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石化“深地工程”油气测试关键技术及展望 被引量:5
1
作者 张锦宏 张波 +4 位作者 曹明 孙晨祥 刘涛 廖碧朝 牟小清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7,共10页
针对“深地工程”构造和储层介质复杂、埋藏深、地层压力高和温度高等复杂工况,中国石化围绕深层超深层油气测试、超高温高压井下工具、地面测试、窄安全窗口油气井测试工程设计和完井测试液等技术进行攻关研究,完成100余口8000 m以深... 针对“深地工程”构造和储层介质复杂、埋藏深、地层压力高和温度高等复杂工况,中国石化围绕深层超深层油气测试、超高温高压井下工具、地面测试、窄安全窗口油气井测试工程设计和完井测试液等技术进行攻关研究,完成100余口8000 m以深油气井的测试施工,初步形成了“深地工程”油气测试关键技术及配套装备,有力支撑了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梳理总结了中国石化“深地工程”油气测试关键技术,分析了中国石化“深地工程”向9000 m乃至10000 m以深迈进情况下油气测试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展望了特深层高温高压油气测试工程设计、特深层高温高压油气测试完井工艺、地面自动化测试和高性能油气测试工具等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该技术总结与展望对构建更加成熟、专业、安全、高效的油气测试技术体系,助力深层超深储层油气勘探开发取得更大突破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工程 超深储层 油气测试 完井投产 地质工程一体化 中国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坝气田超深酸性气藏石油工程技术实践与展望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0,共10页
位于四川盆地的元坝气田是我国目前已开发的埋藏最深的大型海相碳酸盐岩酸性气田,其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气藏具有超深、高含硫化氢、中低孔渗、储层厚度较薄等特征,气藏经济评价结果认为只有水平井才能降低总体开发投资进而有效开发该... 位于四川盆地的元坝气田是我国目前已开发的埋藏最深的大型海相碳酸盐岩酸性气田,其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气藏具有超深、高含硫化氢、中低孔渗、储层厚度较薄等特征,气藏经济评价结果认为只有水平井才能降低总体开发投资进而有效开发该气藏。目前,全球开发该类超深高酸性气藏的石油工程技术实践较少,面临着超深水平井安全优快钻完井、测录井、井下作业、安全环保等一系列石油工程技术难题。为此,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以工程地质一体化为手段,基于成功开发普光气田的经验,通过针对性技术攻关和7年潜心实践,形成了超深高酸性气藏水平井钻井提速提效关键技术、超深水平井测录井关键技术、超深高酸性气藏井下作业核心技术和超深高酸性气藏安全环保技术等18项核心技术成果,在元坝气田一、二期产能建设中应用近40口井,全部建成商业气井,实现了34×108 m3净化气产能建设目标。所形成的超深酸性气藏石油工程系列技术对于国内外类似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元坝气田 晚二叠世 生物礁 高酸性气藏 超深水平井 石油工程 安全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南筇竹寺组页岩气复合地质导向方法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颜磊 王崇敬 +2 位作者 唐诚 瞿子易 罗鑫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0,23,I0001,共5页
目前针对川西南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气的勘探已取得可喜的油气成果,揭示了筇竹寺组页岩气藏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文章总结富气页岩储层地质的测井响应特征,利用岩心刻度、元素录井、岩屑伽马能谱录井、随钻测量等方法建立了岩石组分... 目前针对川西南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气的勘探已取得可喜的油气成果,揭示了筇竹寺组页岩气藏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文章总结富气页岩储层地质的测井响应特征,利用岩心刻度、元素录井、岩屑伽马能谱录井、随钻测量等方法建立了岩石组分含量、孔隙度、有机碳含量和含气量、脆性随钻评价模型,形成了一套适用于筇竹寺组页岩气储层的复合地质导向方法,并在川西南地区筇竹寺组页岩气勘探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筇竹寺组页岩气水平井 地质导向测录井 随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旋转定向钻井工具的研制与应用
4
作者 杜征鸿 郑德帅 +1 位作者 刘建华 黄贵生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5-189,共5页
