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气井桥塞钻磨技术 被引量:9
1
作者 任生军 丁洁茵 +4 位作者 李学平 范小波 吴志国 高智 张俊松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2年第12期74-76,共3页
在四川高压气井开发过程中常用桥塞进行临时封隔高压地层,后期施工需要钻开桥塞时,由于桥塞下部存在着与地层压力相当的上顶力,在钻开此类高压气井桥塞时存在着极大的安全及井控风险,严重阻碍了高压天然气井的勘探开发。为迫切地解决这... 在四川高压气井开发过程中常用桥塞进行临时封隔高压地层,后期施工需要钻开桥塞时,由于桥塞下部存在着与地层压力相当的上顶力,在钻开此类高压气井桥塞时存在着极大的安全及井控风险,严重阻碍了高压天然气井的勘探开发。为迫切地解决这一难题,在对高压气井钻磨桥塞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高压气井钻磨桥塞的风险及难点,提出使用套压释放压力技术、防钻具上顶井口装置、钻具组合优化技术、钻磨工艺参数优化技术等方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高压气井桥塞钻磨技术,有效地降低了钻磨高压气井桥塞时的井控、管串上顶、卡钻、桥塞随钻具转动及套管损伤的风险,并成功运用于CXX井和YBL井,为类似高压气井桥塞钻磨提供了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气井 桥塞 钻磨 欠平衡 井口装置 钻具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 被引量:5
2
作者 刘伟 高德利 +2 位作者 王世泽 蒋祖军 潘登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0-83,130-131,共4页
四川盆地西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具有埋藏较深、非均质性强、岩石致密、破裂压力高等特性。对于该类致密砂岩气藏要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需钻遇裂缝发育带,然而常规直井、定向井钻遇裂缝概率小,很难获得理想产能,因而水平井钻井便成为... 四川盆地西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具有埋藏较深、非均质性强、岩石致密、破裂压力高等特性。对于该类致密砂岩气藏要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需钻遇裂缝发育带,然而常规直井、定向井钻遇裂缝概率小,很难获得理想产能,因而水平井钻井便成为高效开发该类气藏的重要手段。钻井周期长、事故率高、钻井成本高是目前该区水平井钻井面临的瓶颈难题。为此,从三压力剖面、井壁稳定性以及实钻资料分析入手,提出了利于该区须四段和须二段水平井安全、快速钻井的井身结构方案;从技术、经济两方面分析了旋转导向钻井技术在须家河组水平井应用的可行性,推荐在造斜段应用旋转导向、在水平段采用常规随钻测量(MWD)施工的轨迹控制方案,并配套与之相适应的轨迹设计方案;提出了利于润滑防卡和保障井壁稳定的钻井液配套技术方案;通过分析钻井液排量、密度等因素对井眼净化的影响,提出了6条具体的井眼净化技术措施。所形成的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该区3口井,与第一批完钻水平井相比,机械钻速提高18.94%,钻井周期缩短28.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部 晚三叠世 致密砂岩气藏 水平井 井身结构 旋转导向 随钻测量 井眼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过程中吸水树脂型堵漏剂的研制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平全 白杨 +3 位作者 苗娟 马瑞 周成华 罗斌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6-80,12-13,共5页
针对吸水树脂稳定性差、强度低的特点,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实验原料,选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吸水树脂,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制备堵漏剂PQ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0℃,单体浓度为30%,丙烯酸中和度为80%,AM与AA质量配比为6∶4... 针对吸水树脂稳定性差、强度低的特点,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实验原料,选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吸水树脂,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制备堵漏剂PQ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0℃,单体浓度为30%,丙烯酸中和度为80%,AM与AA质量配比为6∶4,引发剂Na2SO3和(NH4)2S2O8加量为2%,交联剂NMBA加量为0.2%。为提高堵剂的强度,此实验在合成反应初期添加超细CaCO3,并考察了超细CaCO3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堵漏剂PQ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强度,适合于钻井过程中堵漏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树脂 堵漏剂 性能评价 抗盐性 抗温性 保水性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我国压裂市场现状谈大型压裂机组的研制 被引量:21
