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气井早期溢流监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3
1
作者 范翔宇 帅竣天 +4 位作者 李枝林 周跃云 马天寿 赵鹏斐 吕达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26,I0002,共5页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油气勘探目标进一步向深层、海洋等非常规油气藏推进,所钻遇地质环境愈加复杂,在其钻探过程中发生溢流频率也越来越高,井控安全面临巨大挑战。而作为井控安全的第一道屏障,早期溢流监测技术应用与发展对预防井喷具有...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油气勘探目标进一步向深层、海洋等非常规油气藏推进,所钻遇地质环境愈加复杂,在其钻探过程中发生溢流频率也越来越高,井控安全面临巨大挑战。而作为井控安全的第一道屏障,早期溢流监测技术应用与发展对预防井喷具有重要理论及实践意义。为此,文章通过分析当前井控技术面临难点,从井口监测、井下监测两个层面入手,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早期溢流监测技术研究现状,并阐述了各监测方法的优势及局限性,认为“井下流体实验室”与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风险诊断模型是当前石油勘探与开发重点应用技术,在早期溢流监测工作中具备很好的应用潜力。最后针对深层、海洋和可燃冰等非常规油气建井早期溢流监测所面临的困难,在现有溢流监测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发展趋势,以供同行业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控 溢流 气侵 早期监测 井下流体实验室 深度学习 数值模型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坝超深水平井直井段优快钻井技术 被引量:5
2
作者 罗朝东 王旭东 +2 位作者 龙开雄 石锁政 夏雪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5-107,共3页
元坝区块是中国石化南方海相重点勘探开发区域,在海相飞仙关和长兴组等地层已经获得了高产的工业气流,特别是水平井的开发效果显著。由于井超深,地质条件复杂,导致机械钻速慢,钻井周期长,其中直井段占整个周期的65%以上,特别在自流井组... 元坝区块是中国石化南方海相重点勘探开发区域,在海相飞仙关和长兴组等地层已经获得了高产的工业气流,特别是水平井的开发效果显著。由于井超深,地质条件复杂,导致机械钻速慢,钻井周期长,其中直井段占整个周期的65%以上,特别在自流井组、须家河组等陆相地层,研磨性强且可钻性差,严重制约了机械钻速的提高,成为一个主要的技术瓶颈。根据直井段各开的地层特征,通过集成应用泡沫钻井、空气钻井、PDC+扭力冲击器钻井技术、涡轮/高速螺杆钻具+孕镶金刚石钻头钻井技术和螺杆钻具+PDC钻头复合钻井技术等优快新技术,形成了元坝超深水平井直井段配套优快钻井技术,大幅度地提高了机械钻速,缩短了生产周期,节约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坝 超深水平井 直井段 优快钻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压钻井气-钻井液两相压力衰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兴忠 孔祥伟 +3 位作者 王梅 沈建文 范西连 王旭东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24-629,共6页
考虑虚拟质量力、相间阻力、气相溶解度和滑脱速度等因素,在双流体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控压钻井气-钻井液两相流动中的压力衰减模型,借助小扰动理论和半隐式差分等数学方法,对其进行编程求解。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大,压力衰减系数呈线... 考虑虚拟质量力、相间阻力、气相溶解度和滑脱速度等因素,在双流体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控压钻井气-钻井液两相流动中的压力衰减模型,借助小扰动理论和半隐式差分等数学方法,对其进行编程求解。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大,压力衰减系数呈线性增大趋势;随着压力的增大,压力衰减系数与压力呈反比例函数趋势;随着空隙率增大,压力衰减系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抛物线趋势。当φg≈21%时,压力衰减系数达到最大值,当p=0.1MPa时,最大压力衰减系数可达2.32dB·m^(-1)。在低频段(w≤50Hz),压力衰减系数随频率逐渐增大;在高频段(w>500Hz),压力波的色散性基本不存在,压力衰减系数趋于恒定值。不考虑虚拟质量力的压力衰减系数最大误差达3.09dB·m^(-1),不考虑拖拽力的压力衰减系数最大误差达1.13dB·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压钻井 气-钻井液两相 压力衰减 压力波速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基钻屑改质流体燃料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成华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6-88,10,共3页