针对水平井钻进时螺杆钻具定向效率低、旋转导向使用成本高这一难题,研制了一种螺杆钻具定向时可旋转钻柱的旋转定向钻井工具。基于螺杆钻具反扭矩振动特性分析,提出产生自适应扭矩以自动平衡螺杆钻具反扭矩的技术思路,解决了工具面不... 针对水平井钻进时螺杆钻具定向效率低、旋转导向使用成本高这一难题,研制了一种螺杆钻具定向时可旋转钻柱的旋转定向钻井工具。基于螺杆钻具反扭矩振动特性分析,提出产生自适应扭矩以自动平衡螺杆钻具反扭矩的技术思路,解决了工具面不稳定的技术难题。设计了增压结构,满足了井下复杂对高扭矩的需求。结合理论方法和现场数据,建立了底部钻具组合压耗和摩阻扭矩计算模型,提高了旋转定向工具的控制精度。现场应用表明,该工具扭矩平衡原理可行、机械结构设计合理,实际钻井条件下可有效稳定工具面,提高机械钻速,实现旋转定向钻进、复合钻进以及常规定向钻进三种状态,具有部分替代旋转导向的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旋转钻柱 工具面 降阻提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井钻井四通材料冲蚀行为研究及性能优选
5
作者 高凯歌 赵超杰 +5 位作者 闫柯乐 靳彦欣 樊朝斌 苗智瑜 刘铭刚 葛鹏飞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5-169,共5页
为研究气井钻井四通在放喷工况下的冲蚀行为及规律,针对3种常用材料(25CrNiMo,Ni625,4130)在不同冲蚀速度、冲蚀角度条件下开展了冲蚀特性及损伤机理测试,并进行了性能优选。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测试条件下,Ni625的冲蚀速率明显低于25Cr... 为研究气井钻井四通在放喷工况下的冲蚀行为及规律,针对3种常用材料(25CrNiMo,Ni625,4130)在不同冲蚀速度、冲蚀角度条件下开展了冲蚀特性及损伤机理测试,并进行了性能优选。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测试条件下,Ni625的冲蚀速率明显低于25CrNiMo和4130,具有更好的抗冲蚀性能,而25CrNiMo和4130的抗冲蚀性能接近;在不同冲蚀角度条件下,3种材料的冲蚀速率在初始阶段均随冲蚀角度增大而增加,并在30°左右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3种材料的冲蚀速率与冲蚀速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能够为钻井四通材料优选、寿命预测等提供理论依据,有效提升钻井四通本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井控 钻井四通 冲蚀磨损 材料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南高压页岩气井固井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焦建芳 姚勇 舒秋贵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21,10,共3页
川西南页岩气水平井固井存在油基钻井液密度高、黏度大,井眼不规则、套管下入困难,后期压裂对水泥环力学性能要求高等难点。从流体、固井工艺、工具、附件等几方面入手,采用范式旋转黏度计法,优选出QY高密度驱油前置液体系,使用增韧剂... 川西南页岩气水平井固井存在油基钻井液密度高、黏度大,井眼不规则、套管下入困难,后期压裂对水泥环力学性能要求高等难点。从流体、固井工艺、工具、附件等几方面入手,采用范式旋转黏度计法,优选出QY高密度驱油前置液体系,使用增韧剂配制弹塑性水泥浆体系,水平段使用引鞋"抬头"技术辅助套管下入,并采用旋流刚性扶正器和弹性扶正器交叉使用的方式保证套管居中度,实现螺旋流顶替等技术。经川西南3口页岩气水平井固井试验,施工成功率达100%,水平段固井质量均达到优质,为以后类似井固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南 固井 页岩气井 油基钻井液 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技术在录井工程中的应用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新华 佘明军 +1 位作者 王舒 夏杰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117,共7页
为实现在录井现场对岩性和油气快速、自动识别以及对孔隙快速分析成像,引入了激光技术。从激光技术在实现岩性、油气检测和孔隙成像中的关键因素着手,对激光器选择、发射波长选取、拉曼效应放大和重组分拉曼光谱分离等方面进行了适应性... 为实现在录井现场对岩性和油气快速、自动识别以及对孔隙快速分析成像,引入了激光技术。从激光技术在实现岩性、油气检测和孔隙成像中的关键因素着手,对激光器选择、发射波长选取、拉曼效应放大和重组分拉曼光谱分离等方面进行了适应性技术研究,形成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岩性识别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储集性能评价技术和拉曼激光油气实时评价技术。应用表明,利用激光技术检测岩性平均符合率达88.0%,孔隙度分析最大误差7.9%,气体组分检测分辨率达百万分之一,与同类录井技术相比具有分析快速、数据准确和操作简便等优点。