4
作者 袁旭军 吴汉川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3-385,共3页
随着我国油气井深度和开发难度的不断增加以及压裂工艺的日益强化,压裂装备在油气井开发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大型压裂装备和施工作业集成已经成为未来油气井提高单井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以我国油气开发的现状入手,从开发的难度和投入... 随着我国油气井深度和开发难度的不断增加以及压裂工艺的日益强化,压裂装备在油气井开发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大型压裂装备和施工作业集成已经成为未来油气井提高单井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以我国油气开发的现状入手,从开发的难度和投入设备的能力方面分析了研发大型成套压裂装备的必要性。阐述了目前国内正在开发的2500型压裂机组技术内容和技术关键;该项目的研制成功解决了我国深层、高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难题,提高了我国石油钻采重大装备国产化、产业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采收率 压裂 大型 压裂设备 压裂泵 压裂车 压裂管汇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压裂转向机制流-固耦合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岳迎春 郭建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189-3193,共5页
重复压裂已成为油田老井挖潜、稳产增产的重要技术手段,而地应力转向机制与压裂时机选择一直是制约该技术增产效果的关键问题。对ABAQUS有限元软件平台进行了二次开发,考虑储层孔隙度和渗透性随岩石体积应变的动态演化,实现了流体压力... 重复压裂已成为油田老井挖潜、稳产增产的重要技术手段,而地应力转向机制与压裂时机选择一直是制约该技术增产效果的关键问题。对ABAQUS有限元软件平台进行了二次开发,考虑储层孔隙度和渗透性随岩石体积应变的动态演化,实现了流体压力变化与岩石物性参数的全面耦合,并分析了重复压裂转向机制。结果表明,地应力转向现象普遍存在,人工裂缝对地应力的影响范围有限,而孔隙压力变化是造成地应力转向的主要因素;随着生产的持续进行,地层压力下降变缓,岩石体积应变变化趋缓,导致渗透率下降趋于平稳,应力转向距离逐渐增大并最终趋稳;应力差越大、应力转向距离越小,越难形成重复压裂转向裂缝。其研究结果实现了流-固耦合作用下地应力转向的可视化描述,直观地模拟结果有利于指导重复压裂的应用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压裂 应力转向 流-固耦合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里伯顿混砂车的改造与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亮 周天春 刘华杰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6-69,共4页
针对哈里伯顿混砂车存在底盘发动机老化、大梁断裂和混砂不均且腐蚀严重等问题,提出对哈里伯顿混砂车进行改造。改造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原混砂车的结构模式重组混砂车,为其更换合适的底盘,在保留台上可利用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补... 针对哈里伯顿混砂车存在底盘发动机老化、大梁断裂和混砂不均且腐蚀严重等问题,提出对哈里伯顿混砂车进行改造。改造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原混砂车的结构模式重组混砂车,为其更换合适的底盘,在保留台上可利用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补充和完善各大系统。改造后的混砂车应能满足以下要求:①改造后技术性能应与原车水平相当,能满足以中型规模为主兼顾少量大规模加砂压裂施工作业对混砂车的性能要求;②应能克服原车过长过高、台上未利用的有效空间过大以及转弯半径过大等缺点;③操作方便可靠,使用维护方便;④改造费用合理,后期维修费用经济;⑤外形美观,结构紧凑合理。现场应用表明,改造后的混砂车有效地改善了其总体性能,提高了可靠性,使用情况良好,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里伯顿 混砂车 压裂 改造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加砂压裂工艺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周林刚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0年第11期92-95,共4页