文章针对国内外对于油基钻屑处理存在的二次污染、能耗高、油回收利用率较低、处理成本高、安全性能较差等问题,研究了油基钻屑改质流体燃料处理技术,该技术通过细粒化、乳化分散等工艺,将油基钻屑改质为流体燃料,改质后得到的流体燃料... 文章针对国内外对于油基钻屑处理存在的二次污染、能耗高、油回收利用率较低、处理成本高、安全性能较差等问题,研究了油基钻屑改质流体燃料处理技术,该技术通过细粒化、乳化分散等工艺,将油基钻屑改质为流体燃料,改质后得到的流体燃料燃烧性能达到了水煤浆一级标准,是一种理想的流体燃料,达到油基钻屑资源化处理的目的。通过川西地区GS307-2井、JS33-19井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能够实现钻井过程中现场随钻、快速、安全处理油基钻屑,实现变废为宝、节能减排的目的,具有很高的工业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屑 资源化 零污染 流体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矿物不同润湿性表征与吸附微观机理 被引量:1
5
作者 余曹 张玉苹 +5 位作者 汪周华 赵建飞 刘煌 廖浩奇 王烁石 胡义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44,共10页
无机矿物作为页岩气吸附的重要载体,其表面性质对甲烷吸附能力有着重要影响,而润湿性作为固体重要表面性质之一,对矿物气体吸附能力的影响不可忽视.文章以蒙脱石和石英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矿物表面甲基化(-CH_(3))和羟基化(-OH)处理来... 无机矿物作为页岩气吸附的重要载体,其表面性质对甲烷吸附能力有着重要影响,而润湿性作为固体重要表面性质之一,对矿物气体吸附能力的影响不可忽视.文章以蒙脱石和石英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矿物表面甲基化(-CH_(3))和羟基化(-OH)处理来改变其润湿性,以探究无机矿物表面润湿性对甲烷吸附能力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矿物体系的润湿性,用接触角对润湿性进行定量表征,并构建纳米狭缝,结合巨正则蒙特卡罗方法模拟润湿性改变前后,CH4在矿物中的吸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水滴在羟基化矿物表面迅速破裂并铺展在矿物表面,而在甲基化表面铺展程度较小,普遍呈半球形.羟基化蒙脱石和石英表面的润湿接触角分别为12.7°和26.5°,均小于其甲基化表面接触角62.5°和85.7°.甲基化矿物甲烷吸附量均高于其羟基化,气体几乎大都以吸附状态位于孔隙壁面,随着矿物亲水性的减弱,其对甲烷吸附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石英 润湿 吸附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X105井卡套管事故原因分析及处理工艺 被引量:6
6
作者 张珍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4-88,共5页
ZX105井是部署在四川盆地川西凹陷知新场构造的首口勘探水平井,目的层为下沙溪庙组,设计完钻井深为3 726 m(垂深为2 506 m),水平段长为1 001 m。该井二开下套管至井深2 847 m,坐吊卡接悬挂器后活动套管时遇卡。针对ZX105井下套管遇卡技... ZX105井是部署在四川盆地川西凹陷知新场构造的首口勘探水平井,目的层为下沙溪庙组,设计完钻井深为3 726 m(垂深为2 506 m),水平段长为1 001 m。该井二开下套管至井深2 847 m,坐吊卡接悬挂器后活动套管时遇卡。针对ZX105井下套管遇卡技术难题,通过卡套管原因分析,判断本次卡套管类型为压差黏附卡套管,并得出井身结构缺陷是卡套管的主要原因。分析表明,一开套管下深浅,二开下套管遇卡时套管已进入水平段214 m,上部套管没有足够的冲击重量使水平段套管移动,同时井底较高的正压差,是造成本次水平井卡套管的主要原因,由此形成了套管解卡处理思路。该井采用了降低钻井液密度、三次泡解卡剂、环空憋压等手段后,首次实现川西水平井套管解卡成功,为川西中江地区下沙溪庙目的层的开发提供了宝贵施工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水平井 知新场构造 下沙溪庙组 卡套管 解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