研究认为,通过激光技术在录井现场的适应性研究,增强了录井工程在岩性和油气快速识别、孔隙结构分析等方面的能力,为智能录井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岩性识别 油气检测 拉曼激光 智能录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双温敏单体的耐220℃高温降失水剂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早元 陈建 +3 位作者 黄盛 杜培伟 蒋卓颖 罗龙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针对目前油井水泥降失水剂高温条件下耐温性差的问题,通过分子结构设计,以丙烯酰胺(AM)、对苯乙烯磺酸钠(SSS)、双温敏单体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与N,N-二乙基丙烯酰胺(DEAA)为原料,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一种耐高温降失水剂(... 针对目前油井水泥降失水剂高温条件下耐温性差的问题,通过分子结构设计,以丙烯酰胺(AM)、对苯乙烯磺酸钠(SSS)、双温敏单体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与N,N-二乙基丙烯酰胺(DEAA)为原料,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一种耐高温降失水剂(LHF-1L)。以失水量为评价指标,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选,同时对LHF-1L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AM、SSS、DMAA、DEAA物质的量比为4∶6∶2∶0.5,引发剂为单体总质量0.75%的过硫酸钾(KPS)溶液,反应物溶液pH值为7,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4 h的条件下制得的LHF-1L的降滤失性能最佳。在220℃、7%加量下的失水量为42 mL。FT-IR、TG和GPC测试结果表明,4个单体均成功参与聚合并生成目标产物。当温度达到273℃后,LHF-1L才出现明显的热损失,其多分散系数为1.396,数均分子量为171 351 g/mol。此外,LHF-1L对水泥浆流动度和水泥石抗压强度发展的影响较小。在220℃下,在水泥浆中加入7%LHF-1L后的失水量仍能控制在50 mL以内。在150℃、94.4 MPa下,LHF-1L不会使水泥浆急剧增稠和超缓凝,稠化曲线正常,未发生异常胶凝现象。采用双温敏单体制备LHF-1L,增强了其在高温下的温敏疏水缔合作用,从而提高了高温降滤失性能,可以满足高温条件下的固井技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失水剂 双温敏单体 自由基共聚 高温 油井水泥 固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腔石墨烯的盐模板制备及其吸波性能
9
作者 张强 周成华 +1 位作者 张鸿鹄 赵睿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0,共7页
目前电磁波辐射控制材料正朝着“薄、轻、宽、强”的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碳基吸波材料,尤其是石墨烯基电磁波吸收材料受到了大量的关注。为了解决制备特殊形貌的石墨烯的难题,实验采用固相热解法,利用氯化钠作为模板、无金属酞菁作为... 目前电磁波辐射控制材料正朝着“薄、轻、宽、强”的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碳基吸波材料,尤其是石墨烯基电磁波吸收材料受到了大量的关注。为了解决制备特殊形貌的石墨烯的难题,实验采用固相热解法,利用氯化钠作为模板、无金属酞菁作为碳源,合成了空腔立方体状的少层石墨烯。在制备过程中,利用反溶剂法制备氯化钠立方体模板,利用溶剂分散无金属酞菁,实现了碳源与盐模板的均匀混合,探究了不同热解温度对电磁波吸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700℃热解得到的产物,在填充装载度仅为4 wt%、模拟涂层匹配厚度为2.5 mm时有效吸收带宽高达6.7 GHz。该实验为新型低维石墨烯基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大规模制备和应用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吸收材料 石墨烯 酞菁 盐模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基钻井液用氮杂石墨烯的研制与应用
10
作者 张鸿鹄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9-287,共9页