纤维网络加砂压裂的目的在于优化支撑剂在裂缝中的铺置,改善裂缝导流能力,降低压裂液粘度,配合液体快速返排,减小滤失伤害,防止支撑剂倒流,从而实现低伤害压裂改造。通过纤维网络加砂作用机理研究,在室内评价实验和纤维网络加砂设计优... 纤维网络加砂压裂的目的在于优化支撑剂在裂缝中的铺置,改善裂缝导流能力,降低压裂液粘度,配合液体快速返排,减小滤失伤害,防止支撑剂倒流,从而实现低伤害压裂改造。通过纤维网络加砂作用机理研究,在室内评价实验和纤维网络加砂设计优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试验,分别形成了以快速返排,高效防砂为目的的尾追纤维防砂工艺和以改善支撑剂铺砂剖面为目的的全程纤维网络加砂压裂工艺。现场先导实验表明纤维加砂压裂技术对提高裂缝支撑缝长、降低储层伤害、提高措施效果等方面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加砂压裂 低伤害 返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深井套损井检测与修复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林刚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0年第12期64-66,共3页
川西深层资源丰富,具有埋藏深、压力高、二氧化碳分压高、钻井周期长等特性,套管损坏难以避免,大斜度定向井和水平井套损事故尤为突出。针对深井套损现状,对套损井检测技术和修复技术进行了系统分析,形成了适合于川西深井套损井的检测... 川西深层资源丰富,具有埋藏深、压力高、二氧化碳分压高、钻井周期长等特性,套管损坏难以避免,大斜度定向井和水平井套损事故尤为突出。针对深井套损现状,对套损井检测技术和修复技术进行了系统分析,形成了适合于川西深井套损井的检测与修复技术。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在保障井筒完整性方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损坏 深井 修井技术 川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密度水基泥浆的研究及应用
9
作者 任生军 丁洁茵 +1 位作者 罗宇峰 喻小菲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3年第3期66-69,共4页
超高密度水基泥浆固相含量高,流变性难以控制,流变性与失水造壁性之间矛盾较大,尤其是在使用常规加重剂重晶石的情况下,泥浆密度达到2.50g/cm3以后,固相含量超过50%,流变性与失水造壁性之间的矛盾显得尤其难以调和。根据泥浆中引入高浓... 超高密度水基泥浆固相含量高,流变性难以控制,流变性与失水造壁性之间矛盾较大,尤其是在使用常规加重剂重晶石的情况下,泥浆密度达到2.50g/cm3以后,固相含量超过50%,流变性与失水造壁性之间的矛盾显得尤其难以调和。根据泥浆中引入高浓度复合电解质提高体系的固相容量限的机理,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形成了1套成熟的采用常规重晶石作为唯一加重材料的超高密度水基泥浆成果配方(密度达到2.55~2.74g/cm3,抗温能力达到150℃),其固相含量大于50%,各项性能参数优良,并成功应用于LG62井的钻井施工,该成果配方的成功研究为川渝地区超高压井的钻探开发工程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密度 泥浆 流变性 失水造壁性 复合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高破裂压力储层压裂改造配套技术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钦 刘梅全 曾俊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48,9-10,共3页
针对川西须家河组地层埋藏深、储层致密、破裂压力高而导致压裂改造时"施工压力高、加砂难度大"的问题,对能适应高破裂压力储层的超高压压裂配套的工具、管柱、井口级别进行了优化研究,形成了一套适合川西地区超高压压裂的配... 针对川西须家河组地层埋藏深、储层致密、破裂压力高而导致压裂改造时"施工压力高、加砂难度大"的问题,对能适应高破裂压力储层的超高压压裂配套的工具、管柱、井口级别进行了优化研究,形成了一套适合川西地区超高压压裂的配套技术,并就井下工具的选择制定了优选原则。对适应高破裂压裂储层压裂施工的井下工具进行了优选,高压条件下的加砂压裂改造,建议和Y241配合使用或采用Y341封隔器+双水力锚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家河 高破裂压力 超高压压裂 配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高压高产气井完井测试工艺优化研究
11
作者 陈科 胡桂林 +1 位作者 曹学军 丁亮亮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2年第4期38-41,共4页
针对川东北高压高产气井测试面临的问题,以整个测试作业安全、高效完成为出发点,对川东北高压高产气井测试工艺优化技术开展深入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测试方式、井口装置、地面流程设备、测试管柱的选型和优化,形成了一套适合川东北高压高... 针对川东北高压高产气井测试面临的问题,以整个测试作业安全、高效完成为出发点,对川东北高压高产气井测试工艺优化技术开展深入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测试方式、井口装置、地面流程设备、测试管柱的选型和优化,形成了一套适合川东北高压高产气井安全、优快、经济的完井测试配套技术。研究成果在川东北高压高产气井测试作业中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测试成功率从77%提高到100%,有效提高了高压高产地层测试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川东北地区三高气井测试作业的安全、高效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高压 气井 测试工艺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