,测试成功率100%,有效提高了元坝超深酸性气井地面控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元坝气田测试作业的安全、高效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坝气田 地面控制系统 酸性气井 多级节流 国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元坝区块大型酸压工艺地面配套技术
20
作者 张智强 易祖坤 +2 位作者 陈介骄 袁冬 刘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78-83,共6页
大型酸压工艺已成为川东北元坝气田增储上产的核心手段,但现场应用存在工艺过程复杂、设备稳定性要求高、施工成本高、配液质量及时效低、供酸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等一系列难题。为此,通过地面流程系统整体设计、供配液设备研发和改良... 大型酸压工艺已成为川东北元坝气田增储上产的核心手段,但现场应用存在工艺过程复杂、设备稳定性要求高、施工成本高、配液质量及时效低、供酸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等一系列难题。为此,通过地面流程系统整体设计、供配液设备研发和改良、现场施工质量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室内攻关和现场应用,集成了系统科学的地面流程设计、高强度工况设备精细保障、地面安全集中控制等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地面施工高强度作业、高井口压力作业带来的高安全风险问题;另外,包括了高效的配酸技术、稳定的供液技术及先进的混注技术,与传统配套技术比较,施工时效和成本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在经济性上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所形成的这套适用于元坝区块大型酸压改造的地面配套工艺技术,提高了该区块产能建设时效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坝气田 大型酸压 地面配套技术 地面流程 配液供酸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