对川西海相雷口坡组地层破碎、水平井后期托压严重、井壁失稳突出等问题进行分析发现,现用油基钻井液体系的封堵润滑性不能有效满足施工需求。为提高油基钻井液的封堵润滑性,通过分子结构设计,采用氮掺杂改性与熔盐法相结合的方式,制备... 对川西海相雷口坡组地层破碎、水平井后期托压严重、井壁失稳突出等问题进行分析发现,现用油基钻井液体系的封堵润滑性不能有效满足施工需求。为提高油基钻井液的封堵润滑性,通过分子结构设计,采用氮掺杂改性与熔盐法相结合的方式,制备出氮杂石墨烯,并通过热稳定性、分散稳定性、XRD、红外光谱、粒径分析等手段表征其热稳定性、分散性、结构、基团和粒径大小。实验结果表明,当氮杂石墨烯在现场油基钻井液中的加量为0.5%时,高温高压滤失量降低率达到76.2%,润滑系数降低50%左右,抗温180℃,石墨烯与油基钻井液的配伍性好,能够很好地提高油基钻井液的润滑性和封堵性。现场应用表明,石墨烯可以显著改善油基钻井液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水平井托压、高摩阻、井壁失稳等问题。通过采用氮杂石墨烯封堵润滑油基钻井液技术,为川西海相易坍塌地层井壁失稳及水平井托压等当前实际问题提出了新思路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石墨烯 油基钻井液 封堵润滑性 井壁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改造理念的革新——立体酸压技术 被引量:36
11
作者 郭建春 苟波 +4 位作者 秦楠 赵俊生 伍林 王坤杰 任冀川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1-74,共14页
酸化压裂是碳酸盐岩油气藏高效开发不可或缺的手段,对于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由于其工程地质特征的特殊性,通过现有的酸化压裂技术要形成复杂裂缝网络难度大。为了实现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藏的高效立体开发,从我国深层... 酸化压裂是碳酸盐岩油气藏高效开发不可或缺的手段,对于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由于其工程地质特征的特殊性,通过现有的酸化压裂技术要形成复杂裂缝网络难度大。为了实现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藏的高效立体开发,从我国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工程地质特征出发,揭示了该类储层酸压改造的难点;然后,以实现该类油气藏高效立体开发为目标,充分借鉴体积酸压、深度酸压等技术,提出了立体酸压的技术理念,阐明了其技术内涵,并且详述了立体酸压所包含的关键技术,进而指出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立体酸压技术包括3个基本内涵——根据储层类型选择相应的酸液深穿透技术,实现储层平面上的充分改造;形成在高闭合压力下具有较高导流能力的复杂酸压裂缝体;沿长井段合理部署酸压裂缝体,实现储层在井筒方向上的充分改造。(2)立体酸压包含3项关键技术——多场多尺度多流体耦合作用下酸液有效作用距离预测技术;酸压复杂裂缝体导流能力优化技术;水平井/大斜度井长井段储层精细布酸技术。(3)要推动立体酸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还需要开展3个方面的科研攻关——超深储层破裂压力预测及降低破裂压力技术;强非均质储层酸压裂缝体形态预测技术;深度超过7000 m长井段储层分段动用技术和新型耐高温、缓速、低摩阻系数液体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海相碳酸盐岩 储集层 立体酸压 酸压裂缝体 酸蚀缝长 流动能力 长井段布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10钢在不同温度含饱和H_2S/CO_2腐蚀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飞 黄金营 +2 位作者 夏成宇 周仕明 邓天安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81-483,489,共4页
利用腐蚀失重试验,电化学试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P110钢在含饱和H_2S/CO_2气体的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P110钢的腐蚀速率呈现出了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在含饱和H_2S/CO_2气体的5%NaCl溶... 利用腐蚀失重试验,电化学试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P110钢在含饱和H_2S/CO_2气体的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P110钢的腐蚀速率呈现出了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在含饱和H_2S/CO_2气体的5%NaCl溶液中,由于温度升高促进了点蚀的发生,在较高温度时形成全面腐蚀,但温度的升高导致H_2S、CO_2气体的溶解度降低,抑制了点蚀的发生,形成厚而致密的腐蚀产物膜,使腐蚀速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二氧化碳 温度 腐蚀速率 腐蚀产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碳酸盐岩储层损害特征及钻井液保护技术 被引量:6
13
作者 邓田青 鄢捷年 +3 位作者 杨贵峰 叶艳 魏红梅 姚如钢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28,93,共4页
致密碳酸盐岩储层孔喉细小,渗透性差,非均质性严重,微孔微裂缝较为发育,储层易发生应力敏感性损害和水锁损害。结合英买2油田致密碳酸盐岩油气藏特征,系统分析了低渗碳酸盐岩储层的损害特征。评价结果表明,该油田储层应力敏感损害率达82... 致密碳酸盐岩储层孔喉细小,渗透性差,非均质性严重,微孔微裂缝较为发育,储层易发生应力敏感性损害和水锁损害。结合英买2油田致密碳酸盐岩油气藏特征,系统分析了低渗碳酸盐岩储层的损害特征。评价结果表明,该油田储层应力敏感损害率达82.9%、水锁损害率为72.53%~91.22%是该储层的主要损害类型。在该区原用聚磺钻井液基础上,通过优选高性能处理剂和可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应用理想充填技术,优化设计出了保护储层低损害钻井液;通过开展配伍性、动态污染等实验对该钻井液的储层保护特性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流变性与配伍性,天然岩心和不锈钢缝板岩心污染实验均表明,优化配方的渗透率恢复值均要高于现用配方,其储层保护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碳酸盐岩储层 应力敏感损害 水锁损害 钻井液 防止地层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钻井空井压井井筒气液两相瞬态流动数学模型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纳 孟英峰 +4 位作者 吴鹏程 李皋 方强 李鹏杰 陶祖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71,共8页
气体钻井钻遇高压、高产气层后往往要进行压井作业,空井压井期间,随着压井液的注入,井筒环空气液两相流动与地层渗流产气发生耦合作用,目前国内外对此研究都很少。为此,基于地层瞬态渗流理论和井筒气液两相流动理论,建立了气体钻井空井... 气体钻井钻遇高压、高产气层后往往要进行压井作业,空井压井期间,随着压井液的注入,井筒环空气液两相流动与地层渗流产气发生耦合作用,目前国内外对此研究都很少。为此,基于地层瞬态渗流理论和井筒气液两相流动理论,建立了气体钻井空井压井过程中地层瞬态产气与井筒气液两相瞬态耦合流动数学模型及其数值求解方法。实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1)气体钻井空井压井是由气相空井筒—瞬态气液两相流动—纯压井液井筒的物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地层瞬态渗流与井筒气液两相瞬态流动耦合的过程;(2)成功的压井作业需要井口回压、泵排量、压井液密度等关键参数的共同配合,其中控制好井口回压是保证压井作业获得成功的关键。结论认为,研究成果首次量化了气体钻井压井过程,对气体钻井空井压井施工参数的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 压井液 空井压井 井控 地层瞬态产气 瞬态气液两相流动 井口回压 施工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井钻机钻进竖井深孔偏斜控制技术 被引量:19
15
作者 孙建荣 刘志强 +1 位作者 何昊 张广宇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2-94,共3页
文章分析了反井钻机钻进深孔偏斜的原因,介绍了反井钻机专用定向纠偏钻具系统的设计和研制,提出了防止偏斜应采取的措施,并在山西桃园煤矿风井进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反井钻机 深孔 偏斜 控制技术 纠偏钻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深井脉冲空化射流钻井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史怀忠 李根生 +3 位作者 张浩 黄中伟 牛继磊 王德余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5-88,共4页
塔河油田深井钻井水力能量利用效率低、机械钻速低、钻井成本高,严重制约了勘探开发速度。针对该油田钻井实际情况,结合二开241.3mm井眼地层、钻具组合和水力参数,利用水力脉冲空化射流钻井技术提高机械钻速。该技术配合常规钻具和复... 塔河油田深井钻井水力能量利用效率低、机械钻速低、钻井成本高,严重制约了勘探开发速度。针对该油田钻井实际情况,结合二开241.3mm井眼地层、钻具组合和水力参数,利用水力脉冲空化射流钻井技术提高机械钻速。该技术配合常规钻具和复合钻井钻具组合使用,脉冲空化射流发生器耦合脉冲射流和自振空化射流,改善井底流场及岩面应力状态,提高钻速。该技术在塔河油田进行了4口井5井次的现场试验,在常规泵压、排量、钻井液密度等参数条件下试验井深达6 162m,试验井段与邻井相近井段在相近工况下机械钻速平均提高33.3%~74.3%,单套钻具纯钻时间超过260.0h。试验结果表明,塔河油田二开井段砂岩、泥岩等地层配合PDC钻头应用水力脉冲空化射流钻井技术,能够很好地提高机械钻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射流 空化射流 机械钻速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造斜井眼控制工具主轴力学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冯定 肖苏宸 +4 位作者 夏成宇 钱利勤 魏世忠 涂忆柳 王旭东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4-36,81,共4页
综合考虑了高造斜井眼控制工具外壳和主轴的相互作用,推导出钻头偏转角和主轴变形轨迹与外壳刚度、主轴刚度及工具的结构参数相关的计算公式,建立了主轴在静态条件下的力学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得出钻头偏转角θ2=0.653 5°。利用高... 综合考虑了高造斜井眼控制工具外壳和主轴的相互作用,推导出钻头偏转角和主轴变形轨迹与外壳刚度、主轴刚度及工具的结构参数相关的计算公式,建立了主轴在静态条件下的力学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得出钻头偏转角θ2=0.653 5°。利用高造斜井眼控制工具的试验台架进行试验验证,试验测得钻头偏转角θ2=0.638 9°。试验测得的数据与理论推导的数据非常接近,由此验证了所建力学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造斜 井眼控制工具 外壳刚度 偏置机构 主轴变形 偏转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10钢和TP110SS钢在含不同饱和气体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飞 黄金营 +2 位作者 周仕明 杨红岐 邓天安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4,共4页
采用挂片浸泡试验和电化学试验研究了P110钢和TP110SS钢在分别含有饱和H_2S、CO_2以及H_2S+CO_2气体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两种试验钢在含饱和H_2S的NaCl溶液中的腐蚀最为严重,腐蚀产物主要为易脱落的铁硫化合物,其对金属基... 采用挂片浸泡试验和电化学试验研究了P110钢和TP110SS钢在分别含有饱和H_2S、CO_2以及H_2S+CO_2气体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两种试验钢在含饱和H_2S的NaCl溶液中的腐蚀最为严重,腐蚀产物主要为易脱落的铁硫化合物,其对金属基体的保护作用较弱;在含饱和CO_2的NaCl饱和溶液中的腐蚀速率最低,试验钢表面呈典型的"台地"和"癣状"腐蚀形貌,腐蚀产物主要为碳酸亚铁;在含饱和H_2S+CO_2的NaCl溶液中的腐蚀速率介于前两者之间,主要以H_2S腐蚀为主,腐蚀产物疏松、不致密,试验钢表面的局部腐蚀形貌显著;试验钢在含3种饱和气体NaCl溶液中的腐蚀反应均属于典型的阳极溶解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S CO2 腐蚀速率 腐蚀产物 NACL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激活井下旁通阀结构设计 被引量:8
19
作者 颜磊 周文 +4 位作者 王旭东 吕加华 钱利勤 徐丹 夏成宇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8-70,共3页
多次激活井下旁通阀是为了解决随钻堵漏、随钻大排量洗井和卡钻等问题而设计的一种石油钻井工具,该阀可实现外循环,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国外公司已有成熟的商业应用,国内目前对此研究较少,未见相关报道。文章设计了一种多次激活井下旁通... 多次激活井下旁通阀是为了解决随钻堵漏、随钻大排量洗井和卡钻等问题而设计的一种石油钻井工具,该阀可实现外循环,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国外公司已有成熟的商业应用,国内目前对此研究较少,未见相关报道。文章设计了一种多次激活井下旁通阀,详细阐述了多次激活井下旁通阀工作原理,主要通过投球憋压的方式实现旁通的开关。由于阀本体需要开孔且受到拉伸、扭转、内压等复杂载荷,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模拟多次激活井下旁通阀在井下实际工况下,对所设计的井下旁通阀结构进行了结构强度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强度上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钻 旁通阀结构 结构设计 强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上凹痕应变计算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伍颖 金鹏威 +1 位作者 张鹏 李敏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37,130,共5页
针对管道上的凹痕缺陷,深度准则已不能满足油气工业的需要,因此提出了基于应变的凹痕评价体系.在经典的板壳理论中,弯曲应变能够通过凹痕深度值计算得到,但膜应变无法直接计算得到.为获得所需的膜应变值,分别采用弧长法、多项式、能量... 针对管道上的凹痕缺陷,深度准则已不能满足油气工业的需要,因此提出了基于应变的凹痕评价体系.在经典的板壳理论中,弯曲应变能够通过凹痕深度值计算得到,但膜应变无法直接计算得到.为获得所需的膜应变值,分别采用弧长法、多项式、能量法以及根据弯曲应变计算膜应变的方法来模拟和计算凹痕管道的真实膜应变,并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和比较可知,根据弯曲应变计算得到的膜应变更加贴近真实值,对于运用应变准则评价凹痕管道完整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痕 油气管道 弯曲应变 膜应变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